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83100000014

第14章 清朝(7)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乾隆在位的时候,很宠信一位叫和珅的大臣。和珅是怎样发迹的呢?这有些来历。

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仗。官员一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帝十分恼火,问:“这是谁干的好事?”官员们听到皇帝责问,吓得张口结舌。有一个青年校尉在旁从容不迫地说:“管事的人不能推卸责任。”乾隆帝侧过脸一看,那个校尉眉目清秀,态度镇静,乾隆帝心里高兴,把追问黄盖的事也忘了,问他叫什么名字。那青年校尉回答,名叫和珅。乾隆帝又问他的家庭情况,读过哪些书,和珅也无不对答如流。乾隆帝十分赞赏和珅,马上宣布他总管仪仗,以后又派他当御前侍卫。和珅是个非常伶俐的人,乾隆帝要什么,他件件都办得十分称心;乾隆帝爱听好话,和珅就尽说顺耳的。日子一久,乾隆帝就把和珅当作亲信,和珅也步步高升。不出十年,从一个侍卫提升到了大学士。后来,乾隆帝还把他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和珅跟皇帝攀上了亲家,权势如日中天。再加上乾隆帝年老力衰,朝政大事,就自然落在和珅手里。

和珅受到乾隆的恩宠,不断加官晋爵,而和珅也利用这份恩宠不断地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乾隆想仿效康熙巡游江南,派和珅负责监造龙舟车驾,和派人到各处收集名贵木料,征召工匠,把龙舟造成十分华丽,花去银子无数,其中大部分进了和珅的腰包。

和珅又借机到各地通报皇上巡游之事,要地方官做好迎接工作。地方官接到公文,吓得不得了,怕接待不周,就拼命贿赂和珅,和珅也借机向地方官索贿,这次巡游使和珅积累了财富无数。云南总督李侍尧,仗着是乾隆的红人,不受和珅的指使,没有向和珅行贿,和珅即向乾隆告发李侍尧贪污索贿,吏治废弛,乾隆将李侍尧革职。

他不但接受贿赂,而且公开勒索;不但暗中贪污,而且明里掠夺。地方官员献给皇帝的贡品,都要经过和珅的手。和珅先挑最精致稀罕的留给自己,挑剩下来再送到宫里去。好在乾隆帝不查问,别人也不敢告发,他的贪心就越来越大了。

有一回,有个大臣叫孙士毅,从南方回到北京,准备朝见乾隆帝,正巧在宫门口遇到了和珅。和珅一见孙士毅手里拿着一只盒子,就问:“你手里是什么东西?”孙士毅说:“没什么,是一只鼻烟壶。”

和珅走上前去,不客气地把盒子抓在手里。打开一看,那只鼻烟壶竟是用一颗大珠子雕刻出来的。和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嘴里连声啧啧称赞,涎皮赖脸地说:“好宝贝!就送给我,怎么样?”孙士毅慌忙说:“哎,不行了。这件宝贝是准备献给皇上的,昨天已经奏明皇上了。”

和珅脸色一沉,把珠壶往孙士毅手里一塞,冷笑着说:“我不过跟你开个玩笑,何必那样寒酸相!”孙士毅把那只珠壶献给了乾隆帝。过了几天,他又跟和珅碰在一起,只见和珅得意洋洋地说:“我昨天也弄到一件宝贝,您看看,能不能跟您上次进贡的那只比?”

孙士毅走过去一看,原来就是他献给乾隆帝的那只珠壶。孙士毅嘴里随口应付了几句,心里想,这件宝贝怎么会落到和珅手里,一定是乾隆帝赏给他了。后来,他偷偷打听,才知道和珅是买通太监从宫里偷出来的。

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权力,千方百计搜刮财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他的脾气,就尽量搜刮珍贵的珠宝去讨好和珅。大官压小吏,小吏又向百姓层层压榨,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乾隆帝在做满60年皇帝后,传位给了太子永琰,永琰即位,就是清仁宗,又叫嘉庆帝。

嘉庆帝早知道和珅贪赃枉法的情况,因为他是太上皇的红人,对他的所作所为依旧忍着,朝廷大臣也不敢参奏。嘉庆四年,乾隆帝一去世,大臣一上奏,嘉庆帝马上把和珅逮捕起来,命他自杀;并且派官员查抄和珅的家产。

和珅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令人大吃一惊。长长的一张抄家清单里,记载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稀奇古董,多得数都数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约值白银8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收入。嘉庆亲自处理了这桩贪污案,他也不觉暗暗心惊,自古以来,即便是晋朝以奢华著名的王恺、石崇,也不及和的千分之一。自然,那查抄出来的大批财宝,都让嘉庆帝派人运到宫里去了。事情传开后,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跌倒,嘉庆吃饱。”

天理教起义

嘉庆十八年,嘉庆皇帝离开北京去了避暑山庄承德,准备在那里花天酒地,整日歌舞不休,过得舒适安逸。就在此时,竟发生了一场几乎使清朝统治灭亡的大事。这就是天理教起义。天理是白莲教的一支,又称八卦教。教徒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等地都有,分布很广。北京的首领叫做林清。林清是北京大兴人,幼年做过武将家的小僮,学得一身好武艺,他住在北京郊区宋家庄的姐姐家里,为人仗义,见识又广,而且慷慨大方,不爱钱财,很受当地人敬仰。林清尤其口才很好,善于鼓动群众,吸引了许多人入教。河南天理教的首领叫李文成,为人很有抱负,并且有勇有谋,也受到当地人的极力推崇。林清就前往河南找到李文成,与他共商起义大事。李文成建议把山东天理教的首领冯克善找来,一起商谈。冯克善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一到来,就告诉林清、李文成说嘉庆皇帝不在京城,正在避暑山庄。他们觉得这正是起义的好时机。商定好了起义的口号“二八中秋,黄花落地”。中秋节就是起义时间,他们三人在这一天分别在三地起义,“黄花落地”指清朝统治灭亡了。李文成送走林清、冯克善以后,就组织教徒积极打造兵器。因为时间紧迫,大家都干得十分卖力。有一天晚上,李文成派人摆上酒菜,与几个打造兵器的弟兄围坐在一起喝酒。喝过几杯,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这时一个人高声地念起八卦的口诀来,其他人来了兴趣,竟高声喊起“二八中秋,黄花落地”的口号来了。没料到,县里一个小官叫刘斌的从朋友家喝完酒出来,路过这里听到了起义的口号。刘斌赶紧回去报告知县强克捷。知县是个新上任的官,对县里的情况不了解,对天理教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听到报告后,就让刘斌把事情报告给太守。太守听了不以为然,劝他们不要鲁莽。强克捷却想这事发生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倘若真有点事情,皇上怪罪下来,自己是逃脱不了责任的。于是他想不如赶紧去抓几个首领来。

晚上,李文成正在屋里休息,一群兵丁冲进来,他被活捉走了。李文成的妻子李四嫂,见丈夫被抓,知道事情有了泄露,马上就找首领们商议。结果,李四嫂带领大家冲进城去,杀了刘斌,赶走了强知县,把李文成救了出来。就这样,起义被迫提早9天发动了。起义群众推李文成为真主,教徒们纷纷响应,声势很快壮大。嘉庆皇帝正在避暑山庄行乐呢,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赶紧返回北京。住在北京的林清,却并不知道李文成起义的消息。到了中秋节那一天,林清按早就规划好的,把攻打皇宫的人分作两队:一队从东华门进攻皇宫,一队从西华门进攻皇宫。义军首领摇晃着小旗,指挥义军搭人梯爬墙。形势十分紧迫,二皇子绵宁哆哆嗦嗦地拿了一杆鸟枪爬上城墙,看见义军已从人梯上爬上来了,他定定神,举起枪,义军应声落地。这时候镇国公奕灏带着1000多人赶来了,义军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无奈寡不敌众,逐渐败下去了。这一夜,皇宫中乱成一片。王公、妃嫔、太监、宫女,都哭哭啼啼地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心惊胆战。天亮时,有几个突围出去的义军赶紧去报告在那里等候消息的林清。没想到庄亲王绵宁已经探知林清的情况,抢先一步,用计把林清抓走了。在北京起义的天理教徒,至此已完全失败了。在河南起义的李文成遭官兵围城。李文成于是同妻子李四嫂分兵两路。李四嫂带兵坚守,李文成自己则带着一部分兵士退到深山老林里去了。这里深山老林,路径弯曲,李文成在这山中指挥起义军与官兵拼命死战,杀死无数官兵。不料官府见难以取胜,就命令放火烧山。李文成在烈火中殉难。李文成率领的起义军覆灭后,官府的重兵就转移到城内。因为这是一座古城,城墙坚实厚重。官兵用炸药炸毁了城墙,蜂拥进城。城里的起义军奋勇杀敌,毫不退让,但人数太少,势单力薄而渐渐败下来。李四嫂也身负重伤,为了少受侮辱,她自刎而死。其他义军首领大多数自杀了。河南的天理教起义也以失败告终了。

林清、李文成等人领导的天理教起义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是他们神奇般地攻进了皇宫深处,英勇无畏地与最高统治者直接进行战斗,是汉唐宋明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次事变对清王朝的统治是一次强有力的震撼,令清王朝的统治者想起来就心惊胆战,不寒而栗。

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长期以来被不少读书人当做追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的出路。隋朝开皇七年,隋文帝开始设科取士。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士的意思。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投考明经、进士两科的人数较多。明经着重考对儒家的经典能不能记诵;进士科着重考诗赋。因为重要官员大多是通过进士科发迹的,一考中进士就荣耀非凡,被看做是“登龙门”。进士科着重以诗赋取士,这也是唐代大诗人辈出,唐诗在诗歌领域内登峰造极的重要原因。武则天当上皇帝后,还开创了由皇帝亲自在宫殿殿试之制度,并增设了选拔武将的武举一科。科举制沿袭到明清,显得更加完备。明清两朝,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的贡院举行乡试,考期在农历八月,凡本省秀才、监生、贡生等考中的称为举人。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会试,考期先在农历二月,后改三月,考中的称贡士。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又称廷试,分三甲取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通称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列为三甲的被分别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庶吉士等官。科举考试的内容越来越钻牛角尖,明清两朝都以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清朝还规定了文章的格式一定要采用八股文,解释不得背离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促使读书人养成了脱离实际死啃教条的风气。到了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于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同类推荐
  • 汉中王传

    汉中王传

    刘征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于救了少帝和陈留王的越骑校尉,而徐晃则是自己手下的司马。刘征发掘了不被重用的守宫令荀彧和陈群,从董卓手里收得张辽高顺二人,并运用计策脱身洛阳政治旋窝。在经营汉中数年,趁董卓被杀之际,兵出故道,平关中之乱。官拜大将军,封汉中王,雄视天下。又击退南下的鲜卑,封狼居胥,而此时的刘征不过二十几岁。刘征权倾天下,自然成为阴谋家的眼中钉。年轻的刘征被袁绍、刘备等人设计陷害,身受重伤逃入终南山中。没有了刘征的压制,关中一时大乱。袁绍挟天子迁都邺城。刘征得终南山高人所救,然而从植物人状态苏姓过来,已是数年之后。刘征对袁绍、刘备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雪恨,一段艰难的复仇之路便由此开始……
  • 战霸

    战霸

    身为特种兵的秦震在沙漠围剿世界第一杀手时意外穿越到战国时期,对这个世界,他有自己的话要讲:战国猛将如云,我只做万中无一
  • 大话唐伯虎

    大话唐伯虎

    华太师:“从今天以后谁敢在华府提起‘唐’‘伯’‘虎’任意一个字杖责二十!”祝枝山:“表弟?嗯,他是我的偶像,本来我觉得自己够卑鄙够无耻,没想到却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国师:“唐师弟道法高深,迄今为止无人能及,当然,这都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皇帝:“我大明能有此人才实乃我大明之福。”秋香:“唐公子诗词书画双绝,为天下姑娘爱慕之人,什么?那个新来的低等下人?他怎么可能是唐公子呢!”************************携带功德系统,重生为大明风流才子唐伯虎……
  • 戎马天下

    戎马天下

    刚毕业的大学生杨智为了救人而牺牲了自己,却想不到穿越附身到了大夏帝国的文官世家杨家嫡子杨智的身上,然而却为了自保,身不由己的一步一步走上了戎马天下的道路。
  • 王业

    王业

    书名《王业》,简单来说就是要对战国七雄为达成王天下这一最终目标所作出的努力加以论述,其间所举事例,大多见于国策,史记,吕览等百家所撰传记,比如子之之乱,黄金台致士,千金买马骨,张仪戏怀王,苏秦并相六国,乐毅袭破齐,田单复齐等等。其间所列人物,除开作为主线的苏秦而外,也亦有燕昭王,赵武灵王,齐泯王,楚怀王,宋康王,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屈原,白起,魏冉,邹衍,孟子,庄子,公孙龙等等,是其人虽众,其事虽繁,以直疏简旨,故也易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推荐
  • 误闯女儿国

    误闯女儿国

    二十二世纪的花花公子唐清年,在一次游湖中,不小心掉入湖中,误穿越到了女儿国。遇到了女儿国的各色美人,腹黑天女宫千璃,天真无邪的郡主公孙落,
  •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

    个人之间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通过语言、副语言、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实现的。
  • 王的双面皇后

    王的双面皇后

    前一世活得太憋屈,这一世她要活的潇洒。你是谁?王?滚远点?别以为跟夺了老子清白就怎的了!什么?埋了颗种子?丫的!安全措施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治理国家呢?你又是谁?狼族首领?什么不介意老子有娃?不介意老子毁容?美男太多,问不过来了!告诉你们,老子也是有下限滴!
  • 异世之魔兽奶爸

    异世之魔兽奶爸

    好吧,穿越就穿越了呗。送了个升级系统看哥如何逆天升级…………等等,为什么要养孩子才能获得经验啊啊!!!
  • 我的生活有点爆炸

    我的生活有点爆炸

    世界上本该没有什么生物把炸弹当做食物,但很不幸的是:我碰到了一只。不说什么事出反常必为妖,作为过来人的马后炮,我只想提醒你们,最重要的是:要怀疑脚下的大地和头顶的虚空星辰!
  • 荆州记

    荆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婚蜜爱:BOSS的呆萌小甜妻

    暖婚蜜爱:BOSS的呆萌小甜妻

    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反追俊男能否投怀?看她如何施展魔力神功,光明正大,登堂入室……成功降服腹黑男?再好友的婚礼上,苏安好对新郎的弟弟许如初一见钟情。于是便有了下面的一幕:苏安好用饿狼般的眼神盯着好友手中的新娘捧花。接到捧花后一把将花塞到了许如初的怀里。成功收买婆家人,名正言顺登堂入室。岂料半路杀出来个前女友?几年前突然的消失,而如今又再次出现。这是一场巧合?还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而面对另一个近乎完美的男孩子,爱与被爱之间,她又会如何选择?她的守护,能否换取一片真心?
  • 天空流下的眼泪

    天空流下的眼泪

    一条奇怪的项链,让她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他的未婚妻,住进了他的家。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从此有了交集,到底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 让我们不要坠入爱河

    让我们不要坠入爱河

    听说零度以下的烟花会有别样的色彩听说2035是一串奇妙的数字听说……如果你也听说Ifyouheardthatwillgood
  • 重生之幸福日子

    重生之幸福日子

    上一世带着憎恨、复仇的执念遗憾而亡,这一世执念不变,携着异宝重生。对于苏小北来说复仇不是一个死字能了结的,复仇的最高境界在于让敌人品尝身在天堂的滋味,只有享受过失去的时候才会更为疯狂,简曰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