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1900000021

第21章 光绪八年 (1)

茂兴堂

陈浩年在离开鹿港后的第四年出现在台北艋舺街头,此时他不是一个人,身边多出了余一声、余二声、余三声,就是那一年在鹿耳门时结识的那个戏班子里的三个孩子。

他是从宜兰把他们带过来的。

回想起来,宜兰那地方陈浩年其实是喜欢的,一面朝海三面环山,状若畚箕的兰阳平原上所有的植物都可以那么恣意茂盛地生长,"就是插下扁担,都会发芽"当地人这么说。虽然不时有台风,但台风气势汹汹地从海面刮来,也把丰沛的雨水带来了,风一过,大地又马上绿得像抹着一层油,明晃晃地闪着。这样的地方是饿不死人的,父亲陈贵若还活着,并且还能耕种,那么三顿温饱应该不会成问题。乾隆年间,那个叫吴沙的漳浦人从老家渡海到台在这一带开垦时,不是也已经五十六岁了吗?算一下,父亲现在的年纪应该比当年的吴沙还略小哩,而人家吴沙从头围到二围,再到汤围、四围、壮围,竟开垦出一大片的农田沃土。

这么想的时候,陈浩年心里总会稍稍轻松一些。

在一个个垦区,他听到太多怵心的故事了。哪一年因为染瘴气死了多少人,哪一年因为瘟疫又死了多少人,再哪一年因为械斗死的就更多了,层层叠叠的都是尸体啊!你说,哪有办法辨出谁是谁?说话的那个人居然反问陈浩年了。陈浩年问:"然后呢,那些死的人怎么办?帮他们捎个信回老家了吗?"说的人就摇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笑了笑,应该是嫌陈浩年问得太离谱。"怎么捎?连姓名都不一定弄得清哩,怎么捎?往海里一抛,喂鱼就是了。鱼把他们身子吃下,游来游去,游到唐山,再被那边的人捞起吃掉,这样,那些人也算是回家了。"

陈浩年打了个寒颤。

他此时正站在海边,下意识地将脸转向海,往滔滔水面瞥一眼。他的眼光落得有些轻,几乎是小心翼翼的,怕惊动谁似的。

他们中会有陈贵吗?他的父亲陈贵?

其实有时候他不禁会有另外的设想。迎着海风时他把父亲陈贵想成大船户,正领着浩荡船队从乌石港驶出,货来货往,纵横四方;望着兰阳平原无边无际绸缎般的禾苗时,他又把父亲陈贵想成大租户,已经手握万甲良田,无需费力,无需耗神,一季季稻谷却可以滚滚入库......总之,踪迹全无的陈贵已经怀拥众多娇娘美妾,终日锦衣玉食享受不尽,于是忘了糟糠之妻,也忘了返乡之路......这样的陈贵,应该与陈浩年已经没有多少关联了,形同路人,但至少还能在这个世上存活着,而不至于连尸骨都不知所终。

毕竟那是他的父亲啊。

那天,正是从头围街道经过时,陈浩年听到了稚嫩的嗓音在唱陈三。他的脚一下子就被牵住了,先是伫立着,然后移过去,一看,猛地看到余一声二声三声,却没有见到余老四和余老三。余一声说,余老四去年病死,余老三上个月也死了,剩下他们三个,一路卖唱到了宜兰。"你怎么也在这?"余一声问,"你到这干嘛?"

余一声比当初见到时高了一两尺,个头已经快与陈浩年一般了,正在变声,说话声音沙沙的。陈浩年伸手在他头上摸了摸说:"注意护嗓啊,别瞎唱了。"余一声看看旁边的二声三声,眼眶突然就有点潮了。"不唱怎么办呢?"他说。

陈浩年怔了怔,明白了他的意思。余老四余老三死了,不唱怎么办呢,不唱他们就没法活下去。陈浩年心里咯噔了一下,就是在那个瞬间,他决定带上他们。

陈浩年不再一个人走在路上了,踏上台湾后,这是他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同伴。

上次从府城安平到恒春时,余一声二声三声虽也一起走,却走得谨慎小心,木着脸,端着身子,几乎是暮气横生的。现在却像换了一个人,他们三个都是,终日叽叽喳喳的,在陈浩年跟前跑来跑去。

望着他们,陈浩年常常会嘴一咧笑起。这么多日子,他都快忘记笑究竟是什么滋味了,突然又被余一声二声三声给唤醒。他觉得自己也变了,站在海边时他会为水剔透得宛若珠宝的色泽动容,也会为远处霞光把龟山映照得栩栩如生倾倒。在鹿港时他心肯定死过一次,现在又渐渐开始活过来,每天早早会把余一声二声三声叫起,教他们吊嗓,教他们戏文,教他们唱腔,也把那些器乐拿起逐一教他们弹奏。

时光似乎往回倒溯了,仿佛回到当年班主丁范忠刚刚把他从陈厝村背出来的时候。余一声二声三声的资质都很好,这一点他在鹿耳门时就知道了。重要的是他们乐意学,每逢陈浩年示范性开口一唱,那三个孩子都宛若与天人相逢,惊得嘴呵得大大的,眼也瞪圆了,这让陈浩年觉得有戏剧性与趣味性,每一次的指点因此就变得有趣而充实。

宜兰这地方差不多人人都懂戏,都爱戏。随便哪个村头的小河边、茄苓树下,抬个头便能望见围在一起哼唱的人,各种戏班子因此就鱼贯穿梭,北路的、南路的、本地的,糅杂着各种唱腔与唱法。

不仅戏,田头街边还有四处流溢的宜兰小调,词很上口,调很顺嘴,听上一次两次,陈浩年也就能哼唱起来。

陈贵还在找,带着余一声二声三声一起找。既然已经找了这么久,索性就找到底,找到彻底死心为止。

"知道陈贵吗?"

"有没听说过谁叫阿昆?"

他们成了兰阳平原上奇怪的几个人,每到一个地方,总不停地向人寻问陈贵和阿昆,但,眨眼间他们又已经在街头摆出阵势,唱陈三或者英台的折子。

私底下陈浩年最想找的人其实是班主丁范忠。没有想到班主居然也过台湾了,班主为什么要找陈贵,陈浩年已经猜出大概。其实不该的,毕竟班主得把长兴堂撇下呀。当然,他一走,长兴堂的气数也差不多了,班主除了找陈贵,会不会也为了找他?

现在班主在哪里?

几年间,宜兰所有的屯垦地差不多都走遍了,却仍然没有父亲陈贵的影子,真的被葬或者被抛进海里了?但无论如何,好歹也得有个音讯啊,奇怪的是竟无一人知道其下落,也不见阿昆,更不见班主。余一声有时会安慰他,余一声说:"会不会他们都已经回老家了呢?你这边找,他们那边走,就错开了。师傅,您别着急啊。"

陈浩年心里不禁就有点暖。也许吧。但愿吧。对岸的陈厝村被滔天海水隔在远处,母亲形影孤单的身影令陈浩年每一想起,心都不免绞痛起来。如果有人回去了,无论是陈贵还是班主,多少都可以成为一根拐杖,让孤单的母亲有个依靠。

"一声,你是哪里人?"他问。

余一声说:"师傅,我不知道。我懂事起就跟着老四了。"

"那二声三声呢,他们知道自己的老家吗?"

余一声说:"师傅,他们也不知道哩,老四说我们三个都是他从路边捡来的。"

陈浩年觉得有意思,余一声和二声三声一起,都管他叫师傅。他的师傅是丁范忠,可是丁范忠一直不让他称师傅,只许叫班主。比起"班主"来,"师傅"其实有更多的温馨与接近,丁范忠贴心贴肺地对他好,却偏偏又僵着一张脸,拒绝与他靠得更近,总是这样。现在他不拒绝余一声,也不拒绝二声三声,他的年数比他们大不了太多,被他们"师傅"长短地一叫,立即就不一样了,仿佛肩膀上的筋骨一下子变坚硬了,他觉得有了责任,得把这三个孩子的未来都担起来。

他说:"以后我们要成立一个戏班子。"

余一声二声三声都很高兴,说:"好啊好啊。"

"好什么啊,现在光你们行吗?"他伸手在几个人头上各敲打一下。"得以后,懂吗,以后有钱了,召一些人搭入。到时候我们戏班子该取什么名呢?"陈浩年侧着头,似乎在深想,"茂兴堂,茂兴堂好吗?"

余一声二声三声把这三个字读了一下,很顺嘴,也很吉利。他们说:"好。"

陈浩年抿起嘴,茂兴堂这个名其实在他脑子里已经暗暗蹦跳一些日子了,茂兴堂与长兴堂,分明就像父子或者兄弟啊。班主如果听说了,便能明白虽然他离去了,但长兴堂仍始终存于心里,他最多只是长兴堂繁衍出来的一分子,永远血肉相连。

光绪八年清明节那天,陈浩年在海边摆下几碗菜、几盏酒,又点上几根香。他什么都没说,但余一声二声三声应该都看明白了,他是在跟父亲陈贵告别,所以也跟着下跪,跟着叩拜。然后陈浩年端起酒,手扬得高高的,一杯杯洒到海水之中。这个海也是有名字的,名字还很吉祥,叫太平洋。海在东面,但一片汪洋之水却是相通的,若是父亲陈贵真的已经葬尸大海,陈浩年希望水能将父亲的灵魂承载着,运回西面的安渠县老家。

第二天,他带着余一声二声三声踏上了兰阳平原北端的草岭小道。越过芒草遍地的草岭,再攀过三貂岭,那一头就是艋舺了。

许多日子后陈浩年才知道,"艋舺"这个古怪的名字原来是当地平埔族人的叫法,意思是独木舟。雍正年间平埔族人用独木舟载着蕃薯顺淡水河而下,到这里跟汉人交易,舟云集之处渐渐衍成一个闹市,就是艋舺。

一府二鹿三艋舺,这个谚语他在鹿港时就听到了,说的就是这三处的繁华。来台湾几年,不经意间府城他去了,鹿港他也去了,现在又到了艋舺。一个人与一个地方的相逢,可以当缘份来讲,更多的却是意外,是偶然。如果渔翁岛来的那艘船直接把他载到鹿港,他不可能在鹿耳门上岸,也就去不了府城安平,而如果曲普莲还洁身等着他,他不会从鹿港离去,不会辗转去宜兰,然后又从宜兰到艋舺。颠沛间,几个春秋过去了,他皮肉糙了,脸上长出了胡须,他已经二十六岁了。

二十六岁的孤身男人,任何女色竟都没有沾的兴致,兴致已经遁去了,无影无踪。

如果那年没有从渔翁岛离去,此时他该儿女绕膝了吧?他的妻子会是秦海庭,他的儿子也可以取名叫秦一秦二秦三。后悔了吗?好像也没有。这个问题有一点是似而非,他自己也是迷糊的,左右都有摇摆,最后只能一声叹息,然后放下了。

偶尔他也会想像曲普莲现在的样子,大概早就又怀上了,然后生了,生了一个又一个。他们都长得跟谁相像呢?如果像曲普莲,便也是那么圆嘟嘟的一张脸,有着小树林一样密密的睫毛和一头刨花般卷曲头发吗?若是有哪一个五官与浩月神似的,那么也就与他陈浩年模样酷似了......思绪到这里,总是像一脚踩进蛇窝里,浑身猛一激淩,忙不迭他就会一把擂醒自己。不能往下想,不能想,一想他的日子马上又变得横七竖八,太阳穴突突地跳。

离开鹿港的那一天,往事就被他封存了,抹上蜡。他不断跟自己说,忘了,快忘了,都忘了,忘了,忘了,忘了......

强行的遗忘犹如用一把大铁锤将生命猛地砸出一个大窟窿,豁开的口子终日呼呼透出侵骨的冷风。怎么办呢?从五岁起他就开始学戏,他只懂得戏,所以他也只能以戏来将那个窟窿填上。

余一声的戏如今已经像一锅火候熬够的鸡汤,渐渐出料了,余二声则担起主弦,余三声嗓音好,也可以独挡一面。在把这三个人带到艋舺前,陈浩年已经独自先去过几次,他看了庙会,又看了几场神诞戏台。然后他还看见艋舺到处是商店,店外挂出大大的招牌,一条条路挤挤挨挨的,走着各式人等,他们腰包里叮叮当当响着银子脆生生的声音,这使他们与坐在田间地头或者村头、穿着粗衣陋布听戏的宜兰人马上有了区别。

一点都没有错,陈浩年那天就是在银子的声响之中下了决心,他要来艋舺,把余一声二声三声一起从宜兰带到艋舺。

第一场戏在龙山寺的前埕上唱,还是《陈三歌》,陈浩年自己唱。

第二场戏转到艋舺北面的大稻埕,余一声与陈浩年一起唱。

第三场回到艋舺的剥皮寮,陈浩年和余一声二声三声轮番唱。

而每一场戏落幕时,如果场下叫好声不肯息住,陈浩年都会抱一把六角弦重新返场,这时他不再唱戏,他唱宜兰小调。

那样的山,

那样的川,

那样一道阿姆轻声叹。

阿姆啊,我记得我的祖先在唐山。

山那样俊俏,

川那样流淌,

阿姆那样一句句悄声唱。

同类推荐
  • 国家订单

    国家订单

    这个集子的题材分两部分,一是描写乡村生活的《烟村故事》,一是描写打工生活的《国家订单》、《白斑马》等中篇小说。王十月的乡土小说,继承了沈从文、汪曾祺一脉的抒情小说传统,在烟村故事系列中,作者倾心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在那一片水土上的生灵,抒写着人性中的温爱与美好。作者笔下的乡村,自然不是当下的农村,也不是过去的农村,而是一种理想化的乡村生活。作者在这里要努力告诉读者的是:我们还可以这样活。而反映打工生活的小说,有被《人民文学》以头条刊载的《国家订单》,有描写在金融风暴席卷下的普通中国工人命运的《九连环》,也有深入打工一族心理暗河的《白斑马》,更有文字中透着内心疼痛的《不断说话》……
  • 锦瑟年华

    锦瑟年华

    足够阳光俊朗的特长生袁夙,在临近毕业时突然成了两个美丽女孩眼中的香饽饽,锦瑟年华里不可错过的爱情盛宴就此展开。周旋在善良单纯的美丽女孩索林和对他奉若神明的富家女桐桐之间,袁夙内心矛盾重重。
  • 藏獒笔记之反盗猎可可西里

    藏獒笔记之反盗猎可可西里

    肖兵只身前往可可西里,加入反盗猎组织“暴风”,与凶残的盗猎者斗智斗勇、浴血搏杀……
  • 丹下左膳·日光东照宫

    丹下左膳·日光东照宫

    找寻伊贺狂徒下落的丹下左膳大开杀戒,却不慎掉入陷阱与源三郎相见;泰轩先生带领众人却难以为救;猴壶的破损让吉宗将军等人左右为难;心灰意冷的莲夫人面对父亲和女儿的无情痛苦异常;逃出生天后源三郎依旧对峰丹波无可奈何;剑术超群的丹下左膳的情思也“劈”不断理还乱……
  • 落果

    落果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 你无意的柔情万种

    你无意的柔情万种

    她只是父亲是养女,却尽心照顾父亲甚至不惜为了养父与哥嫂决裂养父对她也疼爱至极,不忍心给她增加负担亲口提出去养老院生活复杂的成长经历练就了她的高情商真应了那句恋爱中的女人智商是零的名句职场上的高情商怎么一遇到感情就完全成了白痴自认为的初恋根本只把她当做老乡,两个人最亲密的举动就是一起逛花市而已好在所谓的初恋自作孽找死去了再次遇到暖男的她又在同样的问题上栽了跟头巧遇中年大叔救她脱离这份尴尬境地他竟然还有一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女儿......等等,情况怎么越来越复杂给她些时间还是她自己去选择吧
  • 腹黑老师是妖王

    腹黑老师是妖王

    白天她是最普通不过的小女子一枚,卖萌耍乖,追自己喜欢的男人,也有爱慕她的众追求者,还有一个出生就订下的未婚夫。世人都知晓,她虽然出身于诛妖师名门,却是一个万人唾弃的废材诛妖师。晚上她却是让妖界所有魔物惊恐害怕的传奇诛妖师赤优,赤血的长鞭一甩,所有妖魔之物皆被捆获。脖子上面的那枚血红珠吊坠及她天生对妖魔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却因为封印的原因,她晚上强大的诛妖师气息,会在白天消失的悄无声息,双面诛妖师的身份,只有他一个人知晓这个秘密。全妖界的妖都在找她报仇,生命悬于一线的时候,都是他处处救她。而他……就是让所有妖兽臣服的众妖之君。
  • 背叛者的回归

    背叛者的回归

    诸天神佛倘若你们也要阻挡我的道路,那么休怪我将此方世界染成尸山血海哪怕我有一天为你身死,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喜欢你一个傻瓜喜欢上了一个根本不喜欢他的女生,但是他无怨无悔
  • 如果能不变

    如果能不变

    陈茉,一个循规蹈矩的女生,过着平淡又完美的生活,一直以为生活可以这么下去,一直认为生活不会有其他可能。可有一天,命运开始给她出了选择题,就是没有“维持原状”这个选项。
  • 命运永恒之命运篇

    命运永恒之命运篇

    都市痞子屌丝少年意外获得神仙指引,出乎意料的得到天书传承,一场异界浩劫开始缤纷上演,从痞子少年到异界霸主,他的命运一次次被改写,当人、魔、仙、妖重聚,一场争霸就此敞开大门,若果未成功,他将灰飞烟灭,永世不得超生,性命就此命悬一线……
  • 探罪

    探罪

    每一个罪恶背后,都有一个让人犯下罪恶的理由!或爱、或恨、或妒、或贪!这些便是罪恶的根源,而这些根源也正是一条条揭开罪恶的引线!探罪,探寻罪恶的根源,揭露人心的丑陋。解开一桩桩尘封已久的迷案、鬼案!
  •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她是个把黑也能说白,把歪理也能掰成道理,把死人也能气活过来的无良少女,靠着一张毒嘴说遍天下无敌手。她的格言:挡我金萝萝财路者死!当超牛逼的爱钱女穿到古代,遭遇三个厉害皇子,会擦出什么爆笑火花?本文女主以另类的方式,演绎一段爆笑的倾城之恋。
  • 萌宝买一送二:逃婚99次

    萌宝买一送二:逃婚99次

    夏晏沫从一年前一直做很香艳的春梦。回国后,春梦变成了现实。她崩溃的不知道是哪个变态男人每晚夜闯她家与她缠绵不休……更让她崩溃的是突然冒出来俩孩子喊她妈妈,孩子他爸还不是同一个男人。他如魅夜帝王勾起邪戾的笑,将她抵在身后的墙上,低头咬住她的耳垂:“夏晏沫,我让你逃了六年,这次该我收回利息了。”他手上拉着怯怯的女娃娃,笑得温柔似水,宠溺的眼神似乎要将她溺毙:“萌萌,叫妈妈。”
  • tfboys男自学院之高中

    tfboys男自学院之高中

    这应该只是一本续集,再续我心里的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