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意义的人生,是留下一些文字,留下一段影像,留下一种思想。--我的高中历史老师
.....
老师的教诲萦绕心头,所以我要写《高圆寺的坏小子》,所以我出主意,纠集喵等好友,借来摄像机,拍下一段我们的留学生活。
言归正传。
摄像机真是好东西,一按电钮,就能把历史记录,并可永远保存。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萌发了记录留学生活的想法。留下一些影像,给国内的朋友看看,给他们讲起故事来也容易些。
喵十分赞同我的想法,但不主张拍纪录片,而是以留学经历为素材,加些处理,反映生活,更要以画面传情,展现一种心态。"喵导"不愧是泰国的广告明星,在电视艺术上就是有造诣。
我是拍电视的始作俑者,虽然没投资一分钱,却成了制片人。接下来是寻找演员,我的韩国死党奇温、法国姐姐克里斯汀、乐队的哥们中岛,再加上喵的日本干弟弟哲也,《早稻田大冒险》剧组成立了。
克里斯汀是已婚人士,随丈夫工作来到东京。闲暇无事,又想学点日语,便交了点听课费,和我们一起上日语课。
都说法国人浪漫,一点不假,除了喜欢制造气氛外,也乐于参与点新鲜事物,于是我们提出用克里斯汀的家作为拍摄影棚的时候,她欣然同意。
这是一栋面积不太大的二层小楼,从外表看是灰色的混凝土,走进房前,却是清一色的木质结构,木地板、木墙壁、木家具,俨然一座山中小别墅。
一层客厅摆着两对简约的沙发和一个小茶几,没有大的照明设备,地灯、壁灯、台灯把整个房间笼罩在柔和的黄晕中。此时放上一首爵士乐的轻歌曼舞,斟上一杯红酒,还真有些情调呢。
我和朋友们都是第一次拜访法国人的家,对室内的装潢设计大加称赞。克里斯汀果然打开CD机,让我们边听音乐,边等她泡好咖啡。
其实,我们的摄像机一直没有停,把她家浪漫的客厅环摄一遍后,美丽高贵的女主人克里斯汀出现在画面上。影片从我们几个留学生的聚会开始。
接着是对一盆寿司的特写。这是我们身在日本的提示镜头,因为克里斯汀的家太法国了,必须交代一下我们的生活背景。
由远及近,画面停在一个寿司的特写上。一双筷子夹起寿司,还在镜头前抖动两下,以示食物新鲜。日本专业电视台制作的美食节目都用这种拍摄方法,确实让人能垂涎欲滴。
接下来,镜头随寿司移动,逐渐拉开,原来喵正张着大嘴,欲将寿司装入口中。这个镜头拍得十分顺利,无论是寿司,还是喵的嘴,都是惟妙惟肖。回放过第一组镜头,大家都颇有成就感。
就在喵十分期待地准备吃寿司的时候,门铃响了,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这是谁的钱包呀!"喵吓了一跳,寿司也掉在桌子上。
门外的男人正是哲也。哲也是喵在高中留学时认识的朋友,是在日本难得一见的高大帅哥。影片中,他始终穿着黑色的学生服,完完全全一幅不良少年的模样。
不等喵来开门,他便破门而入,好像周围的人不存在一样,径直朝喵走去,把钱包塞进她手里:"再丢了,没人管捡。"说完扬长而去。
喵与众人皆目瞪口呆,半天奇温说出一句台词:"这家伙不会是尾随变态狂吧。"接着,大家询问事情原委。
这个镜头拍得就没那么顺利了。哲也破门而入时,怎么也打不开门。我们架好摄像机,对着门足足拍了两分钟,也不见他进来。
好不容易门开了,哲也气势汹汹地往里冲。谁想到门缝夹住了裤脚,摔了个大马趴。全体暴笑不止,以致第二次、第三次拍摄时,总有人不禁回忆起刚才的精彩镜头,连哲也自己也忍不住笑场。
该解释事情原委了,这组镜头是我们在早稻田附近的电车站拍摄的。故事发生在这天上午。
哲也无厘头地躺在电车轨道上,四肢成大字状,眼看列车就要驶来。碰巧从这里经过的喵,以为他是要自杀的小青年,奋不顾身冲上轨道。
说时迟那时快,喵一把把他拉起来,列车呼啸而过。哲也这时才睁开眼,不懈地看着喵,没好气地说:"为什么打扰我睡觉!"
记得曾经有个导演在接受专访时说,人们时常被镜头欺骗,却毫无察觉,情感还会随情节起伏。电视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是断章取义和捏造事实的大把式。
拍摄喵勇救哲也的镜头就是如此:哲也躺在轨道上、喵冲上去拉起他的时候,并没有列车经过。他们两个人充满了画面,即使有列车来也看不到,而是铁轨和后加上去的鸣笛声让人们想象到了列车。
然后拍摄一个列车进站,运用镜头拉伸,更给人速度感,于是两个镜头一连,就成了让人心惊肉跳的勇救哲也。
喵很喜欢蒙太奇效果。哲也拍拍身上的土,拎起包走了。这时画面突然切回克里斯汀的家,大家正在感叹遇见坏人了。
我的电话铃突然响起,看了一眼号码显示后,像触电了一样,猛地站起身,又点头又哈腰的"Hi"了一阵。朋友们都以为我鬼上身,忙问我怎么了。我便讲起在乐队的遭遇。
镜头转到早大乐团的排练厅。这个镜头完全源于真实生活,当年在早大乐团,被学长教育过必须长幼有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连接电话都点头哈腰的。
前些章节讲过的乐团故事,被真实且略带夸张地重现在影片中,因为我觉得最值得记录的就是那段经历,便假公济私地收录到影片里。
悠扬的长笛音乐伴奏下,美女首席片桐优雅的身影;在远处的角落,充满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我的眼神;排练过后,人去楼空,《流浪者之歌》映衬下我一个人收拾谱台......
还有更夸张的:中岛一副严肃的表情,告诉我对先辈讲话要用敬语的时候,《命运》的主题旋律刻画了我的心情,同时,我张大嘴,作吃惊状,镜头快速拉近,直到屏幕上只剩下我喉咙里的小舌头。
这个镜头在放映的时候赢得了观众的强烈好评。中岛同学向来温文尔雅,加上小圆眼睛,更有学者气质,让他出演凶恶的学长,着实有点为难。
在喵的诱导下,中岛黑着脸,越来越进入状态。回放镜头的时候,中岛都不大相信那是自己。
蒙太奇效果再次呈现,镜头又回到克里斯汀的家。喵和我讲过各自遭遇后,影片又分别呈现了奇温迷路的窘境,克里斯汀学日本人在电车里睡觉,结果坐过站的故事。"啊,真是最糟糕的一天。"在大家的感叹中,影片上半部结束。
下半部描绘的是三个月以后我们的又一次聚会。这时,哲也成了喵的男朋友。两人手拉手去吃泰国绿咖喱,哲也吃得满头大汗,一杯接一杯喝水,喵却嫌咖喱味太淡。
我参加了早大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之后收到大家的花束和礼物;奇温成了能给日本人指路的活地图;克里斯汀依然在地铁里呼呼大睡,可不等列车员报站,便自动醒来。"我爱早稻田。"在校歌的伴奏下,我们的冒险故事结束了。
.....
影片30分钟,拍摄历时一个月。我和喵在早大的电影编辑室里熬了两个通宵。终于,影片要在大偎讲堂的小礼堂中上映了。
我们一伙儿人兴冲冲地在讲堂外边,拿着大喇叭做宣传。我们说着各自国家的语言,引来众多看热闹的日本学生。不少人对我们的影片产生兴趣,大驾光临。
现在看起这部片子,还不禁发笑。虽然里边有那么多败笔之处,但还是觉得十分满足。
影片记录了我们真实的留学生活,虽然情节简单,但其中捕捉到了迷路、坐过站等日本人生活中经常出现却不被注意的细节,作为外国人,怎么样和日本人相处、怎样融入日本人的集体,这一话题让观众开始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上思考。
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被一群外国人演绎并呈现银幕后,却带来了意外的新鲜感。换个角度,世界会不同。拍影片的经历更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