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000000003

第3章 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3)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里,父爱同母爱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父爱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爱的眼里更多地考虑未来。

在家庭中,男孩子往往以父亲为榜样,逐渐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并树立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女孩子大多渴望父亲的疼爱,是因为从父亲那里可以得到安全感。女孩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能得到父亲的爱护和关心,定会感到莫大的安慰。母爱可以使人变得温柔,而父爱使人变得刚强、坚毅。好父亲的角色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不仅做孩子的朋友,更应做孩子的导师

如果你有心事,无论是喜与忧,希望找人分享或分担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你的父母,而是最了解你的朋友。因此,父母在孩子一出生时,便要培养他成为你无所不谈的、最要好的朋友。

要和孩子做朋友,自然不能有代沟。孩子有自己对人对事的见解,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兴趣,比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演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时,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迷他?我可觉得他没什么优点。”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爸爸既然不明白我,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从此便不会与你再说他的偶像,因为爸爸与他有代沟,他会转而找寻与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孩子将爸爸当做朋友,才会有无尽的话向爸爸倾诉,希望爸爸与他分享他的喜与怒。

然而,专家强调指出,作为现代父亲,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应该做孩子的导师。

一位中国台湾的女学者在分析台湾儿童的现状时说,现在的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惜福,不愿意负责任,不愿与人分享,难以承受挫折。她说:“问题出在父母过度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这只会教出予取予求、不知感恩的孩子。”她认为,新一代父母经常采用的“自由放任式管教”——强调做孩子的朋友,而非孩子的导师——是值得重新认识的。

如果希望孩子既有自信心又具责任感,以下几方面是父母——尤其是做父亲的应多加注意的:

做父亲跟做朋友是有区别的

小孩需要父亲做领导者,而非玩伴。现代父亲常向孩子透露烦忧,就像我们向朋友倾吐心事一样。做父亲跟做朋友终有区别:父亲对孩子负有教养的责

任,因此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应有要求,不应一味附和孩子的需求。

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

有专家认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应重质不重量,但这种观念已被滥用,常成为父亲逃避责任的借口。专家指出: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越多,越有利于建立量性的亲子互动关系。

青少年喜欢和朋友在一起,但也需要父亲的陪伴。

小心媒体

许多父母要孩子多学电脑,少看电视,这本身没什么不妥,但必须注意电脑游戏是否适合孩子。另外,看电视的时间也要节制,而且年龄较小的孩子,应该只看经父母筛选的节目。

了解小孩想什么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容易出问题。国外研究显示,“钥匙儿童”(父母都工作——放学后只能自己拿钥匙开门回家的孩子)比有人监督照顾的孩子更易受引诱而吸烟、吸毒、喝酒或发生性行为。

当然有些孩子的父母都工作,但他们的表现却相当好。这需要父母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如何待人处世,并为孩子建立课外活动和与亲朋、邻居来往的网络。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切勿过滥

许多父母都知道,自信心是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给予赞美则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步。但应避免对孩子的过度称赞,因为它会使孩子承受批评和挫折的能力降低。

尝试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

现在有很多父亲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父亲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为了更好地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的方法是值得尝试的。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且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父亲都喜欢逛庙会,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

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这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的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副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地抱怨,不停地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们开半天会的时候,认真地听两个小时,往往就会觉得很累;如果你连半天都很难坚持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六七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作为父亲,不管工作多忙,总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孩子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要想孩子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主动向他靠近。与他成为朋友。

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家长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有什么来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

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家长们应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给自由

一般的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不要以为处处为他设想、处处为他安排的做法,他会买账。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做父亲的,应该给小孩更多的尊重,给小孩更多自由的空间。要相信,自由和尊重就意味着责任。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有自制力的,小孩也是如此。

做学生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较好地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连我们都想不到。

一位很幽静寡言的父亲在教育女儿时,就经常利用她的好为人师的这一点,让她从其他事情中转入学习的情境中来。有时候,他看到女儿玩得时间较长,但又不好直接批评她,就把她叫过来,说:“我有个问题(当然是她可能知道的)搞不懂,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或者去帮我查一查?”这时候,如果女儿知道,她一定会一本正经地给爸爸讲。她给爸爸讲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着,也给他讲过英语、数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问题。

要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一定要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才能教育好孩子

许多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中心倾向。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在教育孩子时,做父亲的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不能意识到别人特别是孩子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是最正确的。如果长期以这种倾向去教育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对少数父亲来说,自我中心倾向是其个性特征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这部分父亲从年幼时起,对待各种事物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的定式,认识、解决问题一贯地不太考虑他人的态度和方法。在对待孩子时,这种定势不但反映出来,而且更为强化。也有少部分父亲,头脑中的封建家长制余毒比较严重,“父为子纲”的思想仍在作怪,在他们看来,家长与孩子相比,家长就是绝对权威。

对大部分父亲来说,自我中心倾向来自于认识原因和情感原因。在认识上,一方面认为,“孩子是我的,怎样教育、培养当然我说了算”,于是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各项具体事情,都是“我”的主意、“我”的办法最好,别人(包括孩子)不能发表不同意见;另一方面认为,“孩子太小,我是大人,孩子必须听大人的”,大人比小孩高明,比小孩成熟,“我说你听,我训你服”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父亲忘记了一个重要规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积极性不调动起来,光家长“一头热”,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吗?

在情感上,由于家长超量的爱,恨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呵护过度,服务过头,“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情感,会大大强化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倾向,导致教育的低效,甚至负效。

专家指出,做父亲的要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使孩子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代父亲必须认识到,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需要,需要使孩子产生动机,从而行动起来去满足需要,再产生新的需要、新的动机。孩子的需要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动机也有正确不正确之分。父亲应分析孩子的需要,激发孩子的正确动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就是以家长的需要代替孩子的需要,以家长的动机代替孩子的动机,孩子完全成了客体,其主体精神被压抑、遏制,怎能有好效果呢?父亲们必须记住,孩子的成长,内因是关键。对于孩子来讲,家长是外因,家长的教育行为,目的是使孩子积极起来,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做父亲的应该认真反思。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育是双边行为,一边“教”,一边“受教”,家长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施教成功的重要因素。

倾听的前提条件是尊重孩子和具有民主意识。许多父亲能做到无微不至地爱孩子,却做不到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这与封建家长制意识和“主宰”思想有关。父亲们应该明白,孩子虽小,也是家庭中一个平等的成员。凡事听听孩子的想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在家庭中,要创造一种孩子能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孩子的话,不管多么幼稚,家长都要耐心倾听。倾听之后,分析孩子的愿望、要求,引导、鼓励其积极的成分。对于孩子一些不妥当的想法,则应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孩子提高认识。孩子仍然不明白的,允许孩子存疑,等待时机再进行引导。

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思考教育问题

心理换位,就是家长以孩子的身份去想一想要求做和将要做的事情。这种换位,会使家长的教育行为减少主观色彩。

换位思考时,应充分体察孩子的角色地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的个性特点,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经常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换位

思考,特别要强调把自己当孩子。这样,才能有效地打动孩子,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同类推荐
  •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在这个越来越危险的世界中,充斥着各种暴力不安的负面新闻与伤害事件。如何让孩子健康、安全地长大,已经成为所有父母最大的困扰。
  •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要撑好细节这把伞。为人父母者更要让孩子懂得:天下的良好习惯,都是经过细节的磨砺而习得的。每一个好的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好习惯,而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成才,最终引领孩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 性格的培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

    性格的培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认为,教育应从家庭开始,习惯的养成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幼年时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家长的主要职责是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你现在对他的一举一动会影响他的一生。她告诫为人父母者,要经常检讨自己,以保证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欲在塑造孩子性格方面合法地运用,不要粗鲁地冷落孩子,不要讥笑嘲弄孩子,要培养孩子集中精神的习惯。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不可以专制,不能漫不经心,不可以说教,而应是民主的、温和的、公正的、宽大和善的,应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而不是批评。
  •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眼里的小妞妞长大了,经常提出一些让人面红耳赤的问题,这些和“性”有关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答,在本书中你可以得到最科学、最生动的解答。女孩的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可掉以轻心。《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0个性常识》一书,结合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给出家长实用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引领我们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成长,给出孩子合理的解释。告诉女孩生命的真相,让孩子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
  •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父教”能使孩子远离柔弱脆弱、自私自利、羞怯自卑、自暴自弃、害怕失败等消极因素,赋予孩子自信、坚强、果断、豪爽、独立等优良品质,从此健康成长。本书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新的“父教”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8招让你成为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爸爸。
热门推荐
  • 独宠萌娃

    独宠萌娃

    一个迷失的少女,酒醉后走进了一个陌生的房间,与总裁一夜错乱,竟然就中标了。六年后,一个小萌娃出现了……
  •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主要内容包括:隐身术;你是我的唯一;水塔上的云;什么是音乐;在廊桥酒吧;失忆者的下午;我在寒风中跑;与同一条河流相遇等。
  • Desperate Remedies

    Desperate Remed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鬼总裁:无良小妻子

    魔鬼总裁:无良小妻子

    “女人,你找死是吗?”,男人一脸愤怒的对着女人说,欧阳樊帝,欧阳集团的总裁,如果让底下的员工知道他现在这个样子,肯定又是爆炸新闻,平常冷冰冰的老板竟然愤怒了,还是为了一个小女人。当冰山总裁遇到无良小秘书,冰山变火山,爆发了??、?
  • 元素之神

    元素之神

    元素之门,为我而开。世间元素,为我所用。流动在空间的元素,请听从我的召唤,释放吧!空间撕裂。一个平凡的少年,在一次无奈的情况下,远离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小镇,命运也在那一刻改写。原本,他只想简简单单的生活一辈子,但是命运,却让他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意外的走上了魔法修炼的道路。而这条路,对于他来说,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却无人知晓。
  • 中国奇闻异录

    中国奇闻异录

    所听所见所闻所想,未必真实却又真实,世间万物的真假谁又能说的清呢
  • 十亿死亡游戏

    十亿死亡游戏

    你听说过死亡游戏吗?那是一个披着生存游戏的皮让你与死神近距离接触的游戏。你为十亿元而心动吗?如果成功闯过一百个关卡,你就能得到它。你因为什么参加这个游戏?金钱、梦想、受人胁迫,还是爱情?如果告诉你,需要背负友人或是恋人的死亡才能在游戏里继续走下去,你会后悔吗?但是,你也可以把这当做一场人生冒险,体验丛林、沙漠、雪山、深海、峡谷等各色风情。同样,你也能在这场生死游戏里收获爱情和友情。那么,最后站在出口的人,有你吗?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了NLP的近60种技术,涉及处理负面情绪、加强力量、处理过敏和恐惧症状、改善人际关系等。
  • 桃花携酒归去

    桃花携酒归去

    花开花落冶纷飞。桃花灼灼携酒归。你来了,如一汪清泉潺潺流进我的心中。走时,也带走了我的所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化扇。遇见你,已是我用尽毕生运气,爱上你,我才知我已无药可治,许久的许久……许久的许久……才蓦然回首.......
  • 贴身狂少之神魔大乱斗

    贴身狂少之神魔大乱斗

    他负担着救世的使命,出来到世俗界中修炼,斩杀天下高手,收集上古神器,一路坎坷自己化难为易。。。。。从此修炼古武、横扫各方神尊强者,踏实巅峰。完成救世使命。。。。。。喜欢(贴身狂少之神魔大乱斗)的朋友没,记得分享到QQ空间和QQ群,和微博里面哦。介绍给身边朋友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