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400000006

第6章 与人为善,拥有一颗包容心(2)

南先生初到台湾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贫。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想着要帮助别人。当时,台湾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普遍都很拮据。当南先生得之邻居家已经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时,就把自己仅剩的米偷偷地放在了邻居家门口。

后来,每当有人向南先生求助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拿出来,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对学生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总是建议自己的学生,要乐于助人,并且告诫学生,不要等到发财之后才说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可以从点滴做起,要从现在开始。

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南先生惯常的习惯。南先生不仅将这样的品行付诸实践,也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做乐于助人的人,这不就是自觉觉他的表现吗?而南先生用自己辛苦赚得的钱帮助别人,不正是自利利他的表现吗?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南怀瑾先生一样做一个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人,不断培养和铸就自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博大胸怀和大公无私的品行。如此一来,也便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博大胸怀、与人为善的人,也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规过劝善不强求

《弟子规》里说:“亲有过,谏使更;悦吾色,柔吾声。”它说的是:父母有过失时,我们应该通过劝谏使之改正错误,但是,在劝谏的过程当中,要和颜悦色、言语温和。

推而广之,无论是生死之交,还是泛泛之交,当我们看见他们出现过失时,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方式,并以真诚的心态加以规劝。

规劝,大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小则关系到一个人的名誉声望和一生的命运。所以孔子强调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当不义,则诤之。”可见,规劝,使人更过向善,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据《论语》记载,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此,南怀瑾先生的理解是:有时候交朋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上论《里仁》篇中子游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南先生进一步指出,这里,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勉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再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就变成冤家了。

这是南先生的交友艺术,也是南先生的交友智慧——规过劝善,适可而止。确实,规过劝善若强求,不能宽容而为之,必然会适得其反。

因此,纵然规劝的意义重大,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做到不强求,适可而止。这二者看似很矛盾,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然。

尽管古人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逆耳的忠言”过多,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所以,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规过劝善也要适可而止。不然,就如南先生所言,会失去朋友之间的交情,变成冤家,这又何谈与人为善呢?而又怎能真正达到规劝的目的呢?

但如此看来,看到他人,特别是好朋友的过错,是否就装作不知道,不规过劝善呢?毋庸置疑,这是不可取的。试想,若你的好朋友拿着刀正准备去杀人,你还会无动于衷地看着他去犯罪而不加劝阻吗?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与人为善,既要规他人的过劝他人向善,尽心尽力而为,又要把握一个“度”,本着宽容的心怀,不强求,不过分。

那么,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该如何规过劝善,又该如何适可而止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逆言顺说。规过劝善,是要用我们的双眼去捕捉对方的缺点,并且通过言语或者行为告诉对方,使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新的认识。那么,在表达上,我们就要注意一下方式问题。忠言未必都是逆耳的,所以,要想通过规过实现劝善的目标,不如选择讲顺耳的“逆言”吧。

第二,为对方着想,更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足点。每个人思考问题、办事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的立场。但是,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若缺少暗示和沟通,是难以正确判断对方的意图的。所以,在规过劝善的过程中,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足点非常重要。

第三,劝谏有度,适可而止。正如南怀瑾所说:“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多次以后,他都不听,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地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交情就疏远了。”所以,若是对方不听劝,屡谏不止,多说也无益,不如选择放弃。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可能会遇到被人规劝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规劝别人的时候。当我们被规劝的时候,不要怕暴露错误和缺点,只有在太阳下,衣服才晒得干透,穿起来才会有阳光的味道。当别人停止规劝的时候,就应该冷静地反省一下自己。而在规劝别人的时候,既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和真心,也要为自己留有一点退缩的空间,避免规劝过度,招致误解甚至不该产生的仇恨。

总而言之,规过劝善,不要强求,适可而止,这样才能与人为善。

宽恕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宋朝林逋的《省心录》里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宽容自己的标准来宽容别人,那么交往的人就很全面了;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就会少犯错。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句话所要表达的道理便是: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历史上,管仲是公子纠的重臣。当初管仲辅佐公子纠的时候,齐桓公被管仲射过一箭,这使齐桓公伤得不轻。后来公子纠被杀,但是齐桓公却不计前嫌,依然重用管仲。这样的宽恕心境让管仲深受感动,最后管仲竭尽全力辅佐桓公,称霸天下,一匡诸侯。无可辩驳,这是齐桓公宽恕管仲的缘故。

正如安德鲁·马修斯所说的:“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正是宽以待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为人处世应该学会的人生智慧。

可是,要真正做到宽恕别人,又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并且,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此看来,要宽恕别人,就得先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脾气。

南怀瑾先生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脾气却很大。”一个人要做哪等人,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克服自己的脾气。只有能掌控自己脾气的人,才有机会成为上等人。

这也正是做到宽恕别人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制怒。哀公问孔子:“先生你的弟子中有谁比较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既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也不会重复犯一个错误。只可惜不幸短命死了。所以,如今便没有好学的了。”

对于这一段话,在《论语别裁》中,南先生评价道:在孔子看来,颜回一直踏实地探求着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像颜回这样的人太少见了。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像颜回一样“制怒”的恐怕很困难,因为怒气向来是最难容忍的。

究其根本,其实怒也属于一种脾气,并非只是有脾气的人才有。任何人都有自己承受的底线,当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时,就容易生怒。

所以,要宽恕别人,以达到善待自己的目的,就需要制怒。然而,如南先生所说的,怒气向来又是最难容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怒气。

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不料忽然灯火全灭。这时候,爱妃悄悄告诉他有人非礼她,黑暗中,她拽下了非礼者的帽沿,所以要求楚庄王立即点灯排查。

楚庄王一听,心中大怒,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没有立即命人点灯。

楚庄王努力抑制住自己心里的怒火,即刻对群臣说自己累了,要歇息了,命令大家都离开,并且劝阻爱妃查下去。

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最后只剩一名虎将单枪匹马地舍命护救楚庄王进行突围。仔细一问,楚庄王才知道原来他正是那次宴会上被宽恕的人。

虽然,如南先生所说,怒气最难忍受,但是楚庄王当初还是忍了下来,换来了战争中臣子的感恩戴德,最后成功突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不正是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最好证明吗?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坚持用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为人原则与别人相处,管好自己的脾气,抑制自己的怒气,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南先生所说的上等人,没有脾气,却有本事。

古人云:“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既然如此,当别人冒犯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必为之恼怒,更不必耿耿于怀,甚至想着要伺机狠狠报复,转而想之,不如选择宽恕吧。因为宽恕别人,最终获益的还是我们自己。因此曾国藩曾说:“善莫大于恕。”

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像颜回学习,做一个“不迁怒,不贰过”的人,做一个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如此一来,便能以宽容之心,宽恕别人,与人为善,成就自己的大智慧。而这,也正是南先生说“像颜回这样的人太少见了”的言下之意——鼓励我们要做个宽恕别人、与人为善的人。

心佛众生无差别

《华严经》说:“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佛众生无差别就出自这里。概括地说,它想要表达的是“众生平等”之意。

2011年新上映的电影《新少林寺》,讲述了一个军阀混战年代英雄救国救民的故事。骁勇善战却又欺压平民的军阀少帅侯杰,被他视为兄弟的副官曹蛮出卖,以至于落入敌人的陷阱,痛失爱女,而他的妻子颜夕也因爱女的死而离开了他。

经历了这几重打击之后,仇恨令他痛不欲生。绝望之下,他选择出家,投靠佛祖。但是,得知恶霸军阀侯杰要出家的消息,少林寺弟子都劝他们的住持拒绝侯杰的请求。但是住持却说:“心佛众生无差别。”最后,还是平静地为侯杰剃度了。

后来,侯杰潜心修佛,一心向善。期间同对佛学领悟甚高的煮饭僧悟道,还与少林寺三位少僧净能、净海、净空化敌为友。最后,共同对付出卖自己的曹蛮及其手下索降图,誓死保护战火中的灾民及少林寺。

住持之所以允许侯杰出家,就是因为一个潜心要修佛向善的人,无论他之前是善是恶,在佛祖面前,机会都是平等的,人格也是平等的。这是佛祖的胸怀——宽阔而仁厚,拥有博大的包容心。

人世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尊修行高深的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让自己拥有佛祖那样的胸怀,但是,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这仍是我们必须学会且拥有的心态和胸襟。

南怀瑾先生说:“释迦成道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

而南先生本身更是相信众生是平等的,他对去拜访他的所有人都一律以礼相待,谈笑风生。生活中,对平常来访的客人们,南先生都以握手为礼。

因为南先生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因此,人和人之间要有礼,事和事之间也要有礼。

南先生虽然是个大学者,成就很高,但是,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叩拜大礼。南先生教王侯业学佛多年,为了表示感激,王侯业的妻子王女士专程从美国回来看望他,见面之后,王女士特行大礼,谁知,王女士还没跪下去,南先生已经跪下去了,连声说:“下次万万不可!”在他看来,众生无差别。礼仪不可不讲,但是,心意到了就可以,不必拘于形式。

而在学问上,南先生更是坚信“众生平等”。每每有人虚心地向南先生索求取道的秘诀时,南先生从来不以大师的身份对别人施以指使甚至是命令,而是以谦虚的口吻和建议性的语言告之自己的经验,甚至与之平起平坐地探讨佛学。正因为南先生拥有这样的包容心怀,所以,大家不仅仰慕南先生的学问和道行,也深深钦佩其为人。

生活中,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无时无刻不需要我们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说话、办事。试想,有谁愿意跟一个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人打交道?况且,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人,都是非常谦虚、亲和、仁厚、拥有包容心的人。只有没能耐的人,才会成天自以为了不起,觉得自己是无与伦比的,才会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事实上,要真正成就自己的才干,让自己的才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机会,我们必须先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与人为善拥有包容心、相信众生平等的人。而坚持众生平等,尊重别人,才能看轻自己的成就,不断进步,在不知不觉中,也才能成功地影响别人。

既然如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应该摒弃唯我独尊的思想。做到心佛众生无差别,大家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友好相伴,这才是与人为善的人生智慧。

同类推荐
  • 女人好交际,职场好人气

    女人好交际,职场好人气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已经过去,从女人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们要告别平庸的自己,成就辉煌的人生。而我们的Office Lady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姿态万千、谈吐优雅、气质高贵、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形象,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如花般绽放的职场女性要怎样才能把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呢?秘诀就是:经营人际,利用人力,成就人气!人力是职场中最大的资源,职业女性若想取得成功就不能让资源浪费。而只有你的人际得到了提升,你的人脉才会贯通,人力才能发挥,人气才会上扬,人生才能成功!
  •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她安好。咋见之欢,不如处久不厌;处久不厌,不如只如初见!即便爱你只是一场徒劳,我也会在爱情路上渐行渐远!这是一场关于爱,关于生命的沉思;是一本关于你,关于我,关于男人女人的随笔。人生百态,芸芸众生,审视别人,反过来感知自己,怎样的爱情值得一生珍惜,怎样的男人值得携手到老?爱过方知爱可贵,分手方知请难续。这是心灵治愈咨询师写给都市女性的爱情枕边书。60个温暖励志的瞬间,告诉你,成熟不是四大皆空,而是懂得珍惜;相爱不是吵闹,而是携手到老;放下不是拼死不放,而是护她安好。
  • 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广东人具有天生的经商意识,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他们开拓变通,敢为人先,他们政治淡泊,利益至上。广东人有着悠久的经商历史,他们言必言商,言必言利,是当代最富有的一群人。广东商人的辉煌并非始于今日。早在明清时代,他们就位列十大商帮之中,只是不及晋商、徽商出名而已。当晋商、徽商相继黯淡时,广东商人不仅长盛不衰,而且后来居上,成为首屈一指的粤商。
  •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内容简介: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一人改变;十人看,十人改变。
热门推荐
  • 灵域天尊

    灵域天尊

    一落魄少年,生受寒毒,受尽欺凌。偶吞灵脉果,破寒毒,得奇功,脚踏群豪,遨游九霄,开启逆天改命的传奇。
  • 伪善面具

    伪善面具

    我不高尚,也不纯粹,道德是什么我也早就忘到脑后去了,但我可以说自己曾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至少我撕下了他们的面具!
  • 鬼才魏忠贤

    鬼才魏忠贤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在位之时,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他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到底是毁在了宦官手里,还是毁在了皇帝的手里?魏忠贤——他是那个时代的覆灭者,还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国家栋梁和支柱?当一个有智慧的人私欲膨胀到极点时,他能够操纵一切,同时他也将毁掉一个时代,毁掉一个王朝和国家。文钦编著的《鬼才魏忠贤》再现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时代,重新解读鬼才魏忠贤。
  • 安莓莓的初中三年

    安莓莓的初中三年

    安莓莓的初中三年,校园生活记实录,初中生的心理成长
  • 药王传人

    药王传人

    天生异象,奇宝问世!唐朝神医孙思邈用尽毕生心血,著作的《药王残笔》后被世人发现于五莲山上。遭众人抢夺,最终,残笔被一分为二,落到了两人手中。拿着上下两卷的人,再十数年之后,却又再度相遇。师仇不得不报,残笔最终能否合二为一?ps:剧情需要,药王残笔是虚构的,并非真实存在。
  • 嗜血彼岸:花开三世

    嗜血彼岸:花开三世

    “或许,从一开始遇见你,就是个错误,一眼便误了终身,明知是错,却一错再错,哪怕如今伤痕累累,可我从未后悔过。”“你可知道,自从遇见你之后,我心中就只你一个,我不曾想过负你,可却身不由己,你我生来便是站在对立面上的,隔着一步之遥,却是遥不可及,只望,你不要恨我才好。”曼陀罗绽放,三生彼岸花开,明明已是命中注定,可为何最终却是一无所得?命运相交,最终却是一星陨落一星孤寂。“我不信命运不信永远对立,天使与恶魔对立,他们却是相生相伴,有了恶魔才有天使,有了白天才有黑夜,有了光明才有黑暗,他们不可分离。”“从遇见你开始,我就从未想过要放手,可为何最终我还是握不住你的手?”“对不起,欠你的,我还不清了。”
  • 重生之超级银行家

    重生之超级银行家

    这片土地上,什么最赚钱,房地产?互联网?上市公司中银行业的利润比其他所有行业加起来还多。银行从业者重生平行世界,誓要做超级银行家。
  • 前夫囚禁记

    前夫囚禁记

    生活坎坷被一男所救然后为报恩与其结婚无夫妻之实后遇到喜欢的人结婚前夫多年之后说要与我小聚一次把我囚禁至此没在离开过所囚之处
  • 天辰剑客

    天辰剑客

    神州大陆,广阔无垠,乱世降临。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他变成一个真正的剑客,一个职业杀手,他跟别的杀手不一样,他只会杀地球上的另一种生物,魔灵。
  • 平行街

    平行街

    奇闻,异事,怪物,时空破洞,自然异状,都被收录在这一本故事集中,那些你所错过的,相遇的,习以为常的事物,正以另外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状态被厄运之神戏弄的人经历着。作者注:此书为短篇故事和彩蛋集合,不定时更新,一般以上下为一则,每一则都有所承接上一则,甚至有与我的一些长篇作品有微妙联系,更多精彩细节,还有待读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