登陆注册
26013400000003

第3章 怎样对待初离母体的婴儿(2)

有人说,难道要对孩子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对孩子好是一回事,但不能忽略了孩子所犯的每一个错误。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自然地成活与成长,提供给他成长所需要的,找出避免他犯错误的方法。当你给孩子们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之后,就可以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了,什么都不需要你做。你会发现孩子们为了把事情做好,总是显得非常沉静,非常认真,自得其乐。在蒙台梭利教育学校,老师已经成为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不像一般的学校那样常常占据主动角色。事实上,好的教师就应该让孩子自己成长或者发展,教师仅仅在旁边观察。

我记得我们学校曾发生过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校工忘记了把学校大门的锁打开,孩子们因此不能进入学校,心情自然不太好。最后教师对他们说:“你们可以从窗户爬进去,但是我进不去。”于是,孩子们一个一个地从窗户爬进了教室,教师则心甘情愿地守在门外看着孩子们在里面玩耍。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能够引导孩子并提供他们锻炼能力的适当环境,允许教师暂时离开。这样一个环境的设立就是教育上的一大进步。

了解孩子出生的秘密

有一种说法,文明是人类逐渐适应自身生存环境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说法如果成立的话,没有谁比婴儿更能敏锐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了。我们成年人想要在瞬间适应环境,那一定感到相当困难,但是婴儿却可以从一个世界降临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适应能力实在惊人。通过以往的试验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在婴儿期受到的不良影响将会影响到他的整整一生,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认可。不但如此,胎儿时期和儿童阶段的成长变化,会对他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产生决定性影响。大家都知道分娩对产妇来说十分危险,其实对婴儿来说那更是至关重要的一刻。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从婴儿诞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依附于母体而生存,需要独自抵抗外界病毒的侵袭和天气冷暖的变化。一个在母亲肚子里的小生命,突然遭遇了这么大的变故,这本来就让人难以想象。可是我们人们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产妇身上了,谁会在意婴儿此时的感受?即便是护士小姐,也只是粗略地检查一下,确定母子平安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而当了父母的小夫妻此时肯定在忙着向亲戚朋友报喜,彼此互相庆贺,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关心这个刚刚经历生死瞬间的小家伙是否适应房间里的光线、温度,谁也不会注意这个小家伙刚刚也经历了一场艰苦的磨难。

我们甚至见到过动物非常警惕地将自己的孩子藏起来,使他们避开强光,还用身体给他们的幼兽保暖。不让其他动物碰触自己的孩子,连看一眼都不行。可是我们人类对待婴儿的方式可迥异得很,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马上被厚厚的包裹给包上,可怜他们柔弱的四肢,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束缚呢?

你当然可以说,健康的孩子完全有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自然界万物都是如此,没必要大惊小怪。既然人类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干吗冬天还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呢?为什么整天围在温暖的火炉或者暖气前足不出户呢?别告诉大人比婴儿还脆弱!其实,整个人类社会都有一个盲点,就是对人类生命的理解。我们必须彻底了解婴儿的出生,从他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悉心照料,这样才能稳稳跨出生命中的第一步。没有丰富的婴儿养护知识,你很难满足婴儿自身的需求。好比一个刚刚做父亲的男人,即使对孩子百般呵护,却因为没有掌握正确抱孩子的姿势而使得孩子哇哇大哭。

此外,我们最好能够在孩子出生到满月这段时间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在保证室温的情况下别给孩子穿衣服,也不要包裹,让婴儿在室温下自然调节。因为穿衣服对婴儿来说没有实质性帮助。有人可能对这一论点有非议,认为我忽略了各个国家已经存在的传统育婴方式。我其实对各国的育婴方式都一定的了解,虽不敢说到了专家的程度,不过确实做过一些深入的研究。这些传统的育婴方式存在心灵上的缺憾。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为孩子的降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这让他们在养育婴儿方面看起来十分狼狈,常常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他们生怕孩子打乱自己的生活秩序,生怕孩子把房间搞得脏乱不堪,随时抢救那些可能被孩子破坏的东西。大人们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变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这样一来就对孩子束手束脚,抑制了孩子们随心所欲的性情。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当做是任性的表现。其实,孩子一点也不任性,只不过我们对他的了解太少了,我们常常因为不太了解孩子的性情,而在教育过程中犯下一些错误。举例说吧,孩子从一岁到两岁的时候特别容易有一种倾向,就是希望看到每样东西都摆在他所熟悉的位置上,并且他对每一样东西都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如果有人打破了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他会感到非常沮丧,甚至会想尽办法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然后他的心情才会平静下来。

每个孩子都有那种“物归原主”的要求,即使他年龄再小也不例外。蒙台梭利学校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那儿,低头看地上的沙子,他妈妈发现了,随手抓起一把沙子扬掉了。没想到孩子当时就大哭起来,他边哭边把散落的沙子集中起来,捧回原地。这时,妈妈才明白孩子为什么突然哭起来,遗憾的是她还把孩子的这种需要当成“不乖”的表现。

还有一件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情,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告诉我的。有一次,因为天气暖和,她把外套脱下来挽在手上,这时她的孩子却哭闹起来,没有人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如此伤心,直到他妈妈把外套穿上了,孩子才安静下来,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看到了吗?是孩子不乖还是我们没有彻底了解孩子呢?影响孩子情绪的原因无非就是那个物品已经不在他所熟悉的位置了。这几乎不是什么缺点,完全没有必要因此处罚孩子,随着他年龄的慢慢长大,这些缺点也会跟着消失的。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例子:我的邻居有一个两岁的孩子,保姆每次都在同一个浴缸里,用同一种方式帮他洗澡。有一天,这个保姆有事必须离开了阵子,另一个保姆代替她照顾孩子。当新保姆帮孩子洗澡时,孩子就哭闹不停,大人们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原来的保姆回来后问孩子:“为什么一洗澡你就哭呢?那个阿姨不是很好吗?”孩子回答说:“她是个好阿姨,可是她每次帮我洗澡都倒着来。”原来,这个保姆每次洗澡都是先给孩子洗头,而新保姆是从孩子的脚丫子开始洗。洗澡的先后次序对孩子来说,是不可以改变的生活规则,他在尽力维护着这个规则。然而,孩子这样的表现,却常常被大人看做是“不乖”。

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他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先前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婴儿阶段没什么研究价值,现在发现那种观念有些过时,也不尽科学。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心理阶段也都一样,并且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界限,与身体的成长发育密切相关。一个阶段的结束,即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到来,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第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这个时期的心理类型基本一致。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0~3岁和3~6岁两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0~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我们无法了解,也不能直接对他施加影响。这个年龄的儿童不能上学,事实上,也没有会接受0~3岁儿童的学校。

第二个时期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类型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不过,儿童的人格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也许父母感觉不到这种变化,不过,只要把6岁的孩子与新生婴儿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变化是惊人的。我们先不谈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只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6岁的孩子可以到学校接受教育了。

心理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是6~12岁。这个阶段相对平稳,儿童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表现得健康、强壮、快乐。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有如下描述:“这种在精神上和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稳定,是儿童阶段后期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稳定与成年时期非常相似。不难想象,假如一个外星人初次来到地球,在没有碰到成人之前,很可能以为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就是成人。”

这个阶段不仅在心理上与第一阶段明显不同,而且身体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最明显的就是儿童换牙齿。

心理成长的第三个阶段是12~18岁,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2~15岁,一个是15~18岁。

通常情况下,人的身体到了18岁之后就完成了发育,身体不会随着年龄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学校的教育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可惜做得还远远不够。

他们很显然是认同0~6岁这个阶段的,因为孩子到5~6岁的时候就可以去学校上学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懂事了,否则他们听不懂老师的话,不会走路就无法跟其他同学在一起生活。这个变化是被大家所认可的。

第二个阶段可以说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儿童12~13岁就进入了中学,这也意味着人们普遍认识到,6~12岁是适合接受基础教育的最佳年龄。这显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基于大家对于儿童心理发育的普遍认知。这个年龄的儿童在心理上非常适合上小学,不仅能够接受教育,而且还会影响他们身体发育。因此,这是一个接受文化教育的绝好时期。

12岁之后,孩子就要接受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这说明各国的官方教育也认识到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进入一种不同的类型。这个时期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学教育也分成初中和高中。通常,初中为三年,高中是三年或四年。对我们来说,这样划分是否合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事实,即12~18岁这六年的教育通常分成两个阶段。青少年教育受到心理学家的一致关注,因为12~18岁这个年龄段与0~6岁相似,心理变化更加显著。这个阶段不像前一个阶段那样简单,而且也不再平静。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性格很不稳定,而且有一种反叛倾向。在身体发育方面,也没有前一个阶段稳定。

让人不安的是,很多学校往往对这些漠不关心,他们似乎更喜欢以强制的形式来实施教育。早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课程表,从来不过问有多少人是喜欢这样的安排,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这样的安排。学生们不得不长时间地在教室里听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课。按说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高级别,但事实上和中小学教育并无太大区别。依旧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学生端坐在下面听讲。他们虽然已经长大成人,可依旧被当作小孩一样对待,不能随意上街、不能抽烟喝酒,考试一旦没考好,一样会受到老师或父母的责骂。

谁来开发他们的智慧?社会需要的是有头脑和社会经验的人才,他们或许只是考试机器,却并非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些大学生将来可能是医生、律师或工程师,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吗?他们能够养活自己吗?还是看看纽约街头那些失业的大学生吧!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将一个大项目交给这个年轻的工程师来做,也不会轻易找个年轻的律师来帮着打官司。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他们多年来都是在听别人讲,而不是自己真正去干,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所以不难理解,一个医学院毕业生要通过几年的实习期,年轻的律师要通过向老律师学习办案经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他们可能还需要别人的推荐或者帮助,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很尴尬。我们的教育虽然认识到这些基本的阶段,却没能给我们带来质的改变,我们依然无法摆脱传统习惯的束缚。

我们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已经开始,大学却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大学生可都是智力出众的一群人,否则还不一定能够上大学。许多心理学家开始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我一样,我们都相信教育的最终要阶段不在大学,恰恰相反,是在0~6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智慧的形成时期,并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时期定型。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通过对婴儿的研究,发现新生婴儿身上有着无限的潜能,这是人类过去完全不了解的。我们都知道,婴儿期一种创造性的潜能一直在发挥作用。这是很明显的,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任何知识,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一年之后,就什么都知道了。而动物就有着不同与人类的本能,比如小猫一生下来就会“喵喵”叫,牛犊和刚孵出来的小鸟一落地就发出和它们父母一样的叫声。初生的婴儿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只能发出哇哇的哭声。

同类推荐
  •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一一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她们的任性要求,她们就可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本书内容包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怎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及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孩子等等。
  • 扎克伯格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扎克伯格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扎克伯格送给男孩的最好礼物》全面揭示了扎克伯格成功的秘诀,深度剖析了扎克伯格式的智慧精髓和人生哲学。领悟扎克伯格给男孩的忠告,你将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就让我们追随扎克伯格的脚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吧!
  •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中国的父母是保守的,他们有很多话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讲,比如身体的发育、感情的问题、啃老的问题,等等。本书就是要教会那些内心纠结的父母们,应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本书以最贴心的语言、最深情的文字,带给孩子最温暖的心里话。这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孩子娓娓道来。本书抛开平常的尴尬,说出那些平常说不出口的心里话。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自由、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热门推荐
  • 无良少年称霸学校

    无良少年称霸学校

    无良少年称霸学校,看主角成为学校风云人物。
  • 我的美女上司老婆

    我的美女上司老婆

    只因多看了美女上司一眼,艾晓东就被扣上色狼的罪名,一次次地被冷艳女总监刁难。出于报复心理,艾晓东借助一次醉酒的机会,冒昧地闯入了陆霜的世界,一场职场香艳大战就此展开……
  • 凤唳九霄之第一女将

    凤唳九霄之第一女将

    一次失误的科学实验,军部第一女将苏澈被传送到了一个不存在于历史的女尊世界,成为了大雍最高贵血脉的末裔——瑞卿公主苏海陵。最高贵的血脉偏是地位尴尬,不相信我的身份?随便!我苏海陵要的东西,不管是江山还是美人,都会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不给?那我就用抢的!不是预定要到三国去体验乱世的吗?既然都回不去了,那么……大不了就先把盛世变成乱世好了,她苏海陵最擅长的就是亲手再把乱世掰回盛世去!大雍的皇位?她眼中看到的何止是一个小小的大雍,满树燕雀岂知,终有一日,凤唳九霄之上,天下风华在手!
  • 恶魔校草在身边:丫头,乖一点

    恶魔校草在身边:丫头,乖一点

    他是人人爱慕的国民校草,冷酷霸道:她是力大无穷的呆萌小萝莉,脱线搞笑。第一次见面,她闯到了他的车上,并附送一个狗腿的笑。第二次见面,她一不留神将他壁咚在了墙上,且留下香吻一枚。第三次……她直接来了个公主抱,大喊着,“慕哲熙,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和迷妹们交代!”终于,他忍无可忍,将她禁锢在了怀里,“乖,这次我主动。”“……”混蛋,这一切都是误会好不好!
  • 神奇天赋

    神奇天赋

    这个故事涉及到着名的有关21克灵魂重量实验的实质,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及科学研究已发展入一个误区,牵扯到一个惊天阴谋。这会颠覆传统常识,并探讨人类自身潜力的发挥。其实,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真正有能力拯救世界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而非那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希望我的作品能获得大家的认同。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我真的啥都会

    我真的啥都会

    不骗你,我真的啥都会,哎,别走啊。这是一个正常人逐渐变成神经病的故事,也是一个猥琐男变得更猥琐的故事。书友群:153341231
  • 风起校园

    风起校园

    古天本想混完高中,在开开心心混个大学,偶然觉醒自己的天赋异能,一切脱离他的轨道,他该怎么面对。
  • 挂着泪的微笑

    挂着泪的微笑

    李继勇主编的《时文选粹》系列丛书包含有浪漫的诗歌、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父爱母爱故事、真情故事、励志故事等,入选的每一个故事均为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文学性、感召力,美丽的文字折射出文学永恒的魅力。
  • 烟沙苦

    烟沙苦

    三百年前有一场错乱,使爱成了绝美的流窜,那场闹剧里,铁蹄踏碎,惊梦纷纷扬扬,他们的悲欢一一写意。他与她遇见,在残痛的血海,漂橹猩红的长河,一掬纯美的情谊可还能留着干净?三百年后,当她带着记忆转世而来,面对已经不认识自己的恋人,她爱意满满的心要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