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林音对女儿说想接韩老师过来住。燕妮不悦:他那么难伺候,每天坐在家中写的,做事又挑剔,吃得又讲花样。邹则说他是为了我们才留下来的,老来独立生活已经不容易。吃饭难得弄,他搞不好。来我这儿他可以安心写作,总结最新科技创新,对我们发展有帮助,我请他当顾问,总不能一个东一个西啊。
她拿定主意后收拾一间房子给韩文祥住。之后专门请车到白池村;韩文祥恋恋不舍收拾自己的宝贝:书,笔记,几套衣服,装了四大箱子。村民前来送行,他对大伙说,因为生活不便到九龙坡小住,柑子田间管理他会常来指导,白池村民有些哭起来。韩老师给他们留下太多的财富,种柑橘,为人,创新这些都是干部们没法发放给老百姓。尤其是种柑橘创新,农药识别,病虫害防治没有哪个干部可以教给农民,农村太缺少懂农业的干部。韩文祥一走,他们他们没了主心骨,尽管这合作社早已不存在,大伙仍当他是长良山的社长。
“好啦!大家安心过日子。我们到九龙坡种地不是离开峡江离开巫龙镇。”邹林音安慰大家。他这明白为啥韩老师几次准备回种归又放弃的缘由,白池村的村民很淳朴很务实,丝毫没有那种趋言附势,崇上媚上的庸俗习气。相反他们坚决支持韩文祥搞科技创新,保护韩文祥安全生活在白池村。以致巫龙镇对白池村不满,凡有好项目好试点都拉到其他村组。并将峡江50万吨大型冷库建到桂花村,菬粉场转向九龙坡一带。国家级希望小学到当阳村,白池村则几年没有将最后一截通村公路修通。
但是白池村并不悲观,从没指望上头给他多少实惠。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他们在韩文祥带领下 低调地走群众科技创新自主种植的道路。陈水典一直带着留守村民跟着韩文祥搞种植,这些年大伙还是赚到了钱。他当时两眼流泪:“邹老师,我们一起打了十年的交道。是你们让大伙走上致富路,现在你们要转投地方我们过意不去。”
“没什么。我们来峡江有两个目标,一是传经送宝,让移民有致富门路,二来搞自主柑橘品牌建设。大伙能这样相待我们两个外乡人,我邹林音没有白来白池村。尽管我们处境艰难,是困难总有迈出的一天。我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长良山合作社回重新建成,那时大伙果园连成片,山上走水中游的梦想会实现。大家好好干,白池村是我们基地,我们不会抛弃大家的。”邹林音鼓励大伙安心生活,不要担心她和韩老师。
村民送他们出走,送了十里地。这不是永远离别,至少韩文祥不会住在白池村这边了,他要和邹林音一道继续研究一树多果,白池村 是他对外展示和宣传的基地。九龙坡则是新起点,历史抛开新的一页,他将乐观迎接困难与挫折。
返回九龙坡已经是中午,燕妮与两个长工迎接韩老师的到来。长工帮忙搬箱子,韩文祥大喊:“小心点,里而是我的传家宝别碰坏了。”长工硬着头皮小心地抬着箱子。
燕妮偷笑,哪有什么传家宝,无非一点写的没有人欣赏的文字,丢到垃圾堆也不可惜。她是从小看着韩老师写作的,除了在莲沱那阵写了几篇给省城武汉杂志的文章没听说他来峡江搞学术研究。也就是在宜昌写了几篇关于病毒病虫害得论文让他丢了荆州地区大批柑橘苗推广的订单,迫使他走投无路离开宜昌潜行云安数载。来四川他从不回老家调苗木,均是通过邹林音回乡购买。因为她手上有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证书,所进苗木在长江中上游免检通行。
之所以师徒两人这二十年能合作愉快,是因为两人取长补短,各取其所需,邹林音擅长交际,有免检证书在手上,这是韩老师不具备的,纵然韩老师有人脉但到了新关口他的苗木没办法上 。他擅长的是写作,研究。“借母怀胎”是他独创;“花果同堂”是他的著作,邹林音欠缺他这种品质,所以要向他学习。燕妮明白母亲为何毫无怨言伺候韩老师。当年是韩老师带领邹老师走进柑橘世界数次获得成功,历经说服她,仍然钟情做这项事业。纵然生活不如意,他仍然坚决干这项事业。搬进新居,环境好了许多“还有专门的桌子给我啊?”韩文祥高兴掺了,作为热爱写作的人,坐在书桌前是最有感觉的。无论吃住环境多么差,韩文祥不在乎,他祈求有张可供自己写作的桌子足矣。
“我妈想得周到吧?韩老师?”燕妮笑着端着茶走进来。
“嗯,我啊不抽烟,不抹牌,就写作品茶这点嗜好。我跟你妈共事二十多年,她最了解我。往后啊我该认真总结二十年来的得失。”韩文祥认真的说。
人多了比往年热闹,韩文祥不爱和周边闲散无事的人打交道。他认为倚老卖老的人无用,所以别人来了他不接待,一心写自己的文章。别人玩得没意思只好走开。有回燕妮在家,来了老年人来玩,她赶忙给人家倒茶。那人走了,他还教训燕妮:“那些闲散无用之人浪费茶水,今后别给他们倒,省得没事往这儿跑。”燕妮说茶水又不值钱,人家来了总该招待吧,你不懂,有些人来这儿完全是闲得无聊,找人扯淡。茶叶是招待贵客的,他要喝进茶楼去。
燕妮把这事告诉母亲,母亲说:“他就是这脾气,自命清高,恃才傲物。所以吃了不少亏。别把他说的放心上,我们是晚辈。招待人自然要慎重,不然没人上门,哪日有困难找那个帮你?别学他。没事不慌张,有事喊老张,平时有交情,有难别人才肯帮你。”邹林音知道改变韩老师几乎不可能,只能忍声吐气,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也没有他那个资本傲视他人。
房东来他们这儿玩,邹林音和她拉起家常。他们也想种柑橘,但是缺少技术,希望有人帮她。邹林音说她可以提供苗木和技术。她得意忘形。“事成了我这老房子送给燕妮。”她想要燕妮给他家当儿媳妇,她大儿子和燕妮相对年轻,只是混了初中毕业现在跑运输,而燕妮是高中毕业差点上大学了。现在跟他妈一起嫁接好歹也有项本领。
燕妮当即提出疑问:“冯娘,你凭什么把这房子送给我?”她当时没有想过在峡江安家。
冯娘哑口无言心想这女娃太不懂事了,哪天要进门还不被人骂死,最后冯娘没往下说这事。
冯娘走后,邹林音说女儿:“你也不怕得罪人,我们住她房子呢?”其实她不想和这家人结成亲戚,冯娘丈夫鼓动四周农民不买邹林音的苗子,说他们是骗子,邹林音一直内心纠结要不要住他房子。
“几间旧房就想收买我吴燕妮,我不稀罕。”她从小生活宝贵,自然看没物质。如果让她寻找未来丈夫,她要人品和才学而不是家境,用母亲的话说只要人有用没房子穷一点也没关系。
邹林音知道女儿二十二岁正是说亲的好年纪,母妇俩来峡江没有什么亲戚在身边,她不反对这事,但不强求女儿。年轻人的幸福由他自己把握,父母干预过多,只会毁掉下一代的一生。
说来凑巧,冯娘没说成倒让徐钢城和婆娘开始为燕妮操心,徐钢城请她母女两人吃饭,席间有徐家的客人数人,黄娘端出丰盛的菜肴招待客人。邹林音知道他们用意,希望她留在这方为他们长久发展服务。徐钢城是九龙坡一片的霸主,自己有大片山场林地还肆意抢占他人资源,比如修条路他踩别人的田美其各日方便他人。邹林音看不起目光短浅的人,所以他介绍的亲戚朋友也好不了哪去。
饭后,那家人主动和菜邹林音示好,说她女儿人很善良,将来谁要了她是谁家福气。邹林音连忙反驳:“我这女儿从小到大没吃过苦,没下过地干活,烧火做饭她不会。人又娇气,又讲吃穿。农村家庭要的儿媳能下地干活,能进厨房做饭,这些她搞不下来。”她说得是实情。燕妮从小到大过得富裕充足,衣服鞋子讲品牌,这显然进了农村家庭吃不消。省得掩盖了她的不足,婚后产生矛盾和误会。燕妮没事进徐家地下一楼逛,徐老板家喂了好几头猪,不经意她听到猪放屁,从没见过这等事的她笑惨了。没想到猪也放屁,她惊喜地上楼告诉母亲:“妈,我刚才进黄娘地下一楼听见猪放屁了。”
邹林音哈哈一笑:“没见过,很稀奇啊。”女儿缺少生活常识,说起话来像个小孩子。她不知道女儿的教育是几个没读过几天书的人负责的.
徐钢城这才回过神:“燕妮还真不懂事。”在他看来这个年龄的女娃应该很懂事,谁知道燕妮还似孩子.
于是这场相亲会惨淡收场,毕竟燕妮对婚姻不着急,她还想多玩几年,邹林音不仅对女儿这么做,她觉得迟几年结婚晚一点承担繁杂家务。她不希望女儿像她当年二十岁匆匆结婚。
徐钢城告诉邹林音:“我们这片要大搞移民开发建设,县里引进大企业来我们这当阳发展。用不了几年可以发展到九龙坡,往后还有好日子呢?”他一听到好消息会第一时间与邹林音分享。
“这消息可靠吗?”邹林音反问,杨局长没有告诉巫龙镇要搞大开发。
“确实属实,我们到镇里开会,谢书记告诉大家的,七星基地也纳入开发。中梁山一带都要改田,可能还有人搬到这片住。峡江县准备把高山地带的东坝乡整体移民到当阳,所以引进大公司来开山造田。”徐钢城绘声绘色地说。
“七星搞得不错,树都要挂果了,怎么还改田?”邹林音反问,那个地方是宋爱民的政绩工程,是他通往移民开发局的资本。现在又用这块基地搞开发不是重复建设?
“是人家公司坚持要在这片开荒,看中了地理优势,背山往城。这公司来头不小,是著名立冰洋农业公司,在我们国内很有名气的。”徐钢城说。
“这儿根本不适合做大公司来投资,穷山恶土不长庄稼,他们来这儿无非想靠取国家开发扶贫的款子罢了。”邹林音一针见血地说。他们来开荒,是我们的灾难,一旦投入不见回报他们肯定会一走了之。
“我们老百姓何必操这个心。”徐钢城回应道。“他们有钱投资是我们农民的福气,可以跟着发财。”
邹林音遗憾当初没把七星承包下来搞开发,他们在九龙坡这片育苗外运比较困难。她干了两年苗木卖了一批收回一点成本,准备育第二批苗木。人过的十分艰辛,女儿又帮不了她什么忙。七星是经过她一手建成的,现在政府转手给大企业运作,势必破坏原有生态。韩老师的大好手笔恐怕要被他人彻底改写了。
果然立冰洋公司强势登陆峡江县和国家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巫龙镇七星,当阳村为基地开荒整地。具体承包开荒的是峡江的一些包工头,请了几台挖机,在半山腰挖东挖西,达到预计面积再到七星基地挖土上山,这样错落有致的梯田耀眼地呈现在山坡上。至于移民分得这批荒地能种什么庄稼,谁也说不清楚。
韩文祥望着七星被挖得满目创伤心痛不已,好好的一块地被挖成这样,山上哪有水份,种什么庄稼啊。他决定找宋爱民理论去,当年他一手经营的立体生态农业基地,现在被彻底毁了。如果下大雨,大量泥沙肯定会冲进长江对三峡大坝带来无尽伤害。
找到宋爱民,宋爱民正在被上级调查,不过他很快结束了调查。见韩文祥来了他感到意外。“你老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韩文祥质疑七星基地被挖之事,他回答:这不该他管,是巫龙镇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现在谢昌 在巫龙镇一手遮天,把我们当年好几个示范基地给毁了。我们移民局也管不住他,他是市里直管干部,说不定将来是区长县长,所以得罪不起。”
“你们官官相互,哪天跟着一起翻船。”韩文祥不讲情面地说。
“刚才来调查的是纪委的同志,过问只是问问而已,我宋爱民对得起峡江百姓。他谢昌宏想怎么整我们犯不着较真。”宋爱民虚怀若谷,不在乎一个外乡人怎么看怎么说。
韩文祥自讨没趣地离开了,叹息这些平庸无为的公务人员白领这多年工资。他是外乡人,这儿没人重视他的意见。回来在纸上写他的不痛快,痛骂谢狗子胡作非为。骂归骂,该搞科研创意的时候,他早忘记这些与己无关的事。
邹林音又育了一批苗木,有二十亩。她不再搞脐橙树移栽了,这活折腾她两年不见效,耗费了大量人力。育红桔则成长性好,适宜这片气温,两年之后还可以在赚接树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后期田间管理老百姓还有可以用到她的技术。
韩文祥告诉她,峡江的地方官都变了,有点成绩沾沾自喜,移民开发胡作非为。“你才晓得啊?徐钢城告诉我立冰洋来了,我感觉不对劲,七星那么好的地方挖得满目创伤的。山顶不出庄稼,他偏开成旱地,能长什么哟?”
“这种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肯定不会长久,立冰洋的好日子恐怕到头了。移民种一季作物就知道这田行不行。石头底子没有搞,面上铺一尺土是松土,大水一冲都冲到马路上。”韩文祥分析道。
“谁战到最后谁笑的更甜,他们拿着国家的钱******,迟早会让老百姓明白的。群众不是傻子,忽悠不住的。”
韩文祥眉头舒缓,他要重走农民科技创之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早日推广出来,那样更有利于峡江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