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300000026

第26章 青春无价,学海无涯(2)

此外,也要有归纳综合与以简驭繁的能力。常人所言的“深入浅出”无不来自对学问的融会贯通。而这,也正是不断提升自己学问的诀窍之一。

可以说,长此以往,我们便能有效地吸收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用梁先生的话说,就是“得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便能收获真正的学问。真正到了这一步,才能实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此,人生中,特别是青春年华中,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为实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目标做准备,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要知道,有实力,有经验,才有资格指点别人。

一寸光阴不可轻

梁先生语录:

一切事物都是逝逝不已的,有如川流。正如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如此,时间亦然。俗话说,覆水难收。我们可以触摸到感觉到的水尚如此,何况是无形,甚至是无声无息的时间呢?对此,梁先生郑重地劝告学生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不可轻。

若是世上没有钟表这样的东西,我们可以说,时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摸不着,看不见。但是,即便我们每天都可能看见转动着的钟表,我们还是左右不了时间。可以说,时间是世上最恣意妄为的东西。就算我们站着不动,时间它也依然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就算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钟表都粉碎,时间依然会大摇大摆地从我们的指间滑过,可以说,我们对它无能为力。

更为残酷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古,就有人求仙访道,但是长生不老始终是人世间的一个神话,实现不了。纵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所能做到的地步,不过是有限地延长人的寿命而已,要如庄子口中的彭祖一样“以久特闻”,暂时是不可能的。

因此,人活一辈子,须知“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不能好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能珍惜好有限的时间,即便戴着枷锁跳舞也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乐趣,所以说,人生在世,必须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然就可能“老大徒伤悲”,几十年一事无成。

而对待学习,更是如此,一寸光阴不可轻。

不论有多大的才华,不论现处的位置有多高,“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都要不得。须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况且,自古以来,古人就教导后人,要“受益于谦”,而不能自满。

如此一来,本着谦虚和虚心的态度,珍惜好每一寸光阴,好学、勤学,读书万卷,有益无害。最后收获的人,是我们自己;而最终获益的人,还是我们自己。与此同时,还能完满和充实自己的人生,何乐而不为?

因此,人生中,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知道时间的宝贵。切不可放任自己,让青春年华在游戏、卿卿我我的爱情、追捧明星里虚度,这是非常可耻的,亦是让人痛心的。

自古至今,惜时如金的事例不胜枚举。《淮南子》中有“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之说,汉乐府《长歌行》中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叹,而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中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到近现代,劝诫世人要惜时的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和作家季羡林先生也发出“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感慨。

而梁先生也是一个无比珍惜时间的人。众所周知,梁先生一生接受的教育是非常自由的,因为他的学问几乎完全是自学得来的。这需要相当大的自觉性,才能让自己学成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试想,若是梁先生不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又怎么能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中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人生于世,在我们的青春年华里,我们要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忙碌起来,充实起来。俗话说,勤能补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人要有古人那种“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的刻苦精神,才能拥有真才实学。特别是在这个施行应试教育的年代,若是一切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投机取巧,而不能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地学习下去,是难以获得真学问的。事实证明,这对个人的长足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当和时间赛跑。不要总是说“等……我就……”,时间是上天公平给予每个人的东西,你若不抓住,它便会溜走。它曾属于你,但是抓不住,就不算真正属于你过;你能抓住,它就能为你所用。须知,青春无价,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这样痛彻心扉的悔恨,我们当引以为戒。所以说,青春年华中,要惜时如金,多读书,读好书;多学习,认真学习。而这,不正是成就个人生命价值的必经之路吗?

因为有主见,所以有学问

梁先生语录:

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亦即是在自家有判别……大约自此以后乃可算会读书了。

世上“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可能是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容易遵从别人的意思;也可能是在读书治学中,“拾人牙慧”,尽信书,人云亦云,从来都没有自己的见解,即便有,也不敢大胆地假设,去质疑。而为学、治学若如此,是难以有所建树的。终其一生,只能在别人的影子下“说三道四”,不会有创新,难有自家之言。

求学的过程中,若想学而有成,有所建树,这是应当为我们所规避的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而不能站在巨人站过的地方原地踏步。要知道,伟人、哲人的观点未必都是对的,我们要敢于质疑。比如亚里士多德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人们曾认为是宇宙的真理,最终在哥白尼的质疑下,才有了今天正确的认识——日心说。

若是在为学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傀儡。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参考别人的观点,更不能拒绝接纳别人的思想,相反,我们应当在参考甚至是接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思想也一样。有想法就要敢于说出来,有问题就要敢于提出来,不要怕被嘲笑,被质疑,几乎所有真知最初都是被人嘲讽的。但是,这也不是说天马行空才是为学之道。相反,我们既要敢于大胆地假设,更要小心地去求证。而这一过程实现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主见。如此一来,才会不断地获求支撑自己的观点的知识,另辟蹊径,寻找到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别样的角度。而这最终得到的,不就是自己的学问吗?

梁先生说:“胸无主见的人无论对于什么议论都点头,人家这样说他承认不错,人家那样说他亦相信有理。”依此来看,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为学中,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头茅草,随风倒。这对于要“成一家之言”,有所建树的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只有依从自己的主见去思考、学习的人,才能“站如松,坐如钟”,风雨侵袭也不倒。而这也正是真正成就自己学问者的独特之处。

梁先生说自己最大的乐趣是思考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梁先生为学、治学中有主见的表现。正因为在学问上他是个有主见的人,所以他总能“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用梁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要自己有了主见,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才得发觉得前后左右都有种种与我意见不同的人在。”这样一来,才会有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想法。而最终谋求到的解决方法,正是自己的所得与所获。

梁先生将学问解释为“学着认识问题”。综上所述,其观点之独特,不难体会。正是在有主见的前提下,我们才会“学着认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获得专属于自己的思想,“成一家之言”。

所以说,因为有主见,所以有学问。

试问,若是梁先生在自学中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他能成就自己非凡的学问吗?答案皎如天日。因为若是只看到一大堆的道理,却从来看不到问题,这样囫囵吞枣一番,即便吃下去的再多,个中滋味,也浑然不知。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要有学问,都必须先有自己的主见。

而主见从何而来呢?梁先生认为,肯用心思,才会有主见。这里的肯用心思,当然离不开勤奋的学习与用心的思考。这样一来,才能出现专属于自己的灵感,才能有独特的视角与思维。梁先生让自己变成一个有主见的人的方式便是肯用心思,因为“自家有判别”。比如,对于宇宙,梁先生将它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在哲学思考上,能提出这样与众不同的观点,还在于梁先生肯用心思。

因此,不论是为学,还是治学,要成就自己的学问,我们都必须有自己的主见。这样一来,就能如梁先生所言,“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学然后知不足”“由浅入深便能以简驭繁”“旁人得失长短一望而知”“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

所以说,不论是求学,还是为学、治学,都应当坚持“因为有主见,所以有学问”的原则,学而思,思而学,终将成就自我。

以思考问题为最大的乐趣

梁先生语录:

我本来无学问,只是有思想;而思想之来,实来自我的问题,来自我的认真。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还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而宋代程颐说:“学者须要会疑。”与程颐同时代的陆九渊则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无不在强调学习中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荀况有个妙喻,他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也就是说,不断思考,才能让“文学”之玉变得圆润通透。

所以说,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不至于变成纯粹的“吃书”或是“啃书”的书呆子。更为贴切地说,这样的学习方式,终将会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思想的附庸。而对于学习者本人来说,看似读了很多书,有很多学问,懂得很多,然而终究不过是别人思想的散播者与宣扬者,难以有自家的判别,更无法推陈出新,悟出自己的东西来。如此一来,学问不就成了智商的脂肪了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学习中,我们只需要思考,甚至可以无所不想,无所不疑,不需要了解甚至是熟知别人的思想。相反,我们不仅要学习先人、哲人、伟人的思想,借鉴他们的观点,还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质疑他们,甚至可以颠覆他们的观点。若是能成立,那便是我们自己的收获,也可能是学习中最大的收获。牛顿曾说:“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肩上的缘故。”现实中的我们要在学问上“得要”,有自家的建树,就须得如牛顿一样。一句话,既要学习,要借鉴,又要思考。

同类推荐
  •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一书对中国自古以来有关智谋韬略的经典历史案例和著名故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甄选了数百个最具典型性的智谋故事,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人们在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外交谈判、应对危难及处世交往等方面的智慧与谋略。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读者增长智谋的参考书,更能成为读者在实践中运用智谋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书。
  • 经典成功艺术

    经典成功艺术

    常听见人们赞美自信,诉说对快乐的喜爱。这也许正是人们本性所为。一个能够乐观处世的人,一定也是一个自信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自我,在挫折面前从容而过。大凡成功者,没有不具备这两点的。养成乐观自信、快乐生活的习惯,应说是每个梦想成功的人该做的准备之一。
  • 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每个人都是岁月长河中的一个过客。我们的一生将如何度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太多的人已不堪重压。如何面对生活的现状?短小的故事,带给你的是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你在轻松地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它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使你的人格更加高尚;它既是你迷失时的灯塔,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 明白为谁工作

    明白为谁工作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它当作学习和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将每一件任务都作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搞清楚“你为谁工作?”这个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 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

    出生于西南地区穷山沟的李在然,抱着离开大山、出人头地的坚定信念,自幼发奋读书,大学毕业后,留在沿海开放城市的国有企业就业。在省长考察企业过程中,因表现突出被市长相中,从此步入豪门,走上仕途。目睹了岳父职务的升迁起伏,自己也随之仕途坎坷。在历尽周折之后,他如愿以偿当上了百强县的县长。
热门推荐
  • 正能量

    正能量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时代的浮躁心态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生活满怀恐惧,不做愤青,来做一个积极的人,散发正能量。
  • 刹那即永恒

    刹那即永恒

    翻开历史的烟云,揭开未来的序幕,一个世界,没有规则,只要贯穿一切的时间,在这里,谁更强,谁更自由!
  • 泛滥不堪的小学年华

    泛滥不堪的小学年华

    一向在班里以逗比标签的苏诗蓝猛烈的与6-8位的小学男同胞们传绯闻,堪称小学的“绯闻女王”
  • 刀在鞘

    刀在鞘

    那一年朱雀王朝亡了国,一老奴誓死殉国,一剑东来,斩甲三千三,力竭战死。
  • 墨恋慕:一吻定情

    墨恋慕:一吻定情

    【耽美】墨昊暄:老婆,回家了。慕黎:滚,谁是你老婆。墨昊暄:……我们什么时候去领证?慕黎:……我能拒绝吗?墨昊暄:你说呢?看着墨昊暄那邪邪的笑容,和那狼一样的眼神,慕黎浑身一颤,很是怀疑是不是入了狼窝。白泽晟:慕,你怀孕了。众人石化,慕黎呆呆的望着白泽晟,道:“这个玩笑不好玩!”“谁给你开玩笑了?”白泽晟白了眼慕黎……
  • 《倾世绝恋之倾世佳人》

    《倾世绝恋之倾世佳人》

    她为他收取天下,负了一个真心对自己的人。而换来的后果却是无情的长剑没入腹中。她的身份他不知。当再次见面时;她以紫凝的身份再入皇宫。惊艳众人,却也只是微微一笑,轻起薄唇:“云重派,罗刹?紫凝。”她用一年时间征战沙场建立了与三大国并立的千羽国。她迎娶了四位美男,而又在新婚之夜下落不明……
  • 因为有你之偏执小姐冷医生

    因为有你之偏执小姐冷医生

    她是从小自闭的富家千金,他是家境一般的天才小孩因缘际会,他们相遇,从此,有他的地方,身后,总有个她她喜欢跟在他身后,牵着他的手也好,抓着他的衣角也罢,只要他而他,从幼时的宠溺无奈到长大后的介意疏离他的生活,从来没有缺过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失去她直到,他与另一个女孩在街头拥吻直到,她消失在他的世界直到三年后……心中的侥幸轰然倒塌他明白,有些人,回来了,却也回不来了……
  • 囧女千金误拐美美狐相公

    囧女千金误拐美美狐相公

    “爱妃……”狐王魅惑地搂住她的腰,呢喃道。“再说一遍!我是人,是人!不是你这只狐狸的王妃!”她怒视一番之后逃之夭夭。狐王拉回她在她唇上落下了缠绵的一吻,邪魅地说:“你说一次,我就吻你一次,直到你承认你是本王的王妃为止!”……“相公……我,我把衣服洗破了……”她纯真美艳的脸上,无知地瞪着大眼,青葱般的玉手指了指一个大花洞的红装艳衣……第一次,他忍!“相公……你是不是不举?”她星眸璀璨,无辜地咧咧嘴,手指若有似无地活动着,一脸的天真迷茫……这次,他忍无可忍!俗话说,仕可辱而狐不可辱!他邪魅地一勾唇,手如同藤蔓般圈住她的腰,沙哑道:“你……试试,看?”
  • 魔剑灵

    魔剑灵

    它本来只是一个剑灵,但它的主人并非什么大人物,只是运气好捡到它而已,后来,它的主人被追杀至死,它也被毁了…………
  • 天理暨人欲

    天理暨人欲

    由于人欲的驱使,世间“小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个真正的“君子”难之又难。《天理暨人欲》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悲壮故事:老族长欲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他身体力行,甚至不惜自残,把族内的丑事变成疤痕在脸上张扬;他的嗣子掌权后,欲把全村建成人人都无私无欲的“公字庄”,结果被亲生闺女毁于一旦;时至二十世纪末,百废俱兴,物欲横流,个性解放到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程度,村里仍有人在呼唤,寻求道德的重建……厚重文化背景下的新奇故事,一方美丽水土上的生动人物,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诗意表达,这一切都使《天理暨人欲》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