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64000000002

第2章 Law and Order的传奇

先说说我的工作吧。我曾在半官方、半非营利的机构纽约市公共辩护人办公室工作,也就是著名的The Legal Aid Society。The Legal Aid Society成立于1876年。至今,Legal Aid Society处理超过85%的纽约市刑事案件,有律师接近1000人,以及另外1000名左右来自private practice的volunteer,和大约700名社会工作者。The Legal Aid Socity不仅处理一审案件,而且致力于推动社会正义和司法改革,是全美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共辩护人机构。

我想去这个机构工作,起源于一部著名的美国电视剧,Law and Order。这部电视剧起拍于1990年,以纽约市的真实案例为背景,每一集以一个案例为基础,前半集讲述警察探案,后半集讲述法庭。每一集都涉及一个重要的经美国最高院审查的宪法问题,在90—94年间,先后涉及了堕胎问题、安乐死问题、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对无家可归者的“住所”搜查合法性问题、犯罪人的过去罪行可否作为证据、宗教场所是否可以抵抗世俗法庭为嫌疑人提供庇护等二十多个宪法问题。在我读法学院期间,曾经有一个法学教授在得知我喜欢Law and Order后,向我坦诚,“I followed Law and Order 90—94 religiously”(我向信仰宗教一样严格追看90—94年的每一集Law and Order)。Law and Order后来发展出各种衍生剧,包括Law and Order: Criminal Mind, Law and Order: Special Victim Unit, Law and Order: Los Angeles等等,直到现在仍然活跃在美国电视屏幕。

我是Law and Order迷,特别是90—94年间,人到中年的Michael Moriarty先生扮演地区检察官Ben Stone的那段时间的Law and Order。Michael Moriarty拿了好几届戏剧Tony奖,喜欢爵士乐,弹的一手好爵士钢琴,写的一手好文章,身形高大瘦削,作风老派,潇洒而一身凛然正气,嫉恶如仇,最重要的是,他板起脸来训人的时候,真是极尽讽刺挖苦、牙尖嘴利,恐怕站在他对面的人,即使在演戏也恨不得钻进地缝。我最喜欢他拖长了柔软的嗓音,蓝眼睛带着严厉探寻的味道,带着挖苦的口吻说,“—Sir.”

后来我回国开始上豆瓣,看见Law and Order小组里另一个崇拜Michael的女孩子感叹和Stone叔错过了几十年的时光。我认识Michael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刚从一次因为酗酒引起的中风中恢复过来,而我二十多岁,还在学校读书,他比我父亲年纪还要大得多。电影里的Ben Stone,是权力很大的地区检察官和政客,而现实里的Michael,就像对抗风车的唐吉坷德,虽然因为荒唐而偏激,却带着英雄主义气概,在垂垂暮年,和美国政治、特别是好莱坞知识分子圈子里那种几乎一边倒的“政治正确”作战。

当我读法学院的时候,我对Michael的崇拜到达顶峰,在好莱坞文艺圈子里的政治保守人士开设的政论博客BigHollywood上天天看他写极端保守的政治评论。Michael有极端保守的政治立场,崇尚美国传统价值观、反精英、反国际贸易、反共产主义。他是如此极端,以至于他曾经长篇大论歌颂莎拉帕林具有美国人民的母亲一般的勇气和智慧,将带领美国人民走上真正的幸福之路。很难想象如此聪明优秀的Michael和帕林能有多少精神上的共通之处。

恐怕那时候,两次中风、停止演戏的Michael,已经是个孤独的老人了吧。他曾经演过堂皇政治人物,曾经上过战场被人用枪指着胸口,曾经在曼哈顿最炙手可热的爵士乐酒吧里弹琴,曾经写过畅销的政论集,曾经在饭馆里因为反对当时纽约市长对电视媒体的政治审查而掀了市长的桌子,曾经为了与Law and Order编剧不同政见而毅然辞演。而如今,他住在温哥华郊区风景如画的Maple Ridge,和多年女友相伴,因为长期酗酒引发生命危险而不得不为戒酒而挣扎,有报道说他由于脾气暴躁出言不逊,在当地不止一次被小流氓打,曾因此被打坏过一只耳朵。但过去的荣耀闪闪发光,支撑着Michael的脊梁和似乎永远不会被击倒的骄傲。

在读了无数让我惊叹Michael文笔优美尖锐而又完全无法理解他的胡言乱语的博客之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给他写了封电子邮件。我是在他自己建立的网站上找到Michael的邮箱地址的,说起来真让人汗颜(为我尊敬的Michael汗颜),那个网站是被他废弃的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的网站。上面充满了他的各类激昂的争论和胡言乱语,当然他也没有得到几张选票。而且那时候,他甚至已经定居加拿大,而且要求成为加拿大公民,原因是觉得对美国怒其不争,政府已经被愚蠢的左派势力和有色人种占领了。事实上加拿大只有比美国更左。Michael年轻时演Holocaust里的纳粹律师,中年时演Law and Order里的地区检察官,最重要的两部戏都是政治感很强的人物,他也入戏很深。

在那封断断续续写了好多天的邮件里,我倾诉了我对Law and Order的喜爱,告诉Michael我有多么迷恋他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说的每一句话,我把Law and Order看了多少遍,几乎可以把他扮演地区检察官在法庭上的演说词倒背如流。我告诉Michael,为了读懂他艰涩难懂的政治评论,我看了多少书。告诉他我喜欢他年轻时候演的妙趣横生的B级片、怪物片,喜欢他在那样粗糙的片子里,闪闪发光的像一首诗,喜欢他坐在钢琴前面,身材那么高大,手指那么纤长灵巧,随手弹一段爵士乐,然后倚在钢琴上笑。我告诉他我好遗憾没有看过他演过的戏剧,但我看过那部著名的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反映纳粹历史的电视连续剧Holocaust,这是我唯一能从头看到尾的二战片。

他给我回信了,而且也是长篇大论的。他亲切的,几乎是有些迫切的告诉我,几年前,他也和一个法国共产主义分子通了很久的信。他试图改变她错误的政治理念,但最后失败了,他发现两个人的政治观念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坚决中断了联系。他希望我能从他那儿得到比她更多的教益。

我和他的通信维持了半年,我的信总是写的很长,他也回复的很长。他虽然经常怒骂我被洗脑以及愚蠢不可救药,却非常喜爱我,有一次甚至动感情的说,如果我在美国感觉孤独无助,他可以代替我的父亲暂时保护我。那段时间,由于我自己愤世嫉俗,他的脑袋既高深又非常混乱,说话常常荒唐不经,还自称可以做我的父亲,我常有一种错觉,我是杨康,他是发了疯的欧阳峰……我和他说我每天的法学院生活,说我读了什么书。问他对政治事件的看法,以及为了和他多说会话,故意拼命为我并不以为然的事情辩护,引起他作为极右分子的愤慨和怒骂,从而能多看到几行他写的文字。Michael虽然经常和我怒气冲冲的争论政治问题(他是极右并热爱美帝,我是毛左、小将、共粉、自带干粮五毛、you name it),但有一次他非常和蔼的引用了丘吉尔爵士的话,说我原谅你,一个年长的liberal说明他没脑子,一个年轻的conservative说明他没有心。听了这话,我知道他和我一样,愤怒和争吵只是因为太孤独了。

后来当我毕业以后去纽约工作,开始天天去法庭,天天和地区检察官打交道,我和Michael的通信已经停止了,原因和那个法国共产党一样,他觉得我是无法继续从他那里得到“教益”了。

我记得在Law and Order里有一集,有一次有一个性格猥琐的犯人坐在他办公室对面的座位上,试图叫他Ben,他冷冷的说,“我通常只允许和我非常熟悉的人叫我Ben,而Sir,我还没有准许你这么做。”这个片断我反复看了无数遍,总是让我会心发笑,而那时候,我不敢相信我也能坐在真正的地区检察官办公桌对面,为我所关心的人们商谈一个轻一些的刑罚,或者更稳妥的保护,真是有美梦成真的感觉。

我说不上来我做的这一切,包括做这份工作,究竟是因为对Michael深深的热爱,还是因为在我内心深处,为因为生活所迫而触犯法律的弱者免费辩护,帮助他们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为他们的命运而牵动内心情感,是一份最理想的工作。我的生命很长,而在我循规蹈矩的人生中,恐怕能这样活着,把我内心的愿望、情感和能力发挥到极致,也就只有这样短短的瞬间。

我曾经一直期待着,等我的工作、生活都稳定下来,有了充足的积蓄,我要去温哥华Maple Ridge看他,就像我在《成名之后》里写的少女毛米那样。在一个潮湿的下雨的午后,给他买一篮子美丽的苹果,悄悄地走到他后院,尽量不打扰他,给他一个来自热爱他的粉丝的温暖的问候和拥抱,陪他聊聊天,喝喝酒。但现在什么条件都具备了,我却不会再去做这样的事情了。过几年,恐怕他身体也不允许接待客人了。

但这份情感已经融在了我的宝贵生活记忆中。当我第一天踏进刑事庭,和supervisor一起站在法官面前,当我晚上,站在麦卡锡先生背后,第一次听他询问临时羁押监狱里的年轻女孩子发生了什么、她为什么会被警察逮捕、需要什么帮助、如何联系她的亲人的时候,这份无比宝贵的情感已经找到了它最好的归宿。

这个女孩子,叫塞琳娜。是个有些胖乎乎的、染着金发的西班牙裔女孩子。她是在时代广场被警察逮捕的,原因是试图卖淫。她大概是下午三点多被关进临时监狱的,在我们interview她的时候,差不多是晚上九点多。她一直笑嘻嘻的,在系统里查记录,这是她第三次被逮捕。

麦卡锡先生让我记住他问了些什么,记录了些什么,如何和当事人的家里人联系与沟通。那个晚上,他一共interview了十三个人,他手下的其他律师interview了二三十个人。那并不算一个忙碌的晚上,而当我半夜走出法庭的时候,黑漆漆的大街上下雨了。我的心情实在很难用语言描述。

p.s,既然这是一个专栏,想来我可以写任何我想写的东西。既然说起了我热爱的演员,随手搜索一下google,我看见今年年中的时候,他接受了Washington Times一个记者的采访。这只是一家愚蠢的极端conservative的报纸,记者估计和我一样是个粉丝,说话尽是迎合着Michael,但Michael骂起人来还是这么让人发笑。

看看吧:

The communists have always thought of Americans as "useful idiots." That Republicans like the Bush family and Senator McCain seem to have agreed with that estimation of America and Americans Not even Shakespeare could come up with a pack of wolves this presumptuously stupid.

http://communities.washingtontimes.com/neighborhood/making-waves-hawaii-perspective-washington-politic/2013/may/25/interview-michael-moriarty/

同类推荐
  • 写记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写记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探讨了记忆消除和更改的故事。二十五岁青年东子开了家可以给人修改记忆的店,每一位客人,都带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走进店里,他们要求删掉那些遗憾,保留那些快乐,填补那些空白。也许你并不知道,翻过记忆的A面,你会在B面看到完全不同的场景……人们所拥有的每一段记忆都被写在一根根极细的记忆线上。大脑用它独有的方式去记录人体感知并接收到的信息,又在需要的时候以它的方式解码、读取。一部分记忆似乎印象深刻,那是因为人体接受的刺激强烈,大脑写入的内容充实,占据的体积也更大;其余那些可有可无的部分,则是因为在录入过程中仅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至于需要回忆的时候,总显得朦朦胧胧,似是而非。
  •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四个小说是作者两年间写的若干短篇的一部分,作者每隔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写一个短篇,以此来缓解思考所带来的冲击和焦虑。希望过段时间(或许会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挣扎期的作品会有一个清晰的导向。
  • 精神采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精神采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意识的科幻小说。陈更是一名精神采样员,负责体验形态各异的生活,将所经所感制成精神的切片,卖给客户。他非常善于此道。他的事业虽大起大落,但他却一直站在行业的前沿。他与精神采样的创始人萨缪尔在敌对中合作。求学路上,他遇见了研究理论物理的尼古拉斯和开发人工智能的蕾拉。他们三人成为好友。陈更的采样也因之超越了人类的大脑,蔓延到万维网络,甚至触及宇宙的边缘。陈更上大学时曾利用精神采样赚取外快。他是最早掌握切片技术的人之一。买卖切片尚属违法勾当。他利用年轻人的胆略迅速搞到了技术。他把记忆中北京污浊的空气,嘈杂的夜晚,人声鼎沸的闹市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截取打包,倾销回山清水秀的家乡,很受欢迎……
  • 被喝咖啡的上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被喝咖啡的上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一直以来,上海人在中国都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如今的上海人,颇不受全国喜欢:上海人冷淡,自私,势利,排外。作品试图通过当地建筑、当地人的回忆来还原上海人最初开始活跃的租界时期,探寻上海人独特的内心世界,找到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历史、社会、自然因素。其中租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上海人的乡土本性形成的张力,全球各地大量人口涌入形成的移民城市结构,对上海人生存态度有着核心影响,由此能对上海人有更全面的了解。作为上海人,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着浓厚的情感。作品并不是严谨的人类学研究论文,通过一条街道,一个人物、一场变革的时空还原,整理当时报刊杂志的相关描写,用讲故事的结构,聊天的节奏,串联200年的上海变迁,上海人的内心由此浮现。面对熟悉的城市和生活,将自己抽离出来,换一个角度去解读,去追根溯源,才发现原来自己习以为常的日子,竟是如此不同寻常,这种人类学最直接的乐趣,在作品中跃然纸上。啸峰,80后上海人,互联网从业者。对人类学情有独钟,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坚信人类学可以走入更广大的读者群之中,这是他第一次人类学研究尝试,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让人对上海人有更全面的了解,就已经有了现实意义。
  • 面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面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当米杨一直将自己藏在面具下面,以为这样可以藏住自己的缺点,可是面具也隐藏了最真实的自己,直到最后,他才明白拿掉面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看见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小说围绕表情与面具,真实与虚伪展开,通过巧妙的设想和鲜活的生活细节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写下今天的故事,让人们用心去念。
热门推荐
  • 我的青春嗨起来

    我的青春嗨起来

    青春是青涩的果实,友谊是宝贵的财富,好好珍惜吧!
  • 我师傅有个好徒弟

    我师傅有个好徒弟

    身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在面临毕不了业、女友离去、找工作碰壁等让陈埃心烦意乱、甚至萌生就此了结自己一生的念头的时候,一个老头出现在他面前,告诉陈埃不想让自己的千里眼、读心术等等神功失传,想要收陈埃为徒,激发他身体的异能力。作为一个学习物理的学生,陈埃当然不会相信他……
  • 花落花枝寒月凉

    花落花枝寒月凉

    他贵为九五之尊,跪下求她原谅,一天不行,一月,一月不行,一年,一年不行,一辈子。酒杯玩弄于他的指尖,花前月下,月光美酒夜光杯。可在她转身离开之后,他的眼角居然有一滴泪落……江山,他要。她,他也要。
  • 桃花骨

    桃花骨

    红尘错,错过多少花开花落,不能欣赏你的美,是我的罪过!他是与她订有婚约的少年诗垠,却在她最美丽的时候错过了她,从此承受着她一次一次从自己身边逃到别人怀抱。他是与她一夜之情的青剑舒词,却在她一刀刺入他胸膛的时候爱上了她,然终在恩怨情仇、朝野倾轧中越走越远。他是将她送到别人床上的浪子楚赋,却在生米煮成熟饭时迷恋上了她,于是不计手段要得到她,却每一次都是将她推到别人身边。“蛇蝎”一样的女子,不碰,是一种诱惑;碰了,是一种罪过!而如果注定不能相守,那么,请让我为墓,做你今生的归宿……
  • 素食养生

    素食养生

    本书针对如何从吃素食中获益,怎样才能吃的健康漂亮进行讲解,可以说是学会家庭健康饮食的好帮手,为向往健康的素食主义者们提供知识后盾。它为女人、孩子、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等从素食对抗疾病的角度提供了有益的素食推荐;为肥胖一族提供了素食瘦身方;为爱美人群提供了素食养颜方;为素食主义者们解答了如何从素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食谱和菜谱。可以说,一书在手,马上就可以开启素食养生的健康生活了。
  • 位面穿越之王

    位面穿越之王

    宅男汪诚得到了一个“位面穿越神器”,拥有了能够穿越到电影、小说以及游戏位面的能力。在每次完成位面之旅后,根据相应的评价度,他还能获得一些人物技能或者特定物品的奖励。不过在穿越各个位面的过程中,汪诚发现现实世界中竟然还有其他位面过来的穿越者,他们有的想要破坏地球,有的甚至想要统治地球,汪诚能够战胜这些强大的穿越者们,守护地球,最终成为位面穿越之王吗?
  • 鸾求仙

    鸾求仙

    传说,上古时期便有五凤,凤象者五,五色而赤多者,朱雀;黄多者,鹓鶵;紫多者,鸑鷟;青多者,青鸾;白多者,鸿鹄。得五凤者,会得天大的造化,神族之女凤曦鸾被五凤始祖凤凰一族凤凰投生而生,出生便红发,红眼,背后更是带着一只满背的凤凰图腾,当凤曦鸾行走大陆,闯荡各界,聚集五凤精魄,世界将变何样?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月世界之旅

    月世界之旅

    简介什么的太麻烦了,月世界的同人而已,新人新书。基本上不TJ率为0.000000001%
  • 鲁院作文:中国少年作家班优秀作品选(高中版)

    鲁院作文:中国少年作家班优秀作品选(高中版)

    现在时兴新概念作文,它突破了传统作文的模式,拓宽了作文的原有概念。是一种全新大胆的尝试。《鲁院作文》是中国少年作家班的优秀作品集,其作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文写作增加了知识的含量、生活经历和人生体会,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别于传统作文。本套丛书分为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三册,收纳了优秀作品400余篇,供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鉴赏,相信同学们能从中找到写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