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7200000027

第27章 柏拉图与美学论(1)

柏拉图的美学论是与时代不可分割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哲学自身的演变。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美蕴藏于和谐和数形”。这以后经历了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而到了柏拉图时代,美学已经从研究自然哲学向全方位的社会哲学扩展。二是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的失利,使得艺术与现实紧密结合。在戏剧领域,民主思想、控诉不义战争对城邦和平的损害,在当时大戏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中表现得极为强烈。战争后期,艺术大变革更为强烈,曾经的高贵、恢宏、典雅艺术被细腻生动的人物刻画代替。

柏拉图美学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的。柏拉图整体美学观念是鄙视大众艺术。他早年倾心于纯文学,对诗歌、戏剧极为青睐,由此他获得了很高的审美情趣。但当他成为一个独断的哲学家之后,艺术则成为他剔除的对象。他的政治乐园将这些他认为的“表象”一扫而光,剩下了他所谓的“属于心灵而非形体的美。”柏拉图的美学观深受其哲学思维影响,理念远远高于现实。而他的美学观则表现为贵族化的、武断的。

一、美的概念

柏拉图眼中的美,是矛盾统一的、和谐对立的、具体而又特殊。柏拉图最终将美概括为“永恒的善的意志的普遍性理念存在”。这是因为一件东西包含许多矛盾是他不可理解的。

“美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美?”柏拉图和其他美学家一样首先对其展开讨论。《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其进行讨论,认为美是具有美的具体事物(年轻的女人、母马、竖琴、汤罐之类具有美质的东西);美是使事物显得美的材质(黄金、白银、钻石);美是某种对精神的满足;美是恰当、有用、有益的物质;美是视觉与听觉引起的快感。

作为柏拉图的“代言人”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上述观点忽略了美的整体,只抓住美的某一方面,所以是不全面的。对于第一种观点,他说,“任何美的事物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美”。这里显然是有表述上的错误的,因为按照柏拉图文法的意思,他就是在说“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的美”——实际上,他的本意是“美来自于表现出的美感和美的性质”。美的东西和美本身一定是迥然不同的。按照赫拉克利特的相对观点说,美必然是对比产生的,而不是单一绝对的。例如汤罐和年轻女人比,自然是后者称得上美,前者变得毫无生动之处,但后者若和美神相比则自然又等而下之。但美作为永恒,本性是不变的。所以一件美的东西,不应该在固定范围内在某些人眼里为美,而在某些人眼里为丑。

“美是黄金,白银”,柏拉图借希庇阿斯之口称,一件不美的东西缀上黄金之后就变成美的了。这时,雅典已经成为古代希腊的第一大金库,提洛岛的黄金已经被秘密地搬运到雅典的一个地方。经历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斯巴达人破坏了雅典的政治、城垣,却无法磨灭雅典历史的光荣——据狄奥根尼·拉尔修所述,雅典的黄金被铸上雅典娜和猫头鹰的标志,在当时是成色最好的。对黄金的如此膜拜必然影响普通雅典人的审美观,但柏拉图批驳说:“所有的东西不一定都必须用黄金装点成,用黄金装饰的不一定都是美的……菲迪亚斯的圣灵雅典娜巨像所用的便不都是黄金——她毫无疑问是美的——然而除了盔甲是用黄金装饰的,其他都是彩色的大理石和水晶、紫玉雕刻成的……”黄金之所以让人觉得美是因为其中的固有性质与人的感觉契合,但美并不局限于某一质料和质料所构成的单一形式。

希庇阿斯说:“古往今来,包括一切大人物在内所能体会到的最高美感就是家里充塞着金钱,身体健康,长寿地活着,他的名字在全希腊广为传诵,得到人们的尊敬,父母死时可以举办隆重的葬礼,自己过世又有儿女为其操办隆重的葬礼。”美是否是自我满足?像喝醉了如羽化成仙一般呢?必须承认,直到今天,这仍然涵盖的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但这完全是某种审美情趣的问题——柏拉图举出远古时代人类的例子,在黄金时代以前人们便不存在这样的美的情节,另外,希腊时代伟大的英雄们也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一点可以从征讨特洛伊城而埋葬在异乡的阿喀琉斯身上看到——人死时并不一定要归于故士。美不同于享受荣耀那样短暂,它是永恒地为任何时代所共识,它带来的满足,不是虚幻的,而是更稳定长久的、超越精神与物质的。

有益、正确、有用的东西称之为“美”,对吗?苏格拉底本人曾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任何有用的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或是善的,这完全是从它们带给我们生活上的有效性上去言说的”(这并不是柏拉图的表述,而是色诺芬在《回忆我的老师苏格拉底》中所说出的)。柏拉图同时列举了一个观点,“这必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我用木汤匙要强过金制汤匙,因为它至少不会泼洒汤,不会弄灭火,更不会打破汤罐。”在小苏格拉底的犬儒学派和斯多噶学派那里,这样的思想获得了延伸,无论是狄奥根尼的犬儒派还是伊壁鸠鲁派,都是鄙视发达的物质文明的,他们更多地追求简单而实用的纯生活。依照西门子的专利技术,一个人可能宁愿去观赏粗糙的史前石器,也不愿意接受后代精美的、装饰用的刀剑,因为他可以宣称,“那里面包含着更多单纯实用的成分”,这显然是与人类通有的被我们称为“喜新厌旧”的审美情趣相异。柏拉图显然抓住了“原始实用美学”的疵点,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被好人斥为无用,被坏人视为恰当有益的,是否可以被称为美呢?……如果说美是善的原因,善是美的结果,原因和结果自然是不同的,就像父亲和儿子一样不能混同。”美与善紧密相连,但却游离于外,因为善是指导需要的最高端法则。

听觉、视觉引起的快感与美有什么差异和共通呢?这是大多数美的东西的特质,很难想象一件艺术品或其他的歌剧、舞蹈之类的精神享受品脱离了视听上的快感会被人赞颂。换言之,没有视听上的愉悦,美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但这却不能把美和由听觉、视觉带来的快感联系在一起,因为首先就无法解决由“制度、法律带来的庄严和谐的美感,它们并不能带来视听上的快感”。柏拉图驳斥了“美的快感论”。在他看来,自然味觉、触觉、嗅觉也可以称为美感,但它们与视觉快感显然不同。

美是矛盾统一的、和谐对立的、具体而又特殊,既是外在的,也存在于精神之中。它游离且存在于世俗世界之外,它存在于从古至今的人类发展中,反映了各个阶级各个时代人们审美的普遍情趣。这样的观点可以由辩证法解释,但逻辑上却不合情理,柏拉图将美概括为“永恒的善的意志的普遍性理念存在”,他认为暂时的、肉体的、快感的不属于美。

二、美的和谐

柏拉图认为,和谐是事物美的主要特征,但它是取消了对立与差异的和谐,这与后代哲学家自黑格尔起建立的系统美学论是不同的,他们认为和谐源于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建立在不和谐的基础上。

“美必和谐”最初源于毕达哥拉斯的“数形智慧逻辑”,他认为“数”是宇宙间最具智慧、最美的,而“数”的最本质特征便是和谐。他认为圆形是一切建筑与雕塑中最基本的线形,球是一切立体中最美的,这都源于他的和谐论。在肉体上,和谐是生命的特色。身体的冷热、干湿像六弦琴的长短、粗细的矛盾对立。快感则是不和谐的反应,主要源于外界刺激。他们认为,和谐由十个始基构成。这种和谐论在古希腊是一种共识,我们也可以从古希腊的建筑和绘画上寻找到和谐论巨大的影响。

柏拉图亦深受和谐论的影响,同时他在其他方面也借鉴了毕达哥拉斯的学说,如数形理论。在《国家篇》中,苏格拉底讨论世俗艺术时说:“绘画、织布、刺绣、建筑、雕刻,以及各种具有制造性质的艺术,都是和谐的优美使然。”柏拉图显然把视听的重要艺术戏剧、诗歌排除在外;他采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形逻辑,认为真善美不仅要存在于艺术和技艺之上,还必须体现在社会与人身上。苏格拉底在《国家篇》中曾说,凡是合理的社会,其结构必然为完美的数形结构,就像音乐一样,达到内部各种倾向、各种力量的高度和谐;在人的身体中,和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理智”、“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的完美调和,正如音乐世界中高、中、低三种和弦的共同作用。“理智者理应是执政中最高端的,意志与情感应该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这是完美合乎理性的统治原则,依照这样的原则建立起的城邦政治必然是稳固的,绝对不会出现变乱等疏离现象,城邦的公民自然也就受到节制了。”这是柏拉图政治美学的最高理想,也是他以和谐美学治国的思想。

和谐说被柏拉图引入到政治理论和伦理学范畴中,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受苏格拉底宣扬的节制、秩序人性统一论的影响。和谐在某种意义上便代表着人的自制,但也标志着失去了对立的因素,所以在现实中不可能有完全的和谐和自制出现。美的和谐说最初也非建立在现实中,而是空洞的和超现实的。

“阴阳人同体”是在《会饮篇》中的一个神话,这也是柏拉图为人自身和谐统一而制造的。柏拉图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他的和谐美学论,说明人类本质上喜爱和谐,对和谐的事物会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这印证了人憎恶分裂和对立,渴求融合与统一。在现实中人也是渴望这样,并把这种渴望看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

作为柏拉图的美的主要特征的和谐,是他剔除了对立与差异后的和谐,而且只是单一性的和谐(他完全否认了这种矛盾,在一系列对话中,他提出了差异和对立的非存在性,即理念论系统中有关官能世界是虚幻和变化的内容)。这样就完全架空了“和谐论”,使之建立在不真实的台阶上,失去了现实性,刨除了在审美领域里的本质特征。后代哲学家从黑格尔起便对这一原则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和谐源于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建立在不和谐之上的。这种理论完全与柏拉图的理论相对,也更为现实合理。

三、美的感染力

美是有层级的,由此在审美时,也就有了差异。审美的过程便是灵魂升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审美是由低层到高层发展的,最终将达到对美的本质认识。

审美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识别理念之美与物质之美,因为哲学家到各种美的境地游历过,他们享受了理念之美带来的快乐,对物质之美并不向往。而对于一般人,他们没有经历理念之美,也就无从认识理念之美的快乐,只把具体事物之美看作是美的极限。在国家篇中,柏拉图指明卫国者的审美时说:“哲学家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快乐,除此之外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都是一些虚假而快乐的映像……凡是感受理念之美并能够分清官能世界的美的人,他绝对淡化官能世界之美而倡导理性世界的美,这便是世界中惟一的清醒形式。”

对于一个哲学家的审美兴趣培养,柏拉图给以了具体的阐述。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凡是想遵循正确的道理获得高度审美乐趣的人,就应该从自己幼年时代起,倾心向往美的形体,而后依照诱导走入正轨。他第一步必须从热爱某一美的形体开始,凭着美的形体孕育出美的道理,第二步就应该学会了解相互形体间的美必然是共通的。这就要求他能在许多个别美中窥见一切形体美的本质要素——假使这样,也只有那些愚昧不化的人才会弄不清形体美之中一切相似之处,他必将把专注转于他处,而不再拘泥单一的形体美了,否则就能感到他是多么的渺小。再进一步,他应该把心灵的美看作比形体的美更重要的形式,从而深深地爱慕另一个纵然形体上不甚美观者的美的心灵。再进一步的话,他应该学会考察和学习制度和行为的美,这种美也是和其他的美相贯通的,同时也使得他把形体的美看得更加淡漠,由此更进一步,他应该被各种知识所吸引,体会到真理存在的美。于是便走入广大的领域去领略美的存在,这时候,他在精神上就绝对不再是一个卑怯的奴隶,而成为了自豪的主人,他对于美的爱情使他心情振奋,像一个成年人一样专注于磅礴的海洋,凝神体察每一点细微变化,获得无限收获和欣喜,在胸臆间诞生出无数优美和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思想。在这样的经历之后,他必然大彻大悟,汲取到惟一的至善至美的知识,接受到美的本原。”柏拉图为审美求知作出了具体的表述,他认为寻求一切伟大事物的本原都要经历这些步骤。这是柏拉图思想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同类推荐
  •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一本实用型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和提高的书籍,全书关注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自身吸引力,实现高效沟通的问题。全书首先分析总结了阻碍精彩开场白的种种障碍;其次向读者阐明了开场白中应避免的禁忌和精彩开场白的各种实用技巧;此外,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化解开场白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听众心不在焉、开场白过程中忘词、开场白突然被人打断等;全书列举了一些常见场合的开场白设计和经营技巧。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本书对人生性格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告诉每一位读者,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所以,改变性格即改变命运!书中的每一课都是成功者的经验,创造者的智慧。相信您全面阅读、深刻领悟后,必将突破人生性格的局限,获取非凡的成功和无穷的财富。
  • 处世之道

    处世之道

    本书主要包括孔子提出中庸学说、子思不断深化发展、朱熹让理论更加升华、舜执其两端不行偏执、中都宰顺民意行仁政、顺“道”者行事必昌、行仁义者畅行于天下、以诚赢得天道和人道、慎独自修以完善自我、为人行事低调不张扬、讲求中庸须循序渐进、德行高尚方可致和谐、执两用中防物极必反、学会变通而不偏执、讲究巧取巧胜的方式、上不居功,下不欺凌、顺情顺理办事而顺畅、不性刚行偏方可安身、端正心态方能成事业等内容。
  • 最佳职工生存手册

    最佳职工生存手册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
热门推荐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 重获爱情

    重获爱情

    一次手臂受伤,误惹华烨海军上校!华烨看着比熊犬,逗逗它,“你带比熊犬来这里,是想证明你有爱心吗?”“华烨,你言情小说看多了。”另一边的由宝鄙视地说华烨靠近由宝小声的说,“我喜欢你。”“我知道我是医生,但这里不是医院,我没有药。”由宝把狗粮倒出来,“安琪(狗的名字),吃饭咯。”“……”
  • 末日之尸缝求生

    末日之尸缝求生

    混乱的末世,秩序的崩溃。难道只有恶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吗?宋海东一个略带点善良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之下的获得了能力,善良不是缺点,只要不傻就行。小心翼翼的在末世,在自己吃饱的情况下也不会介意给别人自己能力之内的帮助,只有人多心齐才能在无比黑暗的末世走的更远
  • 绝对控制,总裁的霸爱盛宠

    绝对控制,总裁的霸爱盛宠

    郑楠笙总算知道,人倒霉起来果真是喝口凉水也塞牙缝。十八岁的郑楠笙遭遇到史上最大危机,家族公司破产,父亲跳楼自杀。为了支付突然昏厥母亲的医疗费,她不得不去求未婚夫帮忙。可是……。未婚夫一手搂着衣衫不整的妖娆女郎,一手轻摇着酒杯里的红酒对她冷笑着问:“我凭什么帮你?”郑楠笙顿时脸色惨白,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为了报复未婚夫的绝情,郑南笙剑走偏锋找上未婚夫的亲叔叔——曾家当家人。曾先生一脸高深莫测地看着她,玩味地说:“想要我帮你可以,不过有条件。在我身边伺候我。”郑南笙以为,他所说的伺候不过是端个茶倒个水,直到……。郑南笙怎么都没想到,她居然会脱光了给未婚夫的叔叔看。*片段一:郑南笙要演戏,曾墨白将她送进最有潜力地剧组。可是就因为当着众人的面吻了她一下,郑南笙就跟曾墨白闹别扭。曾墨白生气,拉下窗帘扯开衣服,一顿收拾后还拍了香艳的照片。“以后再不听话,我就把照片放到网上去。”片段二:郑南笙被投资人叫到房间去,投资人笑眯眯地说:“哪个明星不被潜,潜了才能大红大紫。”郑南笙气得踢了投资人的老二,第二天被故意伤害罪带进警察局。曾墨白将她带出来,当着众多媒体的面劈头盖脸地把她骂一顿。“以后除了我投资的戏,其他戏一律不准接。想演什么找我要钱就是,你的投资人只能是我。”片段三:看到那张泛黄的老照片,藏在曾墨白的最隐秘处。郑南笙终于知道,为什么曾墨白让她拍戏了,并且让她一定成为影后。“你觉得是她演技好,还是我演技好?”郑南笙微扬着下巴,对曾墨白质问。曾墨白深了深眼眸,将她压在身下:“我觉得你叫的更好听。”*曾墨白对郑南笙说:“在这个世上,总有一个人对你掏心掏肺、付出真情。所以,当全世界都辜负你的时候别担心,我依然会把你宠在手心里。”
  • 正妻翻身记

    正妻翻身记

    为了遗忘一段爱情纪佳禾选择接受另一段爱情,殊不知对方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态与她结婚,在她想营造幸福时,老公的前女友出现了。此女友貌美如桃花,实乃蛇蝎心肠,最擅长扮猪吃老虎。于是正妻被喊成小三,真正的小三却如琼瑶女猪般坚/挺存在。好样的,正妻不翻身你真当正妻是病猫了,就让姐温柔地斗死你!
  • 网游莲花之令

    网游莲花之令

    韩青宇大学期间找了很多工作都觉得很无聊,心灰意冷之中,打算醉生梦死,自甘堕落,没想到网络抽奖中了一个游戏头盔,戴上头盔的瞬间,他好像找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 何谓西游

    何谓西游

    在那个仙佛妖共存的西游大世,何谓正,何谓邪,有多少不甘被命运愚弄的修道者,在邪圣与魔佛的手里挣扎着。女娲,元始,陆压等诸位震古烁今的上古巨神纷纷降临西游大世!此书糅杂玄幻色彩,穿越三界,给你讲述一个不同于吴承恩说书的世界。断雨愁云著作,绝非一般,稳定更新,请安心阅读。书友交流群:423753012
  • 黑夜无道

    黑夜无道

    刘年,从小失去父母,原本在校安分守己的他,却因为一个突发的事故让他在学校受尽屈辱和折磨,这一天,他从学校的厕所里出来,心中说道:为什么总是我受欺负,他们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从这一天起,刘年决定为自己活一次,从这一天起,兄弟,朋友,还有爱情接踵而来,当然还有背叛,和兄弟的离去。
  • 剡录

    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夜笙歌,总裁求放过

    夜夜笙歌,总裁求放过

    从机场回来的她,霸气侧漏,成为机场里的一道风景线。她教训渣男,奈何,脸皮哦太厚,不行,一定要教训。可是......为何堂堂大公司的总裁要天天粘着她,好吧,她承认,是她强上了他,好吧某男天天缠着她说要她负责。负责就负责。婚后,某男终于化身成为饿狼,夜夜笙歌。“沈木,你够了”“老婆,没够,砸门再来一次。”“呜呜呜,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