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漫画特别火,名字叫做【最好的礼物——我为什么要生两个】,一个二胎妈妈的真情独白,给出了生不生二胎最好最温暖的答案。我承认,漫画的内容的确很温暖,看完真的很心动,但二胎到底要不要生,不是温暖这个虚无的概念可以决定的。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身边的朋友里,要第二个孩子的越来越多。其实,再往前,有计划的没计划的,也不少。我们这一代80后,之所以被贴上了自私等等标签,其实说到底也是因为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兄弟姐妹。
先说一个计划外的。朋友A,75后,在大闺女3岁的时候媳妇意外再度怀孕。除了爷爷奶奶希望能有个孙子之外,他自己其实也想再要一个孩子,男女都行。他托我去问没有计划的二胎需要罚款多少。当时问下来,好像是27万。没过多久,他告诉我,孩子拿掉了。原因没有多说,我想不谈家里的情况,恐怕这个27万已经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坎了。
接下来朋友B是计划内。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标准的80后,工薪阶层,在北京五环外买了一个小户型两居,供着一辆小车,有离异的婆婆跟他们一起生活。头一胎是个儿子,对于家里的长辈来说已经算是有了个交代。但她特别想要再要一个孩子,哪怕是她的老公并不太愿意。的确,两个人的工作都很忙,收入刚够全家的生活之外还能偶尔浪漫一下,旅个游,看些话剧电影,买点小小的奢侈品。如果再要一个孩子,下降的不仅仅是生活质量。后来有一天,她竟然真的怀孕了,对于这个意外,她老公的第一反应并不太热切。斟酌很久,她还是拿掉了孩子。
第三个故事,朋友C,官二代兼富二代,头一胎是个儿子,很快便又生了一个女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最近看他的朋友圈,家里已经添了第三个孩子,一家五口拍了温馨的全家福,温馨的令人艳羡。他的妻子是曾经的空姐,如今全职在家。家里有两个阿姨,一个带孩子一个做家务。他妻子除了照顾孩子之外,还有大把的时间来烘焙,逛街,跑步和读书。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我不想恶俗,但在面对朋友B的时候,还是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再要一个孩子经济上有问题么?只要经济上没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她沉默良久,说:有!
当然,与很多朋友讨论生不生二胎这个事情的时候,没结过婚的,结了婚还没孩子的人,经常会问我:养一个孩子能要多少钱?再说了有钱是有钱的养法,没钱是没钱的养法啊。
我并不想争辩,这话没错,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往上,一家五六个孩子都是常事,还不是人人都长大,都很健康,也有很多成才成器。但我所谓的“经济问题”,并不仅仅是指“钱”。诚然,有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朋友B,有钱他可以请阿姨,不需要岳父岳母或者公公婆婆带孩子,没有隔代的矛盾。有钱可以尽情的承受罚款,或者送老婆去国外生。有钱可以让老婆不用上班,全心照顾孩子。有钱也可以解放他的妻子,又不会因为照顾孩子而变成黄脸婆。如此种种。
但,那是少数情况,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群来说,二胎意味着太多太多。
首先,空间够不够。朋友B与我一样,住着北京四五环的小户型,她要比我们的情况再好点,没有房贷。可一旦再有一个孩子,房子势必不够大。再买,不可能,只能租掉现在的,再租一个大的,一来一去,牵涉的人力财力,可以想见。
其次,谁来带孩子。靠离异单身的婆婆一个人肯定带不了两个孩子,经济上的压力也迫使她不能全职,必须出去赚钱。那只能求助自己的爸妈。爸妈身体康健能够分担最好,但凡有一个身体不允许,这事情就要泡汤。不错,可以请阿姨,可在北京,请一个靠谱的(仅仅是靠谱,谈不上多好)阿姨,绝对比找对象还要难。就算让你找到,阿姨一个月的工资会花费掉你们两个人中至少一个人的工资。
第三,我们都想要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生养一个孩子,不是带给他生命那么简单,陪伴是更为长久的考验。在我们疲于赚钱养家糊口的时候,陪伴会渐渐变得有心无力。
第四,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无论是全职还是在职,多一个孩子增加的压力绝对是男人们难以想象的。在职妈妈的辛苦不必言说,职场竞争的残酷还没过去,回家还要面对需要陪伴的孩子,和一大堆的家务劳动。全职妈妈其实更加不易,因为你全职,因为你不用上班,所以,孩子和家务变成了你的责任和义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可能这么说有点极端,可换个角度想,男人出去打拼一天,回到家喊声累,想要休息,也是人之常情。可谁又会想到,不上班那个,在家那个其实可能会更累。网上有大把的全职妈妈写的心路历程,随便搜索一篇都可以读到她们心里的苦与乐。
儿子渐渐长大,有天带他在外面玩,遇上一个小姐姐,两个人玩得特别开心,不愿意分开。回到家,母亲劝我,再生一个吧,孩子需要一个伴,大不了我继续帮你们带。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来拜访,她有个亲妹妹,两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她对我说:有个妹妹,小时候没觉得好来,什么都要跟人分享,什么都有人跟你争。可是年岁渐大,却体会出有伴的好处来。有个姐妹,凡事有人商量,她不会骗你,不会不理你,更不会伤害你。对于将来要面对的父母老去的问题,更会有人在你身边帮你分担。她也劝我:再生一个吧。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母亲已经为我的儿子累出了一头白发,还要长期与父亲两地分居(我的父亲在家乡照顾年迈的奶奶)。每天,我做完工作便着急回家,为的就是帮母亲做点家务,让她多歇一会。也可以多陪伴一会孩子。同事告诫我: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了孩子就没了自我。可其实我心里明白,不是我不想要自我,而是真心的不允许。我舍不得母亲,工作与家务占去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即便这样,还是要抽出零碎的时间与先生看个电影,吃个二人晚餐。
倘若真的再生一个,年迈的公婆帮不上忙,我可能真的要全职,那家里的经济压力会一下子全部压在先生的身上,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没错,我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其实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但我想,特别有钱是小概率,寻常人家才是正常状态。对于我们来说,二胎生不生,真的是个残酷的决定。两个孩子的好处显而易见,而多一个孩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也再清楚不过。面对几乎相等的两个对立方,选择哪一面都需要很大的毅力。因为它真正考验的,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能承受多大的压力。“钱”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因它而引发的种种家庭问题,个人问题才是真正会压垮你的那座山。
“经济问题”带来的“家庭问题”,会导致隔代间的摩擦,夫妻间的不合,自我的迷失,这种种,你想好要面对了么?现代的父母,养育一个孩子都会因为意见不统一引发很多的家庭战争,更别说再来一回。
朋友B在决定拿掉孩子之后对我说:我并不惧怕再孕育养育一个孩子,只是,之前那为了孩子一路走一路吵的婆媳甚至夫妻关系,我不想再来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