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3500000024

第24章 言语行为(1)

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学说(the doctrine of logical positivism)的中心信条是:“除非一个句子至少在原则上能被证实(即验证其真或假),严格地说,它是没有意义的(meaningless)。”

(Levinson,1983:227)维特根斯坦(L.Witgensein)在其晚期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1950)t中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种思潮,提出了“意义就是使用”(meaning is use)的口号,并主张话语(utterances)只有联系各种活动或语言博弈才能解释清楚。在同一时期,具体地说,在1955年奥斯汀(J.L.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heory of Speech act),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凡不能验证其真或假的陈述都是伪陈述(pseudo-statement),就是无意义的实证观点,指出“施为句”无真或假但确实有意义,主张“归根到底,我们要阐释的惟一实际现象是在完整的言语环境中的完整的言语行为”(1975:148)。奥斯汀的这一主张和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语言使用、语言博弈十分相似。

人们在长期的,大量的言语交际实践中和语言研究中认识到:要想真正全面、准确地理解话语,只靠句子结构分析,只靠逻辑—语义分析,只考察确定句子意义的真或假是很不够的。一些学者认识到: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言中有行,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言就是行:以言行事。言语行为理论是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语言,它关注的既不是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像结构主义语言学那样,也不是语言的潜在系统(像系统功能语法那样),它关注是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开创,由塞尔(J.Searle)补正、完善的,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

6.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英国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于1955年在哈佛大学作了题为《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的系列演讲(共12讲)。他的演讲由当时的听讲者之一游尔穆森(J.O.Urmson)根据自己和其他听讲者的笔记,并参照奥斯汀的演讲提纲整理编写成书于1962年出版。后来,经过斯比萨(Marina Sbisa)博士的补正,使其脉络更为清晰,内容更为充实,由**************于1975年出第二版,共169页。我们介绍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此板本为准。奥斯汀的“言有所为”理论“着手推翻认为真值条件(truth conditions)是语言理解的中心这一语言观点”(Levinson,1983:228)。

6.1.1施为句理论

6.1.1.1区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

奥斯汀认为必须区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言有所述的话语是可以验证的,即或真或假二者必居其一。例如:

〈1〉The prisoner escaped yesterday(昨天囚犯逃走了),这是一种陈述,其作用是描述事物状态或陈述某种事实,有或真或假的意义区别。奥斯汀认为这类话语的特点是“言有所述”。但是下列话语显然不是为了做出真或假的陈述(1975:5):

〈2〉“Ido”.(用于结婚仪式过程中)

〈3〉“I name this ship Elizabeth”(用于船的命名仪式中)

〈4〉“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用于遗嘱中)

〈5〉“I bet you six pence it Willl rain tomorrow”.(用于打赌)

很明显,说话人说这些话不是进行陈述,而是在实施某种行为:“结婚”,“命名”,“遗赠”,“打赌”。话语〈2〉,〈3〉,〈4〉,〈5〉无所谓真或假,说这些话就是做某件事,实施某种行为。在这里,虽说奥斯汀所举的四个例子都是固定的习俗,但在这类习俗化的活动之外,通过说话来实施某种行为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也是相当普遍的,例如:‘I order…’,‘I warn…’,‘I promise…’,‘I welcome…’等等。说这些话,说话人就是在实施“命令”、“警告”、“许诺”、“欢迎”等行为。奥斯汀认为这类话语的特点是“言有所为”。进而,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话语叫做“有所述之言”(constatives即叙述句)把“言有所为”的话语叫做“有所为之言”(performatives,即施为句)。奥斯汀区分“言有所述”的“有所述之言”跟“言有所为”的“有所为之言”的目的是强调“有所为之言”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殊重要性。

奥斯汀指出:“有所为之言”(performatives)虽无真或假意义的区别,但必须有“合适条件”(happines conditions,或felicity conditions;1975:14-15):

(A.1)必须存在一种具有一定规约结果的可接受的规约程序,这种程序包括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说出特定的话,并进而

(A.2)特定的人和在确定情况下的环境必须跟产生的特定程序的要求合适。

(B.1)程序必须由所有的参与者正确地和

(B.2)完备地实施。

(C.1)这种程序是为具有一定思想和感觉的人的使用而设计的,或者是为合乎逻辑地指导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要经历的某种仪式而设计的。参与并求助这种程序的人事实上必定具有这些思想和感觉,并且这些参与者必定打算如此这般地使自己接受指导,且进而

(C.2)在实际上如此这般地使自己接受这样的指导。

如果我们失礼去违反这六条规则中的任何一条或几条,我们的施为句就会(在这个方面或那个方面)不合适(unhappy)。

例如:一个基督教徒在结婚仪式上说“I do”这个男人必须是未婚的,如果是个已婚男人,“结婚”行为就不能成功地实施。在船只的命名仪式上,命名人必须是被授予这一权力的人,并且确有一只船正待命名,否则,尽管说“I name this ship Elizabeth”“命名”行为仍不能成功地实施。又如:一个人说“I promise…”就必须真诚地去履行自己的诺言;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I welcome”就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口是心非。

6.1.1.2 施为句

奥斯汀把“有所为之言”的句子叫做施为句(performative sentence or performative utterance,简称performative)。施为句的功能是“以言行事”。以言行事”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中心。

施为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ives):

奥斯汀提出施为句的明确目的是把施为句(Pterformatives)跟叙述句(Constatives)对立起来,但他最初提出的这种施为句实际上只是显性施为句。

奥斯汀首先提出了显性施为句的语法标准。他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考察的施为句的少数经典例子,它们全都具有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直陈式主动态动词”。(1975:56)

根据奥斯汀的这句话,我们可以为显性施为句归纳出一套语法标准:

① 必须有一个施为动词;

② 该动词必须是现在时;

③ 该动词的主语必须为第一人称单数;

④句子在形式上是主动态陈述句。

显性施为句可用I+Vp 这种句法形式来表示。句式中的Vp表示施为动词。这类施为动词使含有这类动词的话语所实施的行为的性质明确无误。例如:“Ido”,“I name”,“I bet”等等。如果我说出这样的话“I bet…”,我不是陈述我说出这句话“I bet”,而是我实施“打赌”这个行为。此外,显性施为句的其他几个标准也不可或缺,因为缺少了任何一项所得出的话语就不是奥斯汀所说的显性施为句了。

依据上述这套语法标准来鉴别以下句子:

〈6〉I bet you five dollars it"ll rain tomorrow.

〈7〉I am betting you five dollars it"ll rain tomorrow.

〈8〉I betted you five dollars it"ll rain tomorrow.

〈9〉He bets you five dollars it"ll rain tomorrow.

很明显,〈7〉、〈9〉表述的是提示性的或纪念性的事物;〈8〉是过去时态的报导;只有〈6〉是显性施为句。这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因为说话人(第一人称单数“我”)是通过说出一个施为动词(例如:bet,warn,promise,order,apologize,…)主动地去当即(现在时)实施一种行为或执行一种任务,不如此,就不是典型的施为句而是叙述句了。

但是,有些句子虽然符合上述几条语法标准,却不是施为句,例如:

〈10〉I now beat the egg still fluffy.

(我现在把鸡蛋打匀)

这句话是边说边示范,是报导一种正在进行的动作,不是施为句。

由此看来,只凭语法标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已经提出的标准必须得进一步充实,使之趋于完善化。为此,奥斯汀又提出必须用词汇手段配合语法标准来检验施为句,即依据句子中的动词能否跟副词hereby同时出现来划分是不是施为动词:如果句子中的动词能跟hereby同时出现,此类动词则为施为动词,此类句子则为显性施为句,例如:

〈11〉I hereby declare you mayor of Casterbridge.(我在此宣布你为卡斯特桥市市长)

〈12〉I hereby now beat the eggs till fluffy.

在这里,动词beat(打)不能跟herehy同时出现,所以此动词不是施为动词,因而(12)不是施为句。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奥斯汀主张检验显性施为句的标准应该是个综合标准,即由语法标准和词汇标准共同构成的语法—词汇标准。

奥斯汀提出的语法—词汇标准略加修补,例如再加上以下两条标准:①该动词的间接宾语是“你”(如果有间接宾语的话);②该动词之后有一个间接引语小句(省略情况除外);就可成为检验显性施为句的较为完备的标准,经修补的标准整理为:

① 句子在形式上是主动态陈述句;

② 必须有一个施为动词;

③ 该动词必须是现在时;

④ 该动词的主语必须为第一人称单数;

⑤该动词的间接宾语是“你”(如果有间接宾语的话);

⑥该动词之前能加副词hereby;

⑦该动词之后有一个间接引语小句,(省略情况除外)。这经修补后的标准可用这样的公式来表示:I+(hereby)Vp you(that)S"

照此标准,〈13〉是合格的显性施为句:

〈13〉I hereby warn you that the bull is dangerous.

(我在此警告你那只公牛是危险的)

第二种是隐性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atives):

奥斯汀说的显性施为句只是说话人想通过所说的话明确地表明自己所要实施的言语行为的特定形式。奥斯汀指出:除此之外,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这些语言手段包括:(1)语气:例如用‘Shut it’(把它关上)替换‘I order you to shut it’(我命令你把它关上);(2)例如‘it"s going to charge’它就要向前冲了)借助语调的语调不同来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

it"s going to charge!(警告)

it"s going to charge?(疑问)

it"s going to charge!?(抗议)

(3)副词:例如用‘I"ll be there without fail’(我必定在那儿)替换‘I promise I"ll be there’(我许诺我会在那儿);(4)语助词:例如用"Therefore,X"(因此,X)替换 ‘I conclude that X’(我推断出X)。奥斯汀把Shut it,I"ll be there等这类没有施为动词也能表达“有所为之言”的施为句称之为隐性施为句。隐性施为句因为没有施为动词,所以要想准确地理解隐性施为句的意义就必须依靠语境。

显性施为句是表明说话人所要实施的言语行为的一种特定形式,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人们尽力少使用显性施为句,而大量使用隐性施为句,因为使用显性施为句往往意味着说话人比听话人有更大的权势或更多的权利。

5.1.1.3 “言有所述”实质上也是一种“言有所为”

同类推荐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直击化学污染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直击化学污染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

    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

    《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是为高职高专的学生编写的一本人文素质教育参考读物,供教学之用。本书分两篇:上篇是《伦理道德修养》;下篇是《文学修养》。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忒修斯历险记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忒修斯历险记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黄缘奇遇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黄缘奇遇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安徒生童话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安徒生童话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懵懂少年

    TFboys之懵懂少年

    他们是天生这么好吗?不是的,是有故事的。故事很短么?不是的,故事很长。那么,入梦吧......
  • The Bacchantes

    The Bacchan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

    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

    为灾害篇主要包含空中灾难,海上冤魂,地底噩梦,可怕大火等十一篇,另有机场巨灾,飞来横祸,空中噩梦等故事。自然灾害篇主要包含大地震撼,烈焰冲天,海滩灾难,暴雨肆虐等十一篇,另有“敲”出来的地震,可怕的噩梦,逃生经验等故事。
  • 神仙何物

    神仙何物

    这是好久以前写的,8月份试发,看到了不少问题。为了更好的改掉那些不足,我又重新写了一本,质量好得多,而且正在冲榜,渴望大家支持,拜谢!--------------------------------------------------------书名:《道惊天》简介:进者生,退者死,生死由人不由天。人道起,天道惊,天道诛绝人道兴。书号:2199357这个效果还好,所以我也有信心写下去,稳定更新。真心希望大家能顶顶,支持下,点击、收藏、评论、推荐,什么都行,再次拜谢!!!
  • 同安堂

    同安堂

    故事发生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一户世代行医的人家,靠着独门医术和勤恳经营,赚下万贯家财。可天不佑人,战争降临,大难临头,打破了原有的温馨与宁静,由此上演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故事以女主人公的情感为主线展开,描写她与四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和一个女人的恩怨情仇。本来,她与这四个男人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有幸福的未来,但由于她性格柔弱,还由于阴差阳错,她得不到上天的眷顾,一再与幸福擦肩而过。她渴望爱情,珍视友情,怀念亲情,却在无情的岁月中空耗青春。本书标签:爱情、励志、女追男、三角恋、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和世道变迁。
  • 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我们都会很爱很爱一个人他好像就是你的全世界你为他做什么都觉得值得。当有一天不能再爱了,我要怎么才能不泄露我还爱着你。顾一生许清欢深情虐恋,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等你。推荐大神西门龙霆神作《禁欲总裁,真能干!》精彩不容错过。
  • 会吾良人

    会吾良人

    他是帝王家的无人能敌的“祸害”,一心于宫廷之争,那宝座历来为他的囊中之物,人前彬彬有礼,人后......她是当朝宰相之女,人说貌比西施,温婉如玉,可就是这么个人成了父亲和他的交易,他只要他的皇位,她却只想要一个良人,那个她记忆里优雅绝伦的男子,那个带给她安宁的男子却已经离她而去,就在她伤心欲绝之时,他却一再的伤害她,为什么,他继续他的皇位之争,她继续她的平淡的生活变得那么难......
  • 有出息成大器

    有出息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