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7600000016

第16章 墨子的哲学智慧(3)

这个“天下之明法度”便是天志。但是天的志是什么呢?墨子答道:

天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法仪篇》。《天志》下说:“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与此同意)。

何以知天志便是兼爱呢?墨子答道:

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之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法仪篇》。《天志》下意与此同百语繁,故不引)。

第二,兼爱 天的意志要人兼爱,这是宗教家墨子的话。其实兼爱是件实际上的要务。墨子说: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通尝)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兼爱》中、下两篇都说因为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要兼爱。

第三,非攻 不兼爱是天下一切罪恶的根本,而天下罪恶最大的,莫如“攻国”。天下人无论怎样高谈仁义道德,若不肯“非攻”,便是“明小物而不明大物”(读《非攻》上)。墨子说:

今天下之所(以)誉义(旧作善,今据下文改)者,……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欤?……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天下之诸侯交,犹多皆(不)免攻伐并兼,则是(有)(此字衍文)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黑白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非攻》下)

墨子说:“义便是利”(《墨经》上也说:“义、利也。”此乃墨家遗说)。

义是名,利是实。义是利的美名,利是义的实用。兼爱是“义的”,攻国是“不义的”,因为兼爱是有利于国家百姓的,攻国是有害于国家百姓的。所以《非攻上》只说得攻国的“不义”,《非攻中下》只说得攻国的“不利”。因为不利,所以不义。你看他说:

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又说:

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之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非攻》中、下)

可见墨子说的“利”不是自私自利的“利”,是“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是“兼爱”的真义,也便是“非攻”的本意。

第四,明鬼 儒家讲丧礼祭礼,并非深信鬼神,不过是要用“慎终追远”的手段来做到“民德归厚”的目的。所以儒家说:“有义不义,无祥不祥。”(《公孟篇》)这竟和“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的话相反了(《易·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乃是指人事的常理,未必指着一个主宰祸福的鬼神天帝)。墨子是一个教主,深恐人类若没有一种行为上的裁制力,便要为非作恶。所以他极力要说明鬼神不但是有的,并且还能作威作福,“能赏贤而罚暴”。他的目的要人知道:

吏治官府之不洁廉,男女之为无别者,有鬼神见之;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孙诒让云:退是迓之讹,迓通御),无罪人乎道路,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有鬼神见之。(《明鬼》)

墨子明鬼的宗旨,也是为实际上的应用,也是要“民德归厚”。但是他却不肯学儒家“无鱼而下网”的手段,他是真信有鬼神的。

第五,非命 墨子既信天,又信鬼,何以不信命呢?原来墨子不信命定之说,正因为他深信天志,正因为他深信鬼神能赏善而罚暴。老子和孔子都把“天”看作自然而然的“天行”,所以认为凡事都由命定,不可挽回。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墨子认为天志欲人兼爱,不欲人相害,又以为鬼神能赏善罚暴,所以他说能顺天之志,能中鬼之利,便可得福;不能如此,便可得祸。祸福全靠个人自己的行为,全是各人的自由意志招来的,并不由命定。若祸福都由命定,那便不做好事也可得福;不作恶事,也可得祸了。若人人都信命定之说,便没有人努力去做好事了(“非命”说之论证,已见上章)。

第六,节葬 短丧墨子深恨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却又在死人身上做出许多繁文缛节来。所以他对于鬼神,只注重精神上的信仰,不注重形式上的虚文。他说儒家厚葬久丧有三大害:(一)国家必贫;(二)人民必寡;(三)刑政必乱(看《节葬篇》)。所以他定为丧葬之法如下:

桐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节葬》)

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节葬》)。

无(《庄子·天下篇》),死无服(《庄子·天下篇》)

为三日之丧(《公孟篇》。《韩非子·显学篇》作“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服丧三月”。疑墨家各派不同,或为三日,或为三月)。而疾而服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节葬》)

第七,非乐 墨子的非乐论上文已略微说过。墨子所谓“乐”,是广义的“乐”。如《非乐上》所说:“乐”字包括“钟鼓琴瑟竽笙之声”,“刻镂文章之色”,“刍豢煎炙之味”,“高台厚榭邃野之居”。可见墨子对于一切“艺术”,如音乐、雕刻、建筑、烹调等等,都说是“奢侈品”,都是该废除的。这种观念固然是一种狭隘功用主义的流弊,但我们须要知道墨子的宗教“以自苦为极”,因要“自苦”,故不得不反对一切艺术。

第八,尚贤 那时的贵族政治还不曾完全消灭,虽然有些奇才杰士,从下等社会中跳上政治舞台,但是大多数的权势终究还在一般贵族世卿手里,就是儒家论政,也脱不了“贵贵”、“亲亲”的话题。墨子主张兼爱,所以反对种种家庭制度和贵族政治。他说:

今王公大人有一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姣好,则使之。(《尚贤》中)

所以他讲政治,要“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

第九,尚同 墨子的宗教,以“天志”为起点,以“尚同”为终局。天志就是尚同,尚同就是天志。

尚同的“尚”字,不是“尚贤”的尚字。尚同的尚字和“上下”的上字相通,是一个状词,不是动词。“尚同”并不是推尚大同,乃是“取法乎上”的意思。

墨子生在春秋时代之后,眼看各国相征伐,不能统一。那王朝的周天子,是没有统一天下的希望了。那时“齐、晋、楚、越四分中国”,墨子是主张非攻的人,更不愿四国之中哪一国用武力统一中国。所以他想要用“天”来统一天下。他说: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已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辨,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立之以为正长。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靠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孙说傍与访通,是也。古音访与傍同声)。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尚同》上)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这叫做“尚同”。

要使乡长“壹同乡之义”;国君“壹同国之义”;天子“壹同天下之义”。但是这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天子若成了至高无上的标准,又没有限制,岂不成了****政体。所以墨子说:

夫既上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夫者,则天将犹未止也。……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尚同》中)

所以我说“天志就是尚同,尚同就是天志。”天志尚同的宗旨,要使各种政治的组织之上,还有一个统一天下的“天”。所以我常说,墨教如果曾经做到欧洲中古的教会的地位,一定也会变成一种教会政体;墨家的“钜子”也会变成欧洲中古的“教王”(Pope)。

以上所说九项,乃是“墨教”的教条,在哲学史上,本来没有什么重要性。依哲学史的眼光看来,这九项都是墨学的枝叶。墨学的哲学的根本观念,只是前两章所讲的方法。墨子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只在于他的“应用主义”。他处处把人生行为上的应用作为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兼爱、非攻、节用、非乐、节葬、非命,都不过是几种特别的应用。他又知道天下能真正知道“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不过是少数人,其余的人,都只顾眼前的小利,都只“明小物而不明大物”。

所以他主张一种“贤人政治”,要使人“上同而不下比”。他又恐怕这还不够,他又是一个很有宗教根性的人,所以主张把“天的意志”作为“天下之明法”,要使天下的人都“上同于天”。因此作为哲学家的墨子便变成墨教的教主了。

同类推荐
  •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圣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智者淡泊为人,宁静致远。《易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化巨著。弘扬易经智慧,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达成高层次的人生境界,相信本书对读者会大有裨益。
  • 观念(3)

    观念(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热门推荐
  • 化学大唐

    化学大唐

    富家不用买良田,化学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化学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化学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化学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做实验学化学。————某个穿越唐初的逗比化学家招生广告。(作者非化学出身,是一临时抱佛脚逗比二把刀,有错误请使劲用票票砸死我!)(作者智商是九手的,急需筹钱买一个八手的,请各位亲打赏支持!)
  • 无人子界

    无人子界

    野子身上长鳞片,一身鳞片酷又帅,又能装逼,还厉害,能飞天能下水还能吊打小妖怪,你说奇怪不奇怪。新书等级(青铜、白银、黄金、铂金、砖石)灵兽、精怪、妖领、妖王、妖君、妖皇、天妖、妖帝。
  • 千古之不死邪帝

    千古之不死邪帝

    “离山之中,紫微星出。腥风血雨,江山易主!”一个新的帝皇,正在离山之中,悄然出世。
  • 别有韵斋

    别有韵斋

    我给我的书房拟了个名,叫做“别韵斋”。之所以以这为名,是希望我的袅袅之音中,有一缕别样的凡响,证明“我”的存在。我将在这里记录真实的人生,记录我们这个时代中一个普通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所喜、所悲……我想,茫茫人海中,总有几个人会和你同行,总有一些人会和你同感,总有一些人和你同梦,也总有一些人和你同悲同喜……那么,请卸下一天的疲劳,捧一杯清茶,走进别韵斋,且听且看且思……
  • 一统生死门

    一统生死门

    如若人生,不曾热血,那何为人生?如果男儿,不成一方霸业,那何须再说曾经风云往事?我入江湖,何人敢当?生门如何?死门何惧?四方称雄,成就霸业。大展宏图,一统山河。生门如白昼,让人平平淡淡,死门如夜晚,却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统一生死,且看月圆之夜,诉说曾经风云往事。当属我慕容浩南是也!求支持!收藏!推荐!小弟不定时爆发!
  • 战魔之巅

    战魔之巅

    一神欲绝顶,众神皆陨落。神像崩碎,各界混乱。莱恩,闻名于维亚大陆上的唯一神弃者,得到水晶骷髅头的传承。看他如何成为全才,怎样爽遍天下。
  • 贵族学院:校草独宠小丫头

    贵族学院:校草独宠小丫头

    她本是贫穷的学生、某一天看见一个八九岁的一个小孩快要撞到车了,就伸张正义的救了那个小孩,小孩的父母看这个姑娘善良,就给她报了所有父母都想要儿女进的贵族学院,可是她遇见了不同的校草,她该喜欢温柔文雅的校草、玩世不恭的校草还是冷酷淡漠的校草呢?啊啊啊啊!世界全乱套了!!!我该怎么选╭(╯^╰)╮
  • 三国之北蛟龙

    三国之北蛟龙

    东汉末年,烽火连烟,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一个偶然的穿越,东汉末年的风云又有何变化?北疆有蛟龙,威名摄胡虏!盘龙扫六合,声名震寰宇!三国鬼神飞将吕布是他义兄,长坂坡喝退八十万曹军的张飞是他义弟!而他与义兄该如何沙场对决?又与自己的红颜知己演绎什么样的故事?蛟龙一日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三国之北蛟龙新书求收藏,推荐,点击,求包养!书友群:127197647,喜欢吕布和本书的书友欢迎加入!
  • 冰封的记忆之我不想回忆

    冰封的记忆之我不想回忆

    我到底是谁!到底是谁!一个看似冰冷冷酷一个看似活泼可爱一个看似优雅高贵一个看似温柔抚媚一个看似霸道妖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一直活在别人掌控之中从来没有快乐永远在别人影子中孤独成长。直到有一次失去了记忆,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的情感,什么是痛什么是甜什么是高兴什么是伤心可这终究是不属于我们感情,到底是谁我到底是谁!
  • 香雪海香雪海

    香雪海香雪海

    风起时,珠箔飘灯,而我依然记得伞下你秀巧的面庞,都说缘定三生,而我仿佛是做了一个梦,梦里阶柳庭花,晨风夕月,而我和你坐在梅树下,花落了一地,又要到春天了,梦醒来,你却也像花瓣一样,消失得不见了身影!转身,已是泪湿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