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5700000004

第4章 七夕乞巧形式多变

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双手,把布织得更好。此风俗名为“乞巧”,而最早的乞巧方式穿针乞巧,始于汉。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古代有文献记载购买乞巧物的盛况,由此可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不亚于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也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一)穿针乞巧

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子的身上,因为在传说中,织女的手非常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样的巧手,在少女之间,于是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七夕穿针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在七夕的晚上,女子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了。

早先的月下穿针,尚有穿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的传说,可以说充满了竞技的意味。将女人才艺与游戏化的竞赛结合在一起,因此而得巧,可谓实至名归。

后来,风流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视七夕,他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楼,楼高百尺,可容纳数十人。又在楼上陈设各色瓜果祭祀牛郎、织女。宫中的妃嫔们则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在月下穿针,先穿过者为得巧。同时还有音乐演奏,欢乐达旦,引得大家争相效仿。

旧时,山东各地都以七夕为节,举行多种多样的乞巧活动。

单县的七月七日之夜,乞巧活动十分热闹。穿着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摆上香案,陈列各种瓜果和化妆品,一起祭拜七姐姐,边拜边唱: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然后,每人从老太太手中接过一根针、七根线,借着香头的微光穿针引线。谁穿上线,谁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针对七夕乞巧的习俗,五代·后唐人杨璞《七夕》诗写道: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人权德舆《七夕》诗写道: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穿针乞巧之习,古而有之,且让人乐此不疲。

(二)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但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习俗。

从明清以后,在七月七日的上午,人们便拿一碗水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把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

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或细直如针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针影像槌子般粗或弯曲不成形的,就表示投针的这个妇女是个拙妇。

有许多文献记载说,七月七的中午,妇女乞巧,投针于水,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以此来检验女工之巧。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还捣凤仙花,取出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称红指甲。

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鲜花向织女乞巧。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在乞巧时,看到一颗流星掉在她的香案上。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来是只金梭。从此以后,她“巧思益进”。

此外,民间还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童女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的走到古井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为信。

为了乞巧,有些女子会在酱缸台上摆放井华水,即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上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灵巧的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迹,就代表是灵验了。

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随着在我国汉代盛行的乞巧风俗而起源的。这种风俗到了唐代,还传播给了周边的民族,并流传了下来,反映了古代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祈求。

(三)斗巧活动

有些地方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如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饽饽、烙巧果子等。

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一些地方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这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斗巧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的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

贾佩兰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作“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才女们,一起到闭襟楼学习穿针乞巧。

其中,有个称徐婕妤的妃子,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在晚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儿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作“斗巧”,充满了无尽的趣味。

(四)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源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在七夕的夜晚,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并且摆设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被认为得到织女的青睐,将来能够灵心巧手。

在汉朝,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代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到唐朝时,则将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时期,则视水中针影論拙巧,细长则巧,散则拙。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而后世多遵照唐俗。

(五)乞巧的发展

唐朝时的乞巧之风十分盛行,流传有许多关于乞巧的故事和传说。

唐肃宗时,有一女娥名叫郑采娘,在七夕夜陈瓜果香案向织女乞七弋。

织女问采娘乞求什么?

采娘答曰:“乞巧”。织女便送她一枚寸余长的金针,缀在纸上,并嘱三日不得告人,如此便可得巧,不久还可以变成男子。

两天后,采娘将此事告知母亲,母亲深感奇异,执意要看个究竟。结果金针不见了,只有一张有针迹的空纸。后来,采娘死后托生成了一个男孩。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金针度人”的故事,后人用来比喻传授某种秘法绝技。

宋代以后,乞巧的活动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东京潘楼出现了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一日起,乞巧市就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七夕节前夕,更是车马马龙,一般百姓亦用竹木或麻杆编成“乞巧棚”。

民间的乞巧制品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仙楼”是剪五彩纸为层楼,“仙桥”是剪纸为桥,上有牛郎、织妇及仙侍从。“花瓜”是在瓜上刻花纹。“种生”是以绿豆、小麦、小豆等在瓷器内用水泡浸,长出数寸长的绿芽,用红蓝彩条束起。

宋代以后,对牛郎、织女的传说是进一步完善,并有了新的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男孩儿祀牛郎神的习俗。

每逢七夕,便设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开始,连续数日。到七夕之夜,小儿则置笔墨纸砚于牵牛位前,书写“某乞聪明”;小女孩则将针线箱放于织女位前,俗称“某乞巧”。

北宋诗人梅尧臣诗中写道:

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

巧意世争乞,神光谁见过。

隔年期已拙,旧俗验方讹。

五色金盘果,蜘蛛浪作窠。

北宋著名画家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此长卷正是描绘汴梁城繁华的街道潘楼一带七夕夜市的热闹场面。可惜同大多著名宋画一样,该画作没有流传下来。如果流传下来,其繁盛程度无疑超过《清明上河图》,因为潘楼七夕夜市位于汴梁中心繁华地带,而《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梁的城郊一带,不是城市中心,远不能形容宋朝首都的繁盛。

李朴《乞巧》诗写道:“处处香筵拂绮罗,为传神女渡天河。”孔仲平《七夕》诗写道:“高列瓜华结彩楼,半空灯烛照清秋。”王禹偁《七夕》诗写道:“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夥。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从这些诗作中的描述中,足以看出北宋时,人们对七夕节的重视与当时的热闹程度。

宋代妇女拜织女乞巧,是因为羡慕织女的本领,但宋代人却不羡慕织女的爱情,所以很少有人对织女乞求爱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的这首著名的七夕爱情诗,是对织女牛郎七夕夜短暂相会最完美、最浪漫的诠释。但这并不能代表宋人的普遍看法。

更多的宋人对牵牛织女每年七月七这一天夜里才相会一次表达了不满。许多宋人认为,织女的爱情太过于惆怅、哀怨、悲伤、凄凉,对织女的“聚少离多”的爱情充满了不平与同情。

晏几道《鹧鸪天·七夕》词写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词写道: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宋人更多有关七夕的诗歌,都是认为织女的爱情是哀怨的,“别多欢少”“别恨难穷”,是宋人对织女爱情的普遍评价。

有些宋人认为,人间的巧妇赛过天上的织女。陈师道《菩萨蛮·七夕》词写道:

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

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

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宋代人认为,人间心灵手巧的妇女比天上多。宋人的七夕节是欢庆快乐的女儿乞巧节,不是纪念哀怨相逢的爱情节。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是家家陈列瓜果等食品并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据《清嘉录》记载,百姓用巧果或无花果,“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从七夕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来看,其文化内涵既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神化和赞颂,也是劳动人民对男女爱情坚贞信念的祈祷和向往。特别是通过乞巧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充分再现了一种特定意义上的精神寄托。

同类推荐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发现东北

    发现东北

    为了全方位地解读东北,多年来作者走访了许多重要地点,比如德惠的万宝山、长春的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和伪皇宫、沈阳北大营、呼伦贝尔草原、黑龙江抚远的东方第一哨、乃至韩国的日占遗址、日本的靖国神社和千鸟渊无名战死者公墓、越南河内等地。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发现东北》饱含了作者对东北这块土地的热爱和感悟、理解和思考,是一部积沉淀多年的心血力作。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热门推荐
  • 聚妖魔道

    聚妖魔道

    神州大陆极北为洪荒太古野兽,偏南为南疆巫术奇人,西尽之地仙魔古迹,东渡入海可寻仙岛,其中分为道,佛,魔,妖四大门阀。这其中有一个少年,因缘巧合之下,兼具四大门阀的传承,在修炼道路上一举将四大门阀的正统挑战殆尽,当他以为自己已经站在武学顶端的时候,发现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复仇少女霸道爱

    复仇少女霸道爱

    ‘’喂·你挡到我了,让开。‘’一个女孩曼妙的身姿迎来,语气却带着霸气和一丝不屑,‘’呦,小妞,你敢对我不敬,知道我是谁吗、‘’他们一瞬间好近,以至于让对方都看到了彼此俊美的脸,,这个女孩梦芷涵其实是来找这个男生家族复仇的··两个人就这样误打误撞走到了一起··而这个霸气的女生又会怎样,下面为你揭晓。。。。
  • 金元圣帝

    金元圣帝

    星玄大陆,四帝一州,宗派林立,强者如云。少年从谷而出,手持神器,征战四方,收服帝火,焚尽世间邪恶;征武途,踏苍穹,吾之路,谁与争锋,来一个,“灭一个!”
  • 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笑对人生,包容须从心开始修身养性,包容还须度己修身包容了别人,救赎了自己吃亏是福,包容是爱等。
  • 别惹废材四小姐

    别惹废材四小姐

    她,是一名金牌杀手,魔医“活白骨,针死人”之称的【殇陌】,只要她出马,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但是,就因为被一个神秘的算命老头给的戒指就被莫名其妙的带到一个异世。一枚戒指带她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成了废材小姐,笑话,她会是废材吗,而她身边还有个他,她将玩转这天下。
  • 我的爱情重见天日

    我的爱情重见天日

    F市,香格里拉酒店酒店大堂,一抹粉紫色的身影在来回踱步,手上攥着一张考究的结婚请柬,上面一对浮雕的蝴蝶振翅欲飞,新郎和新娘的名字深深地灼伤了这双眼睛的主人的心。她不敢再走进,因为宴会厅门口的那一对璧人,无时不刻在提醒着她,她的爱情已经不可能重见天日……
  • 异界之征战四方

    异界之征战四方

    原本苦逼童年的特工主角穿越了,带着之前的异能与武艺来到了这个纷乱的大陆。厌恶战争的主角却穿越到了一个军旅世家,不得不踏上征战四方的旅程。领兵打仗?我不会啊!不过,跟踪?暗杀?侦查?下毒?这我强项啊。什么,你十二阶你威武啊,SS级异能教你做人!大陆各族,战事频繁,且看主角如何与自己的朋友们高奏凯哥,征战四方。
  • 重生之手工达人

    重生之手工达人

    她叫唐苏璃,一个将唐门医毒之术发扬的淋漓尽致的小女子。她叫苏璃,一个年幼失去父母的乖乖女学霸。当她唐苏璃穿越到苏璃身上会发生什么事?————————什么,没钱?!不怕,一手刺绣挣得盆满钵满。什么,你有病?!不怕,唐门针灸出神入化。什么,你是我的爷爷?!好吧,还能说什么呢!看在你这么好的份上,收拾东西乖乖跟着吧。——————这就是唐门大小姐穿越时空那些的生活琐事!结局未定,可能一对一,可能np!简介无力,请看正文!作者抽风实属偶然!新人之作,遇到专业部分请一笑而过。本文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亲们不要喷我哈!作者写作不为钱只为兴趣,欢迎跳坑!
  • 地球机械时代

    地球机械时代

    当被神灵抛弃的种族入侵,整个人族的使命危在旦夕。且看叶晨这个修真者,如何在这世界中建立气机械帝国。
  • 狂魔仙尊

    狂魔仙尊

    暮鼓月底,难见朝阳;晨曦梦醒,难遇晚霞。人生苦短,争在朝夕,一场血与泪,一场背负梦与情,冲破牢笼,翱翔乾宇。男儿魄力,可断山,可覆海;女儿有魂,御纤云,乘龙风,自当争雄万族,纵横捭阖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