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1800000004

第4章 老太师上殿密奏 穷相士欲访杨府

独孤信看高颎愿去伐柯,大喜,遂备了厚礼,唤来车把儿长安,把礼物放到车上后,高颎骑马,长安赶车,不多时,便就到了。

如今杨府的管家还是杨三,他今年四十岁了,还是那么老练,那么精干。他看高大人和独孤府的家人到来,并且还拉着礼物,定知有事,忙到后院禀于杨忠。

杨忠听说高颎来了,并且还带着厚礼,不知为何,只有先把他迎到客厅,让座,献茶,然后也坐下,问:“贤侄到此,怎么还带着礼物,难道还有什么大事么?”

高颎吃了一口茶,继而一笑,说:“要说大事,就是大事,我伯父看中你家公子了,愿将小女儿许配与他,然他无法说出,所以么,就办些礼物,让我来了。”

杨忠一听确实满意,心里道:吾儿已经成人,贵为九五,是要觅个德才兼备的好内助,他独孤家我常去,他的两个女儿都不是一般人——伽丽已经是皇太后,看来,他的小女儿以后也是皇后了。想到此,朝高颎一笑说:“既然贵府能看得起我儿,真是求之不得。”

高颎问:“这么说,这门亲事你答应了?”

杨忠笑着点一点头,继而把目光转向杨坚,问:“坚儿,你看此事……”

杨坚也在陪座,看高颎来提亲,心里暗喜,又听父亲问他,于是便红着脸,道:“一切听从爹爹安排。”

高颎看杨坚也答应了,便高兴地一拍大腿,道:“好!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杨家这才把礼物收下,安排酒宴。

酒足饭饱后,高颎告别了主人,匆匆回府,就把这个喜人的事儿跟独孤信说了。

独孤信听了大喜,第二天,又让高颎去到杨府——让他们择选吉日,送女儿出门。杨家人听了当然乐意,便选了个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

有日子的事情也快,转眼就到。

这天早上,杨家卯时就去抬亲。刚到辰时,花轿就回来了,前来送亲的是下大夫高颎。

杨忠忙热情地把高颎迎到里边。

杨三和众家人,都是乐哈哈地招呼着所有的跟随人员。这时,杨坚穿着一新,十字挂红,在两名丫环的陪同下来到轿前。

轿门两边是两个伴娘,见新郎迎来,忙微笑着向来人施礼,两名丫环,也微笑着还了礼,站在一边。伴娘看一切就绪忙伸手撩开轿帘儿。

这时,杨坚朝轿内一抱拳,然后便恭恭敬敬鞠了三躬。大礼一毕,伴娘喊道:“小姐,杨公子已经见礼了,快下轿吧。”

话音刚了,只见轿内的新娘子独孤伽罗,秀腰一动,玉体轻起,莲步盈盈移动,走出轿门。她走出轿门后,这才见她上穿藕色绣花衫,下着淡红色锦绣长裙,外罩绿色披风,头上是大红盖头,在两名伴娘的搀扶下,在那铺着的红毡上,莲步轻移,琼裾袅娜,真像天上的仙女一般。

新郎官杨坚跟在后边,两名丫环左右跟随,在欢快的鼓乐和鞭炮声中——简直慢得无法再慢地跟着新娘,一寸一寸地往里边挪着,老半天,他们终于走进客厅了。

这时,杨忠和吕老夫人,都穿着一新,乐哈哈地坐在上首。老宾相看新郎、新娘已来到天地桌前,便高声喊着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眼下,杨忠、杨三和众家人在忙着招呼客人。今天的客人特别多,除了他们的亲朋外,满朝文武也全来了,就连武帝和皇太后也派人前来,为他们的新婚表示祝贺。整个院内和客厅里,欢声笑语,济济一堂。他们从午时开始吃酒,直直玩到下午申时这才作罢。

就在这一天,正宫娘娘李皇后,为当今皇帝宇文邕生个宝贝儿了,取名叫赟,满朝文武也少不了前来庆贺,不在话下。

自从杨坚成亲后,看独孤伽罗生得俊秀,知书达礼,所以对她格外喜爱,格外倾心;独孤伽罗看杨坚仪表堂堂,满腹文才,故而对他爱上加爱,百依百顺。第二年八月,就为杨家生个女儿,取名叫丽华,少不了也是三天洗儿,百日请酒,也不必多说。

再说当朝太师宇文护,虽说他恨透了杨家,但杨家几次有喜事他都来了,当然杨家一视同仁,热情招待。自从他看出杨坚大贵后,整日想着——用什么办法害死杨坚。然杨家防守甚严,权势又高,况且皇上又宠爱他父子,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挨到今日。

这天上午,本来宇文护也无事可干,便独自躺在床上,仍然想着害人的计策,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个绝妙的法子来。他忙爬起,向外喊道:“丫环!快取我的官衣来。”

两名丫环应声而入,一人取帽,一人拿衣,并且又帮他穿戴。穿着一毕,又唤来他的随从,牵来坐骑,然后翻身上马,朝皇宫而去。

他们很快就来到皇宫了。

黄门官看他打马而来,忙上前施礼道:“太师爷可好,到此作甚?”

宇文护翻身下马,说:“速去传禀,就说我有要事面见圣上。”

这两名门官,都知道宇文护的来头,没人敢惹,听他说要面见皇帝,一位说道:“请太师爷稍候,奴才去与你传禀。”说罢匆匆去了。

却说武帝宇文邕,在这几位皇帝中,是个比较辛勤的皇帝,从不玩乐。这天上午,他正在殿里批阅奏章,见一门官进来,跪下禀道:“陛下,太师宇文护求见。”

武帝一听说宇文护气就不打一处来,将御笔放下,说:“今日朝内无事,他来干么?”

“回陛下,他说有要事,所以奴才……”

虽说武帝恨透了宇文护,但他眼下不敢轻举妄动,况且还想听他说些什么,于是一抬手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遵旨。”门官再拜,匆匆去了。不多时,就见宇文护大摇大摆走进殿来。莫看他是皇帝的亲叔,可他见了皇帝也和常人一样,大礼叩拜。这是宇文护最不能容忍的!但这没办法,人家是皇帝,只有一忍再忍,所以,他走进宝殿后,朝他侄儿宇文邕跪下,拜道:“太师宇文护,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帝道:“罢了,爱卿平身,坐下回话。”

“谢陛下。”宇文护拜罢起身,然后寻个位子坐了。武帝看他落座,一笑问:“老皇叔,你今天匆匆上殿,有何本奏?”

“君国大事。”

宇文邕不知是何事,也很想听听,说道:“既然是君国大事,请道其详。”

宇文护看殿内有几位内相,非常严肃地:“陛下,殿内耳目甚重,不便说出。”

武帝不愿和他单独谈话,怕他暗害,一笑道:“老皇叔过虑了!朕身边的内相,都是知己,有什么话,请讲无妨。”

宇文护知道武帝怕他暗害,也是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好吧,陛下,我平时了,喜欢看些杂书之类,对相法也略知一二,如今,我发现朝内有位大臣面带反相。”

“他是何人?”

“就是大将军、大司马杨坚。”

武帝听了心里一震,暗道:我早就看出杨坚大贵,但他有没有帝王之相还很难说。再者杨家功高盖世,并且又和皇室连襟,(杨坚的夫人独孤伽罗,独孤伽罗的姐姐皇太后)若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想到此,朝宇文护道:“你说他有反相,有何证据?”

宇文护想也不想,说:“他双眉八彩,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龙行虎步,岂不是帝王之相?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此人不除,臣恐他久后谋反,望陛下定夺。”

武帝道:“关于杂书,朕有时也多少学些,要说相法,你我无非略知皮毛。不如请个相士,请他去暗暗地相一相杨坚,如果他真有帝王之相,朕是会将他除掉的,以免后患。”

宇文护听了,喜道:“陛下圣明!臣愿举荐一名相士,不知陛下满意否?”

“此人是谁?”

“就是闻名天下的大相士赵昭。如今他就在京内,何不把他请来,你看如何?”

武帝道:“甚好。”对一内相说:“你速去市上,请相士赵昭进宫,朕有用处。”

“遵旨!”内相拜罢,下殿去了。

武帝看内相走去,对宇文护道:“老皇叔,你也去吧,待赵昭相罢,朕自会处理。”

宇文护也达到目的了,于是起身再拜,这才退出朝门,然后又骑上马,回府不提。

当天下午,内相就把赵昭请来了。

赵昭是第一次进皇宫,当看到无数又高又大、造型别致的宫廷时,不禁连连赞叹,不住称奇。他急忙整整衣帽,在内相的引导下,顺着御路向宝殿走去。

前边就是大宝殿,光台基足有两丈多高,完全是用汉白玉分三层堆砌的。这座宝殿是重檐戽殿顶建筑,是由七十二根红漆大柱、托着无数的雕梁画檩而建成的,它顶上的横脊,两边各有一只张口吞脊的鸱吻,四方的檐脊上,还立着骑风仙人和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獬豸、斗牛之类,神气无比。

从午门到宝殿的御路两边,伫立着许多御林军,个个手持兵刀,耀武杨威。但赵昭并不怕,只是好奇地跟着内相,走进宝殿。

内相向皇帝跪拜。赵昭也跪下叩头,高呼万岁。宇文邕看他拜毕,道:“人言赵先生颇会相面,善解《周易》,所以,寡人想让你去相一个人,不知先生愿否?”

赵昭来时,不知是福是祸,真是有些提心吊胆,听他一说,放下心来,忙拜道:“回陛下,要说解易、相法之类,小民确乎晓知一二,但不知圣上让我去相何人?”

“朝内有个随公杨忠,你可认得?”

“杨大人赫赫有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有个儿子叫杨坚,你可清楚?”

“清楚,听说他现在就是大将军,大司马了,不知陛下问他作甚?”

“就是想让你到杨府去一趟,相一下杨坚。看他相法如何,不可隐瞒。”说着,拿起一包银子道:“这是一百两银子,算是个路费吧。”

“多谢陛下,小民一定尽心。”赵昭再拜,这才接过银子,下殿去了。他走出朝门后,心里仍是百思不解,继而一边走一边想着:皇帝让我去相杨坚,有什么用意?看了杨坚后,对杨坚来说是福是祸?我有什么理由去拜访杨坚?见了杨坚后又说些什么?他正在边走边想,忽听身后有人喊道:“是大相士赵昭吗?”

赵昭听了一怔,回头一看,愿来是一位矮瘦的陌生人,问:“你是何人,唤我作甚?”

来者叫宇文发,本是太师府的大管家,今年三十六岁,生得既矮又瘦,尖嘴猴腮。他头戴学士巾,身穿品蓝长衫,手里拿一把白折扇子,走起路来,优哉游哉的。

这些年来,他依仗主子宇文护的权威,什么坏事都干尽了。今天下午,他领了太师之命,要他到朝门口等一位相士叫赵昭,引他进府,有要事相商。所以,他吃罢午饭就来了。当他看此人在皇宫里走出来,很像个先生时,故而等他过去后,冒呼其名。当对方确是赵昭,向他问话时,这才笑着迎上去,一拱手道:“赵先生,你不认得我,我可认得你,你是天下有名的大相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要问我是谁么,一说你就知道了,我本是太师府的大管家,宇文发是也。”

赵昭听说他是太师府的管家,不由身上机凌凌打个冷颤,暗道:长安城内,谁不知宇文护飞扬跋扈,心狠手辣:又看这个管家的模样,从上到下没一处像个好人,看来,我还要多加提防。想到此,一笑说:“原来你是太师府的管家,久仰,久仰。”

宇文发也拱手笑道:“哪里,哪里。”

赵昭道:“大管家,不知你唤我有何贵干?”

宇文发忙走近,热情地:“我家太师爷,想请你府上一叙,万望赵先生赏脸。”

赵昭心想:去就去,我一个穷观相的,能奈我何?于是一笑道:“太师爷贵为一品,德高望重,若能得见,三生有幸。”

宇文发大喜:“既然如此,那就请吧。”

“一同请。”于是,宇文发引着赵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大功夫,便就到了。宇文发引着赵昭走进府内,便又匆匆报于太师。

宇文护亲自来迎。他走出厅门后,见赵昭在阶下站着,忙拱手笑道:“赵相士大驾光临,真是蓬筚生辉。”

赵昭也拱手笑道:“哪里,哪里,太师爷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个穷观相的,能见到贵为一品的太师爷,真是我一生之幸事。”

宇文护大笑道:“你可真会说话。快请,快请。”说着,他走下来,便同赵昭一道拾级而上,走进客厅,又是让座,又是献茶。

宇文护也落座了,吃了几口茶,笑着说:“久闻赵先生相术高明,不过,本公倒想与你相上一面,如何?”

“哦!”赵昭疑惑地:“那你相相看。”

“我观你面带红光,肯定皇上召见过你。”

赵昭震惊地:“看来你真懂得一些。”

宇文护故弄玄虚地:“这算什么,赵先生,我还能看出来,皇上请你去相一个人。”

赵昭惊呼道:“神了!你竟能看出这些?”

宇文护朝他一笑,道:“不但这些,而且我还能看出,他让你去相这个人,本是当朝的大将军、大司马杨坚。”

赵昭听到此,这才明白了,原来这位太师在与他开玩笑。于是一笑,说:“太师爷可真会演戏。看来,大人对此事非常清楚喽?”

此时,宇文护的姜白脸都笑红了,继而一边笑一边说:“我是内幕,当然清楚。实话告诉你吧,我看杨坚有帝王之相,武帝怕我盯不准,故而请你去相。如果他真有九五贵格,请你如实回禀,到那时,我要灭他满门,以除后患。”

赵昭闻听吓了一跳,不禁暗道:原来是这样!继而一笑道:“太师爷,除了草木之人外,四品以上者都有异相,假若他没有龙根,只是个……”

言未了,宇文护拦道:“本公我相得准确,那杨坚就是有帝王之相。你现在就去,若相得好,老夫我重重有赏;若有不实,那就是欺君,赵相士,今日你是福是祸,就看你自己的了。”

像这些威胁之辞,赵昭并不害怕,只是起身拱手说:“小民明白,我这就去。”说着便施礼告退,回家去了。

他回到家后,先把皇上赐的银子放好,然后在屋里踱着步子,想着用什么法子去相杨坚。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他急忙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往怀里一揣,锁好门,便径直地向杨府而去。

杨府守门的杨三早就认识赵昭,见他走来,便热情地迎上去,继而拱手道:“赵先生真是稀客,怎么今日转到这里来了?”

赵昭也拱手笑道:“我家有一部兵书,留着无用,想送给司马爷,不知他在不在府上?”

杨三听说他是来送兵书的,非常高兴,说:“我家少爷最喜欢兵书。他现在也正在府上。走吧赵先生,我引你去见。”

“那就多谢了。”赵昭说着,便跟着杨三走进府内。

同类推荐
  • 中国盛世

    中国盛世

    本书全面梳理中国历史上41个盛世,着重描述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元嘉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咸平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等13个盛世景象,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人民生活诸方面,并深刻剖析每一个盛世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当今盛世中国的参照比较。这一系列历史之镜,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有不少令人扼腕的教训值得吸取。为当今中国高层决策者们的调研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文祥

    文祥

    讲述在抗战年间关于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和还原旧社会人们思想挣扎和剥削下的悲喜交加的故事。
  • 条顿森林

    条顿森林

    在这本书里没有架空、没有YY、没有11;只有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和不屈的日尔曼!※※※※※※※※※※※※※※※※※※※※※强烈推荐:《终生制职业》《无家》《风起陇西》《一统三国》《兽血沸腾》《星空倒影》※※※※※※※※※※※※※※※※※※※※※精品推荐:《天地仙游》《阴阳学堂》《魔方街》《清醒的白痴》※※※※※※※※※※※※※※※※※※※※※※本书精美封面由“天使尘”制作,且书中许多地方经他修改才变的更流畅,尤其是有关军人和战争的场面。
热门推荐
  • 乱天弑神

    乱天弑神

    2012世界末日!是玛雅人真正预测到的?还是只是巧合?无论怎样,末日的确来临了!黑暗动乱!地球完全变成了另一个面貌!臭氧层完全消失,宇宙的各种辐射直接照射在地球表面!人类,动物,植物大面积死亡!可同时熬过末日的生物纷纷变异!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科技?几乎不再存在!变异?终究只是少数!那要人类怎么办???修炼!是的!古代神话中的世界再现!地球的封印被逐渐揭开!古迹,废墟一一现世!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纪元被打开!
  • 濒危物种

    濒危物种

    天啊,她竟然是世界上最后一名纯种的血族!永葆青春?绝美容颜?超能力?但是代价也太高了点吧!不能有朋友,因为知道真相的人类总会背叛和逃离。不能谈恋爱,因为要保持血脉的纯正,必须等待也许根本不存在的另一只濒危物种来繁衍后代。不能有亲人,因为她的时间那样漫长,她总要亲眼看着她所爱的人从年少走向死亡。不能有家,因为,她必须随时准备逃亡,辗转世界每一个角落,躲避猎人家族的追杀。命定的缘分?到底在哪?天定的敌人?是爱是恨?濒危的物种,是延续?或者灭绝!
  • 探索未知-认识少数民族医学

    探索未知-认识少数民族医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封妖記

    封妖記

    “灭宗之仇,不共戴天!我封尘以灵修之道起誓,他日道成之时,必血洗中神州王家、北疆紫华圣地、东土太极门!”封妖宗宗主残魂为逃避敌手追杀躲进封尘体内,弥留之际为了不使封妖宗传承断绝,帮不能修炼的封尘筑灵体,传封妖决,一个小人物便因此崛起了。
  • 半张脸

    半张脸

    小说刻画了一群追求精致生活的新贵族,他(她)们无依无靠,飘荡在大大的北京城,物质上的充裕依然不能免除精神上的苦闷。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读者诠释了一种物质以外的困惑。同性之爱跨国姻缘,迷醉的酒吧街,上演几多悲欢离合。
  • 木木,我们私奔吧

    木木,我们私奔吧

    谁是谁身边的过路人?白木木总会问自己,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成为沈遥身边的过路人,成为他曾经最熟悉的陌生人。时光氤氲着每个人,当所有的人在这场离合中浮浮沉沉后,终于沈遥收起他懒散的目光,用深邃的眼神望着木木时,他才第一次感觉到,她只是她。
  • 顽皮公主撞上冰山少爷

    顽皮公主撞上冰山少爷

    男主:冷冰夜女主:欧阳羽碟这两个冤家相逢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幽骨鬼事

    幽骨鬼事

    平常日子里的一个噩梦,竟然成为亲人陆续死亡的开端。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才发现这居然是深藏在家族中的恶毒诅咒……我以书为媒,以血作引,杀妖兽,收恶灵,敛冤骨,解毒咒,用尽办法确保身边人的周全。当我走遍全国各地,只身深入热带雨林,历尽恐惧与艰辛,却发现我深信的东西,竟然全是谎言。或许到最后,诚不欺我的,只有鬼魂?
  • 何处乡

    何处乡

    人妖狐鬼,铁甲风月,万里江山藏的是千年血泪。既是看客,何求因果?你若认出他来,只当未见,莫要问他:“何处故乡?”
  • 风雨之夜有你陪

    风雨之夜有你陪

    她们,是三个国家的小公主。刚出生,就被送到了一个孤儿院里,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6岁时离开孤儿院,一边逃亡一边学习,7岁创建了世界最好的仟夜缘集团,9岁创建了世界第一的彩灵帮。当她们17岁时,与染雅和轮炫一起来到了自己名下的英蓝学院,遇上了五位超邪魅的男生,展开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