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当耶稣告诉他的朋友们和邻居们,他感受到了内心深处存在的无敌至上的力量,凭借这个力量,他可以呼风唤雨,化一切不可能为可能,实现任何心愿,他受到了最冷酷无情的嘲讽。所有人都将他的话视为疯言疯语。即便是现在,许多人在想到自己心中有可能存在着的巨大的能量时,也忍不住要自嘲一番。似乎只有疯子傻子才会冒出这种荒诞不羁、惊天骇俗的想法,正常人是断然不会有这种念头的。因此,他们只能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地结束一生。每天都得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劳心伤神,起早贪晚终日劳作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时不时还要遭受病害的折磨。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是无穷无尽的折磨,只有死亡才是惟一的解脱方法。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成为这无为大军中的一员?还是你已经决定好要相信来自心底的声音,找寻埋藏在心中的天堂,开启蕴藏在心中的力量?如果有一种力量能使我们心想事成,且百试百灵,毫无疑问,这种力量同亚伯拉罕·林肯和耶稣所说的是同一种力量,也是我们所不齿,且视为离经叛道疯言疯语的那种力量。因着这种力量,耶稣最后才会获得救赎,得到永生。也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亚伯拉罕·林肯成功领导美国人民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度。
一个人已经取得的成就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应一个人的能力和实力。因为在他意识到自己心中蕴藏的巨大的能量之前,他仅仅是凭蛮力去做事。而蛮力又岂能和神圣的心灵力量相抗衡呢?若一个人自身的资质本就不错,若再能充分利用上这种神奇的力量,岂不是如有神助,那么,其过往的成就和将取得的成就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对,但也不对。知识、智慧,都只是抽象的存在物。如果说知识、智慧是力量,那也只是静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静止的,死的,本身没有多大价值,因为其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这种状态下的知识和智慧,还不如一个救命的能填饱肚子的馒头价值高。而知识、智慧又确实是力量,且其能量深不可测。只有通过人类,其能量才得以发挥出来,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知识、智慧才是力量。同理,了不起的不是蕴藏在我们心中的力量,而是将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的人类。只有经过思考这一中转站,人类才能将心中的静态的力量转换为动态的力量,将其力量释放出来。为什么秘书一个星期只挣250美元,而经理却有25万美元的年薪呢?答案很简单,区别就在于他们一个动用了思考的力量,发挥出了自身的潜力,而另一个显然没有。至于谁是那个发挥出潜力的人,谁不是,答案显而易见。或许,那位秘书比那位经理要聪明许多,智商更高,受过的教育水平也远在其之上。但却有一点,是那位秘书比不上那位经理的,那就是他不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懂得如何使用思考的力量,让所有的外部力量都来协助他。而正是这一点,仅这一点就足够了,决定了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神奇的梦想
假如你很聪明,那就好好利用你的聪明才智,不要将它埋没;假如你身怀绝技,那就不要吝啬将它使出来,不要让它失传。如此,世界将因你的慷慨大方而大获裨益,你也能借此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必定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仿佛有一个来自天堂的声音,充满善意,详细地为我们描述成功的途径,就像看电影一样,我们在心里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如何一步一步取得成功,走向辉煌,受到世人景仰,声名远播,万古流芳。这一刻我们心中的激动和喜悦难以言表。可惜的是,这只是我们的想象罢了,激动过后,喜悦过后,就此作罢。我们仅将其当成黄粱一梦,并不真的相信这能成真。不然,美梦还是美梦吗?美梦美就美在它的诡丽脆弱,华丽而不堪一击。它可以任我们天马行空地描绘,却不能真实存在。这就是美梦。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弱者的托词借口。想象就是白日梦,它开始于白日梦,也以白日梦结束。不管一个人将其白日梦做得场面有多宏大,画面有多逼真,细节有多详尽,白日梦终究还是白日梦。而强者会深深地记住这个梦,让它深入到自己的骨髓血液里,化为身体的一部分,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激励自己,奋斗不止,直至将它化为现实。弱者呢,在一开始的狂喜过后,就不再理会它,最初还会偶尔想起自己曾做过的这个美梦,但梦的内容已淡淡地消逝,不复往日的清晰和逼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曾在他们心中掀起轩然大波,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发他们的豪情壮志的美梦,最终也淡出了他们的记忆,淡出了他们的生命。一切就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有心人则是不断地回忆起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所做的这个白日梦,一遍一遍地描绘心中的未来,不断地补充完善它,直至将其刻在脑海里,无论怎样抹也抹不去。在现实生活里,人们批评数落人时爱用的一条罪状是爱做白日梦。白日梦就是不切实际,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代名词。而爱做白日梦本身就犹如硬币的两面。有人依靠它来逃避现实,逃避责任。有人耽于白日梦到了成瘾的地步,脱离现实生活,最后虚度了人生。却也有人从白日梦出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关键在于做梦者本人。许多人做白日梦,做过也就罢了,置之一边不再理会。他们的白日梦真是白做了。有心人却想着如何才能让其美梦成真。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特斯拉,他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始于白日梦。每天,他都在脑海里对其发明进行无数次的改进和完善,直到自己觉得万无一失了,才开始动手做模型。莫扎特的每一部广为流传的交响曲,都是他在脑海中修改过无数次,演奏了无数遍后,才谱写出来的。他们一样爱做梦,却也是有心人。白日梦于他们不是可有可无、无关轻重的存在。他们都是自己梦的主人,所以要对其负责,将其化为现实。
一个人若光做梦,却从未试着去实现哪怕其中一个最小的梦想,最后他必定会对做梦产生厌恶。厌恶那种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虚无缥缈,厌恶那种永远不可触摸的不真实感。
这不正应了人们的论断:“白日梦就是白日梦,再美好也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罢了。”一旦他接受了或是亲身实践了这一论断,必定会嫌弃鄙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必然可悲地失去做梦的能力。
我们心中蕴藏的力量不是用来观赏,也不是用来当摆设的,而是为了供人们使用,帮助他们实现心愿的。所以,我们应勇敢地摆脱世俗偏见的束缚,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必定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要敢于做梦,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不要傻傻地一味埋头苦干,要巧妙地利用思考的力量,借助思考的力量来开启我们心中的宝藏;若能这样,人人都有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的可能。若能如此,你必然能够发现人生的许多难题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救世军的机密
为什么救世军在战争期间能获得如此高的拥护?当时,为男孩们提供帮助的机构成千上万,救世军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色,然而正是这个小角色,却夺得了大部分的光环。他们是如何让广大民众知道并认可他们的?很简单,答案就在于甜甜圈。他们给男孩子们提供甜甜圈,而他们的甜甜圈确实美味可口,故此,吸引了无数人的支持。这个例子的寓意显而易见。
对于如任何想要获得成功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成功的关键在于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且一心一意地将那件事做好即可。一次只做一件事,远比同时做40件事,效率要高得多,成功的可能性也要高得多。
一个人若同时做40件事,哪怕是只做两件事,他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得不被分成好几份,难免会顾此失彼,若其中某一件事没做好,必然会影响其他事的进程,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手忙脚乱,一事无成。若一次只做一件事,人们可以全神贯注,则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故此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000年前,波塞斯·马克思·卡特在从繁荣富裕的迦太基访问回来后,心中就坚定了一个想法,罗马一定要打败迦太基,攻下其城池。对此,他的国人们都讥笑他太狂妄、太天真,没有人支持他,也没有人理解他。他只得孤军奋战。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依然顽强地奋战着。他开始把说服其国民接受他的观点作为人生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去实现。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每次演讲结束或是每次对话结束,他都不厌其烦地向他的倾听者传达他的观点。他将他所有的想法都浓缩为一句话:“必须征服迦太基!”在他的不断游说下,人们渐渐接受了他的想法,并将征服迦太基当成了自己的使命。最终,迦太基被征服了。
如果一座雄伟坚固的城池因一个人的信念,就这样毁了,那么,一旦将这种信念的力量用于事业的打拼,又有什么困难是超越不了的呢?
记得我第一次学骑马时,教练一上来就叮嘱我说:“要时刻记得,马是一根筋的动物。一次只能教它们一样东西。”现在,我每次回忆起教练的话,仍觉得十分有道理,从中获益不浅。惟一的美中不足就在于教练的见识有限,他只看到马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却可惜地没有预见到人也如此,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在现实生活中和我的教练一样缺乏远见的人,大有人在。人们羡慕杰出者,佩服他们什么都会,干一件事就成功一件事,似乎什么都难不倒他们。孰不知,他们之所以事事成功,在于他们每次只做一件事。人的精力本来就很有限,若再将其分为几份,摊到正在做的几件不同的事上,就哪件都不够使,最后是哪件事上都使不上劲儿,一事无成。故若想成功,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就我所知,在商业界里,古往今来惟一一条颠扑不破的成功真理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每个人都应将这句话刻在桌子上,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一次就只做一件事,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直到完成为之;不应半途而废,或做到一半就跑去做别的事情。只有在完全毫无差错地完成一件事之后,才能专心致志地开始下一件事。否则,只能像只花蝴蝶般,东游游,西荡荡,一事无成。
对此,威廉·沃特有其独特的想法:
一个人,若遇事摇摆不定,迟疑不决,无法决定先从哪件事开始,那么,迟疑不决的必然结果就是最后什么都没做。如果他每次遇事都如此,长此以往,将一辈子无所作为,空活一世。
同样,若一个人本已作出决定,但在听取了一个朋友的建议后,又开始犹豫不决,似乎朋友的话更有道理,自己的决定似乎是错误的,开始倾向于朋友的意见。而每听取一个人的建议后,就倾向于那个人的建议,一次次地改变心意,就像风向标一样,毫无主张,风往哪儿吹,就往哪儿偏。那么,在多听取一些意见后,必然会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样的人,与第一种人一样,一辈子都将一事无成。成大事者,在做事之前,必定会多方求教,从整体上把握了解形势,对整个局势做到胸有成竹,再详细地分析比较后,才作出决定。而一旦作出决定,必定不会再听信谗言而左右摇摆,而是坚定地维持和执行自己的决定,即使遇到阻挠障碍也绝不灰心丧气,永远保持高昂的斗志。对弱者来说,这些阻挠障碍就犹如豺狼虎豹,避尤不及。而对强者来说,这些都是人生的考验,是通往优秀卓越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
商业中的成功法则
在这个世界上,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无论是多么密不可分的东西,其完整无缺都只是假象,必定能够再拆分。一个大企业亦是如此。而一个成功的大企业,无论其规模有多大,其运作模式、经营管理以及成功秘诀都与街角的报刊销售亭如出一辙。而整个商业的运作都是在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人,只要稍加观察研究,都能发现这点。然而,只有最警觉、最有活力的头脑才能对其加以利用。大多数人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表现过于满足,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已经表现得很好,现在的工资水平也令人满意,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了。然而,工作中的表现仅仅是实现个人更崇高目标的第一步。因为在此之前,你都是受雇于人,为他人工作。而从现在开始,你要做自己的老板,为自己工作了。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当老板的。许多人在称为老板之前,都只是别人手下的一个小小的打工仔。他们也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的。他们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中龙凤,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要付出多好几倍的汗水,做出多好几倍的努力。当别人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分内的工作就回家享受时,他们却在挑灯夜战,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对于同一份工作,他们所付出的时间、关注和思考必定比常人要多得多。天道酬勤,若果他们不胜出,又有谁比他们更有资格胜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