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1000000005

第5章 姐弟

待到过年,芋儿一家人再来到山里,嫩弟跟芋儿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地熟悉了。芋儿没有失约,她自己背了一书包的故事书来,有的是借给嫩弟,更多是直接送给了他,里面还有一本新华字典。以往同班的男生们总爱跟芋儿借书看,好多都忘了还,催来催去都不管用。嫩弟则不同,借给他看的,总是早早地读完,好好地还回来,还要请教芋儿很多问题。芋儿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在虚心得近乎虔诚的嫩弟面前,她的学问和聪慧得到充分肯定,恨不得倾囊以授。于是在奶奶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嫩弟一到家里来,吵吵闹闹的芋儿就一下安静沉稳起来,两人闲话少叙,很快就讨论起一些叫大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这个说:“姐,你讲海龟是不是比乌龟聪明?”那个说:“你讲哪方面嘛。”学生说:“书上讲海龟下蛋时会流泪,是为了排出身体里多余的盐分。我自己有时候吃咸了,没水喝,也没法讲哭就哭,把眼泪排出去。海龟怎么这么精?”

这问题显然有难度,先生感到了挑战,却也不肯轻易承认自己无知,脑子里东拼西凑出来一个答案,就正儿八经地解释起来:“海龟是海里的嘛,那海水本来就是咸的呀,它吃盐比你吃饭还多,它肯定比你晓得怎么处理多余的盐嘛。”

这样的回答按说是不尽人意的,但是嫩弟似乎认为很有道理,嘴里说着“是哦是哦”,连连点头。倒是桂芳姐姐听到这种回答,有时会忍不住讥笑芋儿一两句,而爸爸则往往大笑着摸摸芋儿的头,小声告诉她说:“要谦虚,要谦虚。”

嫩弟跟着芋儿在常绿的山间到处走,像亲密的姐弟。连慧姣也说:“我这个弟,平时哪个的话也不听的,现在就认梓均一个姐了。”嫩弟领着芋儿去找能吹出音乐的叶子,去看蛇洞里幼蛇孵化后留下的蛋壳,就像小哥哥以前带着芋儿那样。但就是这些时候,嫩弟也丝毫没有先生的样子,仿佛自己只是个恭敬的引路人,能带着梓均姐姐看看自己山里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已经是很荣幸的事。大山的贡献,也正如嫩弟一样,是谦虚的,坦诚的,只温顺地向客人呈上自己的所有,却并不要求得到称赞。而当芋儿为竹山的魅力着迷,忍不住夸赞起冬笋的鲜美,烤红薯的香甜,嫩弟也只是憨笑着,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哪天我喊你建成伯多烤点带给你爸。”也像山里所有的其他人,嫩弟向芋儿说话总是依着芋儿的立场,说到自己的父亲时,会说“你建成伯”,仿佛芋儿才是话题的中心。后来的芋儿回想起这一切,觉得嫩弟倒像是个哥哥。

冬天的山林毕竟较夏天更冷清些,野果满山的季节已过,玉树琼枝的美景又极少到来。大人在为过年而忙碌的时候,芋儿和嫩弟有用不完的读书和玩耍的时间,久之,芋儿未免感到有些无聊。爸爸于是说:“带你挖冬笋去,让你也做做劳动。”冬笋是这时节的美味。农历12月,人们到竹林里挖冬笋,娴熟的瑶乡兄弟们一天能挖几十斤,技术差的,如芋儿的爸爸,一天只挖得几根。到过完年,剩下的冬笋就逐步长大,几场春雨过后,冒出地面,就变成春笋了。芋儿和嫩弟跟着爸爸去找枝叶茂密的竹子,或是竹根旁松动开裂的泥土,看到伯伯和大哥都挖到了,也真替爸爸着急。爸爸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过身来跟嫩弟说:“你哥是很会挖冬笋的,是吧,嫩弟?”“挖冬笋,点汉果花,捉鱼仔,什么他都会。”提到哥哥,嫩弟并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他还抓过猫头鹰!”芋儿说,“那猫头鹰现在怎么样了?”“早卖了。”“啊——”芋儿挺失望。嫩弟忙说:“他前天又得了个蜜蜂窝,野生的,不是十四公养的那种。那蜂窝都还在……”“快带我去看!”芋儿跳起来,丢下藤篮就催嫩弟走。爸爸很是无奈,说:“还讲是来劳动的呢……”

嫩弟家仍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慧姣出门去了,大哥虽然在家,却不大说话,只里里外外地忙碌着,妈妈则在屋后头切着猪菜。嫩弟的父亲自几年前中风后,一直不太好,做不了重活,此刻不知正在哪间屋里。黑漆漆的灶上架着煮猪食的大锅,大灶前的地上还用铁圈架着圆锅烧着水,铁圈灶头的火没有人看,已经矮下去了。嫩弟揭开烧水的锅盖来看了看,就蹲下身扒了扒火,往里添了两根木头,招呼芋儿过来坐下暖和着,自己去取蜂窝来。芋儿坐在小板凳上,第一次近处观察嫩弟家的厨房,也就是农村俗称的灶门口。尽管是早上,屋里却很暗。东北狭长的窗户一半有玻璃,一半只用又脏又旧的透明塑料布遮着。窗台上摞着碗,边上放着一个塑料盆。碗柜不是奶奶家的有一人高的那种,而是只一半高,搁在长腿的条凳上靠墙立着,侧面挂着抹布、刷子之类。靠窗的墙角放着一只大水缸,上面盖着木板,板上的一只旧水瓢,像是红色,又像是紫色。这边地上靠南墙放着煮饭的锅和几只小板凳,墙角堆着柴。挨着西边土墙砌出来的灶台上有两只灶口,大锅架在靠里的灶上,另一只灶空着,炒菜的铁锅搁在边上。被熏黑的墙上挂着两条腊肉,一把柴刀。角落里有一只破旧的煤油灯,像是许久没有用了,因为芋儿头顶的屋梁上就低悬着一只电灯泡。山里用电,起先是靠微型水电机发电,一家一个,电压低,灯不大亮,到后来才用上供电局的电。冬日的夜晚,嫩弟一家人就挤在灶门口,在昏黄的灯光下,吃过晚饭,烤着火话些家常,嫩弟把作业垫在书本上,放在腿上写。芋儿仰头看灯泡的时候,闻到淡淡的药香,低头来找,才看见火堆旁还有一只药罐子。早上嫩弟煮过的药渣还在罐里,受火烘烤,散出香气来。

芋儿看见嫩弟走进来,就指着药罐子问:“哪个在吃药啊?”嫩弟说:“那是我今早煮来喝的。”芋儿有些吃惊:“你为什么要吃药?药不能乱吃。”嫩弟不太好意思:“我就是有点咳嗽罢!一直吃着的,没得事的。”

芋儿心里很替嫩弟难过,嫩弟却露出更不好意思的神态,递过来一样东西,说:“那蜂窝本来好大的,我哥丢掉了,我晓不得。这块是我原来捏下来耍的,又压扁了……”

芋儿接过来看,那小块淡黄色蜡制的东西,上面瘦长的蜂房大多都压塌了,但还有一些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一个个洞穴挤在一起,外围挤成了六边形,但是内环仍是圆形的。芋儿安慰嫩弟说:“没事,我就是想摸摸看就好了。”芋儿抚着蜂窝的表面,捏捏压扁的地方,一副满足的样子。

从嫩弟家出来,经过菜地旁,下面翻冬的田里空空荡荡。芋儿指着一块地问:“这是种什么的?”嫩弟回答说是红薯。

“怎么没有叶子?”芋儿问。嫩弟答:“冬天了,都挖了。”“哎,我突然好想吃烤红薯。”嫩弟说:“那回我家,中午慧姣回来喊她在灶头给你烤。”

芋儿觉得再上人家家里要吃的太不好意思,就提议说:“我们在外面烤吧。”乡下孩子常在地里烤红薯,俗称打红薯窑,用大块小块的泥土砌成一个二尺宽一尺多高的窑,找来柴火在窑里烧,把泥块烧红,然后把红薯放到窑里,把窑推倒,让火热的泥块把红薯盖严实。一个小时后,扒开泥块,香气诱人的烤红薯就到手了。芋儿在外婆家就尝到过表哥烤的红薯,认为打红薯窑在乡下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然而小小的嫩弟对自己打红薯窑的技术并无信心,有些为难地说:“我就看过我哥打罢,等下烤出来的不好吃,莫怪我。”

“不怪不怪。”于是嫩弟就让芋儿等着,自己跑回家拿红薯去了。

芋儿在原地等着,顺便就下到菜地里视察视察。一看可不得了,脚边的土里探出一个小圆头,那不是红薯是什么?芋儿忙蹲下身来挖,果真就挖出一个完完整整的红薯来,捧着这一个还没待站起来,又看见旁边也还有,芋儿一阵狂喜,也顾不得冷,继续往下挖,一会儿工夫就挖了好些,在地里堆成一个小山。芋儿很得意,心想,嫩弟都不知道这地里还剩了那么多人家不要的红薯呢。芋儿还在挖着,嫩弟拿着红薯、火柴什么的回来了。芋儿急着炫耀,骄傲地站起来,沾满土的手往地上的红薯堆一指,说:“你看!”

谁知道嫩弟看见,非但没有半点欣喜的样子,反而一脸惊慌,叫道:“哎呀,你把人家埋在地里做本的红薯挖出来了!”

芋儿的热情一下给浇灭干净,愣愣地问:“什么做本?”

嫩弟边跑过来把东西放下边说:“就是埋在地里头等明天春天长芽的。我们快点埋回去罢。”说着就开始挖坑埋红薯。

芋儿见白挖了一场,双手冻得发红,又是尴尬,又是委屈,嘟着嘴懊恼地说:“我哪晓得……”

嫩弟仰起脸笑着说:“没得事的,埋回去就得了。”

两人正忙着埋红薯,上头有人叫道:“哟,嫩弟,你挖人家做本的红薯来吃啊?”

嫩弟抬头看见是万成他们,就说:“哪个吃了,我挖错了的,现在是埋回去。”

芋儿听嫩弟把责任担了,很过意不去,想解释一两句,但自己又不认识万成几个,于是只很小声地说:“是我挖的。”

万成、强仔和正魁已经从田脊上跑了下来,也不知道听见没听见芋儿说话,就插手帮忙埋红薯。强仔笑话嫩弟说:“黄秀才,你这回挖错人家的地哦?”

嫩弟也笑着有些没好气地说:“挖错不就挖错了。”

年纪较大的万成说:“这是六婶的地吧?不快点埋回去要挨骂的。”

两人都好像看不见芋儿似的,招呼也不打,却都飞快地把红薯抢光了,让芋儿无事可做。正魁站在一边,瞅瞅嫩弟抱来的红薯,说:“你们是要打红薯窑吧?你这些是花心薯,打出来不好吃的。”

万成说:“你屋里有黄心薯没有?你拿点来打。”

正魁说:“有,我去拿点来。”便转身走了。万成和强仔仍然只跟嫩弟说话,而且在地边开始翻弄土块堆起窑来。正魁家住得近,很快就抱了红薯来。万成指挥着把窑堆大些,几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芋儿看着这行动力十足的表演,又是感动,又觉得有趣。

堆窑讲技术,万成是一把好手,而嫩弟帮忙捡来些柴,就没事干了,跟芋儿站一块儿聊天。

“姐,你晓得《红楼梦》没有?”嫩弟问。

“当然晓得。”芋儿想当然地说。

嫩弟很高兴,追问道:“那里头是不是写和尚和道士是一家人?”

芋儿被问住了。她的“晓得”,只是晓得《红楼梦》是名著,也听爸爸讲过红楼梦的故事,知道大概说了个什么,但那样厚重的一部书,她并未曾翻过,就算翻过,她小小年纪,也根本读不懂。芋儿说不上来了。她问嫩弟:“哪个跟你讲的?”

“十四公。”嫩弟说。

芋儿知道十四公。爸爸告诉过她这村里有个读过不少书的老人,懂得很多。嫩弟还对她说十四公怕是会法术,这点芋儿将信将疑,但是毕竟不敢挑战老前辈的权威。然而佛和道怎么会是一家呢?芋儿想不明白。芋儿尚不懂得僧道同行象征的重大意义。这时窑里已经升起烟来,柴火烧得噼里啪啦,万成站起来推推嫩弟说:“你问她,还要吃花心的没有,吃就一起放。”嫩弟就问:“梓均姐,你吃花心的没有?”芋儿小心翼翼地说吃吧,强仔马上就去把那几个花心的拿了过来。

芋儿转向嫩弟,老老实实地说:“我晓不得。那书我没读过……我还读不懂呢。”

嫩弟似有些惊奇:“你都读不懂哦?”于是心里认定那书很难,自己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读懂了。

芋儿安慰他说:“我爸讲《红楼梦》是要读很多遍才懂的,我以后也要读不止一遍,你肯定也会读的,多读几遍到最后就懂了。”芋儿说这话时,有种新奇的心态,似乎自己真的是个姐姐了。

泥块烧红了,红薯都放进了窑里,大家把窑推倒,等待红薯烤熟的间歇,渐渐都说起话来。男孩子们交流着打窑的经验,又笑话嫩弟乱挖红薯。芋儿这回连忙插话说:“是我挖的。”

万成说:“是你哦?”另外两个男孩子也同芋儿说话,问她是怎么挖的,是用手挖的吗?听说她挖得手指头都疼了,都友好地笑起来。芋儿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好笑。大家觉得,这个县城里来的小姑娘,虽然娇气,倒不算傲慢。

因为大山的谦虚有它浸润的作用。

同类推荐
  • 牛号3963(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牛号3963(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牛号3963的这头小牛和一群人,散漫地共存着,只是不知道,这生活竟然是那么地相似。小牛3963不愿成为牧场大规模牛奶生产链上的牺牲品,自认为从出生开始就“与众不同”,辗转出逃,命途多舛,直到生命结束。愿如《动物庄园》般寓意深远、如《想飞的母鸡》般清新自然。在地球的另一边,阳光炙烤着的那片绝望的沙漠里,有这样一块小而精悍的绿洲。那里的集体农庄中,总有这样一两个安静而高速运转的牧场。我在那里碰到了小牛3963。她怯懦地瑟缩在牛栏深处,做着痴痴的梦。我抚摸了另外一头小牛的头,却看穿了3963的野心。
  • 巫医九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巫医九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因为一个预言,十五年前巫医带着刚出生的孩子逃离了村庄,而十五年后,他却回来奔赴了这个预言,故事由此开始。这是一个在两个世界交界处的世界。在转基因,抗生素等外界信息和物质不断入侵的村庄,传统的力量在走向衰微,有人选择了改变,有人选择了固守,而小说结尾一老一小偈语一样的对话则展示了一种朴素的世界观提供的第三种可能。这部围绕最后一个巫医展开的小说,具有多重维度,这也是一部寓言体小说。其中,“小根”的名字,“土种”玉米的寻找,魁山的正名,水流的出现等,都是具有重要意味的意象。富有南国风情的讲述方式赋予了小说细节的张力和真实的质感。
  • 假如电影欺骗了你(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假如电影欺骗了你(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根据作者本人真实经历改编,描述了一个刚入行的编剧的见闻,为读者和广大影视爱好者揭开影视行业光鲜亮丽背后不堪言说的阴暗面,同时也描绘出一个底层编剧人员不为人知的秘辛,诉说一个无名编剧的无奈和辛酸。作品较为真实地从一个侧面描述了底层编剧的现实生活,如果你爱电影你会喜欢这部作品,作品会引导你进入影视产业生产链条的细节去看一看,让你对电影的理想主义想象和限时遭遇一番;如果你不爱电影你也会喜欢,因为这里面描述的一些并不光明的事物,或许正是你不喜爱甚至讨厌电影的原因所在。现居上海,研究生在读,影视从业人员,编剧。
  • 读杜读到成都去(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读杜读到成都去(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杜诗你还记得几首呢?这位被称为最伟大的诗人与你生命又有何干涉?把杜甫放到现在,又能怎样呢?本栏并不接受杜诗有多好,无还原杜诗的野心。只是旅途上,我们与他同行,且听他说,且听我说。本文并不是杜诗的导读,也不是文化苦旅。而是关于任何人在旅途上不断地看,不断地想。本文有三个角色,分别代表了三种出行的状态,他们彼此独立,彼此反驳,彼此承接,又分不出彼此。
  • 父亲和爸爸(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父亲和爸爸(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以退休鳏夫老刘在家里照顾全身瘫痪父亲的故事为中心,呈现出一个关于消亡和变迁的主题。文化宫和毛主席像是老刘生活的空间,他全家跟着文化宫一起经历了整个时代的变迁,如今文化宫正在拆迁的进程中,老刘也进入晚年,而父亲也无声息地死去。独居老人的情感和心理、拆迁改造、妓女等社会底层、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全都显影在旧时代消亡的背景中,一对走向死亡的老年父子身上。作品结构严谨,语言成熟,环境和人物细节描写出众。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穿越?牛肉丸子能噎死人?她见识到了!一穿越居然跟这个痞子王爷有扯不清的关系,老天还有太子,简直是没大脑。娶她?做梦,她是那么好娶得吗?等着吧!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未婚妻,太子还想娶来做小妾?看她的样子跟狐狸精扯得上联系吗?当她白痴是不是?在现代都不做人小三,到古代还要做小三?想得美!看她怎么玩转古代!
  • 天行者后传

    天行者后传

    天地初生,演化万物,诞生无数生灵,以致万族林立。作为四大圣族之首的人族自是强盛无比。但人族并非是与其他三族一般是天生圣族,在人族没有成为圣族之前的日子里人类是无比弱小的,受万族欺压。人类不过是凡夫俗子罢了,被放逐到充满七情六欲的红尘中,生命不过百年。直到人族中出现了天行者,是她硬生生把一个卑微的的种族变成一个万族朝拜的圣族。天道不公,我便替天行道,此为天行者。
  • 轮回宝鉴

    轮回宝鉴

    【起点第三编辑组荣誉出品】※※轮回,六百年一次的轮回。每一次都是全新的人生。这是一个关于轮回和鉴宝的故事。主角在前九世的轮回中,做了九种不同的人物,却都在用尽心力搜寻那隐藏着天大秘密的“辟天宝图”,想要揭开桎梏他命运的枷锁,却每一次都功亏一篑。现在到了这第十世轮回,如果失败,他只能化作一缕飞灰,不在这个世上留下任何属于他的印记。所以,主角开始不断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来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宝图线索。他还遭遇到了东方修真者、西方教廷和各国势力的阻击。同时,他的每一步也许是替天上的神识们做嫁衣。他是在对手的阻击中再次失败,?还是自己挣脱牵绊,成为一个完全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一切便尽在这本《轮回宝鉴》之中。特建立读者交流群,欢迎各位书友驾临、交流!《轮回宝鉴》读者1群:34712125
  • 一剑离殇

    一剑离殇

    她为情所困,因爱而死!他为她杀尽天下人,却依然负了她!眼睁睁的看着她在面前化作飞灰,心如刀割,却已无力挽救。心中的痛无法遏制,苦苦追寻千年!再次见她。却早已物是人非.....读者群群号;421525609有点虐,文字随心走,新手上路,多多指教群友多提意见,谢谢
  • 汉末崛起

    汉末崛起

    难道,我要像历史的那个刘协一样,被曹操欺辱,成为大汉的亡国君?难道,我一定要按照历史的轨迹,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被迫禅位?难道,我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还有被迫娶曹操的三个女儿,最终郁郁而终?.......刘协的心底一阵阵抽搐,“不,我要改变命运!”
  • 羡天缘之泪落成伤

    羡天缘之泪落成伤

    天上的神仙也会恋爱,但是有各自的规律,不可强求。而天篷元帅和杨戬真君,同时爱上了月华仙子,可天命注定天篷和月华是一对,觉得天命不公的杨戬挑战权威..........
  • 来自星星的你:傲娇帝郎寻仙妃

    来自星星的你:傲娇帝郎寻仙妃

    下部:《帝阙卿情:枭皇盛宠夺天妃》火热连载中。身为天外来客,都敏俊是长生不死的存在。六十年后的千颂伊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却以崭新的方式重生在中国一个古老的家族,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单是他的梦想,更是承载着一对有情人亿万年的期许,是他拼尽一切要去守护的。重生的她,面对来自远古的那份深情厚爱,终于选择走上那条艰难的道路。终于成就这一世的相守,可是面对自己的骨肉亲情,都敏俊身为一个父亲,为最疼爱的女儿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将身为天之娇女的她,送到了一个古代的都城,在那有一位男子,正等待着命中注定的她。天上人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冰山公主的薰衣草恋爱

    冰山公主的薰衣草恋爱

    她,7岁时家族被灭,凭借着想要复仇的的心理,12岁就创建了自己的帮派,遇见了失去记忆的她和同样想复仇的她。她们用自己的力量让家族复兴,当时她们14岁……16、7岁的她们还在上学的年龄,在学校遇见了他们,她们和他们会擦出爱的火花吗?
  • 仙魔变

    仙魔变

    半仙之体游仙界,半魔之体修魔功。仙魔一线,且看《仙魔变》……************************************************希望大家支持我的就多多收藏,你们的举手之劳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桃夭灼华之哑妻

    桃夭灼华之哑妻

    为了母亲的遗愿,他抛下青梅竹马的表妹,娶了她这个哑巴为妻。无爱的婚姻有名无实,而爱她的将军却和她有缘无分。日渐相处,她的温婉和伤感终让他沦陷其中,在一次次误会伤害后,哑妻能否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