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到了1896年的圣诞节,爷爷给夏奈尔姐妹3人每人5法郎作为圣诞礼物。
这是夏奈尔长这么大第一次拥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钱,便把钱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让她兴奋得一夜都睡不着觉。
夏奈尔用一法郎买了一盒薄荷糖,这是她最爱吃的食品了,这也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她认为自己第一次过了个有意义的圣诞节。
夏奈尔把剩下的4法郎小心翼翼地存入钱筒中,她想攒起来留以后用,她认为这钱一定会有大用途的。
圣诞节那天,夏奈尔还第一次看见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她一边津津有味地嚼着薄荷糖,一边接受圣诞老人的祝福。
圣诞节过后,夏奈尔沉浸在圣诞的快乐和喜悦当中,每天欢蹦乱跳的,好像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
可是,夏奈尔的高兴心情,有一天却被老师破坏了。
那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应该从小树立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思想。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慷慨解囊,为中国吃不上饭的贫困儿童捐款。
同学们在老师的演说后,有的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捐了出去。
夏奈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别人的募捐。
突然老师说:“夏奈尔,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钱捐出来,为正在挨饿的中国小朋友献一份爱心呢?”
蓦然间,夏奈尔听见老师如此和自己说话,她不由得火冒三丈,怒气冲天。
她站起来对老师说:“我的确有4法郎,不过,我的钱是留给自己用的。我并没有打算要送给谁。”
老师说:“救人于水火之中,救人于危难之时,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美德。”
夏奈尔说:“我的钱不捐给他们,并不代表我没有爱心,是个不讲善良道义的人。我想,如果我的4法郎捐出去,我自己就什么也没有了。这4法郎,对那些中国儿童来说,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如果我留下来,以后一定会有大用途的。”
老师听到她的话,再也没有说什么。她了解夏奈尔的倔脾气,她知道只要夏奈尔认准的事情,别人怎么劝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一经历,让夏奈尔心里很不痛快。她总在耽心老师和同学们在背后说她的坏话。
在1946年,当63岁的夏奈尔,把大把大把的钱捐给慈善机构时,她回忆到自己当年没有为中国儿童捐款时说:“我的4法郎,虽然留了下来,可是我并不高兴,总担心老师和同学们会认为我没有善心。我是个讨厌鬼,像小偷似的躲在门口偷听老师和同学们的谈话。”
从这个圣诞节开始,夏奈尔每年都能收到爷爷送给的5法郎。可是,她却再也没有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炫耀过。她认为钱的确是个好东西,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有钱人。
爷爷送给夏奈尔的圣诞节礼物,让夏奈尔激动不已。老师劝她捐款的演说,又让她恼羞成怒,这个圣诞节更让她认识到了钱的有用。从此,她在心中萌发的想做有钱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这驱使她一步步走上了经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