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粥刚喝过,前巷四老叔就来了。进门坐下,后巷大乌伯也来了。秋红招呼了一声,刚要问,他们奔老独而去。秋红就愣在门边,嫁过来这么些年,几乎没见过寨里哪个人专门找老独聊。公公的独,秋红花了两年才适应。偶尔来了人,找阿锐的多,偶尔有找婆婆的。慢慢地,大多是找秋红的,这座“下三虎”里的日子是秋红握了轴转着的。
又陆续来了两三个人,都是寨里的老辈,都找老独的。秋红呵呵地招呼这些老叔老伯,惜霞笑着拉椅子搬凳子。老独努力扯了下双颊,扯不出像样的笑意,索性用心煮水、洗杯、沏茶。既是找老独的,秋红招呼了一会,自进灶间洗碗。老独把茶沏好,惜霞说:“喝茶,喝茶。”
几个人附和:“喝茶,喝茶。”
老独只点点头。
都端着茶喝,阿芝很早带了阿虎阿聪出门闲逛,厅里只有喝茶的声音,听得出都喝得很小心。
哪一个突然指住厅一角:“扬琴,老独买了扬琴。昨晚听到扬琴声了。”
惜霞眉眼的笑被风吹了般,两颊浮起一层灰白。她站起身添水,手指微微抖,终究是躲不过的。
“是,听到了。”一片附和。秋红出来的时候,看见那几个长辈围在扬琴前面,去掀扬琴上的布。
“老独,来一曲。”
“来一曲。昨晚我细听了,这么多年没听见你的琴声,一点也没走样。”四老叔叹着,他家的后窗正对着老独家的大门。
说话间,琴被几个人轻轻挪出来了,站在厅正中,椅子也摆好了,转头看着老独。他们几乎不记得老独说话的样子,但他们记得老独的扬琴声,就算隔了这么些年。老独的琴声代表了某段日子,某种生活。听着这琴音,这些老辈人的记忆突然有了某种依托,柔软而温暖。
老独望了下惜霞,她的脸还有点白,但望着他,目光突然放松了,是放下什么,任其自然的样子。老独就朝扬琴走去,坐下。
几个老人坐下,表情和坐姿都变得舒展自在。
老独的琴竹扬起,落下……
几个老人眼皮微垂了,他们看见金河溪的水在日光下闪呀闪,晃得人睁不开眼;看见溪边竹子在风的拉扯下一波一波地往远处伏过去,那阵风就被染成了绿色;看见着花衫的女人斜挎了整篮的衣裳,在堤上一扭一扭地走;最后看见戏台上哭着笑着的人世……他们听见溪边女人们刷刷拉拉的洗衣声和嘻嘻哈哈的闲扯声;听见夜里田间的水车咕咕的吸水声和男人的喘息声;最后听见花旦映婵弯弯转转的唱腔……
琴竹停下,老独余音一样静坐琴前。
良久,有人叹:“没变,还是那个味,这么些年什么都变了,老独的琴声还是那个样。”
“这么多年的锄头,也没把老独的手指磨硬哪。”
“我看老独心里那把扬琴一直敲着。”老乌伯笑着,几个人都笑起来。
老独摇摇头,不知是否认还是谦让。
“不愧是当年金河乡一把好扬琴,名声在外的。”老四叔说,“可惜乡里潮剧班散得太早。”
煮着水的秋红想,原是这样,真想不到不言不语的公公还曾是乡潮剧班的。
“还用说,当年金河乡哪个不知,王扬琴!”
这话几乎是随口而出的,客厅猛地静了。老独伸手摸烟丝。秋红看见婆婆猛地立起,又猛地坐下,腰背哧地像漏了一股气,弯软下去。直到那几个老辈走,才勉勉强强地扶着椅子,起身相送。
关于王扬琴,秋红没问公公婆婆,一个是秋红觉得当媳妇便当媳妇,探听长辈子的事总归不合礼仪。另一个是秋红想,过日子便过日子,直通通过下去是最合适的,什么王扬琴李扬琴,最好是什么事也没有。秋红要的是四平八稳地走着,日子么,没必要走得拐里拐弯,弄什么花花哨哨的东西。现在,阿芝的事有了着落,这个家的日子就该妥妥当当,顺心顺意地走下去。
但关于“王扬琴”的闲话与故事还是朝秋红迎面扑来。都零零碎碎的,但像风,躲都躲不掉的,像味道,拂都拂不去的。
听到老独的扬琴曲,有人说想起几十年前老独的琴音。这有什么,四乡八寨看戏的都听到了,听的看的还是那个花旦映婵。因她那句王扬琴,看戏时才用耳朵找过老独的扬琴。
最特别的不是配戏的那段。是戏散后的扬琴声。
那么晚,戏早散了,戏班的人都回临时搭的棚舍歇了,戏台静静睡在池塘前。有人听见扬琴声突然响起,水一样在那个空荡荡的戏台上漫流,接着花旦映婵的唱腔起了。没人听得出扬琴敲的是什么曲子,也没人听出花旦映婵唱的是哪出戏的片段。琴音和唱辞一应一和,像两个人说着话,一会儿是闲话的和缓,一会儿急急地像争着什么,一会又低低地带着点莫名的哀软。棚舍里多少人醒了,躺在帐后不出声地听。听来听去明白了,琴曲是即兴起的,唱辞也是即兴编的。王扬琴和花旦映婵半夜琴歌对和的事传出去了。
这两个名字提到一起的时候,人们的口气和眼神就莫名地弯曲,扭来扭去,扭出些弯弯绕绕。由此衍生出来的想象和故事,已无人能说清。
有人把想象长长地拉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年花旦映婵如果没有离开,她和王扬琴的琴唱相和会一直缠绕下去,绕得到今天么?会是什么样的?想象到这里,几乎有些无能为力了。当年,花旦映婵到金河寨这样的小寨来唱戏,每请必到,全是因为王扬琴。县上的名旦,是什么样的规格,乡上镇上都得三请四请的。
金河寨她来了,戏台一开便来。
有人说,花旦映婵亲自要求过来金河寨唱戏,她说:“她想在王扬琴的琴音里唱。”
这样的话是真是假,已无法根究。终归又有新故事枝枝蔓蔓地生出来,上面开满叫做“花旦映婵”和“王扬琴”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