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森会反复去拜访那些比较懒散的股东,一直到几乎所有的股东都受到了他那份乐观和热情的感染。到后来这种劲头变得有点体育竞赛的味道,而这种股东之间的竞争无疑会使银行的潜在业务量最大化。
这样充满智慧的创新经营留给了银行老板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这个机构以令人激动速度增长着。它很快就超过了自己位于新泽西中心——西街的总部,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主、自立了。银行的办公地点搬到了百老汇139号,可是在旧的办公地址,租赁合同还有两年才到期,在这段时间里,戴维森先生宁愿将这个地方用一把锁锁起来,因为他担心如果别人在旧的办公地址开一家银行,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抢走自己的老客户。然而空着的办公室对整座建筑来说是有害处的,所以,在房东的重压之下,戴维森先生不得不同意将办公楼转租出去。
然而,戴维森先生还是十分担忧,怕银行的老客户一时之间找不到百老汇139号,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该怎么办呢?
突然,一个绝妙的主意从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这个主意堪称是他一生中经营策略上的经典之作,他的声望以及影响力注定会由此而如日中天,这个主意同时还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虽然那个时候,他的存款账户距离六位数还相差甚远。
“我们要组建一个信托公司,这样我们的资金就会很安全,我们至少要赚到6%的利润。我要把自由银行的旧办公楼租给一个像样子的机构,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能负担得起那些优秀的雇员。”这就是他制定出的计划。
所有听了他计划纲要的人,包括银行老板在内都对这项计划充满了热情,在公司正式开业前,他们将一百万美元的总资产暂定为每股两百美元。有人建议戴维森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应该比别的董事会成员持有更多的股份,然而,众所周知,戴维森先生并没有这样做,他将股份很均匀地分给了每个人。此举向人们证明了戴维森是一个非常公正的人,他的声望更高了。戴维森一手创办的这家金融公司取名为“银行家信托公司”。今天,这家信托公司已成为美国第二大的信托公司,储蓄总额达到了约三亿美元,并在华尔街拥有自己的摩天大楼和办公室。戴维森先生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至今。
信托公司办公大楼外矗立着一块匾,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银行家信托公司的每个部门经理都将铭记亨利·波默罗伊·戴维森,并感谢他为组织和创建该公司所做出的一切贡献,是他让公司成为了一个永恒的家”这段话正是写给这位公司创建人的。
相比之下,银行家信托公司和“普骄委员会”成员大不相同。后者的每个成员均来自于纽约金融界的巨头,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寡头效应,而前者则是一个年轻人的企业。在这些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中,最为突出的是艾伯特H.威金、盖茨W.麦加拉、小本杰明·斯特朗和戴维森。他们并不是金融界久经沙场的老将,但是却被选为执行委员会成员,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用耐心、狂热与严格赢得了快速的成功。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中拓宽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一国民银行的行长乔治·F.贝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界元老,他的影响力仅次于他的密友,也就是后来的J.P.摩根。戴维森,这位足智多谋的年轻银行家拥有的才干没能逃过贝克先生的眼睛,1902年时,他以第一国民银行副行长的待遇向戴维森发出邀请,希望戴维森能够成为他的得力助手。那一年,戴维森年仅三十五岁。
由于戴维森在1907年的大恐慌时期所做的工作极为突出,所以,他第一次引起了金融界顶级人物摩根的注意。在摩根的要求之下,在1907年十月和十一月那段最为黑暗的日子里,全市上下举行的每一场重要会议均有戴维森在场。第二年的春天,参议员奥尔德里奇任命他为国家货币委员会的顾问,主要负责欧洲金融系统的调查工作。
莎士比亚曾说过:“只有外面的世界才会让年轻人有所作为。”戴维森用他独一无二的闯世界的经历印证了这句话。首先,作为国家货币委员会的顾问,他访问了欧洲,会见了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财务部长,和一些银行界的重要人物,并同他们讨论了金融、银行、外汇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这对于一个还不到四十岁的银行家来讲,是一种特权,只有才干极为稀缺的人才能拥有这种特权。他迅速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获取知识,让自己成为更加有用的人。其次,当“六国集团向中国发放贷款”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时,当时负责美国财政部的塔夫脱和诺克斯要求一些美国银行家也加入其中,以便加强美国对东亚地区经济的影响力。这一策略在当时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必要的时候,中国需要挺直腰杆支持国务卿海所提出的著名的对中国采取“开放政策”。亨利戴维森当时已经加入了摩根集团,并被选派前往欧洲,代表美方的摩根、库恩、罗卜公司、国民城市银行和第一国民银行五个银行进行谈判。不仅如此,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日本的代表都选举戴维森来做整个集团的主席。
漫长的谈判过程需要这位年轻人屡次前往欧洲,每一次都要在那里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对欧洲的金融状况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正是这种不可替代的经历,促使他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银行家。
由于当时的威尔森政府对“经济外交”持有反对态度,这场谈判最终化为泡影。但从那以后的几届政府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在,政府甚至担心这些银行家不再会对中国提供援助。
摩根先生选择戴维森先生做合作伙伴,其明智毋庸赘言。美国最伟大的银行家发现了自己最为得力的助手亨利·P.戴维森,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在美国金融史上已传为佳话。
戴维森很大的一部分成就在于,他一直以来都努力用一种强大的友谊和合作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银行业,他所具备的开朗和坦诚也鼓励着其他人,在同行以及公众交往时采取了类似的态度。他建立“银行家信托委员会”的初衷,就是要将银行家们以友好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在“信用信息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进步就是这一“存在并释放活力”策略的最大成果。
上帝赐予了戴维森健美的体魄和生动的面孔,因而他深受雇员和其他银行家的喜爱。他不懂什么叫虚伪做作,即使在面对那些爱刨根问底的记者,面对他们连续提出的令人难堪,措手不及的问题时候,他仍然不会掩饰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他总是直奔主题。他不仅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且对自己所挑选的人也很有信心。他常常帮助一些机构物色重要办公人员,而且很乐意为自己做选择时的判断负起全部责任。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不惧怕面对任何困难,因为他的创造力、他的足智多谋和他处理问题时的灵活性会令大多数难题迎刃而解。
我问戴维森先生:“您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中,学到了什么?能否把所学到的东西传授给那些正在拼搏的年轻人呢?您是否胸怀远大的目标,并且不顾一切去达到它呢?”
“不!”他断然回答道,“不论我做什么,我都把它认为是世上最好的工作,我会尽全力去做好它。我从不精心计划未来。如果说我有自己的一套东西的话,那么首先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其次,教会我的下属如何取代我,再次,学会如何登上比自己高一级的职位。”
“年轻人往往会觉得自己的工作不重要,不会有人留意自己工作的方式。其实不然,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出来,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时刻准备着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呢,还是就坐在那里等着别人告诉他该干什么。几个简单的美德,比如说积极的态度、充分的准备、敏锐的观察以及礼貌的态度能够带给年轻人的,要远远多于聪明本身。”
“在这里我还要讲给那些你迫切想要帮助的年轻人一件事,这件事就发生在我做出纳员的时候,它可以说是一个教训。我想,此刻提起这件事不会显得不合时宜。有一天,一个客户送给我一支做工精良的金笔,我立刻走进办公室,询问了一下这个人在我们银行是否有贷款。我解释道,他要我接受这个礼物。银行立刻有所行动,没过多久,这个人果然破产了。我做了一件简单的事,却保全了银行一大笔资金。”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遵循简单直接的原则,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简单的。如果有什么事情很复杂,那是因为我们自己让事情变得复杂化了。”
为了表达对戴维森先生卓越能力的敬意,最近,美国政府在威尔森总统的提议下,任命他为红十字战争委员会主席。这可是全国任务最为艰巨的职位之一,因为红十字战争委员会担负着巨大而复杂的分福利发放任务。引用威尔森总统的话来讲,就是要缓解“这场为捍卫人道和民主的战争所带来的必然痛苦和压力。”
戴维森炉火纯青的领导才能很快就得到了证实。社会各界立刻重新组织了红十字会,并对其投入了重点的关注。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类似的活动,无数个小的红十字组织协调地运作,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兴趣,紧接着又发起了一次目标为以亿美元的募捐活动。这是一次空前的募捐活动,然而,由于此次运动进行的非常成功,红十字战争委员会成功地筹集到了一亿美元。
戴维森有一个儿子,叫F.特鲁比·戴维森,他具有和父亲同样的潜质,组织了大学生空军队伍,并训练这支队伍,使其成为了海岸巡逻空军纽约第一分队。此外,他还是海面飞行方面的专家,然而令人扼腕痛惜的是,他在1917年六月的一次飞行任务中,不幸意外遇难。
小亨利·P.戴维森在美国宣战前就直是美国救护队的成员,在法国服役。战争开始后,他返回美国,加入了更具危险性的空军部队。他们兄弟两均成为了海军储备飞行作战部队活跃的人物。戴维森夫人是美国母亲的表率。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她用自己勇敢和爱国的态度为全美国的母亲树立了榜样。她承担了训练大学生空军的全部费用,至今她每年夏天仍在自己的家中开展一次飞行训练营活动。
尽管戴维森先生并不是十分擅长体育运动,但他仍然抽出时间来进行锻炼和娱乐活动。他打网球、骑马、驾驶游艇,夏天时,他早晨驾着游艇去工作,晚上又驾着它回到自己在长岛美丽的家。在通常情况下,他会在家里度过属于自己的大部分时间,但自从美国参战以来,他就搬到了华盛顿,并在那里度过了全部的时光。许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新泽西州的恩格尔伍德医院的院长,并且做了大量的红十字会工作。他曾经在哪里生活过。据他的朋友说,他在帮助年轻人自立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给他冠以“博士”的头衔。他还是意大利皇家勋位中的骑士。
由于他在红十字会的杰出工作,最近,他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
成功并没有让戴维森变得目空一切,从民主精神的角度来讲,他仍然是那个许多年前为了节约十美分车费,每天骑自行车穿过拥挤的街道去上班的那个戴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