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96400000011

第11章 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1)

我们根据四川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分布,对涉及全省21个市、州的基层干部[区(市)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和部分“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村”村民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向干部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达88%;向村民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达82%。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和谐状态进行分析,总结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一、四川的文化资源状况

四川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近现代红色革命的根据地。此外,也是全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这些使四川拥有了得天独厚、浩如烟海且享誉国内外的文化资源。概括地讲,四川文化资源主要有: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

四川历史悠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由此也留下了浩瀚的历史文化资源。迄今为止,发现了巫山(现属重庆市)大溪遗址、绵阳边堆山遗址、岷江上游遗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遗址、西昌礼州遗址、成都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等200处以上的遗址;磨光石器、陶器、家畜遗骸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在东起三峡,西至甘孜、阿坝的全川范围内广泛分布。此外,有许多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的古镇,不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促进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现今仍然存在和继续发展,譬如雅安市上里场、石棉县安顺场、双流县黄龙溪镇、新都区新繁镇、宜宾市李庄镇、屏山县龙华镇、巴中恩阳镇、资中铁佛镇、富顺县仙市场、达州石桥镇、大邑县安仁镇、西昌市礼州镇、德阳市孝泉镇、江油市青莲镇、彭山县江口镇、广元昭化镇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数量与级别的历史文化遗存。

(二)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四川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红军长征路线的主要经过地区,也是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特点显著:

1.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

四川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根据地,共设置了40个县、市、区,其中在四川设置了37个,川陕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就设在四川。至今留下了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巴中川陕苏维埃政府旧址、巴中特别市苏维埃旧址、沙溪红军石刻标语和红军烈士墓碑、平昌刘伯坚烈士纪念碑、达县石桥红军标语、南江县城关红四门及城墙、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石刻标语等多处革命文化遗址,以及仪陇朱德故居、广安小平故居、宣汉王维舟旧居等革命家的旧居和活动地。据初步统计,四川有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点)120多个,分布在全省80%以上的市、州。《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和“川陕渝红色旅游区”就主要分布在四川。

2.流传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故事

红军长征在四川跋涉地域最广、时间最长。历时两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行程就达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70个县,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役,其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经典战例和长征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四川。长征期间,两河口会议、懋功会议的召开,红军三大主力的两次胜利会师以及******、******、朱德、******、罗瑞卿、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故事被群众津津乐道地广为流传。

(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

四川物产资源丰富,四周又有高山环绕阻隔,形成了浓郁的盆地民风民俗,积淀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总体上看,四川民俗文化资源的特征是:

1.多样性特征

其民风民俗遍布各地,且因为地域的不同,形式多种多样。譬如川中、川东地区的川剧,南充、遂宁地区的皮影戏,南充、广元地区的川东剪纸,川北地区的木偶等民间艺术以及蜀锦、蜀绣、彝族漆器、竹丝瓷胎、自贡竹丝扇、绵竹年画、自贡缬染等民族手工艺品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再如,饮食习俗方面有土火锅麻辣烫、油茶馓子香酥脆、叶儿粑、三大炮、麻婆豆腐、郫县豆瓣、唐场豆腐乳等;社会习俗方面,有青城、峨眉等地的抬滑竿和散布于全省各地的走人户、坐茶馆等;宗教习俗方面,有祭灶神、祭蚕虫、烧袱纸、送花盘、大石崇拜、竹崇拜等。

2.民族性特征

四川是民族迁徙交汇的区域。除汉族以外,还有藏、羌、彝、回、满、土家、苗、纳西等世居少数民族,以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最为集中。而且,由于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南部边陲,其海拔高,主要发展游牧业,与中部盆地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耕文化为主的农耕民俗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譬如藏族服饰有着外大襟长皮袄、内穿布衫、藏袍,男配藏刀,女戴雕花银饰于胸前或头上的习俗;饮食方面有吃青稞、牛羊肉、乳制品、酥油茶的习俗,居住方面有住石砌碉楼、氆氇帐篷等习俗,民间艺术方面有藏戏、酥油花艺术等;民间游戏有耍牦牛、跳锅庄、赛马等。羌族在服饰方面有着麻布长衫、羊皮靴子、羊皮褂等习俗;居住方面有住碉楼的习俗,等等。

(四)风景优美的自然文化资源

四川有着大量风景优美的自然文化资源,如四川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等自然文化资源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几种文化资源并不是孤立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譬如,历史文化资源聚集的古镇大多保存着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再譬如,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如大巴山、夹金山、红原大草原、彝海等地,往往也是壮美的自然景观地,且融入了绚丽的民族风情。这为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从区域分布来看,这些地方大都远离闹市,分布在广袤无垠的乡村区域里。应当说,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但是实际上,农村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利用远不及城市,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深思的地方。

二、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基层政府领导的认识有待深化

根据对全省21个市县乡镇干部的调查,目前乡镇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当地新农村的建设。但是,有72.9%的乡镇干部认为,虽然当地政府在每年的年初工作规划中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相当重视,但却缺乏具体的一些措施与办法。只有10.7%的乡镇对农村文化建设做了详尽的规划。这些数字一方面可以说明目前农村对文化建设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经过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宣传与努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引起各地基层政府的重视,但由于人才、资源、经验缺乏等方面的因素,具体的做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二)文化特色资源需要有效开发

顺应文化产业发展潮流,省内各地农村在挖掘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典型的是四川成都东郊被称为“五朵金花”的5个村,通过发挥农家文化特色,兴办“农家乐”,接待周末从都市来农村休闲度假的城里人,5个村形成了5个特色,仅200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这里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四川省彭州市在“桂花彩陶”上做文章,从一个个制陶的小作坊,慢慢演变成有99家厂商的“制陶群落”,从业人员超过5000千人,每年产值达2.8亿元;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形成了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大阿坝、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品牌、大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产业、经营性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品牌业、网络文化业、演出展览业、策划创意业和艺术培养业、音乐零售出租、艺术品经营、电影放映等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体系。

据初步统计,全省5.1万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的村有2550个,占到5%,375万农民受益。全省约有“农家乐”1.8万家,2005年收入27亿元,从业农民9.9万人,间接从业农民近50万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还带动了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像高原地区的牦牛肉、凉山州的苦荞粉、一些山区的腊肉、峨眉山的竹叶青与灵猴玩偶、蒙山的蒙顶茶以及地道的中药材、宜宾的竹根雕纪念品等。

但从总体上来看,四川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反应展较好的地区集中于城市的近郊或旅游资源基础雄厚的地区,而在众多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文化产业则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四川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发展各地文化产业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明显,缺乏长远的文化品牌战略建设计划。

(三)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加大投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4.3%的乡镇干部认为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是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缺乏。各地的文化事业投入费用的统计印证了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以雅安市为例,“十五”期间,各县(区)文化事业经费仅占当地财政支出的0.85%左右,有的县只有0.6%左右,而增资部分大多为人头工资。县级部分文化馆有少量的业务费,有的一点没有,有的甚至要靠自身组织收入解决公用经费和部分工资。从资金来源渠道看,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乡镇自筹与上级拨付,只有少部分乡镇在文化建设方面获得了企业捐助,社会资助或是村民的缴纳。在访谈中,有些乡镇干部反映,在县乡机构改革前,农村各乡镇文化活动经费主要按农村统筹经费的一定比例提取,但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此项提留,乡镇的文化活动经费就更加缺乏资金保障。农村文化站财政拨款数量有限,而且财政核拨事业经费中人员费用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业务费,绝大多数乡镇文化站没有相应的购书、订阅报刊、开展活动以及开展正常业务工作的办公经费,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展开。

(四)农民业余文化活动需要丰富多彩

调查显示,在四川省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地区的农村,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热情也日渐高涨,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的需求则较弱。从文化活动形式上看,虽然在各地农村存在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但大多数农民最喜欢的业余文化活动仍以看电视为主,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也主要是电视。就目前所开展的这些文化活动而言,群众的满意度也不高,调查中只有3.9%的受调研对象表示很满意,有55.3%的受调研对象表示不满意或不关心,这反映出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现有文化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农村群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我们在西昌地区做了关于农民群众最愿意知道或最愿意收听的节目的调查,调查显示,在农民群众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连续剧、电影占第一位(70%),以下依次是新闻节目(61.3%),经济致富节目(38.8%),综艺娱乐节目(36.3%),金土地等农业节目(33.8%),法制节目(33.8%),体育节目(30.4%),科技教育节目(27.5%)。在调查中,农民群众表现出对知识技能培训的强烈渴望,接受调查的所有群众都表示愿意和需要参加一些知识技能的培训。

另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地区农村由于缺少文化生活,绝大多数农民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劳作、吃饭、睡觉及其他习惯的生活琐事中循环往复。由于农民生活的单调,精神的空虚,一些带有封建迷信、愚昧、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趁机而入,沉渣泛起,与新农村和谐文化格格不入。

(五)农村公共文化配套设施有待加强

同类推荐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缠绕在规律周围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由此产生的干扰、误解逐一消除,规律也就水落石出了。电视品牌决非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繁复,电视品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热门推荐
  • 最强迅雷神器

    最强迅雷神器

    别怪我让你哭泣,只是我套路深沉。别怪我让你恐惧,只是我寂寞无敌。别怪我让你嫉妒,只是我拥有神器。职业装比,花式撩妹。哥有神器,就是任性。
  • 赠言赠诗篇(名人佳作)

    赠言赠诗篇(名人佳作)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宋末求生

    宋末求生

    小人物魂穿南宋末年,生逢乱世,不甘沦为奴隶受尽欺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为生存拼命挣扎,逐渐壮大,驱逐蒙元,重铸中华文明。
  • 迷踪惊魂

    迷踪惊魂

    此文中有美女,冷艳型、活泼型、狠毒型;此文中有帅哥,冰山型、力量型、阴险型,但一切皆有可能,最后统统转为搞笑型。此文中有悬疑、有灵异、有冒险,但最终一切都是浮云,统统只为玄幻做铺垫。你能揭开它的惊天秘密吗?那就翻开第一页,踏上冒险旅途吧!PS:请自备指南针,迷踪惊魂可不是闹着玩的。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本书分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两个部分,内容包括: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等。
  • 仙龟

    仙龟

    一只有着人魂的乌龟,在修仙界里慢慢的爬着,步履蹒跚,风雨飘摇,回首望时,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那一个个倒下的身影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着这只乌龟:只要龟壳够硬,龟心如墨,它就可以东倒西歪,横冲直撞,闲暇时回头一声龟叫龟啸天下!
  • 魔法学院之一箭破晓

    魔法学院之一箭破晓

    人类无休止的战争让整个世界残破不堪,环境急剧恶化,无数的种群泯灭。不知从何时起,世界诞生了新的物种:魔兽。从此,人类陷入了被魔兽支配的恐惧之中。危急时刻,人类迎来了他们的英雄。那个男人,虽未消灭魔兽,却让人类知道了,强大的魔兽也是可以被击败的。他的出现,令人类拥有了和魔兽对抗的手段:魔法。他创办魔法学院,教习魔法,令人类拥有了无数对抗魔兽的魔法师。世界从此进入了新的篇章,人类与魔兽斗争的时代来临!
  • 漆天

    漆天

    这并不是一部网络常见幻想的小说,而是一部纪实的短篇小说,一第一人称视角所写,并没有对话的出现,是一部需要细读,结合自身经历的小说,有可能,你就是主角。
  • 墨华仙道

    墨华仙道

    令牌者,自当手中之剑所指,除尽万道妖邪!血瞳者,定当君子如风而立,定以千古而序。(本文纯属虚构,如有同名之人,敬请原谅)
  • 三世桃花:情定三生

    三世桃花:情定三生

    千年前,他为尊,她为妖。他救她于极刑,养她万余年,最终因她冒天下之大不韪贪恋师尊。受千人唾弃,遭万人追杀。紫峰巅上,众仙人步步相逼,为保全师尊名声无奈选择自灭,化为泡影。师尊震怒!毁天灭地!那一日,血流成河,紫峰巅上尸骨无存,众仙惊呼:神尊疯了!此后,神尊自弃神根,化为渡缘人。只为引她入门,破茧成仙!千年后,他伴她左右,护她成长。即使她心有所属,依旧不改初心,只为弥补千年前那未曾来得及相救的遗憾!直到当年的事情再度上演,紫峰巅上,他拥她入怀为她宣战,扬言逆我徒儿者,杀无赦!三世桃花为谁开,生生世世待君摘。天若有情天易老,莫待花落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