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41500000046

第46章 于谦——立帝卫京,清白人生

明朝中期发生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堂堂大明皇帝,竟被蒙古瓦剌军俘虏了去,举国震惊。这时,于谦忠心热血,勇敢地站出来拥立新皇帝,领导军民保卫京城,保卫国家,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然而到头来却落了个悲惨的结局。其人其事,可敬可佩又可悲可叹。

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聪明好学,志向远大。一位僧人奇之,说:“他日救时宰相也!”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及第。明宣宗时出任御史、都御史。明宣宗叔父朱高熙发动叛乱,兵败投降。于谦奉命宣布朱高熙的罪行,“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显示出浩气凛然的气概。继任监察御史,轻车简从,赴江西、陕西、山西等地,平反冤狱,为民除害,救灾赈荒,安抚流民,督促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朝廷辅政“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非常器重于谦,凡于谦的奏书,当天必呈报皇帝,绝不拖延。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于谦升任兵部左侍郎,跻身于朝廷重臣的行列。

明宣宗驾崩,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年仅九岁。“三杨”相继病故,宦官王振专权用事,为所欲为。有人告发,一个名叫余谦的官吏收受贿赂。王振稀里糊涂,错把于谦当做余谦,将其拘捕下狱,定了死罪。三个月后发觉张冠李戴弄错了,这才把于谦释放,用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上书,请求让于谦到他们那里任职。于谦再任巡抚,救济流民二十余万人。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复回朝廷,仍任兵部左侍郎。

这时,王振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且与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勾勾搭搭,通过边境“互市”(贸易),瓜分钱财。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春,为了“贡马”事,也先和王振翻脸,遂于七月出动十万兵马,分四路大举侵犯明朝。警报传来,百姓震恐,朝臣分作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王振意欲建立军功,进一步提高身价,所以主战,而且怂恿明英宗亲征,说:“皇上亲征,军民响应,区区贼寇,何足道哉!”于谦也主战,但不同意皇帝亲征,说:“兵马不齐,粮草未备,皇上亲征,那会有很大风险。”明英宗年轻气盛,加上王振的蛊惑,听不进反对意见,说:“朕重文治,也重武功,亲征就亲征,难道惧他瓦剌军不成?”轻敌,盲目,草率,仓促,决定了明英宗兵败被俘的厄运。

明英宗亲率五十万大军,以王振为总领(统帅),离开北京,向西北方向进发。到达宣府(今河北宣化),恰遇狂风暴雨,道路泥泞,行军艰难。鉴于此,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林、吏部尚书王直等,建议回军。朱勇甚至跪地恳求王振,说:“天时不利,敌情不明,圣驾万万不可冒进,还是回军为好。”王振趾高气扬,说:“回军?朝廷的威仪何在?皇上的体面何在?”他给朱勇等人定了个怠慢军心的罪名,罚跪于杂草丛中,大加凌辱。

八月一日,明军到达大同,前锋三万兵马与瓦剌军接战,片刻间便落花流水,全军覆没。王振此时方知,打仗并非儿戏,弄得不好,那是要丢掉性命的。他吓出一身冷汗,想来想去还是保命要紧,所以奏告明英宗,掉转方向,回师北京。回师本应取道紫荆关(今河北易县紫荆岭),可是王振却下令取道蔚州(今河北蔚县),原因在于要让皇帝临幸他的家乡,借以炫耀权势,显显威风。大军东行四十里,他又担心兵马经过会践踏自家的庄稼,故而又下令绕道宣府。士兵被折腾得疲惫不堪,而且贻误了回师的时间。大军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天近黄昏,将领们主张继续前进,扎营怀来(今河北怀来),那里比较安全。王振却考虑他的千车辎重还在后面,武断地决定,就在土木堡扎营。土木堡一带缺少水源,驻军连夜打井,深至两丈,仍不见水。数十万兵马又饥又渴,诅天咒地。次日,瓦剌铁骑抵达土木堡,明军顿时紧张起来。也先实行麻痹计策,一面派人和明军议和,一面催促后续部队快速前进。王振表示同意议和,派出通事前去冾谈,同时下令移营就水。正当明军移营之时,也先指挥他的部队向明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一方是兵精将勇,一方是人困马乏;一方是有备而来,一方是仓皇应战。结果可想而知:明军大败,尸横遍野;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则被瓦剌军活捉了去。

这就是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北京,百官恸哭,纷纷要求灭王振家族。王振全家老小被杀,抄没家产,抄得的金银珍宝堆积如山。明英宗同父异母弟、郕王朱祁珏留守监国,心慌意乱,计无所出。侍讲徐珵家在苏州,建议说:“星象已变,天命已去,莫若放弃北京,迁都南京。”各位朝臣呜咽流涕,齐声附和。于谦见状,站出来厉声说:“意欲迁都者,当予处斩!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南宋渡江事乎?请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保卫京师,就是保卫国家!”于谦的态度,促使朱祁珏和大臣们定下心来,紧急磋商,决定固守京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领导并组织京城保卫战。他说:“京营兵械且尽,急欲遣官募义勇,缮甲兵,修战具,分兵九门,列营郭外。城边居民,皆徙入内。”他提出几位守城将领的名单,豪壮地说:“军旅之事,臣请以身当之,不效,则治臣之罪!”朱祁珏不懂军事,一切皆由于谦安排调度。

再说也先,活捉了明英宗,好不得意,以为奇货可居,派遣使者以议和为名,勒索巨额金帛,还要明朝俯首称臣。明朝内部纷纷扰扰,谁也做不了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洞察也先的奸谋,联合群臣,奏请皇太后,请立朱祁珏为皇帝,以安民心。朱祁珏推辞。于谦说:“今日事,当以社稷为重,非为他也。”由于于谦的力主与坚持,朱祁珏也就不再“谦逊”,于九月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十月,瓦剌军进攻紫荆关,推出明英宗,说:“明天子在此,尔等速降!”守关将士不屑一顾,拒不开关,高声说:“我大明已有新天子矣!”也先奸计不售,奇货反成赘疣,攻破该关,铁骑呼啸,直捣北京。

北京城内,疲兵羸马不满十万,有盔甲者仅万人。于谦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相激励,以保卫京师就是保卫国家相号召,很快把数十万军民组织起来,抗击敌军,同仇敌忾。明代宗频频颁诏,召各地兵马勤王,均受于谦节制。都指挥以下的将领,不用命者,于谦可以先斩后奏。于谦也发出命令,宣布说:“临战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这样一来,全军上下形成合力,士气高昂,足以使任何强敌胆寒生畏。

瓦剌军进至北京城外,仍以明英宗作饵诱降。明军根本不予理会。也先恼羞成怒,下令攻城。于谦与副将石亨等,巧妙地在德胜门外设伏,引诱敌人至城下,前后夹击,发射火炮,一战而大败瓦剌军,击毙也先之弟索罗、宰相卯那孩等。瓦剌军转而进攻西直门,都督孙镗斩其前锋数人。瓦剌军潮水似的前涌,围攻孙镗,孙镗处境岌岌可危。于谦接到报告,急命石亨驰援。西直门附近的百姓,纷纷“升屋呼号,争投砖石击敌,啸声动地”。军民同心,共卫北京,那种景象,感人至深。瓦剌军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却,仍到远处扎营。

于谦命令军民抓紧空隙时间,构筑军事掩体,同时命令各地勤王兵,迅速向北京聚集。也先远师前来,力图速战速决,围攻北京五日,北京岿然不动,而他的士兵却死了万余人,战马损失过半。派出一支部队进攻居庸关,亦遭重创,丢盔掉甲,狼狈逃回。也先的气焰原先十分嚣张,五日后却像泄了气的皮球。更要命的是,明朝的勤王之师,旦夕即至,那样将会切断瓦剌军的归路。也先思来想去,三十六计走为上,大肆在北京城郊抢掠一番,率领残兵败将,惶惶然灰溜溜地撤军,退到关外去了。

也先撤军,于谦仍不敢掉以轻心,说:“宣府,京师之藩篱;居庸(居庸关),京师之门户。这两个地方,最为紧要。”于是任用精通谋略的左都督朱谦、都御史王竑,分守宣府和居庸关,以拱卫北京的安全。继命石亨率兵三万巡大同,杨能率兵一万巡宣府,防止瓦剌军再度入侵。也先屡屡犯境不能得逞,遂改变手法,主动提出和议,要把毫无用场的明英宗归还给明朝。明代宗同意迎回哥哥,但有一条,哥哥不能再当皇帝,回来可住南宫,当他的太上皇去。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英宗回到北京,实际上处于被软禁的状态。

当时,明朝的兵制沿用明太祖、明成祖时的做法,守卫京师的士兵分为“五军营”和“三大营”,号令不一,各自为政,而且兵、将分设,兵无常将,将无常兵。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帅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但也有弊端,就是“营政松弛,兵将相离”,临时组合上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不可能形成什么战斗力。于谦看到了这一弊端,奏请明代宗,从实战需要出发,大胆地进行改革。要点是:精选士兵十万人,分为五个大营,称“五团营”;每五十人为队,设队长;每百人,设领队官;每千人,设把总;每五千人,设都指挥。都指挥接受提督的命令,平时主持训练,战时受命作战。于谦任总兵官,负责节制提督。这样,全军就有了完整的组织体制,兵将融合,统帅的号令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团营”再扩展为“十团营”,另外还有一支“老营”。“由是,京军之制一变”,京师的防卫能力大大增强。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于谦再提出御寇安边的十一件大事,获准施行。明代宗这时忙于巩固皇位,废黜明英宗所立的皇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宫廷内部斗争因此激化。于谦“每事抒忠,直陈无隐,人多忌之”。都御史罗通等首先发难,攻击于谦战功不实,改革兵制的目的在于扩充自己的权力。于谦很是气愤,毅然提出辞去总兵官的职务。明代宗不许。攻击于谦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包括军队二号人物石亨。于谦性格刚直,独负才气,面对政敌,无可奈何,只能叹息说:“此一腔热血,竟洒何地!”

景泰年间,蒙古瓦剌部和明朝的关系相对比较稳定,于谦主持的兵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于谦因病请求辞去所有职务,居家以赋诗养花为乐。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形势突变。闲居南宫的太上皇,其实从未闲居过,一直和原先的心腹亲信保持着联系,进行着秘密的谋划。明代宗恰好生病。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趁机发动“夺门之变”:率兵强夺宫门,直入皇宫,鸣钟击鼓,迎立太上皇重新登上皇位。明英宗复辟,当天软禁了明代宗,逮捕了于谦等在野在朝的数十位大臣,关进监狱。有人大喊冤枉,于谦深知宫廷斗争的险恶,冷静地说:“既已如此,辩无益也!”

刑部不敢公开审讯于谦,草草定了个“谋逆”罪,拟处极刑。明英宗装模作样,以为于谦有功,犹豫不决。徐有贞穷凶极恶,说:“不杀于谦,陛下复辟为无名!”六天后,于谦被弃市,“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其家,家属戍边。抄家时发现,于谦为官多年,位至兵部尚书,竟“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而已”。

于谦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拥立明代宗,领导军民保卫京城,保卫国家,辞官后却不得善终,成为“自古忠臣无好死”的又一个例证。《明史》本传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所作的咏物诗《石灰吟》非常出名: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在生产过程中的“若等闲”、“全不怕”,以及成灰后的纯净品质,正是作者忠烈品格、清白人生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本书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介绍成功的销售大师的经历,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并致力于阐释商品之外的他们推销的“思想、理念”、甚至他们缔造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神话”。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热门推荐
  • 雨天里传奇

    雨天里传奇

    相同的故事,却有着不一样的传奇!拥有着雨的特性的主角到底会有怎样的传奇!
  • 末世流莺

    末世流莺

    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成一个炮灰中的战斗灰,用生命在炮灰的奇女子!更可怕的是,这个奇女子是一篇末世文中的角色!!原著中的女主大开金手指,斩丧尸,秀异能,收后宫;而我们的炮灰叶茵姑娘,首先要面对的,则是一屋子鸠占鹊巢的极品亲戚……
  • 浪漫传说之赵公明的日常

    浪漫传说之赵公明的日常

    浪漫传说虽然已经完结,但我想还是有很多人期待接下来的故事吧
  • 韭菜花修神记

    韭菜花修神记

    灵异借的族类也是分等级的。从小妖到大神的寂寞苍茫坎坷曲折之路,她能修成正果吗?灵异借也是分类别的。小妖、小魔,小鬼,小魅;中妖,中魔,中鬼,中魅;小仙,小神,大神;大妖王,大魔王,大鬼王,大魅王;帝君。拟写神文,看官看了呵呵就好。
  • 复苏的饮血剑圣

    复苏的饮血剑圣

    世界在我眼前一分为二,黑色的血液蕴含着的死,鲜红血液里蕴含着的生。我将会如何存在。
  • 倾城天师:吃货来袭

    倾城天师:吃货来袭

    “小草,接任务啦!”“……”“小草,你哥哥来啦!”“……”“小草,吃饭啦!”“吃饭?”夏知草抬头,“来啦来啦!”江陌黎摇头,怎么会有这么贪吃的天师呢?
  • 探索未知-中国的名胜古迹

    探索未知-中国的名胜古迹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武灭九重天

    武灭九重天

    天武大陆,宗门林立,强者为尊,九天称雄。天才少年自华夏而出,丹、武道造诣无人能及。一指乾坤,压山河,一掌焚天,撼天穹。九转乾坤剑法破万法,阴阳五行逆天行。阴阳双子剑一出,谁与争峰。
  • 腹黑王爷掠邪妃

    腹黑王爷掠邪妃

    “记住我名字,因为这一生,你都将摆脱不了!”初识,他优雅又强势的宣布,可是这小丫头却极为不乖,顶着个哑巴的身份都能四处拈花惹草,别人引的是蝴蝶,她专门招蜜蜂,还都是一个个强大又难碰的情敌,他索性来个生米煮熟饭,“今天这饭你是跑不掉了!”
  • 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每个人都是岁月长河中的一个过客。我们的一生将如何度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太多的人已不堪重压。如何面对生活的现状?短小的故事,带给你的是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你在轻松地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它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使你的人格更加高尚;它既是你迷失时的灯塔,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