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300000027

第27章 青春无价,学海无涯(3)

要知道,问题是我们探索真知,获得灵感的灯塔。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探索,去寻求,我们才能有新的、不为人知的发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看似学懂了某个知识点,但是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呢?其不善于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不带着问题去学习,将可能成为别人思想的附庸者,也难以突破自我,超越别人。因此,人生于世,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学习,也要思考。二者紧密结合,才能铸就成功的自己。

据说沈括上山看桃花,每当想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便会凝成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了解真相,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伙伴上山去探个究竟。等到了山上,沈括才发现,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这时,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晚呀。正因为沈括爱学习,爱思考问题,并且有着一股执着的求证精神,所以他后来写成了广为人知的《梦溪笔谈》。

可以说,梁先生一生的成就也深深得益于他的问题,他的思考。他一生自学成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终成一代文化大师。然而,他反复强调的自己生来愚钝,天资不高。但是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爱思考问题,“爱静中思维”,甚至以思考问题为最大的乐趣。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一生的思想宽宏广阔。

众所周知,在梁先生的人生中,其思想曾发生过三大变化。第一时期,因受父亲的影响,他的思想倾向于现实主义,表现为功利主义;第二时期,梁先生从出世思想归入佛家,这时候一心想出家做和尚;第三时期由佛家思想转入儒家思想。用梁先生自己的话来说,“第一个时期可谓是西洋的思想。第二个时期可谓为印度的思想,第三个时期可谓为中国的思想。仿佛世界文化中三个流派,皆在我脑海中巡回了一次。”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切都大大得益于梁先生的思考。据说,因为思考问题,梁先生经常失眠。脑子一开动起来,就很难刹住车。后来到北大教书,因为失眠,他还向学校提出过辞职。每隔一段时间,梁先生便会躲起来安静思考、潜心推究。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的学问既有对别人的借鉴与参考,更有自己的判别与特色。

可见,学习中,只有爱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真正受益,而所得的学问才算是真正的学问,才有受用。这不也正是梁先生的学习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吗?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惜时如金,勤奋学习,但是也要注重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学而有成。

一切罪过皆由懒惰中来

梁先生语录:

可是懒惰不振也不行!这种懒散不振,就是机械性、不由自主的下贱性,是从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自己虽然也有要强心,但是自己和自己一打起架来,就憧憧无凭,把不住舵,很容易懒散。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就该有这样的态度,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才能积少成多,才能登高望远,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若说学习有诀窍或者说捷径,那么,勤奋就是。试问,一个天天梦想要考上哈佛大学却从来不肯勤奋学习的人,即便是天才,成功又会眷顾多少个这样的人?按常理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没有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懒人,想要学好,学透彻,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可能还是会有少数那样的天才。但是,也需要惊人的天资。若是没有天分,又懒散,想学好,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也许有的人缺乏某方面的天资,但是,要相信,勤能补拙;也要相信,熟能生巧。

也许有的人天分过人,但是也切勿因此而骄傲自大,沾沾自喜,做一只井底之蛙,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明白,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此一来,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天分,做一个勤奋的人,孜孜不倦,尽心学习,以求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就是勤奋的魔力之所在。

古人读书、学习,高度评价勤奋。从“凿壁借光”和“悬梁刺股”的典故中,就能发现。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我辈现代人?事实上,在学习上,处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否则,就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我们都知道,梁先生不是一个天资过人的人,如他自己说,自幼呆笨,六岁时还不会穿背带裤,要妹妹帮他穿,学习成绩也一直是中下等水平。他只有中学文凭,然而,他却被蔡元培先生邀请到北大当讲师,开坛讲座。他一生学贯中西,通古博今,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师。这奇迹般的转变,不能否认,有一定的机缘在其中,但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梁先生的勤奋。

梁先生的学术思想自云是:“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这所有的思想与成就,都是梁先生在自学中用勤奋换来的。古人云,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梁先生就是秉持这样的精神,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刚”的。

人生中,不论是青春年华,还是耋耄老年,要在无涯的学海中大有成就,梁先生的勤奋都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宝贵经验。长期如此,自然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古今中外,大有建树者,无不如此。而懒惰者,即便是别人替他把饼做好挂在脖子上,他也会饿死。学习中,也是这个道理。真知来自勤奋不懈的学习与自己的领悟,而不可能出于懒懒散散的得过且过。

当然,未必付出了就能有收获,但是不勤奋地、脚踏实地地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而勤勤恳恳地付出了,至少会问心无愧,会无怨无悔。最主要的是,付出了,就要相信,事在人为。

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劝诫别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也时常要求自己要“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学,与不学是一种选择。但是,怎么学,是一种态度。勤奋还是懒惰,就是其中之一。既然选择了学,那就应当有学的态度,就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不然,如蜻蜓点水般轻轻一碰,浅尝辄止,又有什么意思?反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不学。况且,这样的做法也无法让自己尝到学问和知识的原味,转而又让自己为此而悔恨、痛苦,这不是庸人自扰吗?

因此,我们要学,就应当学好,要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要知道,一切罪过皆由懒散中来;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何以自学成才

梁先生语录:

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

梁先生评价自己说:“我自幼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自十四岁起虽变得好些,也不怎样聪明。讲学问,又全无根底。而后来也居然滥厕学者之林,终幸未至于庸劣下愚……”但是,自19世纪以来,能够入北大教书的人,大都是在名校深造过的人;而天资聪颖,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学习,接受名师的指点的人,最终能如梁先生一样成为文化大师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

梁先生让自己成为出入百家,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诀窍便是自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先生是中国学界的一大奇迹。我们不能否认,梁先生自学成才有很大的时代因素,在今天这个重视教育的年代,我们似乎没有自学的必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原因有三。

其一,即便学校教育结束了,但是它不等于学习的结束。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它所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我们依靠自己的自觉性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自学。

其二,也许你还是在校的学生,但是要知道,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传道授业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换句话说,许多必要的知识,需要我们自己从自学中获得。

其三,学海无涯。世上有许多高峰,是永远到不了终点的。知识之高峰便是其中一座。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到距巅峰更近一些的地方。如此看来,自学是必经之路。

梁先生一生能凭借自学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这对我们来说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如何才能如梁先生一样,因自学而成才呢?

梁先生反复强调,“自学最要紧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这种自觉来自于“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的渴望中,若不然,即便天天有人督促甚至是看守,也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更不会自觉地渴望学习,用心学习。所以说,要自学成才,需要有一定的生命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与执着性。此其一。

“读书不是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这是梁先生学而有成之后悟出的道理,也是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获得的人生启示。所以说,我们若想因自学而获益,必须看到身体这一根本,身体就是那个1,少了这个1,后面有多少个0都是徒然。因此,自学的前提条件是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真正在自学中受益,否则,得不偿失。此其二。

自学也需要惜时。“由于向上心,自知好学,虽没用过苦功,亦从不偷懒。”所以说,自学成才,有生命的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还不够,还需要利用好自己健康的身体,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才能真正收获知识。“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也是这样实现的。此其三。

从梁先生《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是一个因自学而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这与他博采众长有着根本的关系。若不是如此,其思想难以如此深刻,其视角难以如此独特。据梁先生自己回忆,他中学时每天必读好几种报刊。这些报刊有中国人编办的,也有外国人编办的;有拥护改良的宣言,也有赞成革命的篇章。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向上心”的书,梁先生都会尽心尽力地去研读。比如佛家的经书,儒家的典籍,经济类的读本,政治类的著述,哲学类的著作等,几乎无所不读。所以,我们自学的时候,也不应当过于偏颇,将自己局限于一家之言。此其四。

梁先生总是说“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常常告诉别人,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思考问题。“爱静中思维”,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能让学习服务于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学中,梁先生能将学习与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他能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自学成才。因此,我们在自学的时候,也应当将“学”与“思”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深的领悟。此其五。

在《谈我的自学》一文中,梁先生坦言相告:我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反之,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实,就不会受用。所以说,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地领悟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它们消化,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收获,否则,终究还是要还回给书本的。俗话说:“学来的曲儿唱不得。”它所强调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自学中,我们自己要用心去求真知。“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即便是有师承的人,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自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此其六。

不论是青春年华,还是耋耄之年,要通过自学有所收获,甚至是自学成才,都少不了有效的方式,而梁先生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所以,我们不妨向梁先生学习,不求自学成才,至少要通过自学收获真知。

同类推荐
  • 提高说话水平全集

    提高说话水平全集

    《提高说话水平全集》说话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可以说,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说话水平高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和朋友喜欢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良好习惯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良好习惯

    积极的心态(简称PMA)是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数十年研究最重要的发现,他认为造成人与人之间成功与失败的巨大反差,心态起了很大的作用。积极的心态是人人可以学到的,无论他原来的处境、气质与智力怎样。
  • 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

    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

    人人都渴望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豪,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梦想成真。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一无所有;而一少部分人却能够站到财富的金字塔尖,荣华富贵一生。我们相信富有一定有其成功的原因,如果能够揭开富翁的创富秘密,我们也一定能够借鉴它走上创富之路。凡禹、刘挥编著的《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集结了众多富人的创富经验和智慧,《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中既有精彩的创富故事,又有结合故事所作的精彩论述和创富指导。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梳理了诸多致富思路、提供了诸多致富方法,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为读者呈现了一条清晰的高效致富之路。
  • 山洞里的大师(上)

    山洞里的大师(上)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灾,美国人进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萧条时代。本书作者,当时全美国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师和领袖,《宗教科学》、《心理科学》杂志的创始人拉尔森的事业也同样受到重创,然而,他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慌。拉尔森看到无数的人在股灾、失业的困境中精神崩溃,不愿面对人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重拾信心,度过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萧条初期间,拉尔森远离城市,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洞里隐居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里,他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写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 心灵放松一分钟

    心灵放松一分钟

    《心灵放松一分钟》内容简介: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干净清洁的庭院,落叶越积越多、尘埃越落越厚,庭院便成垃圾场了。人生也如此。一个人如不常清扫自己的心境,久了,财、色、利、赌、贪、懒等等,就会在心灵中、在思想上积重难除,从而迷失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拥有一个宁静宽舒的心境了。
热门推荐
  • 空城绝爱

    空城绝爱

    看漫天樱花飘过,在最美的时刻凋落,若干年后,还有谁记得她来过这个世界。。。
  • 兽师荣耀

    兽师荣耀

    兽之界,人心寒。来此兽界,大展宏图。左臂缠龙,胯下骑麟终一天,翻身成主!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一人五兽,扫平异界不服者!
  • 冥媒正娶

    冥媒正娶

    我嫁给了一个死人,一夜之间儿孙满堂,前男友竟然成了我的孙子……
  • 魔幻仙屿

    魔幻仙屿

    这是一个以修炼魔法为尊的世界!数千年前,紫云宗五大长老以性命为引,封印妖王古希特及众妖。凤凰神女以孕育五个月之久的女胎为主,凝出两女三男的五个分体,将魔法分别传入六个坯胎体内,并将他们散播在世界的六处地方,凤凰神女因法力消耗过多而亡,其配偶不知踪迹。从此,魔法成为世间禁术,禁止任何人修炼。千年后,数妖破封而出,飞向世界各地,妖王重现。尘封的魔法书再次出现在各大宗门中,各魔法宗广招学徒,寻找凤凰神女的分身和主体,只为再次封印妖王!当历史再次重演,当乱世恩怨情仇难分难解,当他与她的相知相识,繁华乱世,倾权天下,只为她回眸一笑!支持《魔幻仙踪》!
  • 一世清风:落月何似碎玉笛

    一世清风:落月何似碎玉笛

    她是墨家唯一一位女家主,也是墨家唯一一个子嗣。前朝墨家金碧辉煌,子嗣众多,今朝便是苟延残喘。她本无念入这世俗,却没想她一念之间天下便在她手中。他是君,她是臣,一眼回眸,他将江山拱手相让,只为搏得美人一展红颜。她没想过有一天她会爱上一个人,她婉拒了整个江山,只为守他三世回眸。。。。。。
  • 正确的见鬼姿势

    正确的见鬼姿势

    姿势一:保持冷静,装作没看到。姿势二:尽量不要答应它们的要求。根据齐小异丰富的见鬼经验来看,姿势一通常会被识破,此时应无缝对接姿势二,理论上就足够应付一般友善的鬼了嗯,当然只是理论上。
  • 任性千金的夫君们

    任性千金的夫君们

    她是当朝丞相千金,有美貌,有才华,却很任性。他和她从小就认识,可却不是她第一个喜欢的人。他和她在皇宫相遇,可是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他们在她被所爱之人一次次的伤心之后,和她相爱了,溺爱着她的任性。
  • 剑行路

    剑行路

    剑行江湖路漫漫,何处是尽头?回头望过去,已然诀别。一人秉一剑,站立在江湖之上,残求在阴谋之下。
  • 网游之剑士无双

    网游之剑士无双

    回了信息,接着又问了地图和坐标。于是我就召唤着天翼火狼朝着她那里赶去。等到了地方之后,果然,在叶晴的带领下开始打BOSS……
  • 回到大唐玩游戏

    回到大唐玩游戏

    为什么想死都难,为什么打算放弃时又让我离奇的穿越。就算穿越又如何,既然老天要玩那就奉陪到底。是生是死,是哭是笑看淡风尘,要玩就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