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4300000010

第10章 将诽谤之诉适用于证券评级领域的成功尝试(2)

美国最高法院之所以原谅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对“政府要员”、“知名人士”以及“公众关注的事情”的报道过程中出现的非恶意错误,使之免受一般诽谤之诉的折磨,是为了捍卫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鼓励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大胆地揭露批评、针砭时弊,鼓励公众关心政治、真诚热烈地参与事关大局的讨论,从而充分发挥舆论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其理论依据为:政府要员和知名人士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并出尽风头的代价之一,就是比一般人更能容忍媒体对其的批评,更多地接受新闻舆论的制约。而在批评和制约过程中,难免有过激的言论,难免有冒犯的言辞。如果法律允许本来就势力强大的政府要员和知名人士动辄以诽谤之诉来对抗善意的舆论批评和制约,那么,新闻********就会因害怕被诉而不敢大胆地揭露批评、针砭时弊,公众就会因害怕被诉而远离政治,逃避讨论,舆论也就发挥不了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宪法所规定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另一方面,不允许政府要员和知名人士对错误的报道提起诽谤之诉,固然会使得政府要员和知名人士因错误报道而受到的个人名誉和隐私权的损害得不到救济,但是这种损害与新闻机构的缩头缩脑和公众对社会政治的冷漠相比,实在是无足轻重的。更何况,如果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滥用宪法特权,恶意诽谤政府要员和知名人士,那么还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这种制裁,轻则表现为允许政府要员和知名人士提起民事诽谤之诉,重则表现为受到刑事诉讼的指控。

总而言之,上述三个判例所阐明的这样一种观念:宪法第一修正案下的权利和价值观(First Amendment rights and values),即言论与出版自由,不仅是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而且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因此,在这种权利与个人的名誉权发生冲突时,与其让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所保护的言论与出版自由权利受到伤害,还不如让与因非恶意报道而名誉受到损害的政府要员、知名人士以及与公众关注的事物有关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名誉受一些伤害。

2.“盖尔茨诉罗伯特威尔齐公司案”所确立的规则可否对信用报告公司适用?

由于“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一案并不涉及政府要员、知名人士,因此被告所能援引的只能是“盖尔茨诉罗伯特威尔齐公司”一案所确立的规则。被告的基本逻辑为:信用报告制度满足了工商业界对个人和企业资信信息的合法需求,符合公众利益,因而应当属于“公众关注的事宜”。从联邦宪法的角度来看,即使信用报告机构属于非媒体传播机构,它也同样弘扬了宪法第一修正案所推崇的价值,因而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更何况,按照被告的观点,信用报告机构也应该被列入“********和传播机构”,因此“盖尔茨诉罗伯特威尔齐公司”一案所确立的规则,同样应适用于“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因此D&B同样应当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原告自然不同意被告的观点,认为D&B不是新闻媒体,因而“盖尔茨诉罗伯特威尔齐公司案”所确立的规则对信用报告公司并不适用。为了支持其观点,原告援引了大量的判例。

经过审核,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发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未讨论过关于宪法赋予新闻媒体在民事诽谤之诉中的“有条件的保护特权”是否可以扩大适用于诸如信用报告机构等“非媒体被告”的问题,然而,许多州法院已经处理过这一问题。这些州法院的判例大多认为:信用报告机构不属于新闻媒体,不能受到“纽约时报诉苏利文”一案及遵循该案的其他判例所阐述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原则的保护。比如,在“哈雷迪维德逊汽车体育公司诉马客来”(Harley-Davidson Motorsports Inc.v.Markley,)一案中,俄勒冈州最高法院指出:在非媒体传播机构的诽谤之诉中,并不存在促使美国最高法院将天平向新闻机构倾斜的要素,因为判定非媒体传播机构的错误报道构成民事诽谤,并不会对关于公共事务的自由和热烈的辩论构成威胁,也不会对政治自治观念的富有意义的交流造成潜在的干预。俄勒冈州最高法院最后判决:“在一些情形下,由于至关重要的宪法价值超越了部分个人利益,因此使得受害者在受到诽谤时行使索赔的个人权利变得十分艰难,但是出于显而易见的理由,这并不意味着在并不涉及至关重要的宪法价值的情形下,仅仅为了体现对各类被告的一视同仁,也有必要使得上述受害者行使个人权利变得更为艰难。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盖尔茨诉罗伯特威尔齐公司’一案并不要求将宪法赋予新闻机构的特权扩大适用到诸如在本案中涉及的关于非新闻媒体机构、民事诽谤案件中去”。其他一些州的法院也与俄勒冈州最高法院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盖尔茨诉罗伯特威尔齐公司”一案所确立的原则———“不得对因涉及‘公众关注的事宜’的错误报道而对新闻机构提起诽谤之诉”,不应适用于非媒体传播机构的诽谤性报道。

基于上述分析,佛蒙特州最高法院认为:在涉及非媒体传播机构的诽谤之诉中,天平的法码应当向其名誉遭到诋毁的私人原告倾斜。换言之,当对非媒体的合法言论及出版自由权的保护与对个人名誉权的保护难于两全时,法院更应侧重于保护个人名誉权。

(三)被告是否享有“相对传播特权”

被告的第二道防线是所谓的“普通法上的相对传播特权”(a qualified common law privilege),该种特权通常被称作“相对传播特权”(qualified privilege)。与依据宪法第一修正案由法院赋予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民事诽谤之诉中的豁免特权不同的是,“相对传播特权”是“媒体传播机构”和“非媒体传播机构”均可享受的免责特权,而宪法第一修正下豁免特权则是非新闻机构及其人员莫属的。根据“相对传播特权”,如果某人出于道义之感召或法律之规定、在履行其公共或私人职责过程中、或在处理其自己的事务或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过程中、正当进行传播时出现错误报道或传播,法院就在缺乏其他外部证据的情况下,不能仅凭出版物本身的错误就推定出版者具有恶意。

被告强调指出:普通法赋予非媒体的“相对传播特权”已经得到了除佛蒙特州以外大多数州的承认。因此,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在缺乏其他外部证据的情况下,不能仅凭出版物本身就推定出版者具有恶意。而在缺乏恶意的情况下,被告就不应承担诽谤的法律责任,至少不应被判令向原告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判决指出,就诽谤案件中被告是否具有恶意而言,普通法的总的原则是:当言辞本身具有诋毁他人名誉的性质,那么就可以推定作具有恶意,这种言辞属于本身具有可诉性的言辞(action ableperse)。

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并不否认上述普通法的总的原则存在一些例外规则。比如,在“诺特诉斯多达德”(Nottv.Stoddard)一案中,佛蒙特州最高法院指出:“关于雇员的品德评语(character of serv-ants),或者出于合法目的保密咨询意见,以及发给索取此种信息并有权知道此类信息的人的信函,属于应适用例外规则的情形。在这些例外情形下,只有具有言辞之外的外部证据,才能认定传播者具有恶意。换言之,仅仅言辞本身诋毁了他人名誉这一点,尚不足以认定传播者具有恶意。”

但是,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在另一些判决中同时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上述例外规则并不适用。例如,在“达灵诉克莱门特”一案(Darlingv.Clement)中指出:如果某些言辞具有诋毁性,按其自然的倾向会侵害他人的专业名誉或企业特性,比如错误地报道某一商人破产,那么,无需言辞之外的外部证据,就可以对这些言辞本身就可提起诽谤之诉。

基于上述分析,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判决指出:被告D&B不仅无权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下特权的保护,而且不具有佛蒙特州普通法上的对抗民事诽谤之诉中的“相对传播特权”。理由如下:1)佛蒙特州的普通法从来没有承认过信用报告机构在民事诽谤之诉中的“相对传播特权”,因而被告的这一抗辩缺乏判例支持;2)即使其他州有过承认信用报告机构作为非媒体传播机构在民事诽谤之诉中的“相对传播特权”的先例,即使考虑到这些先例对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佛蒙特州最高法院也无法免除D&B的法律责任,因为本案中报告的错误性质之严重,几乎可以将原告置于死地,因此构成了“相对传播特权”的一个例外。3)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在对信用报告机构和错误信用报告的受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进行衡量时,佛蒙特州最高法院发现:庞大的商业实体对个人之主宰日见其深,在这样一个时代,相对于从事出售这些报告的信用报告机构而言,个人越来越无法忍受错误的信用报告或品德报告(character report)对其贷款和就业的严重后果。因此,法院应按作出有利于受害者个人的解释。

(四)关于赔偿金额

在“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一案中,原告认为被告的错误报告、错误传播行为已经构成恶意,所以不仅主张了实际损害赔偿,而且主张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被告显然认为一审法院判决的赔偿金数额过高(excessive),事实上,被告认为由于原告根本没有证明实际损失的数额,所以,即使诽谤之诉能够成立,原告也无权获得损害赔偿金,更无权获得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佛蒙特州最高法院援引了该州的一些先例,指出:“就言辞本身即具有可诉性(action ableperse)的诽谤而言,原告毋须就其损失或伤害举证便可获得一般性损害赔偿金,法院可以推定损害系由诽谤所致。但是,原告可以不必仅仅限于对此种非直接的估算的依赖,原告自己也可提交任何有效证据,以证明他(她)所受损害的程度和有权获得的损害赔偿的数额。

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金,佛蒙特州最高法院相信:“判决受害者有权获得惩罚性赔偿金表示着陪审团对被告恶意行为谴责”。在民事诽谤之诉中,惩罚性赔偿金与“恶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于这一点,从来没有人提出过任何疑问。尽管由于被告是否具有恶意是一个事实问题,要视每个案子的具体案情而定,但我们仍然认为恶意可以通过以下行为得以证实。这些行为包括:显示人身敌意的行为;在确实具有侮辱或压制情形下实施的行为;或者对他(她)人权利全然不顾或肆意践踏(recklessor wanton disregard of one’s rights)的行为。

佛蒙特州最高法院认为:由于“惩罚性赔偿金是无法精确加以确定的,所以对它的估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陪审团的自由裁量权,而且此种估算不应受到无端干预,除非此种估算显然严重离谱”。佛蒙特州最高法院最后援引“武德豪斯诉武德豪斯”一案(Woodhousev.Woodhouse)的判词,指出:“尽管从法院的角度来看,陪审团的判决可能比本来应该判定的高出或低于一大截,但法院可能仍然不愿意横加干涉,除非判决金额高得离奇或低得过分,以至表明它们是错乱判断、偶发事故或严重错判的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佛蒙特州最高法院拒绝考虑被告要求法院纠正一审判决的赔偿金额的请求。

与一般的消费者信用报告公司不同的是,“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一案的被告D&B侧重于对企业资信资料的收集 、报告和评估。更为重要的是,D&B也根据其收集 的资料,按一定信用级别对企业资信进行评级,这一点使得D&B更加接近于证券评级公司。因而就确定证券评级公司的法律责任而言,“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一案所确立的原则,比涉及普通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的错误报告案件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借鉴作用。这也是本文之所以要选择该案进行探讨的原因之一。

此外,“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案”是原告对企业资信评估公司的法院诽谤之诉获得胜诉的少数重要案例之一,而且因为该案从地区法院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因而涉及到许多与诽谤之诉有关的争执点,诸如像D&B这样的信用报告机构或资信评估机构是否属于媒体传播机构?它们在民事诽谤案件中是否应享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信用报告机构在民事诽谤案件中是否应享受普通法上的“相对传播特权”的保护?在民事诽谤案件中判决被告支付惩罚性赔偿金需要哪些条件?法官在何种条件下方可对陪审团确定的赔偿金额加以干涉?“格林莫斯建筑公司诉邓白氏公司”一案对这些争执点的深入探讨和有关判决,对于广开思路、探讨以诽谤之诉状告证券评级机构的可能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同类推荐
  • 收养、赡养与财产继承

    收养、赡养与财产继承

    基于婚姻、血缘(出生)和法律拟制(如收养等)而形成的亲属关系,是存在于人类之间的一种最亲密的关系,对于构建和维系社会结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属之间关系的相处既是最普遍、最温暖的,也是最微妙、最复杂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出现裂痕、影响和谐。
  • 务工人员权益保护

    务工人员权益保护

    作为一本主要为农民工群体编写的维权工具书,作者本着为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旨,力求在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护的有效帮助。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广大农民工朋友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还能够学会维护权益的各种方法,在面对各种不法侵害时能够据理力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唐铁汉研究员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应松年教授主编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是其中一个子课题的研究
  • 趣味案情解剖(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案情解剖(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农民维权必读

    农民维权必读

    本书聚焦于普通群体的权利的维护,从普法的角度着眼,从现行的法律规定着手,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一个个场景切入,通过一系列我们并不陌生的案例,以通俗的语言向普通群体宣示了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它为普通群众正当表达诉求找到一种最为经济、最为便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书主要介绍了涉农法律法规以及老百姓财产权、人身权、工伤权益、民事侵权损害索赔权、合同权、民事诉讼权利等权利的维护,并配有简洁明了的诉求流程图,是一本很具特色的普法适用读物。
热门推荐
  • 通天帝座

    通天帝座

    原名《都市异能教师续集》!···天帝夺舍,一切却是命中早已注定。一切归零,重修而来。但这一次,他将······
  • 口袋妖怪之樱桃布丁

    口袋妖怪之樱桃布丁

    于是乎……还是将本作改成了口袋妖怪系列w那么本书讲述的是关于夏樱and叶布的故事~
  • 曼妙情缘

    曼妙情缘

    有着显赫家世的冷傲小子方耀洋,在英国留学期间,其兄方宇洋奉父之命前来探望,方家几个死党难得齐聚一堂……与此同时,一个叫林妙响的丫头误闯进了众人的生活中,与方耀洋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化学反应,他对自己的那种”没有人能够改变自己”的想法居然产生了动摇!而林妙响的”准夫婿”又偏偏来插了一脚,没想到却意外的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且看这一群年轻人如何演绎各自的爱情及友情。
  •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天道魂

    追天道魂

    天无棱,地无边,追天一念间。追天道魂是我的处女作~!多多支持
  • 有情人终成兄妹

    有情人终成兄妹

    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从万众瞩目到万人‘敬仰’他们没有勇气反抗我,也没有那个能力,这个谎言不是为我,是为他们编制的,这个谎言是我对他们的仁慈。你陪我打天下,我带你看我打下的每一片疆域。只要你不负我,你这一生,我便只有你一个男人。嗯!嗯?为什么不是你这一生?如果你死得早,说不得我得再找个伴儿!所以啊,你得好好活着,才能陪我到最后。
  •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的建立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诞生为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战争的残酷杀伐,新旧王朝的毁灭与诞生,政治经济的改革和改良先声,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进步与保守思想的迭次斗争,揭秘人类创造文明的艰难历程,展现伟大革命运动的黎明前夜……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倾城

    倾城

    我认为姜燕鸣在艺术构思和表达方面已具备了进入一流的功力,她擅长虚构男女恋情的曲折故事,精于刻画恋情中女性的微妙心理。这部书共写了徐瑷、佳莉、云素和宋香菊四名女性的恋情历程,对她们或显或隐或喜或悲的感受和思忖,都有相当贴切细腻的描绘。——著名学者、编辑家崔道怡姜燕鸣是最专注书写民国汉口的作家。此作全力展现纷繁复杂大时代小人物尤其是小女子的命运,苦痛中的挣扎,隐忍中的坚强。妙笔生花,令人动容。——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此部小说很有民国风情,笔触亦是迷人。郎心如铁妾心苦。
  • 幸福敲敲门

    幸福敲敲门

    曾经年少,两小无猜,爱到浓时却分离……他们心酸相约,五年后他们重逢,然后结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个约定,原是绝望中的一点星光,我爱你,我深深相信我们的缘分未尽。可是似乎所有的重逢,都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直到这天,约定来临,所有的命运都逃不过老天爷的冥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