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400000007

第7章 看淡生死,收获生命的释然(1)

人生不过一念间,一呼一吸而已。生死可能无命可言,但是死生有时。人必有一死。长生不老的,那是妖怪,是传说中的鬼神。因此,与其日日因生死而困扰,不如听听南怀瑾先生讲生死智慧,领悟禅机,了生脱死,逍遥、自在、快乐地生活。

人生难过的三重关隘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南怀瑾先生在其著作《论语别裁》中对孔子关于君子的三戒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解读。南先生认为人生不同的阶段当有不同的警戒。换句话说,三戒代表着每个人生命中的三个不同阶段。按照圣人孔子的说法,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南先生认为,人的一生中,少年之戒在于色,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情欲,很容易损伤身体。壮年之戒在于斗,这个斗不只是指打架,而指一切意气之争。事业上的竞争,处处想打击别人,以求自己成事立业,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老年之戒在于得,年龄不到可能无法体会。曾经有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反而斤斤计较,钱放不下,事业更放不下,在对待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

南先生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人在年少之时,最吸引自己的往往是异性,几乎每个人都神往并且非常渴望得到美妙的爱情。可是,最令人失控的恰恰是情欲,在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年纪里,若是把握不住,势必伤神又伤身。所以南先生将“色”列为少年之戒。

一个人活到壮年,只要他年轻的时候不是个彻底的堕落、沉沦之徒,大都已有所作为,而对年轻便有为的人来说,家庭、婚姻,特别是事业,更是如日中天。但是,即便如此,可能还没有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于是,在利欲之心的熏陶下,总是难以躲避明争暗斗,甚至可能会陷入钩心斗角的旋涡中无法自拔。这必然不是一个活得清明、洒脱、淡定的人所该有的选择。所以,南先生将壮年之戒界定为斗。

及至老年,恰如夕阳近黄昏,对于人世的各种得失,本该看透,并且能为之释然。功成名就者,在年迈之时,利欲之心应当更加淡泊,并且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观点,自当功成身退。然而有的人却“不服老”,比如,封建社会官场上,很多人贪恋权位,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年老体衰,以其有限的精力和落伍的思想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很难有所作为了,却依然不肯让贤。因此,南先生将“得”归为老年人之戒。

由此,仔细看来,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路,那么,三戒就是他人生之路上的三个关隘。这就好比玩游戏闯关,假如我们能够顺利过好每一关,那么我们将会看到新的风景,开启新的生活。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某种困境或者沼泽之中,难以脱身,更有甚者可能会自毁身亡或害人更害己。

那么,如何才能成功闯过人生路上的这三重关隘呢?根据南先生的见解,我们要做的就是:克制自己,淡泊自己的利欲之心。

人生三戒,通俗地说,就是戒色、戒金钱、戒名利。尽管南先生将其归到人生具体的不同的年龄段上,但是我们却不可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在某一个年龄段戒某一个方面,而应将这三戒贯穿于我们整个人生。无论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做到“时时勤拂拭”,才能“不使惹尘埃”。克之以理性,清之于寡欲。如此一来,人生中的三大关隘,也就不是什么艰难险阻了。

如此一来,那种“超然物外”和“忘我”的超脱感和飘逸感,也便如影随形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否则,我们就可能深陷美色、金钱、名利等各种欲望的沼泽中而得不到解脱。久而久之,这样的生活必然沉重而又疲乏,甚至可能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可见,南先生对人生三重关隘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且用以指导和完善我们的人生的正确观点。尽管三重关隘难攻克,但却难不倒有心又有力的人。

思考死的意义,收获生的彻悟

南怀瑾先生说:“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老,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时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即生即死,随时在生死。”

这个观点与南先生推崇的庄子关于人生和生命价值的理论——“不亡以待尽”不谋而合。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看似消极、偏激,却又不无道理。一个人就算长命百岁,终究还是要死的,虽然他暂时还是活着的,然而他活着不过是等死,等到死的那一天。因为没有谁能够逃脱死亡,没有谁能够长生不老。

为了更为具体地解释“不亡以待尽”这一理论,南怀瑾先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当一个婴儿出世,我们说生了,但在庄子的观念中,却不是生了,而是死亡的开始。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两岁时,一岁的我过去了;十岁时,九岁的我过去了;四十岁时,三十九岁的我过去了,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

如此看来,似乎人活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好像人根本就没有生的过程,只有死的结局。可是,古人常曰:“死生亦大矣。”既如此,将死理解为人生的唯一结局就未免欠缺考虑了。那么,死,到底有何意义?

南先生笑谈道,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的确如庄子所说的那样,“不亡以待尽”。但是,生与死是人生旅途中的两大转折,生死齐一,齐一生死。一个人若拥有看透生死的勇气,也便能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生死问题。并且,他进一步指出,生死齐一,齐一生死,并非叫人们对生死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是引导人们坦然地看待生死的问题。

庄子曾用丽姬的故事来比喻人们对待生死该有的态度。据说丽姬原本是民间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天生丽质,人也很聪明。等她长到16岁的时候,便被相中而选入了皇宫。当丽姬听到自己被选中的消息时,她特别伤心,回到家中,哭得呼天抢地,她觉得自己的一辈子都要被困在皇宫里了。可是,最后在皇宫里,她被选为皇后,一辈子享尽了荣华富贵和宠爱。当她坐享清福回想自己当年的举止时,她觉得当时的自己特别愚蠢和无知。庄子之所以借用丽姬的故事,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害怕死亡就跟丽姬当年害怕进宫一样。丽姬之所以害怕进宫,是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进宫后会发生什么。同样,人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死亡后会发生什么。既然如此,那就更没有理由惧怕死亡了。

在佛家的智慧中,常倡导“转世轮回”。南怀瑾先生作为佛学大师,他也是赞同这样的观点的。相传在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他的弟子们都伤心欲绝,失声痛哭,因为大家都对禅师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时候,在回光返照中,六祖镇定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

南先生将死当做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与慧能禅师的“另有去处”是不谋而合的。这般想来,不但潇洒、豁达,而且在无形中还把生命在不间断的时空里伸展开来了。而这,也正是死的意义。可见,死亡并非是一种彻底的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正如禅宗所说的,有得必有失,有生必有死,而死只不过是去别处。如此想来,我们就无须再天天为生老病死而惶恐不安。亲临生离死别的时候,也能释然、自然。

南先生还说,上天给了我们了不起的生命,就是让我们学会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生与死的重大问题。如果不给我们生命,那就连死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总算给我们一个死的机会,多可贵呀!这就是看透生死的勇气。

既然死和生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转折,那么,在思考了死的意义之后,我们就必须获得生的彻悟。而上述南先生的一番话,就是要告知我们,在面对死亡之前,即还拥有鲜活的生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赋予我们的生命以足够的内涵。得意时轻狂高傲,失意时一蹶不振;凡事锱铢必较,常常患得患失、钩心斗角等,这些都不是有价值的生命内涵的来源。

但这并不是说,有价值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相反,南先生倡导缺憾,他认为世界就是一个有缺憾的世界,人生要有缺憾,做人也都要留一点儿缺憾。就像邵康节说的:“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

所以,在有生之年,无须去计较太多。不必因小烦恼和小情绪而让心绪大起大落。想来,一切如浮云,人生会有很多缺口,“我如浮云”。为什么不快乐地活着,非要自寻烦恼跟自己和别人过不去呢?

所以,不妨洒脱点、超然点,参透死的意义,并且以死为参考,收获生的彻悟。在漫漫人生路上,潇洒走一回,快乐走一回,做一个率真而又充实的自我。

参透生死,随遇而安

南怀瑾先生几谈生死,他的态度是“生则重生,死则安死。”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重视和珍惜生命,健健康康地、快快乐乐地活着;将要死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痛痛快快地死去,不要再惦记人世间各种名利欲望。生死能如此,也便是幸福了。

南先生认为:生死只在呼吸之间,看通了生死,就能了生达命、了生脱死。有了看透生死的勇气,才能顺应自然、重生乐生,而那时,就算不刻意去养生,生命之光也会自然闪现。

讲到参透生死这一问题,南先生就十分推崇庄子的态度。的确,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并非我们常人所能及,让我们来看看他态度的独特之处:

据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朋友惠施听闻,立即前往他家去吊丧。一进门,却看见庄子正叉开两条腿坐在地上,快乐地敲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一见,又气愤又不解地问庄子:“你的妻子嫁给你,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一辈子。现在寿终而去了,你不哭也罢了,居然还有兴致唱歌。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你是不是不太过分了?”

不料庄子却坚定地说:“你不要这样认为。她刚咽气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不难过?可是,就算我难过她也不会活过来。况且,推究起来,她原来不但没有生命,就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就连气也没有。后来混杂在混沌之中,慢慢地才有了气,之后才有了形体,最后才有了生命。如今她死了,去了,这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运行一样自然。现在她舒舒服服地躺在天地的大屋子里做着最原始的美梦,而我却在这里号啕大哭,我自认为这是太不通达天命的表现,所以后来我就不哭了。”

之所以说庄子参透了生死,是因为庄子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转换过程,死是回归生之前的状态,所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他从生的角度领悟死的意义,并且从死的转换中洞察到生的价值。从这一点来看,这和南先生的生死态度其实是一致的。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肉体都无法在时空上决定和超越其本身的生死,但是,我们可以在内心世界里超越生死之界,活得悠然而自在。所以,我们不妨学学南怀瑾先生的生死态度——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如此一来,面对生死的问题,内心也不会感到沉重了。

若能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参透生死,漫漫人生路上,也便能如庄子一样“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无须有太复杂的表情、心情和想法,只需心平气和地做好每一个阶段该做的、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活着的时候,就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做一个对大国和小家都有贡献的人。该学习就认真学习,该玩儿就酣畅淋漓地玩儿,不必拘束和深陷于各种担忧和感伤当中。

那么,要参透生死,真正做到随遇而安,我们该怎么办呢?

南怀瑾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叩拜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所以老子也提到‘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大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老则不道’,老了,这个生命要结束,而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开始了。换句话说,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从现象上看到有生死,那个能生能死的东西,不在乎这个肉体的生死。所以,我们要看通生死。”

所以,在心理上我们不仅要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在心境上还要得到超脱。我们能生能死,尽管肉体会死去,但灵魂却可以因为转移而得以超越死亡,进而长存。如此一来,面对生和死的时候,还会又忧又惧吗?还怕看不透生死吗?

生活中,不妨参考参考南怀瑾先生的生死观,参透生死,随遇而安,看淡生死,珍惜和享受生命的美好,感受呼吸和心跳带来的每一次感动吧。

好死与赖活的区别

南怀瑾先生淡笑而说:“生活已经摊开在你面前,是屈服地背道而行,还是坦然地积极行事,生活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

对于南先生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小故事出发:

从前,禅院里栽种着两盆花儿。在一个大热天里,这两盆花都被烈日晒得快枯萎了。它们感到非常渴。这时,恰逢一个小和尚从禅院经过。

“小和尚,小和尚,快给我浇点水喝吧。”其中的一盆花乞求着小和尚。

“你别急!”小和尚说:“师父说了,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我要是给你浇水了,你一定受不了的,会死的。等傍晚的时候气温降低了我再给你浇水吧。”

“小和尚,我求你了,你现在就给我浇吧。我宁肯痛快地死去,也不要这样硬撑地赖活着,我真的受不了了!”这盆花又急迫地请求着。

同类推荐
  •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本书以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的成长为线索,对通威的发展进行案例式的深入研究,因循逻辑,层层深入,探析通威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制度与管理变革及其决策经营思路,从而挖掘出刘汉元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论……
  • 专业与美丽:奥美资深公关人的职场平衡智慧

    专业与美丽:奥美资深公关人的职场平衡智慧

    《专业与美丽:奥美资深公关人的职场平衡智慧》集结了资深公关人丁菱娟在台湾《经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的专栏文章,展现了这样一名从曾经的文艺少女成长为干练、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女性,在职场和创业当中对专业精神的感悟,以及她始终保持着的那份率性、美丽的真性情。站在公司老板和“过来人”的角度,丁菱娟用篇篇短文提点读者,如何专业地摆平各种棘手难题、如何明智地权衡情理法、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找到快乐工作的秘方:专业是谋生的必备基础,美丽是人脉关系的加值条件。
  • 雪球专刊第033期:职场·创业·财务自由

    雪球专刊第033期:职场·创业·财务自由

    本身在行业里的佼佼者。情商高、有技术、有勤奋、有悟性,能看到行业竞争中的空白或落后领域,由此决定投入,有行业资源,能吸引团队支持,这样的人创业成功概率最高。做的都是自己熟悉并擅长的事,可能也有一定客户资源,即使创业暂时受挫,也存有容错时间和纠偏能力,可以调整后再战。最后能做大做强的都是这类创业者。
  • 做独立睿智的优雅女人

    做独立睿智的优雅女人

    本书以女人的视角,将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智慧娓娓道来。结合生动实用的例子,让你学会做女人必备的说话办事技巧,做一个优雅、美丽、自如的幸福女人。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女生或自认为已经成熟的女性都值得一读。对于成熟女性,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射出我们习以为常的错误的影子,有了女人标准和提升自己的动力。对于初出茅庐的小女生实在是一本进入社会的必修课!人的年龄终将老去,容颜终会憔悴。只有独立、睿智、气质、修养、优雅是女人永远美丽的外衣。本书将带你入门“”。做女人,宁可做潇洒的女神,也不要做摆设的花瓶!
  • 表现出众的能力

    表现出众的能力

    本书内容包括:社交中的语言艺术、说服对方的语言艺术、电话交谈的方法、幽默的特点及功能、演讲前的准备、演讲中的环境掌控等。
热门推荐
  • 被迫师生恋

    被迫师生恋

    张洪麟原本是某院校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有幸和其他几位同学一同留校做了老师,但经过几年的磨合和残酷的现实,几位留校老师也纷纷被迫离开的教师的岗位;杨晨晨本来是张洪麟的校友,后来缘分般的成了张洪麟所在班级的学生,在一次意外事故后,张洪麟和杨晨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终打破师生关系,开始了一段至今不知对错又充满着悲喜交加的爱情旅程。真实的师生恋情故事背后,无时无刻不在反衬着现实的无奈和纠结!
  • 我知道你离开了

    我知道你离开了

    君如暖阳深拥必伤。我为深海久溺为何不亡?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当初的童言无忌。
  • 课外英语-开心一瞬(双语版)

    课外英语-开心一瞬(双语版)

    本套书共50册,分为美国各州的小知识,七彩缤纷的音符,优美好看的小散文,开心时分的短文,经典流传的寓言,超级高效的短句,实际有用的词汇等等在这些书中,备有单词解释,相关简介,或中文翻译,便于同学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真正进入文字的内涵当中,准确地和文字进行交流。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幽默故事,开心故事,经典的脑筋急转弯,从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生活中的幽默。
  • 冥谪

    冥谪

    能够预言前世今生?能够看透世间炎凉?早已枯燥,不复当初般喜悦。经不住女巫的诱惑,走向岔路。冥间众神被谪入人间,如何运作,才能与爱人携手复归冥界?
  • 茫琅

    茫琅

    仙游之路,修行途中,红颜憔悴,谁能与君执剑相拥,笑看红尘万丈渊。世人修仙以五大门派为首,五大门派中以清阳门为先,村落少年,命运安排,终将踏上一条仙游路。
  • 嫡女农医:逆天小王妃

    嫡女农医:逆天小王妃

    傅婉言从来没想过她这么倒霉,被醉酒的病人一刀给捅死了,苏醒穿越到浑身长满有毒脓包的恭国侯府嫡女的身上,好不容易搞清楚下毒的罪魁祸首是谁,还没动手手刃仇人,就被赶出去了。为了保命,躲进了武陵村,卖卖草药、治治病、开个药铺、开个药膳酒楼、开个香料铺……小日子逐渐好转,谁知上天看她不顺眼,来了一场天灾!她散尽家财救济灾民、组织人员祛除疫病、顺道捡了个重伤男人回家,拿他做了挡箭牌成了假夫妻,在感情逐渐萌芽之时,男人失踪了……随后,她被接回了恭国侯府,一道圣旨将她赐婚好战嗜血的妖怪八皇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语·羽之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失语·羽之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无疑,每天你都要与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话,太多的话,办公室、学校、交通工具、家,只是其中有多少是你真挚流露?换句话说,你是否将最想说的话告知了你最欲坦白的人,来不及了吧,万一某日你必将失去语言,会追悔吗?——故事从这里开始。一只不见了翅膀的天使、一个无法观看电影的局外者、一名身价不菲的同声传译;以及一份无法翻译的手稿、一出关于语言失落的幻觉、一场离开与会不会再回来的恋爱;“语言诞生的目的旨在排解孤独”——献给或许此刻孤独的你,愿此书与你共勉。
  • 异界风流之拳皇
  • 暗紫蔷薇——冷傲拽公主

    暗紫蔷薇——冷傲拽公主

    我们的相遇或许是一场意外,让我们彼此牵挂,唯美的紫蔷薇,一场梦的开始……青春,一场盛世的繁华,在这个年纪里,其实我们都明白,谁也不可能是谁的唯一……
  • 都市鬼怪奇谈

    都市鬼怪奇谈

    是做人好,还是做鬼好?一只修行了四百年的鬼,迷失在现代都市的茫茫红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