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0600000011

第11章 各有千秋 (9)

在对扑克牌进行分类后,就开始进行扑克牌“数数”的环节了:爷爷先拿出一张扑克牌,然后一张一张地叠加,让元元从“1”数到“10”,如此反复,元元很快就学会了数数;之后就要学认1—9这几个数字了,爷爷用一首数字歌帮助元元记忆:“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摇,5像衣钩挂衣帽,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能盛饭,0像鸡蛋做蛋糕。”

孩子会口头数数了,可这并不是真正的计数操作,这个时候孩子并不能把数字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但这种口头数数的训练却是学习计数的基础。滕爷爷说,有资料介绍,3岁以前的孩子口头数数一般是1—10之间,但他们只能理解4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滕爷爷遵循这个规律,用扑克牌帮助元元理解:爷爷拿出1张扑克牌,然后再拿出1张,先拿出的1张与后来放上去的1张,总共是“2”张扑克牌,再放上去1张,就是“3”张,再放上1张就是“4”张,用这种方法让孩子对数字、数序有了最初的认识。滕爷爷还发现,玩扑克游戏时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能从孩子幼稚的面庞上看到全神贯注的神态。

摆碗筷:一人、一筷、一碗,一双、一副、一套

元元3岁时,爷爷让他每天为大家在餐桌上摆放碗筷。滕爷爷全家5口人,因上班时间不一,每次吃饭的家庭成员人数在变化,元元首先要确定今天有几个人吃饭,有时是5口人,有时某个成员不在,有时来了客人,一开始,元元搞不清楚人数的变化,不是拿多了就是拿少了。

这时,滕爷爷就问孙子:“今天有几个人吃饭呀?少了谁啊?”孩子对家庭中有些什么人是很清楚的,他很快用眼睛向四周扫一下,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5个人都到了。”或者说:“今天妈妈不在家,只有我们4个人吃饭,少了1个。”

有一天,元元大姑来串门,正赶上爸爸有事没回来吃饭,这对元元来说,问题就变得有些复杂了。元元先摆好了5副碗筷,爷爷说:“爸爸不在家,来了一位大姑,那你应该拿多少副碗筷啊?”元元不能把这个组合问题一次解决,他先想到家里有5口人,爸爸不在,应该少拿一副碗筷,于是他从摆好的5套餐具中拿走了一套(这又有了“套”的概念),他又想,来了一位客人,还应该加上一副,他又把刚刚撤下去的碗筷拿了回来。元元似乎也在想,折腾了这么半天,好像没什么改变,这时,爷爷告诉他说,少了一个人,再加上1个人,其结果没有发生变化。

滕爷爷说,餐桌上的“数学”可不仅仅这么简单呢,它涵盖了很多关于数的“量化”问题,比如孩子在摆筷子时,爷爷告诉他每个人要用两根筷子,这就是“双”的概念;而一个碗、一双筷子就是一副碗筷,这就是“副”的概念;每个座位前应放一副碗筷,这就是餐具和座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为孩子以后学习计数打下了基础。虽然孩子并不能完全搞清这些概念,但他们已从实际生活中懂得了这些常识,对数学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已经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的雏形。

建立数的概念:1个人、2棵树、3栋房子、4辆汽车

教孩子认识物很容易,但要让孩子理解数字代表什么意义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数字是抽象概念,它代表的只是事物的数量。孩子认识了数字,但并不理解其实际意义,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数的概念。

两三岁孩子的思维正处在原始水平状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这时候学计数必须依赖实物。元元开始学计数时,爷爷采用了“实物法”。桌子上有两堆苹果,左边3个,右边5个,哪边多,哪边少呢?元元通过目测判断出右边的苹果多,但具体相差多少却不知道。

爷爷让元元把两堆苹果对应排成两行,左边在上,右边在下,分别数出每一行苹果的数量,写在纸上,上面是“3”,下面是“5”,得出的结果是3小于5;然后在数量较少的那行苹果后面再放一个苹果,使孩子清楚地看到“3”加“1”后,苹果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个新数“4”,而这个数比原来的“3”个苹果多了1个,比下面的“5”个苹果还少1个,用此方法再在上面增加一个苹果……元元通过实物计数法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之后,爷爷用积木块、手指代替实物。让元元逐渐摆脱对实物的依赖,让他能够在头脑中再现实物,进行抽象性计数。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视觉空间感对数学的理解至关重要。和孩子一起回家的路上,爷爷经常给元元指方向,告诉他东西南北、左右前后的概念,告诉孩子回家的路要怎么走,比如直走、左转、右转等等,让孩子感受空间的乐趣;爷爷还和元元一起搭积木,在简单的拼搭中,元元认识了三角形、圆形、方形等空间基本元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空间的存在。

数学融入了孩子的头脑中,孩子便把数字与客观事物结合起来,开始量化地看这个世界。在孩子眼中,以往他们看到的树、房子、汽车等具体的事物,一旦建立了数的概念,就变成了2棵树、3栋房子、4辆汽车,他们能更准确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

★儿童心理指指点点: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的发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式接受性学习,是生活经验体系而非学科知识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身心获得自由(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学习活动应以儿童为主体,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重视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交往中的学习。作为成人,不仅要了解儿童学习的意义,同时更要了解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最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在生活中游戏无处不在,关健是要让游戏为我所用,成为教育的载体。在玩游戏中,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了知识的概念,还有助于孩子认知的兴趣,从而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幼儿跃跃欲试的、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顺利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如前所述,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其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学习的契机。成人特别是家长,是儿童学习的组织者,应设法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为其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创造条件。

父母不仅是儿童学习的重要组织者,同时也是引导者、指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既然是引导者、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就应该采取引导、指导、支持、帮助的方式,比如通过提问,引发儿童的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对儿童在学习中的需要给予支持,对遇到困难的儿童提供帮助,而不应该采取强制、命令甚至是阻碍儿童学习的方式。

找到开启孩子潜能的钥匙

佟昕晴:他的作文《我的野菜生活》获“第二届新浪部落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小组金奖;《黑网吧,缺少公德的典型》获2006沈阳日报寒假中小学生看公德征文比赛二等奖。

佟昕晴不到一岁的时候,晴妈便开始给她讲故事,她也喜欢听,早中晚三次,一次都不能少。后来发展为数百个故事耳熟能详,稍有偷懒,昕晴马上纠正:“妈妈,你某某句还没讲呢。”让人大跌眼镜。昕晴情感细腻,感情丰富,经常独自在一边静静地想事情,有时还会偷偷地笑,问她在想什么,她答:“在想美好的事情。”晴妈觉得女儿应该在文学方面有所作为。

晴妈始终相信: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家长要做的就是激发、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有更卓越的发展。晴妈说,她的教育方法和家教经验不能说有多成功,有多好,但孩子确确实实在改变、在进步,希望她的这些方法也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海量阅读吸收是关键

昕晴上学后,便开始独自阅读,一段时间后,晴妈开始引导她读成人类的书,比如原版的《西游记》《泰戈尔散文诗全集》,40万字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不仅传统经典要读,好的畅销书也吸收过来,如《哈利波特》,是魔幻书的经典,想象力非凡,自然不能放过,把它推荐给女儿,她一看就入迷,一个假期过去了,整个系列,除了未出版的,其他六本全部读完。

刚读泰戈尔的作品时,孩子有点看不懂,句子又长,看到她为难的样子,晴妈说:“你就当它是经书,读着玩,唱着读都行。”看到孩子看书有些茫然的样子,晴妈说:“你不用读懂,能把它读下来就行,实在觉得没意思就用流行歌曲的调把它唱出来!“唱着唱着,昕晴慢慢安静下来了,有时还边读边感叹:“嗯,有道理。”——孩子看懂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后来当她读到《同情》这篇时,竟然被感动得落下泪来,这让晴妈感慨不已。

长时间沉浸在精妙的语言、哲理的思考、神奇的意境里,昕晴的大脑、感觉器官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着新的知识,阅读能力飞速提高。在这期间晴妈并没有急着让女儿写作文,连日记都没让她写。晴妈说,这个阶段,孩子小,写作的数量和技巧都不是重点,吸收才是最重要的。晴妈相信,阅读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发生质变——写作便自然成为思想表达的需求和手段。

先说后写体味创作的喜悦

“先说后写”的写作引导方法,是晴妈在给孩子做口语训练时偶然发现的。昕晴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为了锻炼女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晴妈要求昕晴每天放学回家给她说一件事儿,什么内容都行,只要说清楚、讲完整就可以。最初,昕晴只能说出几句,比如,“同学小丽说今天来咱家玩,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来,这样不好,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虽然说得简单,但晴妈还是在“口语训练”一栏中给了女儿很高的点评: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叙事准确。

昕晴大受鼓舞,“说”的兴致大增,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把学校发生的有趣事讲给爸妈听,从最初的三言两语,磕磕绊绊,到后来的滔滔不绝——她越说越顺,越说越有文采,越说越有逻辑性。时间稍长,昕晴张嘴便能说上20分钟,她一边说晴妈一边在电脑里打出来,她讲述结束,晴妈也停下手,然后指给她看:“你看,你既然能说出这么多字,就能写出这么多字。”昕晴的自信心自然树立起来。

有一次,昕晴的表姐从北京带回一只叫小虎的猫咪,孩子喜欢得不得了,说起小虎时神采飞扬:“小虎长得很漂亮,眼睛深邃迷人,它的身材很丰满,走起路来摇头摆尾……”晴妈被孩子顺畅生动的讲述吸引了,这是一篇多么好的作文啊,晴妈连忙打开电脑,按昕晴说的一字不差地写在电脑上。晴妈把昕晴的作文打了出来拿给她看,“你看写作文是不是一点都不难,咋说的就咋写!”

2006年寒假,昕晴开始了《小笨熊的故事》的创作,每天写100—200字,寒假时,看到新浪网征文的消息,便把里面的人物名称改换,接着写。有一天她在镜子前梳头时涌出第二篇故事的灵感,故事的开头脱口而出:“一只鸡蛋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了,它来得那么突然,悄无声息,连它的妈妈都不知道它的出生,更不知道它是一只特别的鸡蛋……”这样,第二篇魔幻题材的故事便诞生了。

从“引导观察”到“自由观察”

昕晴对阅读和写作有了兴趣之后,晴妈开始从细节入手加强对孩子的写作训练。晴妈是自由撰稿人,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孩子自觉地学会观察和思考,发展她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有一次,晴妈带昕晴到公园玩,临行前就告诉她:你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越细越好,回来写篇日记。到了公园,昕晴就非常注意观察花、鸟、草、虫等。昕晴本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晴妈很好地利用了孩子这一天性,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尽情地玩耍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合奏,去听鸟儿歌唱……这些都能引起昕晴的兴趣和思考。

从这学期开始,昕晴每周要上一次作文课,从家到上课地点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晴妈充分利用起这段时间教女儿观察。

“女儿,你看,桃花花蕾含苞欲放,是不是有一种很朦胧的美,这是沈阳进入春天最明显的标志。”

“昕晴,你看那个穿西装的叔叔,你从他的着装和举止上能判断出他是做什么的吗?”

开始,晴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女儿的注意,引导她观察沿途风景,教她注意观察人物,观察人的心理,进而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后来,昕晴已经能用眼睛捕捉生活的细节时,晴妈就不再提问了,让孩子自由去观察吸引她的人和物。

让孩子自办《家庭生活报》

同类推荐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富爸爸家训

    富爸爸家训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 富爸爸家训2

    富爸爸家训2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我们从父亲教育不能缺失、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真正的威信来自哪里、最牛的老师是父亲、走进孩子的心里、填平亲子间的代沟、用智慧启迪孩子一生、大师怎样做父亲等八个方面,从正反角度,分别论述了好父亲和“坏”父亲对孩子所采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针对父亲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思考,给父亲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素质全面、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我们认为,在今天,父亲只有懂教育,爱学习,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孩子的前程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为了孩子,也为了您家业的传承,请认真阅读这本书!
  • 孩子的心声,您要听

    孩子的心声,您要听

    本书突破了此类书籍传统的生涩、枯燥,运用孩子事例、孩子心声两大板块,让您充分了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心里到底有什么想法;紧接着,各种实用的技巧和建议,会让您完全明白,到底该如何行动,才能让孩子摆脱困境。而“爸爸的话、妈妈的话”一定会让您会心一笑:“原来,案例中父母的想法,和自己是那么一致看来,我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会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热门推荐
  •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

    不作就不会死,吃饱了撑得睡不着觉的公主作死作活玩逃婚,本以为找一个回来就能解把婚约推掉。但看着这个自己找回来的驸马,话说这婚还要退吗?同一个人定两次亲……貌似也没啥好玩的吧。高冷的摄政王大人本来最恨的就是自己的尊姓大名,但看着那个作死的公主,觉得吧,还是就叫这个名字吧,顺便把那个作死的公主一起划拉家里来笑个够。二儿小跑着奔进摄政王府的大门,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王爷,你快去看看吧,公主听说皇上要给你们赐婚,嚷着要出宫自己找一个驸马回来。”某王爷微微一笑:“这京都男子虽多,但能让公主看得过眼亦是不多,不急。”二儿都要哭出来了:“就是不多,所以公主喊着要出宫去找个女人回来。”某王爷闻言慌乱丢下手中茶盏:“来人,去把本王的那套女装拿来!”某公主眼泪婆娑:“二儿啊!你可是我的人啊!”二货公主加上腹黑摄政王,欢乐不断一锅端。
  • 大明女摄政

    大明女摄政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有着超凡之力的大明,一个拥有后世智脑的穿越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苍茫大地,天命竟是谁属?变身百合,不喜勿入。请各位书友多推荐,多宣传。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动力。书友群:135968400
  • 网游之炼狱龙骑

    网游之炼狱龙骑

    网游王者归来,演绎王者传说。重新行会,斩杀无数
  • 纯情郡主:总裁溺宠郡主妻

    纯情郡主:总裁溺宠郡主妻

    她因为离家出走,误打误撞来到了现代,刁蛮任性的她遇到了温暖的王子,却不知道有一个男人始终守护在她的身边,无微不至,极致宠爱;他是盛世集团的总裁,在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女人,从此默默的守护,一点一点的攻占她的心房,他要让这个女人如公主般的生活........
  • 鲁滨逊漂流记(彩绘版)

    鲁滨逊漂流记(彩绘版)

    从小就向往航海的鲁滨逊背着自己的家人,踏上了航海旅程。经历了几次海难后,他在巴西拥有了一份家产,不打算航海了。但没过多久他经不起诱惑,再次出海.在一场暴风雨中,船失事了,仅有他一人生还,游到了一座无人岛上活了下来。故事最精彩之处就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建城堡、种粮食、造船、养羊……后来,他还找到了一个仆人。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和一位船长回到了英国,然而,物是人非……
  • 看,再看就吃了你

    看,再看就吃了你

    他看着她和其他男生说笑。心里十分不爽,不知拿里-冲出来的劲,恶狠狠地冲过去拽住她的手往前走。蒋依在他身后,看着他背影,烦躁的骂:“你有病啊!没事拉我干嘛!易轩!刘易轩!”见前面的人不回应,蒋依怒火更是加了几分。刘易轩见如此,眉头一皱拉她的手一紧,将她一甩甩到了走廊的墙上。整个人便压过去,盯着她。蒋依被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到了慌乱地盯着他的眼睛。只见他的面容在眼前放大。就听见他强压下怒火的声音:“我吃醋了!”“啊?!”……
  • 樱桃初绽时

    樱桃初绽时

    [花雨授权]他是个放纵无度的男人,她想要改变他,只是单纯的爱情够筹码吗?这个男人!为了他她毅然与富豪的家庭决裂,只想安心地做他贤淑的妻子,显然她错了!从报纸上她才得知他将要与别的女人结婚的消息……
  • 一个杀手的驱魔

    一个杀手的驱魔

    我是波顿·刘·爱诺里克我是一个杀手我一直活在追逐目标的杀戮途中直到他出现在我眼前对我说——少年!杀手是没有前途的,要不要和我一起驱魔呀!
  • 傲啸轮回

    傲啸轮回

    经百世轮回,浴血重生,傲视天地环宇!天道不仁,大道无情,观天地万物众生,视亿万生灵如蝼蚁,玩弄世人于鼓掌之间。血泪悲歌,以血肉之身染天地,成就逆天战者!逆天而战,败落而终,入轮回,超脱轮回天地之苦,只为与天地再一次一争朝夕,聚集逆天地之战!忠道一族,轮回一族,混元魔族,修罗鬼族,天庭仙族势大,看我怎样逆天而行,让万族都雨洒魂灭,踏苍穹而战。
  • 你好我的爱人

    你好我的爱人

    萧蔷微高一时,陈思珉只是刚出道的小明星,也是她一见钟情的男人。所以,为了来到他的身边,萧蔷微做了许多改变。终于,有一天她来到他的身边,走过他走过的路;跟他呼吸着一样的空气,看着太阳升,月亮落;月亮升,太阳落。萧蔷微是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的人,陈思珉是世界当红的偶像。当萧蔷微鼓起勇气,向他表白时,陈思珉……(请在看文时,把自己和喜欢的人想象成文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