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9100000015

第15章 浅谈篆刻(2)

唐宋之际,印章体制仍以篆书为主。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以篆书为基础,而佐以雕刻之法,于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之型态,篆刻遂由雕镂铭刻转为治印之举。

而尤其是清朝一代,大家辈出,流派纷立,据周亮工的《印人传》记载,不下120余人。其中,标新立异者有之,奉行古法者有之,风格及式样层出不穷,致令篆刻之艺蔚为大观。其成就可与汉代媲美,因得力于古物之出土渐多,故有参照、临摹之便,因吸取商周秦汉古印之力,乃有清代之杰出成就。

其中,以程邃、巴慰祖、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后八人,后世称为“西泠八家”,亦称“浙派”)最为有名;另有“邓派”代表人物邓石如、吴熙载、徐三庚等,均为篆刻高手。

以下,就其生平及篆刻作品略加讲述,以作借鉴之用。

1.程邃

程邃,清代著名篆刻家、画家,字穆倩,号青溪,别号垢道人、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氏。其篆刻风格,于文、何、汪、朱之外,别树一帜,是后期皖派的代表人物,与巴慰祖、胡唐、汪肇龙合称“歙中四家”;善用冲刀,凝重淳厚,为“徽派”主要代表人物。

其刻印,精研汉法而能自见笔意,故时人多宗之。为人博雅好结纳,亦精于医。其篆刻取法秦汉,玺印,白文运刀如笔,凝重有力;朱文喜用大篆作印文,章法整齐,风格古拙浑朴,边款刻字不多,但凝练深厚,开清代篆刻中皖派先河。

程邃治印,初宗文、何,然时印学界多为文、何所拘,陈陈相因,久无生气。程邃能继朱简之后,力求变法,以古籀、钟鼎文入印,尤其是尽收秦汉朱文印之特点长处,出以离奇错落之手法别立门户,开创皖派新局面。周亮工《印人传》称:“黄山程穆倩邃以诗文书画奔走天下,偶然作印,乃力变文、何旧习,世翕然之。”

其印如“程邃之印”,章法严谨、风格古朴;又如“穆倩”一印,颇似古印,有秦汉之韵。综观其传世印作,可知其章法严谨,篆法苍润渊秀。以冲刀代笔,运刀取法汪关,而凝重则过之,能够充分表达笔意。

2.巴慰祖

巴慰祖,字隽堂、晋堂,号予籍,又号子安、莲舫,歙县渔梁人。其家为经商世家,家庭中曾出巴廷梅、巴慰祖、巴树谷、巴树烜、巴光荣四代五位篆刻家;其中,巴慰祖从小就爱好刻印,自谓“慰糠秕小生,粗涉篆籀,读书之暇,铁笔时操,金石之癖,略同嗜痂”。

巴慰祖爱好颇多,且无所不学,故多才多能。他家中所藏法书、名画、金石文字、钟鼎铭文很多,故自小养成摹印练字之习。巴慰祖与程邃、胡唐、汪肇龙同列为“歙四家”,为光大徽派篆刻艺术贡献非小;与汪肇龙、胡唐二人相比,巴慰祖声誉最隆。

他临摹的天赋颇高,喜欢仿制古器物,并能如旧器相似,有精于鉴赏者亦不能辨伪的。其篆刻浸淫秦汉印章,旁及钟鼎款识,功力颇深。早期印作趋于雅妍细润、端整纯正,晚期印风则趋于浑朴、古拙。汪肇龙、巴慰祖、胡唐三人中,以巴慰祖声誉最隆,交游也广。

巴慰祖的外甥胡唐,在舅舅的影响和带动下,也酷爱篆刻。由于巴慰祖嗜好刻印,所以二子及孙子、外甥亦好印,以致不能安心经商,到了晚年而家道中落,后以作书、篆刻为生;晚年虽然并不富有,但并没有影响其追求篆刻之境界,后以篆印独特而声名流布。

其篆刻风格,简洁和谐,于平和中得见厚重,疏朗中不失平稳,如“下里巴人”“大书典薄”。

3.丁敬

丁敬,清代杰出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别号龙泓山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丁敬出身于商贾之家,生平矢志向学,工诗文,善书法、绘画,尤究心于金石、碑版文字的探源考异。篆刻宗法秦汉,能得其神韵,能吸取秦汉以及前人刻印之长为己所用。他强调刀法的重要性,主张用刀要突出笔意。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别树一帜,开创“浙派”,世称“浙派鼻祖”,为“西泠八家”之首。

他酷爱篆刻,吸取秦、汉印篆和前人长处,又常探寻西湖群山、寺庙、塔幢、碑铭等石刻铭文,亲临摹拓,不惜重金购得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因此技法大进。兼工诗书画,诗文造句奇崛,尤擅长诗,与金农齐名。所辑《武林金石录》,为广搜博采西湖金石文字汇集而成,凡碑铭、题刻、摩崖、金石铭文等搜罗殆尽,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还曾参与了汪启淑所辑《飞鸿堂印谱》厘订和篆刻。

其印“炳文”,印风尚流于妍媚,无古朴之态;“上下钓鱼山人”一印也是这类风格;而“玉几翁”一印,线条朴实,刀法浑厚,初具“浙派”之姿;“两湖三竺万壑千岩”一印有脱尘之韵,可见其修养;“徐观海印”则显非凡气势,印文结构齐整,刀法节冲并用,故另有一番风味。

4.蒋仁

蒋仁,原名泰,字阶平,后来因得“蒋仁之印”古铜印,极为欣赏,遂改名为蒋仁,字山堂,别号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蒋仁家境贫寒,一生与妻女过着超然尘俗的简朴生活。书法师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诸家,擅长行楷书。

蒋仁篆刻非常佩服丁敬,师其法,并能以拙朴见长,并有所创新。其作品于苍劲中甚得古意,另具天趣。所刻行书边款,得颜体书法之神,苍浑自然,别有韵致。其一生性情耿直,不轻易为人执刀落笔,故流传的作品不多。他的篆刻曾被彭绍升进士评为“当代第一”,蒋仁的《吉罗居士印谱》中只收录了二十六方印。

他对篆刻有较深之体悟,曾总结云:“文可与画竹,胸有成竹,浓淡疏密,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自足也。作印亦然,一印到手,意兴俱至,下笔立就,神韵皆妙,可入高人之目,方为能手。不然,直俗工耳。”其常见之印,有“无地不乐”“蒋山堂印”等。

5.黄易

黄易,号小松,钱塘人。出身于金石世家,父亲黄树谷,工隶书,博通金石,故自幼承习家学,后因家贫故游历在外,后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

黄易能作诗着文,尤精于作词,而以金石书画名传于世。一生酷爱金石,在济宁府任间,广泛搜罗、保护碑刻,把所收金石碑铭三千多种,后汇考辑录成《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一书,其中一半左右为前人所未见;此外,还收藏有历代古印、钱币、刀、鼎、炉、镜等数百种,并一一做了考释。其金石收藏品之多,甲于当时,故各方酷爱古玩金石的人都请黄易示其所收古物,被人称为“文艺金石巨家”,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诗集》《秋景庵印谱》等著述行世。

他还善书,工隶,其书风格沉着有致,精于博古,在古隶法中参杂以钟鼎铭文,更现古朴雅厚。其篆刻作品,风格醇厚儒雅,为继承秦汉之优良传统。又精研六书摹印,为丁敬之高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誉,与丁敬并称“丁黄”。后人何元锡曾将二人印稿合辑成《丁黄印谱》。

其篆刻师法丁敬,兼及宋元诸家,并有所创新,其工风稳生动,时人对他评价颇高。他的“一笑百虑忘”印,章法平中有奇,为成熟之白文印,刀法相继丁敬之风;而“乔木世臣”为朱文印,字体结构严谨,形态饱满,刀法胆大而手法精细,线条雄劲,故整方印显得十分大度。

6.奚冈

奚冈,初名钢,字铁生,一字纯章,号萝龛,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蝶野子、散木居士,钱塘人。

他还工书法,9岁即能隶书,后楷、行、草、篆、隶,无一不精,亦以绘画名于当时。其篆刻,宗法秦汉,为“浙派”名家。

“蒙泉外史”为白文印,寓拙于巧,为取汉印平正、浑朴之法,用切刀所刻,章法分布以字画多少而定大小,但整体浑若天成。

“龙尾山房”一印为奚冈朱文印的代表作,此印笔画多用弧线,弯曲成形,与常见的直线朱文印不同,故能独树一帜。印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做似断非断之状,且边栏亦是虚实相间,显得内部饱满,外部相应,为其炉火纯青之作品。

7.陈豫钟

陈豫钟,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他喜好收藏金石文字,又精于墨拓,收集拓本数百种,为其学习、创作之基石。

工篆刻,早年师法文彭、何震,后学丁敬,作品工整秀致,边款尤为秀丽。精于小篆籀文,兼及秦汉印章。阮元任浙江督学时铸的文庙大钟和铭文,便是陈豫钟摹仿古文勾勒的,端整壮丽,极受赞赏。他爱好收集金石文字,积卷数百,见到名画佳砚,不惜重金收购,尤其爱好古铜印。并能书画,他的书法得李阳冰法,遒劲挺拔、苍雅圆劲,为时人所喜爱。曾辑录《古今画人传》《求是斋集》等著作行世。

他刻的“竹影庵”一印为朱文印,印文似汉代篆文,章法布局奇妙,因“竹”字笔画较少,故他将左下角边栏凿断,与右上角对应相呼,使布局平衡。

“振衣千仞”一印为白文印,线条刀迹显然,结字趋方,但各异其趣,风格秀丽文静,工稳而不失流动,为陈氏代表作。

同类推荐
  • 让生命燃如烈焰

    让生命燃如烈焰

    本书作者从小爱好诗歌诗词,这是作者十几年来的心血,本书选了作者近百首诗词,作者从不同角度的歌颂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歌颂爱情。诗词从写作手法上很新颖、独到、成熟,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 解放襄阳

    解放襄阳

    国军数万劲旅,6月9日从延安向西北扫荡,占领保安、青阳岔、卧牛城等处,到达共匪中央首脑部所在地。毛泽东一行正冒雨向北逃窜,又据当地人士透露,共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身负重伤,危在旦夕;共产党中央书记任弼时在雨夜逃逸时摔下山沟,粉身碎骨……;在此次追剿行动中,美国测向仪的准确事达百分之百……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以现代的眼光看,梁山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梁山集团的发展壮大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竞争、不断大鱼吃小鱼的过程。梁山集团先后经历了三任领导,第一任领导王伦、第二任领导晁盖都失败了,王伦的失败在于他根本不是做老总的料,在激烈的黑道竞争中被淘汰完全在情理之中......本书深入剖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全新的角度对一百单八将做出新的阐述,令人对水浒好汉的印象焕然一新。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热门推荐
  • 传说中的事

    传说中的事

    一个弃子,流落人间。他是天资纵横的少年,偏偏被大道遗弃。修士的天下,怎么可以如此残忍?世人当我为药为宝,为何不当人?逆天而其,破天而去,凌天之上,诸天拜服。为寻身世,打破山河万里。为凝师魂,拳碎三界乾坤。屠杀天王,威压大道,万古独我留其名——王天赐
  • 鹿晗之我们的约定

    鹿晗之我们的约定

    鹿晗,我等了你三年,可是你好像已经把我从心底抹去了,是我爱错了人吗?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去看你,去关心你,去爱你,我难道真的还在爱着你吗?你伤害了我那么多,为什么我还会这样对你呢?
  • 借的力量

    借的力量

    个人拥有的才能、接触的事物总是有限的,所以,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就是“借”。“借”无所不在,举凡政治博弈、治国方略、领导艺术、商业经营、公关策划、求知创业等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借”的影子。“借”的对象极为广泛,它可以是别人的才能、智慧,可以是各种实物,也可以是外在的机遇、环境等因素。“借”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最卓有成效的,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善“借”的高手。这本《借的力量》由王泽坤编著,通过讲述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阐述了各种形式的“借”的力量。
  • 废弃皇后

    废弃皇后

    因五百年前的恩怨,让她穿到了古代,要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她能阻止得了吗?她的出现又会发生怎样的轰动?是继续当他的皇后?还是跟他隐匿于一个世外桃源?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

    本书能为读友提供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捷径,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鸟瞰我国诗词千古绝唱,可谓事半功倍。本书可供古典文学爱好者、文艺工作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大中小学生及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广大读者使用。并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值得终生典藏。
  • 冷君索情:皇后?我不稀罕!

    冷君索情:皇后?我不稀罕!

    她,有着特殊能力的巫女,因为一次偶然而穿越时空,阴差阳错成为一位弃妇,这位弃妇还是位皇后。大婚当天,她成了所有人的笑柄,只因为皇帝在迎娶她的同时,还封了宰相之女为妃,有名无实的皇后该何去何从。
  • 图惊天下

    图惊天下

    天生的棋子......别人眼中的我是天地生养...我眼中的自己却是自生自灭...修道之途本是逆天而行却又顺从了天道之意,挚爱因我而逝,兄弟反目成仇乃至众生的欺凌,助我登临绝巅,可这...又真是我想要的吗?当我手掌星辰,意念天下,却告诉我本虚幻......斩断了一切,是我背叛了世界,还是世界遗弃了我?
  • 再寻仙路

    再寻仙路

    绝世仙尊与魔界至尊生死决战,不想却落入他人彀中,双双陨灭,灵识转世,双方再续前世亦敌亦友的求道之路,强者归来,一雪前仇
  • 追影青春

    追影青春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学生,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但在我的身边却发生着各种事件。来了解我苏璨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