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400000031

第31章 财富之多寡:浮云掠过,富贵何意(1)

富贵是好,但是人切勿因之而迷失自我。财富多或寡,不应成为衡量我们是否快乐的标准。我们可以因财富多而快乐,但不能因财富少而痛苦,而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受人质疑。世间财富如浮云,有聚必有散,浮云掠过,富贵又为何意?领悟富贵的真谛,收获人生的快乐,才能成就美丽人生。

幸福无关贫富,金钱不应成为罪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是孔子赞美他的学生颜回时发出的感慨。它的意思是,颜回(一个人住在陋巷)每天吃着粗茶淡饭,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人生的快乐也就在其中。不仁不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都是浮云。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在文学上,这句话写得最美。

为何南先生会认为这句话写得最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南先生认为,这句话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及至皇帝送上来给你当,先得看清楚应不应该当。具备这个修养,才可以达到孔子学问修养的境界。

第二,南先生说:“人生的大乐,在于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地,非法地,不择手段地待到了又富又贵是非常可耻的事情。”

第三,南先生形象地比喻道:“天下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聚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的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懂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如此看来,古往今来,之于富贵,文人骚客们都有各自的见解。事实上,古今中外,信奉孔子的“富贵观”的人比比皆是。毋庸置疑,这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达到的境界。诚如南先生所比喻的,富贵如天上的浮云般聚散有时。现实生活中,假如我们用富贵与否来衡量我们的幸福指数,或者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何以见得?

我们深有体会,生活是两面的。它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面面俱到,才算是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如此看来,毫无疑问,富贵属于物质生活层面。一个兜里没钱的人,凭自己的能力,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赚钱,是为了养活自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应将其归为对富贵的追逐。

真正追名逐利的人,大致包括两种:一种是为追求富贵而追求富贵,一切以富贵为出发点和目的;另一种是在奋斗与上进的过程中,因追名逐利而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我,以至于陷入追名逐利的泥沼不能自拔。

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深为追名逐利的生活所累。看似外表光鲜的人,可能在精神生活上非常匮乏,可能生命只剩一个躯壳,没有任何内涵。这样的生活,能说是富有的吗?能说是幸福、快乐的吗?

生活,好比一个杠杆,若是偏于一面,势必无法平衡,而幸福也在倾斜中不断地流失。这是非常悲哀的。

而有的人,尽管只是凡夫俗子,不会赚大把大把的钞票,不是什么高官贵族,但是他每天都很快乐。这样的人,心境很开阔,也非常会享受生活、人生。用一句话概括,他的精神生活没有为物质生活所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持平。所以他的幸福,无关贫富。

南先生在一次演讲中笑谈:“估计台下没有一个人愿意一生贫苦,人人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大家都感觉自己是太阳,原该散发万丈光芒,但看看现实的自己,却可能只是一个小火星。想着自己的欲望与野心,感到自己很委屈,并总是抱怨这个残酷的现实。”

回到现实生活中,这是非常犀利却又令人清醒的说法。事实上,南先生还是在强调,幸福无关贫富,无须对现实发出累累抱怨。真正的幸福,总是源自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幸福无关贫富,至少,在我们注重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提高精神生活水平,这样,才是真的会生活,也才会真的幸福。但是,我们也不应当让金钱、名利成为罪过。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直白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更为现实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条件与环境。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靠自己去改变。这是非常励志的话,激励了无数人。但是,无论你相不相信,很多人生来就拥有优裕的生活环境,生来就是为父母花钱的,生来就是为了继承雄厚家业的。而很多人,经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处境。如果按照“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说法,那么这些人群是不是又该为金钱所累?

其实不必。幸福无关贫富,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富裕,而被金钱、名利等所累。换句话说,金钱不应成为阻碍我们幸福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一个在物质上充裕的人,对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会有极大的帮助。当然,若是一个富裕的人,因为金钱而去做一些不仁不义的事,贪得无厌,那势必会为金钱所累。相反,若是这样的人经常用心地去做一些善事,帮助急需帮助的人,那他的内心是会非常快乐的。比如,一个资产上亿的老板,能时刻想着回报社会,向希望工程投入大量的资助,尽可能地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这样的举动也是提高其内心修养的一种方式。收获助人为乐的快乐,也是其隐形的收获。

综而观之,人生在世,我们要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就应该如南先生般通透现实,又能如南先生般高调做事。要懂得,幸福无关贫富。纵然如此,金钱也不应成为阻碍幸福与快乐的罪过。要用心生活,要平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世上最美的境界是不圆满

南怀瑾先生说:“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如月有缺,人生也难得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有那么一些瑕疵。假如认为人生路上,我们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这未免过于天真与理想。

人生难得真正的圆满。事实上,真正的圆满也不是最美的境界。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南先生举的一个例子:年轻人谈恋爱,应该懂得恋爱的哲学。凡是最可爱的,就是爱得死去活来得不到的。真正在一起了,算算他们你侬我侬的美满时间,又能有多久?

可见,诚如南先生所言,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了,还能惺惺寂寂,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又如一杯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非溢出来不可。

的确如此,不圆满,才是真正的美好。之于一个人的通体人生,是这样的;之于爱情,亦是如此;而之于财富、名利,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完全蜕变为对财富与名利的追求,那就未免悲哀了。财富的多与寡,其实都只是一个数目。多,可以充裕自己的物质生活,可以帮助别人,可以作为资本赚更多的钱;而寡,可以慢慢变多,可以在小天地里旋转自如……不论多寡,终究都在变动。我们不反对正当地增长财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增长财富而把人生熔铸成一个“钱”字。

兜里有一万块的人想着要赚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而真正拥有一千万的人,又希望能赚一亿、十亿、二十亿……可是,真正有了二十亿,甚至五十亿之后呢?就算无数座城都能买下又如何呢?古代帝王将相,就算能占领整个江山,又如何?能名垂青史的不也是屈指可数的吗?

人生很短,生命终究是要枯竭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世的时候,追求再多的财富,无非也只是一种单一的成就。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若是在追名逐利的旋涡中稀释了,甚至是消失了,难道这不可悲吗?

所以,南先生建议人们: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力如何保持权力?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他说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意义。

生活中,南先生为人行事,总是坚持“不欲盈”的原则。

据说,有一次,南先生坐车去旅行,旁边的一位旅客正在看他写的书。不久这位旅客便开始与南先生交谈起来。这位旅客说:“这是南怀瑾的书。”南先生问:“你认识他吗?”对方回答道:“不认识,但他写的书都很好。”南先生说:“是吗?我也买一本来看。”

当时南先生并没有告诉那位旅客说:“我就是南某人。”因为南先生认为,假如当时他真的那样说了,那位旅客就一定会说:“久仰,久仰。”然后再来一番理所当然的恭维,而对于这些,南先生认为是很没有意思的。

这就是“不欲盈”的美好。人生路上,我们要活得快乐、幸福,就要容许自己的人生有缺陷。而之于财富,更是如此,要容许它有个限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拥有某种程度的财富之后,就要坐吃山空,不再工作,不再忙碌。我们说的限制,是指不能因为追求财富、名利而让自己的人生以财富和名利为中心。要懂得,人生难有真正的圆满。正当追到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而追不到,也不必痛心疾首,甚至活不下去了。

而事实上,诚如南先生引用古人的诗句所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比如一件古董,有了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是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不是吗?

世上难有真正的圆满,财富之多寡,知足就好,浮云掠过,幸福生活才是真福。

一点点知足、达观,会让你觉得幸福

南怀瑾先生说:“淡泊,难。不经绚烂,哪里知道平淡的可贵?不经荣耀,又哪里知道平凡的可爱?但从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常乐’而甘于淡泊呢?”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来看,的确如此,我们总是为生活所累,常常感到疲惫,甚至憔悴不堪。一句话,我们不幸福。

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为疾病所缠绕,为名利所困扰,为金钱所累,等等。有很多客观原因,当然也有很多主观因素。而往往主观因素对一个人的幸福感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心态和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之于财富,有的人认为,没有钱,不富裕,就不幸福。其言下之意便是,有钱才能幸福。换句话说,在这些人的意识里,钱等于幸福。而有的人认为,没有钱,日子的确有些清苦,不过也可以过,更可以快乐地过。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幸福最好是能有钱,但没有钱也可以幸福。一句话,幸福不等于钱。

由此可见,幸福,它来自一种达观的心境,而非财富的附属品。

事实上,生活中,很多时候,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是一个心态问题。有这么两则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则是:一天,一位老乡去赶集,他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走在半路上,不料绳子断了,锅掉在地上摔破了。路人都替他惋惜,可是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了。路人问他为何如此淡定,他镇定地说:“已经打破了,看它有什么用?”

另一则是:从前魏国东门有个姓吴的人,他的独子因病死了。按理,他应该非常痛心。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忧伤,仍每天饮酒作诗,怡然自得。众人觉得他很不近人情,不解地问:“你独生儿子没了,他可是你们家唯一的香火,你怎么一点都不难过?”他回答道:“我本来没有儿子,后来妻子为我生了儿子,如今儿子死了,不就和我没有儿子时一样吗?况且,去者已去,纵然我难过,他也回不来了。那我又何必难过呢?”

以上两则故事,诠释的就是一种达观的人生心境。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若要获得幸福感,领悟人生的真谛,就不能为财富所累。提及财富,我们就应该努力像两则故事中的人那样通透与达观。

有时候,可能会羡慕别人物质上的光芒;有时候,可能觉得手头比较紧;有时候,想做一件事时可能往往需要或多或少地求助于别人。漫漫人生路上,从我们走上社会的那一刻开始,甚至从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以不同的方式与金钱打着各种各样的交道。其实,可以羡慕,也可以感叹。但是,没有必要因之而让生活蒙上一层灰色,而让内心变得沉重,而过得不快乐。这是其一。

其二,南先生说:“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贪求其他多余的东西。”仔细体味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是非常中肯的忠告。财富有多寡之分,名利有轻重之分。人们常认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别人手里的总是比自己的好。因此,往往我们渴望得到更多。所以,世人常常慨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正是因为没有“最”的极致,所以人们往往在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总是希望再进一步。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上进的表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有时又是一种贪得无厌的表现。

同类推荐
  •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你是个快乐女人吗?你的快乐来自于老公、孩子、工作,还是你自己?你懂得享受寂寞,善于和自己独处吗?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呢?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所以不如选择快乐,做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女人。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位女性,快乐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午后喝一杯咖啡、午夜看一场电影、偶然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等,都可能成为你快乐的来源。
  •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是卡耐基有效说话训练的全集,汇集了卡耐基关于沟通、谈话、公开讲话的思想与文字,凝聚了这位人生导师对人性的洞察和他所创立的成功学的精华。阅读本书,将助你:1. 拥有有效说话的能力,拥有演讲的技巧;2. 通过建立自信来提高表达能力;3. 通过有效的演讲扩大影响力;4. 使你在公司、政府机关、各种组织和家庭中,踌躇满志,卓越出众;5. 强化你的勇气、自信和热情,并使你很自然地将所学技能应用到与人谈话的过程中;6. 让你步入幸福的生活,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
  • 不抱怨的人生

    不抱怨的人生

    当今世界,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出身的寒微,抱怨人际关系难处,抱怨自己赚钱少,怨天怨地、怨社会,抱怨冷,抱怨热,怨刮风,怨下雨,怨……如果把我们一天到晚的抱怨整理出来的话。那恐怕要有一火车了。爱抱怨是影响人生的通病之一,抱怨的人并不是不善良,但是绝对不受欢迎。偶尔抱怨一次,还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是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这就不是聪明的人了。人活于世,挫折失败不可避免,抱怨只会磨灭你的斗志,所以。积极地直面人生,迎接挑战,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彩。
  • 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职场是现代人生活的演绎,所以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高层管理者;无论是外企白领,还是机关领导,都是职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但是职场这个谜,你究竟可以看透多少,又了解多少?如何与上司、同事和睦相处?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顺境与危机?如何在明争暗斗的职场左右逢源?这一系列问题仍然让无数的办公室男女头疼不已。在忙碌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人们没有时间来慢慢寻求其中的解决之道,而是追求快速成长之法。本书正是立足于此,从职场规划开始,将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让广大职场人士可以更好地去奋斗、去成功,去打开自己辉煌的事业大门!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勤学好问,“玉不雕,不成器”的刻苦磨炼,“尽信书不如无书”否定唯书本是从、思想僵化……一个个儒家典故含义隽永。本书从儒家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00个典故,说明其出处和释义,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故事,让人置身具体场景领悟儒家思想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和闪光点,从中获得启迪,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非金鱼怎可七秒忘情

    非金鱼怎可七秒忘情

    原本是校园里人人羡慕的人气情侣季夕与黎耀凡,因为家族变故,季夕成了落魄千金,黎凡依旧是高高在上的黎少,黎凡依旧对季夕好,希望用好来驱赶她的不安,可是季夕不甘忍受现状,固执离开。再次相遇,黎凡是娱乐大亨,而季夕是一个三流明星,季夕带着预谋接近黎凡,而黎凡不管季夕什么目的,如同飞蛾扑火的靠近季夕。最后两人究竟能否忘记痛苦,在一起?
  • 独家青春

    独家青春

    冲动、热血、纯真贯穿了我的青春;那些年叛逆轻狂,无限嚣张;那些年厮混在一起的兄弟和纠缠不清的女人,如今天各一方。有的失去了联系;有的反目成仇;还有的依旧伴我左右,与我前行;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那是一段躁动的时光;那是我的独家青春。
  • 腹黑皇上:本宫不侍寝

    腹黑皇上:本宫不侍寝

    “皇上,皇后娘娘她和所有妃子说她不稀罕您的宠爱!”南宫逸大手一挥:“随她!”“皇上,皇后娘娘说就算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也不会爱上你!”南宫逸邹了邹眉。“皇上,皇后娘娘说让您写一封休书,她要离宫出走!”。。。。。
  • 花雨·第33期

    花雨·第33期

    本期花雨收录公孙羽的心衣、苏盈随笔母米虫的幸福生活日记、却三打败霸王、西影毒吻倾情之作纸飞机de爱恋、萧十一战衣向前冲、书盈锦袖青春小说还是情愿爱、苏无衣MerryChristmas,sir、明净古韵柔情写就八月仲秋之花月佳期怎堪误、姬无双的必遇簪、唐纯玄幻小说落羽神恋——《梦幻西游》游戏角色小说等。
  • 我的复仇夫人

    我的复仇夫人

    寒紫陌因父母双忘寄居在姑父君家。和君叶风相爱,却因一场途如起来的婚约打乱了一切。君叶风夜晚来到寒紫陌的闺房准备对寒紫陌表白,却被君夫人撞破。君夫人将寒紫陌请出闺房准备和儿子长叹,却不料被突如起来的爆炸双双毙命。寒紫陌一下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在一天无意当中寒紫陌知道了是君清夜一手策划的这一切,目的是为了得到自己。从此寒紫陌走上了为自己心爱的人报仇的道路.
  • 花开来年,已不为我

    花开来年,已不为我

    青春总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回忆,或许平淡无味,但是带着自己的悲伤和喜爱,或许喜欢的是她回眸一笑,或许喜欢的是他阳光帅气,那段从记忆里抹不去的回忆,现在翻出来只能笑笑而已
  • 四教仪集注节义

    四教仪集注节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寻找,天使的翅膀

    寻找,天使的翅膀

    此小说完全是现实派作品而且语言平淡...其实作为此文作者的我认为,这部小说的主角,并不是个完美的女孩,甚至她因为悲伤的童年而变得有一点心理扭曲。这样的人物形象并不应该是言情小说里该有的主角形象,她只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叛逆的女孩为了改变自己生活在不停地寻找幸福...
  • 神体武修

    神体武修

    废材少年洞房花烛夜被妻子杀害,才知道妻子和他恋爱就是为了靠近他,他偶然重生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发誓,一定要变强,回到原先的世界,手刃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