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72400000040

第40章 敢于创新(2)

不禁要大声问一句:是什么扼杀了人的创造力?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创新遇阻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亲身经历的各种现象和事件,一个个都进入到我们的头脑中,从而构成了所谓的人生经验。这种经验一方面指引我们快速而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问题;然而另一方面,它却无法摆脱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局限性,让人难以走出那无形的边框,从而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想问题看事情的方式。而这些方式,很有可能就是扼杀人们创造力的“杀手”。

首先,人们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比如,你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红灯亮着,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你发觉周围的骑车人都没有停车,而是对红灯视而不见往前闯,于是你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

比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说:“你错了!”你又告诉第二位同事,第二位同事还是说:“你错了!”于是,你告诉自己:“大家都认为我是错的,看来我的确是错了。”

再比如,你与朋友们上街购物,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来拣去,你选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朋友们普遍认为这件衣服不怎么好,不怎么适合你,不怎么实用等等,罗列了一大堆意见。

这就是从众,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因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大众的压力,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

从众通常表现为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请你想一想,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主见,习惯于以众人的是非为自己的是非,以众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他的自我创新能力怎么还能够发挥作用,想必早已被众人的言语和观点给淹没了。

既然从众有此危害,何以人们摆脱不了这股无形的力量呢?我们知道,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而从众往往是人们为保护自己所采取的一种基本手段。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渴望被社会和他人所认同;而人也是自恋的动物,总是更倾向于和自己相类似的人而排斥那些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人。所谓“罪不罚众”、“枪打出头鸟”,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排挤,被抛弃,于是选择同大多数人步调一致,在人群中隐藏自己。

但是古往今来,所有伟大人物的产生,所有创造性事物的出现,都是在舆论重重压力之下力排众议中所诞生的:哥白尼颠覆传统理论提出“日心说”;达尔文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伽利略质疑并推翻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的理论,等等。事实证明,只有经受住大众反对的无情浪潮,经受住众人排挤的考验不动摇,你的创造性能力才能转化为巨大的成就。

其次,过于传统地看待事物的方式。

某天夜里,一位父亲带着3岁的儿子到外边散步。儿子忽然指着天空中的明月问道:“爸爸,那是灯吗?”

父亲机械地回答:“那不是灯,是月亮。”

但儿子还是坚持称天上的月亮就是灯,父亲开始觉得儿子很愚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儿子说得没错,因为月亮确实有照明的功能,而“明”这个字就是日,月相加而成。

这位父亲一开始之所以不能把月亮当灯看,想必是因为他对月亮的理解已经形成了高度学术化与文学化的思维认知:“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其直径是地球的1/50;月亮上还住着一位嫦娥,李商隐曾诗曰‘嫦娥应悔有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使得这位父亲以及绝大多数的人对月亮的看法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思维,而这种典型的成年思维,正是创造力的一大克星。

在一堂地理公开课上,老师指着中国地图的轮廓问学生:“你们看中国地图像什么?”

一些同学说:“像公鸡。”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还有一些同学说:“像山羊。”那位地理老师听罢,皱了皱眉,问那些说像山羊的同学:“你再看看,到底像什么?”

同学们依然回答说:“像山羊。”

想必那位老师认为这些同学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在公开课上拆他的台,于是恶狠狠地又问了一次:“你们再看看,中国地图真的像山羊吗?”他把“再”字说得震天响。

那些同学胆怯地说:“像公鸡。”

老师提高嗓门再次向全班同学发问:“中国地图像什么?”

全班齐声回答:“像公鸡!”

我们从接触地理课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图的形状就是一只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其实换个角度再看,中国地图像“一只长着胡子的山羊”也未尝说不过去。案例中这位地理老师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仅阻滞了自身创造力的发展,更是在扼杀代表着祖国未来希望的学生想象力。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就曾深刻地批判过这种现象:“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看来,过于传统、不知变通地看问题的方式,真是毒害匪浅!

第三,惯性经验的思维方式。

在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中,写到过两个人物倪不大和倪不小两兄弟,人们问他们“谁是老大”,两人都摇头。问他们“是否双生兄弟”,两人还是摇头。但看两人的身形,又是毫无差异,“决不能不是双生兄弟”。众人都感到非常诧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众人的惯性经验看来,凡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就一定是双胞胎,而我们平时最为多见的也是双胞胎,而这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却不承认是双胞胎,在众人看来自然十分不可理解,简直是“脑子有问题”。殊不知,他们其实是一母三胎的其中两个,而他们两人都不是老大。

除了双胞胎之外,三胞胎、四胞胎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人们却很容易会被自己长期以来惯有的经验思维给制约了想象的空间。

桌上有一张百元大钞,钞票的正中被一把竖直放置的没开刃的菜刀压着,菜刀上支撑着一条横放的木杆,木杆两端各放置着一个圆形的小球,轻微的晃动就会使它们掉下来。你能否在保持小球不掉下来的前提下,把这张钞票取出来?

在很多人的眼里,因为钞票是有价值的,所以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把“不能破坏它”作为成功取出来的一个无形的附加条件。但是,不管你怎样小心,要想不让小球掉下来而取出钞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钱币只是人们用来交换物品的货币,其实质就是一张纸。如果你把它当作纸来看待,那么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只要你把它从刀刃压着的地方撕开,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钱给取出来了。

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按照常理或经验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在第一时间生出一种思考的结果,这就是惯性思考。但是推知惯性定律的发生状态,其前提条件通常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而生活中,形势在不断变化,每个事件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之处,具体事情需要具体分析,一成不变的观念只会让人在既有的可能性结果中寻找答案。如果这些可能性结果中没有适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式,那么人们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问题的本身是“有问题”的,而不会抛弃以往这些答案而寻找全新的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这样,创造力自然不会主动从他们的头脑中跳出来,帮助他们解决发生的问题。

第四,创造力认知的非凡化。

很多普通民众对创造力的认识并不客观,他们长期受到“非凡论”观点的影响,即把创造力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明联系起来,认为创造力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一种特殊能力的表现。

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哥白尼发现日地运转规律,创立“日心说”;巴斯德发现狂犬病疫苗;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规律,创立“进化论”这样的发现才算得上是创造力。

这其实是对创造力的误解。如果人们以这种心态来看待创造力,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恐怕永远也出不了头,因为我们几乎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人的水准。

当洛克菲勒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他找的第一份临时工是在组装线上钉铆钉,工作的第一天,他的手就被锤子重重地砸青了。他担心这一事故会对工作造成不便,于是在得到了老板的许可后,他在下班后继续留下来,试图研究出一个能用受伤手指工作的办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制造了一个木头节子,只要它把铆钉固定住,洛克菲勒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继续他的工作了。

第二天,在试用新制的工具时,洛克菲勒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因为这个木头节子能固定住铆钉而不再需要手扶,他反而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做比原来更多的活。

自从有了这个木头节子,洛克菲勒和他的同伴们的工作速度比原先加快了一倍,于是他利用大量的剩余时间,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工作,并被委以更多的任务:比如说帮助组装线上的女工调整工作台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她们干得更顺手,提高工作效率。

洛克菲勒的经历告诉我们:创造力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善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是在最普通的工作岗位,仍旧可以有很出色的表现。

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曾提到过一个例子:每年春节前后,中国香港地区的中餐馆都会上一道菜,叫作“金银满地”。这道菜其实就是炒鸡蛋,其中蛋黄为金,蛋白为银,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可见,并不是只有那些重大的科研成果和划时代的发明才是创造力的表现,平凡生活中同样有可以发挥无穷创造力的广大空间。创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化的、无处不在的。

所以,我们要走出创造力认知“非凡论”的误区,大力倡导创造力的“平凡论”观,将创造力与日常生活的革新变化联系起来,把创造力视作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不断加以开发和利用。就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伯格也曾说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表现是创造力的最大表现,也是个人成功的最大表现。”

创造力不足的起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呢?

首先,要对创造力的含义有全新的理解,淡化创造力“非凡论”的心态,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创造力无处不在”,才有可能朝着这个方向主动进发。

其次,要加强多元思维与批判意识的培养,摆脱思维标准化的惯性。

比如说,你可以尝试多做“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如1000由8个8组成,可以是8+8+8+88+888=1000,也可以是(8888-888)÷8=1000。这种思维游戏,容易让人形成创新冲动和多元思维的习惯;而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则是“多题一解”的最好活动。

此外,要摆脱传统的窠臼。数学大师希波尔特曾经说过:“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唯有爱因斯坦说出了空间和时间的最有卓识、最深刻的东西?这是因为一切有关时间和空间的哲学和数学他都没有学过。”可见,人们往往会被已知的东西所羁绊,限制了自己创造力的发挥,唯有跳出传统形成的窠臼,才会不断出现惊喜的新东西。

无论如何,只要你敢于摆脱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用心发现,勤于思考,相们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无限创造力。

多走一步才能走得更远

创新,只要求我们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许你就能够率先开创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成为某个领域的先驱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路面,使你走得更顺畅更随心所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还属于奢侈品,是有钱人的玩具。亨利·福特希望能生产出一种性能好、价格合理、方便使用并且容易制造的车,但是按照当时的生产方式——每辆车从原材料加工到组装整车都由一个工人来完成——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屠宰场的“分解流水线”启发了他:流水作业中,工人们的职能单一,每道程序都是由专业的人完成,这样,生产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亨利·福特将流水作业的方式率先运用到汽车制造上,使得汽车的设计研发、零部件加工、组装这一整套过程实现了专业化、标准化、成本集约化,使得大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黑色T型车成为可能。

亨利·福特成功了!这一个在他脑中酝酿了整整10年的创意构想,诞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制”。T型车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汽车,它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则被看作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工业生产技术时代,也使福特成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车市场的“汽车大王”。

福特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受到了屠宰流水线的启示。或许在当时当地,这种屠宰流水线是相当普遍的,但绝大部分的人对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所以这个创意的启示并不为人所重视,也没有人看出这是一个可以创造亿万价值的生财线索。而福特比众人多了一双识宝的慧眼,对这个现象多了一分思考,于是,他因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而为自己带来了无穷的财富。

创新,只要求我们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许你就能够率先开创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成为某个领域的先驱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路面,使你走得更顺畅更随心所欲。

同类推荐
  •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凝结了幽默口才的精华,系统地向读者阐释了幽默口才的本质、养成技巧和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对不同场景下幽默口才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解读,直接给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不仅如此,书中还包含大量的口才案例,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幽默的真谛。通过阅读《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读者既能迅速掌握幽默语言艺术的精髓,又能阅读中享受语言的魅力,愉悦间掌握幽默技巧,自我修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幽默高手。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小时候,老师经常会说:“大脑要多用才会越聪明,要多思考。”思考其实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与“思考”相关的“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无论是“思考”还是“记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本书提供了很多对思考记忆能力的培养方法,如“将心中的记忆描绘成图画”、“学会‘健忘’,为大脑减压”、“勤于指导,优化方法”等。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 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本书是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而进行的论叙 。它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叙述了所有人类共同的“忧虑”及其克服法 。 “忧虑”是可怕的,但又是能够克服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不 会为“忧虑”所苦恼。本书还详细地展示了人类正反两面的心理活动,通 过对人类心灵的探索,可以帮助人们辨别人世间的真诚与虚伪。本书对人 类的优弱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可以帮助人 们看穿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从而提高你的处世艺术,是男人们和女人们 ,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热门推荐
  • 进击的地球人

    进击的地球人

    "快跑,地球人来了"."妈呀,大铁鸟飞的太快了"."快快快,都上飞剑"."蠢货,上屁的飞剑,那不成飞弹的活靶子了"."哪...哪...怎么办...我怕...娘亲...我要娘..".嘭...一朵血花绽放开来.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叫的真特么恶心".......
  •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江湖—方圣

    霸江湖—方圣

    写一段武林史,谱一首江湖曲,让我带你领略一种不一样的江湖。
  •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中没有故弄玄虚的夸夸其谈,也没有太多的卖弄嘴皮子的花招,而是呈献16个非常实用、实在的说服法则。这些法则,让你变得游刃有余,让他人按照你的方式去想或者去做时,感觉很好,很自然,心甘情愿!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教你在第一时间攻破人心,运用最恰当、最巧妙、最有针对性的说服技巧。牢牢抓住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冷眼读人心

    冷眼读人心

    本书将一些有趣的、常见的生活现象罗列出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原因,并根据人们的这些心理,给予生活一定的指导。
  • 美食的俘虏之饕餮霸主

    美食的俘虏之饕餮霸主

    现实世界的国家大厨乐天枫在华山与死党观光,意外摔下山崖,意外获得混沌大凶兽–饕餮的传承,意外穿越美食的俘虏世界,意外成为一龙养子,四个意外成就了美食世界的霸主——饕餮霸主-乐天枫。
  • 首席金牌妻子

    首席金牌妻子

    第一次见面,他送给她一件情趣内衣,尽管她不接受,她情愿收下,也不给他脸色看。第二次见面,他试图地拉着她的小手说:“我可以吻吻你吗?”这么突出的话,可以接受吗?她笑着地说:“要在吻我之前,我要你做一件事。”“什么事?”他说着,要是吻了她,自己就要对她负责任。
  • 十里长亭镜中花

    十里长亭镜中花

    他是她的情劫,她亦是他的情劫,她福薄,遇到了他,他无福守护她。忆起前尘往事,他为她等候,执念成魔。她却淡忘前尘,活的洒脱。命运中的情花渐渐生根发芽,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 末日超体

    末日超体

    2017年7月31日下午3点,世界各地惊现无数虫洞,梭形黑卵如雨点般降世,带来了一种比人类进化等级更高的生物,从那一刻起,人类沦为食物,地球沦为废土,人类的希望何在?是夹缝求生,还是废土崛起?
  • 天降灾星到总裁

    天降灾星到总裁

    “快跑”。某女话没说完就被某男拉着手腕跑了,只听后面一群追着喊着“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