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1900000029

第29章 岛的北面 (2)

母亲随父亲迈入回春堂后,有一天泉州晋江浔海那里来了几个人,自称姓粘,祖上是大金国的大将军完颜粘翰,当年因避皇权间的猜忌残杀,改姓粘,一路迁移南下,最后在浔海安顿下来。那天,那几个人一进门,母亲就一下子呆住了。全部高鼻深目浓须!一排站过去,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而母亲,她的眉眼与他们竟是那么神似。找了二十多年,终于找到了。母亲这才知道,自己原来姓粘!而母亲的母亲则姓丁,是波斯人的后裔,元宋时期许多波斯人驾船从西域来泉州刺桐港做生意,然后留居在晋江陈埭一带,改丁、郭、金、夏等姓。一方女真族血脉,一方波斯血脉,生出来的子女注定就有几分与常人不同的异相了。曲普莲的圆脸小嘴来自父亲,但母亲也把长睫毛、粉嫩皮肤和卷曲头发给了她。以前曲普莲想,兄长比她仅仅早几年出生,是不是因此就抢先几年从母亲身上取走了更多别样的美貌?以前兄长是不留须的,现在留了,若不是脑后那一根辫子,恍然间,都会将他看成是从那些洋行里走出来的番仔。

曲普莲知道,兄长是不羁的,生性从来张狂怪异,他不是一个有闲心帮别人把担子挑起来的人。但他毕竟是兄长。他接信后肯按信上所嘱带来制茶师和拣茶工,说明他至少是愿意帮一帮她的。

这样就够了,毕竟有聊胜于无啊。能够在大稻埕见到兄长,已经宛若梦境了。曲普莲盯着兄长,唇微启,嗓子咕噜噜响。她一直想说什么,此时却僵着,一句也说不出来。

没有想到兄长不是以前的兄长了,以前兄长眼睛只用来看自己,目光从不肯在曲普莲身上踏实落下来,蹦一下跳开,蹦一下又闪走了,与看一块石一棵木无异。都说哥哥疼妹妹、姐姐爱弟弟,而曲普莲从小到大,却从未获得过那份柔软的呵护,反而常常是她总是把心提到嗓子上,终日照顾着这个长不大的哥哥。但是现在,兄长竟也会对她说"我来吧"、"我去吧"这样的句子了。按当地的规矩,茶未开采前,先得到山上圈下茶园,再给茶农付一笔订金,类似于姑娘下聘礼,称为采青费,兄长说我去吧;曲普莲要跟洋行的人谈茶价,兄长说我来吧;曲普莲要找人把茶从这里运到那里,兄长说我来我来。

兄长终于像一个兄长了。

光绪元年乡试落第后,兄长就不再应试。帮普莲从朱墨轩县衙逃出后,兄长也循到福州隐居几年,在南台岛当私塾先生,收些富家子弟开馆授课,直至朱墨轩任期满了,调往外地。光绪元年的那一场折腾,真把他性子中的火药味浇灭了很多,否则谁敢把子弟放心交出去?曲普莲相信自己与陈家兄弟间的事,给兄长也添下很多麻烦,但兄长不肯提起,他只是骂:朱墨轩那只恶狗!曲普莲其实有好奇,她想知道究竟那狗有多恶?怎么个恶法?但是兄长已经没有说下去的打算。曲普莲便换了话题,她问起母亲。是啊母亲!那个曾把她脚往死里缠的母亲,那个因为她嫁给朱墨轩而暗暗欢喜的母亲,她好吗?

兄长说:"好。"

"父亲呢?父亲好吗?"

兄长还是说:"好。"

然后兄长突然问:"哎,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你是跟陈浩年私奔的,怎么最后却成他弟弟的老婆?那个澎湖的女人又是怎么回事?"

曲普莲看着兄长,她明显感觉到他语调里的不满。这个问题其实兄长已经问过了,他第一天来,就跟陈浩年见过面了,是他自己跑到剥皮寮找陈浩年,回来后皱着眉呆坐了很久。曲普莲那时只以为兄长是替她生气,便告诉兄长是她自己催嫁的,要嫁给浩月。后悔了吗?她不知道,她从不去想这个问题,不能想,一想心就搓揉着疼起来。

兄长猛地吼起:"他怎么能跟那个女的好!"

曲普莲还是没明白。"他"是指陈浩年,陈浩年跟秦海庭好了,兄长很不高兴,她不知道兄长为什么不高兴。

兄长把对秦海庭的厌烦都摆在脸上,每次见面都视而不见,分明秦海庭迎上来,笑眉笑眼地打呼招,他的眼也仍会越过她,看到别处,再跟别处的人说起话。

他是故意的,几乎在羞辱对方。

曲普莲后来渐渐感觉不舒服起来,这事有点蹊跷,有点无法细说的别扭。

她想起古书上的一种说法:断袖之癖。

小时候她并不觉得兄长有什么毛病,只记得他爱穿粉嫩艳丽衣裳,不贪女色,说话音调古怪,仅此而已。一个人好好长着长着,会突然之间变幻出另一种性情?还是先前她自己也小,忽略掉蛛丝马迹?她不知道。

五月十五那天,曲普莲特地去了趟霞海城隍庙。

她一直诚心供妈祖,不过各种神有各自的好,台湾到处是神明,出了门三步五步就会遇上一个,她哪一个都不排斥。以前她从未进过这座城隍庙,见它不足一丈的庙门,天天都挤满了人,还诧异过。既然信众这么多,香火如此旺,何不将庙扩建了呢?一问才知,庙里的城隍爷是从对岸泉州同安霞城海边的临海门庙里迎请过海的,然后那年顶下郊拼后,同安人又从艋舺携带上城隍爷一起逃,逃到大稻埕这里,在鸡母巢穴上建起城隍庙。此穴是母鸡孵蛋的地方,所以小就小了,却不能大兴土木,否则就扰了母鸡,破了穴,坏了风水。

除了主祀城隍爷外,庙里还旁祀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谢将军、八将,马使爷和义勇公,大大小小的神像竟有六百多尊。曲普莲这次来,是要拜月下老人。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兄长。

兄长一直未婚娶,如此岁数了,相貌也堂堂,身边却从未有胭粉味出现过。以前家中也屡有媒婆出现,在兄长中秀才那年就来了,却被兄长不留任何余地婉拒了。那时兄长年纪尚小,倒合情合理,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兄长还是一个人,就不合理了。曲普莲就是想托月下老人帮个忙,让兄长能尽快迎娶回一位好女子。

娶一位女子!她点上香跪拜下去后,一直念叨的就是这句话。是的,娶一位女子!

秦海庭与她是否有同样的感觉呢?有好几次她很想问一问,话都到嘴边了,却又受惊似的猛咽下。很奇怪,兄长在陈浩年身边出现时,总漾出一股说不清的柔软,经意或不经意间手碰一下,眼瞥一下,碰与瞥本来都很正常,偏偏就是被兄长弄得有点不正常。

回春茶行的生意不好,一切果然都被秦海庭说中了,洋行压价,购进的量也小,所有的茶行都蔫在那里。曲普莲几乎没法睡一个好觉,她终于承认自己冲动了,还是太冲动了,那样看几天逛几个店,她哪里就能弄得清这个江湖的凶险?但现在脚既已跨出,又不能想收就能马上收得回。店租下了,机器买来了,工人雇在那里了,踏青费又已经付出了,总之一笔一笔都是钱,可是制好的茶却囤在那里售不出去。

入冬了,茶师和茶工一个个脸色都焦黄地盯着她。按原先所约就该到了他们要返乡的日子了,可是钱呢?他们的工钱并没有都拿到手。兄长现在已经说不出"我来吧"这种话了,他一直也很费力地跑洋行,仗着自己几乎有点相似的容貌去套近乎,人家哈啰几声,价却仍不肯往上提。

那天听说怡和洋行要收一批茶,天未亮兄长就遣人拉去茶了,晚上才回。去的是一车茶,回来还是一车茶。消息不是仅他们一家听到,全台湾都听到了,上半夜就已经从八方涌去等在洋行外,轮到他们,兄长说:"人家说够了,不要了。妈的,不要了!"

曲普莲看着兄长,兄长说话时胡须一颤一颤地抖动,像那里立着一群愤怒的小人,张牙舞爪,挥拳踢腿。她很想伸出手安慰一下兄长,说点什么,突然间自己舌根却硬了。

这时兄长又说:"今天认识一个从彰化来卖茶的人,问了他,说朱墨轩那狗东西走了,调入京城了,到刑部任主事去了。没有天理啊,他走时,漳化人竟夹道挽留啊,还送万民伞!夸他建书院、理赋税、修水利什么。那样的狗屎,还万民拥戴,是不是都瞎了眼啊!"

曲普莲没有答。其实她跟兄长想的并不一样,她一点都不惊诧,朱墨轩有狠的一面,也有书生气的另一面,就是在安渠县时,他也一直是勤政的,但勤政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一面可以竭力为民办着好事,转过身仍然可能不遗余力地祸害百姓。人总是这样,有意无意的都罩着多副面具,每一个面具也许都是真实的,但此与彼之间,往往又极为迥异、大相径庭。她叹了口气,不想接兄长的话茬,这时候她不想谈起朱墨轩,一点兴趣都没有。

她先去煮一碗面线糊给兄长吃,又端来一盆热水让兄长洗洗。累了一天了,天又那么冻,她看到兄长手青白得像一串葱头,几乎找不到血色。

然后她给自己也倒来一盆热水。屋里很静,兄长在另一间房里,应该睡着了。这时候,海对岸的安渠县回春堂里,母亲也睡了吗?

她把脚浸在热水里,一股麻从脚底水流般往上蔓延,一直贯上头顶。这是属于她的时间,水非常烫,烫到差不多可以褪鸡毛的程度,脚伸下去,似乎都能听到吱的一声响,白蒙蒙的雾气就在眼前散开了。然后直到水凉下来,冰冷了,她的脚才依依不舍地从水里抽出来,搁在木盆子的边沿,慢慢晾干。整个过程非常漫长,她充满了耐心。她爱自己的脚,一双曾费那么大力气拼命完整保存下来的脚。没有被裹过的脚,张扬放肆的一双脚,成为她对自己唯一的喜欢。

这世上可以没有她,没有她这条命,只是没有了这双脚......这么一想,她心里又觉得放不下。把盆里的水倒掉,她还是与往常一样躺上床。本来她似乎没有这个打算了,觉得不睡可以,不活也可以。

下半夜她突然没来由地醒过来,竖起耳朵听着,外面仍是安静的,没有其他响声。外面天那么黑,敞开的窗户外透不进一丝光亮。这是一个幽暗的夜晚,星辰与月光都缩到哪儿去了呢?她转个身,又转个身,渐渐就又睡了过去。等着早上醒来,门一开,竟看到一脸疲倦的秦海庭。

"你醒了?"

"你怎么来了?"

兄长说:"海庭下半夜就来了,一直坐在你的屋子外。"

曲普莲惊愕地瞪大眼。下半夜她醒来过,为秦海庭醒来过。在夜的那个神秘瞬间,秦海庭的气息蹑手蹑脚地抵达过她的梦境里,与她呼应了一下。可是秦海庭又是为什么到这里来?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兄长的缘故。

兄长夜里其实没睡着,他感觉不对头,眼皮老跳,心一直七上八下的。站在窗子外他也看到洗脚的曲普莲,一个人不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脚,并且有那样一种瘆人的神情。他浑身的毛孔一下子张开了,像一张张惊恐的嘴。他连夜去了趟艋舺,他跟陈浩年说了,陈浩年又跟秦海庭说了,所以秦海庭就来了。

平日里曲普莲很少去艋舺的剥皮寮,但秦海庭却常到大稻埕来,来了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从一筐筐茶中穿过,却不再谈到茶,好像忘记有茶这东西,好像视而不见。这次来,她也不谈茶,看到曲普莲从屋里出来,她一下子笑了,像俯身从地上拾到什么宝贝。她说:"啊,你看阳光多好啊普莲!"

曲普莲瞥兄长一眼,她在怪罪兄长。兄长那么高大壮硕的样子,还以胡须做了装饰,貌似坚固可靠,可是忽然之间兄长又会孱弱得胜似小动物。他的孱弱倒不为了给别人看,但一定要惊惊咋咋地让陈浩年看到。结果呢,结果陈浩年也不稀罕这一幕戏,竟只能由秦海庭来承担。

曲普莲说:"海庭姐,干嘛呢,跑这么远。以后好好在家睡着。"

同类推荐
  •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同名小说,以女主角王小灯为中心,小灯本名叫小登,七岁那年,无情的唐山大地震把她本该天真无忧的童年残酷地震碎,也把她此后30年的人生震得支离破碎。此后30年,小灯一直处于逃跑状态,最终只能一次次把自己逼向死亡、把身边人逼向绝望。小灯是一张网,将她跟母亲、女儿、丈夫、弟弟、弟媳、养父、医生的关系全部缠绕起来。作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事件,对人物心理探索更加深入,对灾难与人性的思索更有力度、更加广阔,使作品有一种化蛹为蝶式的飞跃。
  • 脸是灵魂的肖像——沉浮

    脸是灵魂的肖像——沉浮

    本书由石钟山先生倾情推荐并作序,是一部经典的透视灵魂的中篇小说集,也是最激励人心的职场、商场、情场及官场生存小说。作品在剧中人物所有的举动中透露其灵魂,从而掀开了斑驳复杂的人生世相一角,呈现出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真相。
  •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这是一个转瞬生死的年代,人心动荡,世情薄凉。他,如兄如夫,热烈如骄阳;他,亦师亦友,干净如月亮;她一天天成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烽火佳人,利益交错,谁是谁的棋子?谁得到?谁失去?谁痴情?谁断爱?谁又能走出欲望的河流,采撷那一缕栀子的淡香?
  • 高原小城

    高原小城

    《高原小城》主要写的是“文化大革命”前后一座边疆小城的时代沧桑,但和其他“文革”题材的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小说通过高原小城云水县以麦青青为代表的一群少年儿童的青春人生和他们的成长史、命运史,反映了他们的家庭、边疆社会,甚至我们国家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时代浪花和历史走向。作品以青春文学的形式,负载着特殊年代的家国情怀,以青春小人物的命运史,去编织边疆高原小城的沧桑史。这样,这部小说就以一座小城、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撰写出了沉甸甸的家国史。不一样的艺术着笔点,自然也反映了作家不一样的艺术慧眼。
  • 红梅村

    红梅村

    本书讲述了一段放生在红梅村的爱情故事,以此来见证一代人的青春和成长。
热门推荐
  • 三国之赵云新传
  • 我的老婆是特种兵

    我的老婆是特种兵

    为了照顾牺牲的战友的家人,特种兵之王陈浩然毅然退役。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想要低调而平静生活的陈浩然,却引发了一个个啼笑皆非、装逼打脸的故事!
  • 风起云霄

    风起云霄

    昔年,玄宗走尸破天咒,今日,为求真相入组织。不为懵懂人,不当襁褓儿,我撒我热血,我求我真心,云霄过眼烟,风起笑苍天!
  • 三分浅尝

    三分浅尝

    “所谓宇宙不过是,你是南而我是北,你是平而我是仄”不愿意与你做朋友,因为朋友无法十指相扣不愿意与你做恋人,因为我害怕你会厌倦我愿此生为你饮风尝冻做樵夫的柴做渔女的船换你来世施以青眼还复温柔
  • 杀戮核心

    杀戮核心

    造仙观,集信仰,铸无上神识。斩万兽,练虫血,修万灵不灭。聚弱众,觉九纹,立杀戮之心。定安邦,征万族,留不世功名。
  • 上蹿下跳小冤家

    上蹿下跳小冤家

    本是一对璧人,她却因三年前的一次出丑,就含怨至今。是什么让她不惜千里迢迢跑去苗疆跟苗王谈条件。又是什么样的恨,让她为了搞垮昔日的爱人,不惜奉献出自己。可是,报复归报复,想他林家大少的未婚妻耍任性要嫁,就不信那苗王果真敢娶……
  •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介绍了合理喂养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和咀嚼与消化能力,介绍了不同的辅食制作方法和营养特点,以及辅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给予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些必备的喂养技巧,让妈妈们能轻轻松松掌握。宝宝在0~3岁这个时期,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袭击”,宝宝一生病,妈妈就着急上火,担心吊针、吃药副作用大。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知道毛泽东同志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谁作的吗?这首充满感情、寓意深刻的词是他为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女士而写的。这位年仅29岁的女英雄,正是我们这本小册子所要叙述的主人公。开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911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是清清楚楚的,并为她今后坚定不移地投入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命格八部

    命格八部

    他本是一代天骄,为解救被困的生死兄弟,转世拿回命格盘与荒芜神祖之血,捅破宇宙,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老千的巅峰II

    老千的巅峰II

    作者曾经是一名职业老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老千是一条歧路。无论在赢钱时多么的风光,都无法掩盖背后的凄凉。没有能跟家人分享的成就,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阳光下,谁知道下一个局会不会要了你的命?谁知道今天还亲兄热弟的朋友,会不会在赌场忽然翻脸无情,设计陷害?作者用那些确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告诉所有心存侥幸的人,赌是万恶之源,不管你暂时是输是赢,最终的结果都是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