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7600000023

第23章 庄子的哲学智慧(1)

第一节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一、庄子略传 庄子一生的事迹,我们不很知道。据《史记》,庄子名周,是蒙人。曾作蒙漆园史。《史记》又说他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我们知道他曾和惠施往来,又知他死在惠施之后。大概他死时应当在公元前二七五年左右,正在惠施、公孙龙两人之间。

《庄子》书,《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如今所存,只有三十三篇。共分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其中内七篇,大致都可信。但也有后人加入的话。外篇和杂篇便靠不住了。即如《胠箧篇》说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自田成子到齐亡时,仅得十二世(此依《竹书纪年》。若依《史记》,则但有十世耳)。

可见此篇决不是庄子自己做的。至于《让王》《说剑》《盗跖》《渔父》诸篇,文笔极劣,全是假托。这二十六篇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九是假造的。大抵《秋水》《庚桑楚》《寓言》三篇最多可靠的材料。《天下篇》是一篇绝妙的后序,却决不是庄子自作的。其余的许多篇,大概都是后人杂凑和假造的了。

《庄子·天下篇》说: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欤天地并欤?神明往欤?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不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释文》云:稠音调,本亦作调)。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味乎,未之尽者。

这一段评论庄子的哲学,最为贴切精当。庄子的学说,只是一个“出世主义”。

他虽与世俗处,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中国古代的出世派哲学至庄子始完全成立。我们研究他的哲学,且先看他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二、万物变迁的问题 试看上文引的《天下篇》论庄子哲学的第一段便说: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欤?天地并欤?神明往欤?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可见庄子哲学的起点,只在一个万物变迁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前的人也曾研究过。老子的“万物生于有,有在于无”,便是老子对于这问题的解决。孔子的“易”便是孔子研究这问题的结果。

孔子认为万物起于简易而演为天下之至赜,又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便是孔子的进化论。但是老子孔子都不曾有什么完备周密的进化论,又都不注意生物进化的一方面。到了墨子以后,便有许多人研究“生物进化”这个问题了。《天下篇》所记惠施、公孙龙的哲学里面,有“卵有毛”“犬可以为羊”“丁子有尾”诸条,都可为证。《墨子·经上篇》说“为”有六种:

(一)存,(二)亡,(三)易,(四)荡,(五)治,(六)化。《经说上》解“化”字说:“蛙买,化也。”买有变易之义。《经上》又说:“化,征易也。”《经说》解这条说:“化,若蛙化为鹑。”征字训验,训证,是表面上的征验。

“征易”是外面的形状变了。两条所举,都是“蛙化为鹑”一例。此又可见当时有人研究生物变化的问题了。但是关于这问题的学说,最详细最重要的却在《列子》《庄子》两部书里面。如今且先说《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三、《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列子》这部书本是后人东拼西凑的,所以这里面有许多互相冲突的议论。即如进化论,这书中也有两种。第一种说: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口,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这一大段全是《周易·乾凿度》的话(张湛注亦明言此。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夫有形者”至“故曰易也”一段,亦言引《乾凿度》,不言出自《列子》也)。

《乾凿度》一书绝非秦以前的书,这一段一定是后人硬拉到《列子》书中去的。我们且看那第二种进化论如何说法:

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生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尝呈。皆“无”为之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列子·天瑞篇》)。

疑独便是永远单独存在。

这一段说的是有一种“无”:无形、无色、无声、无味,却又是形声色味的原因;不生、不化,却又能生生化化。因为它自己不生,所以永久是单独的(疑独)。因为它自己不化,所以化来化去终归不变(往复)。这个“无”可不是老子的“无”了。老子的“无”是虚空的空处。《列子》书的“无”,是一种不生、不化,无形色声味的原质。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这个“无”“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的结果。

既然说万物“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自然不承认一个主宰的“天”了。《列子》书中有一个故事,最能够破除这种主宰的天的迷信。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叮肤,虎狼食肉,岂天本为蚁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说符篇》)

此即是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邓析“天之于人无厚也”的意思。

这几条都不认“天”是有意志的,更不认“天”是有“好生之德”的。《列子》书中这一段更适合近代生物学家所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话。

四、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庄子·秋水篇》说: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自化”二字,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寓言篇》说: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这十一个字竟是一篇“物种由来”。他说万物本来同是一类,后来才渐渐的变成各种“不同形”的物类。却又并不是一抬头就同时变成了各种物类。这些物类都是一代一代的进化出来的,所以说“以不同形相禅”。

这条学说可与《至乐篇》的末章参看。《至乐篇》说:

种有幾(幾读如字。《释文》居岂反,非也。郭注亦作几何之几解,亦非也),得水则为躖。得水土之际,则为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犬,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一节亦见《列子·天瑞篇》。惟《列子》文有误收后人注语之处,故更不可读。今但引《庄子》书文)

这一节,自古至今,无人能解。我也不敢说我懂得这段文字。但是其中有几个要点,不可轻易放过。(一)“种有幾”的幾字,绝不作几何的几字解。当作幾微的幾字解。《易·系辞传》说:“幾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正是这个幾字。幾字本像生物胞胎之形。我认为此处的幾字是指物种最初时代的种子,也可叫做元子。(二)这些种子,得着水,便变成了一种微生物,细如断丝。到了水土交界之际,便又成了一种下等生物,到了陆地上,便变成了一种陆生的生物,叫做陵舄。自此以后,一层一层的进化,一直进化到最高等的人类。

这节文字所举的植物动物的名字,如今虽不可细考了,但是这个中坚理论,是显而易见,毫无疑问的。(三)这一节的末三句所用三个“机”字,皆当作“幾”,即是上文“种有幾”的幾字。若这字不是承着上文来的,何必说“人又反入于机”呢。用“又”字和“反”字,可见这一句是回照“种有幾”一句的。《易·系辞传》“极深而研几”一句,据《释文》一本幾作机。可见幾字误作机,是常有的事。从这个极微细的“幾”一步一步的“以不同形相禅”,直到人类;人死了,还腐化成微细的“幾”:所以说:“万物皆出于幾,皆入于幾。”这就是《寓言篇》所说“始卒若环,莫得其伦”了。这都是天然的变化,所以叫做“天均”。

这种生物进化论,说万物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所以《齐物论》借影子作比喻。影说:

吾有待而然者耶?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郭象说这一段最痛快。他说:

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将使万物各返所宗于体中而不待乎外。外无所谢而内无所矜,是以诱焉皆生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知北游》篇也说: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适按非物下疑脱一耶字)。

西方宗教家往往用因果规律来证明上帝之说。以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从甲果推到乙因,从乙果又推到丙因,……如此类推,必有一个“最后之因”。

那最后之因便是万物主宰的上帝。不信上帝的人,也用这因果律来驳他道:因果规律的根本观念是“因必有果,果必有因”一条。如今说上帝是因,请问上帝的因,又是什么呢?若说上帝是“最后之因”,这便等于说上帝是“无因之果”,这便不合因果规律了,如何还可用这规律来证明有上帝呢!若说上帝也有因,请问“上帝之因”又以什么为因呢?这便是《知北游》篇说的“犹其有物也无已”。正如数学上的无穷级数,终无穷极之时,所以说是“无已”。可见万物有个主宰的天之说是不能成立的了。

五、进化之故 生物进化,都由自化,并无主宰。请问万物何以要变化呢?这话《庄子》书中却不曾明白回答。《齐物论》说:“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这竟是承认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但是《庄子》书中却也有许多说法和这问题有关。例如《齐物论》说: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螂且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又如《秋水》篇说:

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不见邱山:言殊性也。

这两节似乎都认为万物虽不同形,不同才性,不同技能,却各各适合于自己所处的境遇。但《庄子》书中并不曾明说这种“适合”(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是否就是万物变迁进化的缘故。

这一层便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缺点。近代生物学者说生物所以变迁进化,都由于所处境遇(Environment)有种种需要,故不得不变化其形体机能,以求适合于境遇。能适合的,便能生存。不能适合,便需受天然的淘汰,终归于灭亡了。

同类推荐
  •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他发起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他的思想是一盏被一个民族世代传递着的思想明灯。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热门推荐
  • 致青春爱你那些年

    致青春爱你那些年

    来的太快的爱是一见钟情,去的太快的爱也是一见钟情。太过于浮躁的我们,似乎不会为一件事蛰伏,也不会为一个人厮守。
  • 一个阴阳先生

    一个阴阳先生

    我是一个阴阳先生,自从16那天生日开始,我开始经历一些常人不知道的事,一个行走在都市中的一个阴阳先生,厕所厉鬼,坟场僵尸,医院弧妖,这些都是我经历的故事的其中之一,接下来这个阴阳先生会遇到什么呢?敬请观看,一个阴阳先生
  • 岐道

    岐道

    纸马店伙计程宝儿误入岐山邪道,正道传说他曾炼萝莉为器,扎白纸为兽,驱百鬼为兵,且自称曰:既然不能被世道所容纳那我就把这世道践踏!是耶非耶?且看一个正气且有点痞气的有爱少年放浪不羁之寻道之旅。
  • 妾暖茶香

    妾暖茶香

    醒来后的这间小小的清修居便是她暂时安身立命之所。恍惚一梦,她竟成了清寡代修之身。困于这敝野之地,一要防强盗山贼,二要防飞禽走兽,三要防的更是那山脚下一村人的七嘴八舌,过日子过成这副狗血的剧情,何必再忍?靠一片茶叶也能活出个人模人样,且让那些极品亲戚,恶毒妯娌统统一边去吧!寻个好夫君,种半山好茶,过一世舒坦那才是正事!
  • 贪婪传说

    贪婪传说

    歌颂撒旦的威名,传承黑暗的真谛,请愿地狱业火的降临,赐予缔结的血之契约者以实现愿望的魔力,吾为贪婪真主玛蒙,奉上汝之祭品,结下血之契约。古斯拉博家族三子无意间得到来自恶魔的礼物,从此他以活下去为目的,在人族帝国与深渊,神山,寒冰森林,望海平原,巨龙岛,海域征伐中成就自我“主人你如此贪婪就不怕光明神降下惩罚吗?”少年抬头望着天空布满的阴云,邪恶笑道:“在光明和黑暗之间没有所谓的信仰,有的是为强大而不断获得利益的人,我不需要信仰为什么要怕光明神的惩戒?”
  • 风靡旋球

    风靡旋球

    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故事那一天我降临于此玻璃神降临余裕体会身为人类的挣扎我情愿这一切什么没有发生丢失几乎所有珍贵的东西痛苦的代价让心成长在青空下独自向前只剩下徐少微弱的光辉是我必须牢牢抓住的东西而坏的过去唯愿如此
  • 嫁入豪门:老婆我错了

    嫁入豪门:老婆我错了

    家族联姻,夏微寒娶纪玉卿,舍弃了肖婷婷。之后遇见杜小若,爱上她的美丽善良。不料,他深爱着女人却杀了他的情人,故此痛恨。而她为了留住他,竟在他的酒杯里落药。他们的第一次,居然是被女人下药。她反了天了。她被他逼得生不如死…“夏微寒,虎毒不食子,我求求你,别动我的孩子…还我孩子!
  • 零度书

    零度书

    楔子情书我想了想.每个人要是早点遇到深爱的人,或者晚点.那么感情会不会更容易点去成全.我想要一个答案,我想知道别人之间的故事.那么我先去流浪去看海去等日落.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到你.如果可以.请你别看见我.因为这不再是恋人的情书.而是一个悲观者对深爱者的怜悯.那么现在.爱我你就杀了我.
  • 重生之非正亦非邪

    重生之非正亦非邪

    定远侯府的千金竟被人算计,将被作为棋子嫁给皇子,还害死了自己的亲人,临时前的一刻才明白他人的歹心,且看她重生归来如何血洗敌人,彻底改写自己的命运!
  • 美食菜肴营养百科

    美食菜肴营养百科

    常见营养元素有哪些,它们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做到营养丰富和膳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