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38400000006

第6章 仙灵子道长

“大胆鬼魅,地府冥路你不走,留在人间残害生灵!”

灵堂之中响起一声雷霆暴喝,接着易伯便看见一位道士打扮的老者出现在赵奶奶背后。老道士仙风道骨,年龄大概与他差不多,但两条白眉惹人注目,长及胸前的白眉一阵阵的抖动,像极了电视中的寿星。

赵奶奶不管不顾,依旧双手掐着易伯的脖子!

“好大胆子,还不停手,看贫道收了你!”

老道士不见赵奶奶依旧掐着易伯不放,没任何停留,顿时愤怒,手中多出一道灵符,口中念道:

“赫赫扬扬,日落西方,我奉此符,横扫不详,急急如律令!”

老道手中灵符化为一道光,击中赵奶奶后背,顿时赵奶奶双手垂落,倒在地上。

易伯揉了揉脖子,咳了几声,对老道谢道:“谢谢道长救命之恩。”

一招降住了半死半僵的赵奶奶,老道士对易伯点点头,走到赵奶奶身边,在跨过那一滩血时,他略微惊讶,“这是哪来的血,里面竟然充满了灵气!”

易伯犹豫了一下,道:“道长救了我性命,告诉道长也没关系,这是我身上的血,我易氏一族有些特殊。”

老道士点了点头,不再追问,上古有很多的强大血脉,他们的子嗣都有继承这些血脉,只是几千过去,那些血脉大多都已经消失了,没消失也变得非常稀薄。这些血脉往往有克制鬼魅和其它不可思议的某些能力。

他蹲在赵奶奶面前,看到她嘴角边的鲜血,突然抬起头,盯着易伯,厉声道:“是你帮她还了魂?”

易伯看了一眼还昏迷中的易天志,苦笑一下,“知道瞒不过道长的火眼精金,确实是我有意帮她还魂,但也是无奈之举。”

老道士早就注意到灵堂内还有一个昏迷中的人,他又走到易天志面前,盯着他的印堂上的,感受到易天志身上散发的寒气,他把手探到易天志脑后风府穴,脸色又是骤变:“鬼枕大开,散精熄风!而且精气散发严重,已所剩无多。”

易伯表情很痛苦,他看着老道士,“赵家奶奶今年99岁,只过了这天便是100岁,所以……”

“所以你用鲜血助她还魂,帮她度过百岁,然后取她寿牙,移花接木,转移阴阳,帮这孩子续命一年?”

易伯有些意外,老道士竟然这都明白。

说完老道士目光灼灼盯着他,道:“这是茅山不传道法,是谁告诉你的?”

易伯一愣,显然没想到这方法竟然来自茅山,既然这老道也知道这道法,难道他是茅山道士不成?“这是八年前太元道长告诉我的。”

“八年前!”老道陷入一阵沉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道,“贫道茅山虚空观观主仙灵子,太元是我师弟。”

“原来你是太元道长的师兄,八年前太元道长救了我可怜的孙儿,今天仙灵子道长又再次救了我爷孙二人,这大恩……”

不等易伯的话说完,仙灵子道长摆摆手,“我茅山中人本身就是为了维护人间秩序,不用说什么大恩不大恩的。我碰巧路过这里,看这阴气弥漫,才进来看看。这次看你你为死去之人还魂情有可原,我不追究你扰乱阴阳的罪责了。这里没有其他的事,我先告辞了。”

仙灵子道长没有嘱咐易伯不要泄露茅山术法,它不是相信易伯,而是相信他的师弟。说完老道就要离去,但被易伯喊住。

“仙灵子道长等一等。道长想必也已经看出来了我这孙子续借了两次命。”易伯犹豫了一下,缓缓道,“他出生时我就发现他天生鬼枕大开,鬼枕大开的人,最多不过两年。我到处寻找解决方法,幸好蒙太元道长解救,取了一颗104岁老人的寿牙,帮我孙子借了5年阳寿,而他更是把术法传给了我。三年前我在102的赵家爷爷身上取了寿牙,又再次帮我孙子借了3年寿命。若不是3年时间已到,我今天也不会兵行险招,帮赵家奶奶还魂,让她度过今天,而后取她100岁的寿牙,帮我孙子再借一年寿命。这样下去迟早不是办法,请道长为我爷孙二人指一条明路。”

仙灵子沉思着不说话,人死之后魂魄可以在人间逗留七天,这七天是供地府鬼差来收集死者生前的脚步,脚步收完,死者在人间没了留恋,魂魄才可以去阴司报道。

99岁是人寿命的一个大关,也是一个极致。如果一个老人的寿命突破了99岁限制,那么老人本身已经是个奇迹,而且此后天地无形中会在老人身上降临某些眷顾。在百岁老人死后七天之内,魂魄还没有去阴司报到时,取死者身上至阳之物,可以帮鬼枕打开的寿夭之人续命。

仙灵子也知道风府穴大开的人最多只能活两年,两年之后全身精气流逝,阳寿就会耗尽。

“借命终究不是办法,为什么叫做借命,因为借命是用阴寿补阳寿,今后回到阴曹地府,判官面前执对,转移阴阳,偷取阳寿之人,就算不入十八层地狱,也要在磨鬼盘上受磨刑万年,且百世不入轮回。续命越多,身上的阴阳账越多。在人间借阳寿一年,就要在地府受百年磨鬼盘之刑,魂魄重重碾压,受刑之后,千百世不能投胎人道。”

易伯大吃一惊,不明白还有这样的后果。“啊!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我那师弟没有告诉你吗?阳寿岂是那么好偷的。”仙灵子想了想,又补充道,“没告诉也正常,正符合他的性子。师弟他办事马虎,关键的事情总记不得。”

“那现在该怎么办?”易伯求助的问道,“实不相瞒,八年前我遇到太元道长时,他建议我带孙子上茅山,但我想既然可以以命借命,便没有听他的建议。不料天大地大,与我孙儿八字相合的百岁老人这么难寻,八年时间,也仅仅寻到赵家爷爷一人。”

仙灵子听了心里有些诧异,太元师弟竟会让易伯上茅山。这不是他师弟的风格。茅山虚空观现在除了他仙灵子,没有其他有道行的人,那师弟的意思就是让他来找自己。

想到这,仙灵子问道:“你说我师弟他曾建议你带孙子上茅山?”

同类推荐
  • 鬼怪战记

    鬼怪战记

    不入先天不进山,上天入地觅神仙。六道粉碎妖魔现,大道原来在人间。意外重生的周行之,为了探寻轮回转世和长生不老的秘密,踏上了奇异诡谲的探险之路,从此开启了一段与各种鬼魅怪物战斗搏杀的惊心旅程。
  • 阴阳眼的我

    阴阳眼的我

    一个拥有阴阳眼的18岁年轻学生,去了趟乱葬岗。意外地成为了阴阳先生。几乎每天都和鬼怪打交道,过着不平凡的生活。
  • 闯鬼

    闯鬼

    闯鬼是西南方言话,换成标准的说法,是“撞鬼”的意思。但在老一辈西南人的口头说出来,多半带着责备责备,“我闯了个鬼哟!遇到你娃儿!”小时候,妈经常用来骂我的话。但那时候她和我自己都没有想到,20多年后,这句戏言居然成了真!
  • 子夜凶灵

    子夜凶灵

    我,天生的鬼眼,但小时候看不见鬼魂,直到学校毕业那年间无意之中打破了奶奶的神像之后
  • 怒海掘金

    怒海掘金

    郑和七下西洋,宝藏埋藏在哪里?美人鱼真的存在吗?巨海蛇是不是一个传说?一次偶然的海上奇遇,让郑浩这个小镇青年获得一张关于郑和宝藏的航海绸图,也让他卷入夺宝追杀的漩涡中。为了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他和童年好友肖海琛踏上了寻找父亲和宝藏的航海之路。云开雾散后,郑浩却发现失踪多年的父亲早已判若两人,而深爱的母亲也是寻宝潜伏者。一系列的打击让郑浩一蹶不振,唯有童年好友肖海琛一直不离不弃,为了揭开宝藏宝藏谜底,他俩再一次踏上航海之路,登录南美洲和南极洲,寻找郑和船队留下的足迹。郑和宝藏,这个百年之谜,能否解开?
热门推荐
  • 可有仙否

    可有仙否

    岁月流逝万古幻灭追寻仙道终不见前路问苍天可有仙否
  •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本书主要内容为:亚洲风俗,元宵节的来由,寒食节的来由,端阳节的来由。
  • 星空之永恒主宰

    星空之永恒主宰

    这片星空下,天赋永远不是最终胜利的法宝。
  • 符龙

    符龙

    不要说你们是天才,因为我还没来!——黄真。一道符演绎万千世界,一道符毁灭千百轮回。曾经顶尖的符龙族,却成了整个大陆的敌人!少年在复仇的路上,逐步揭开了一个充满激情的世界之门……ps:新作者初来乍到,建立了一个交流群,575029505,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一起讨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异世天玄录

    异世天玄录

    有一天凌轩问他的师傅:“如果这一切都是我的一个梦,你说我该不该醒”,一个不修边幅的醉汉说道:“我天天做梦,你知不知道我现在醒了没有”“我一直都在想到底哪个凌轩是我,原来那个凌轩是不是已经在火海里死了”“师傅你到底是谁,无渊怎么听都像是你编出来骗凌重的”“不用知道我是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无渊又喝一口“他醒”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凌轩也不知他什么时候醒着。
  • 兵掌乾坤

    兵掌乾坤

    我为兵主,天下无敌,横归八荒六合,九天十地,一念乾坤碎,一念万物生,以我之念佑我可佑之人,以我之兵镇杀一切,镇压万古千荒。
  • 彼岸唯一

    彼岸唯一

    如果这世间真的有神,那么神给我最大的恩赐是许冕森,可是给予我的最大的惩罚也是许冕森。因为我是许唯一,和许冕森拥有着同一个姓氏,和许冕森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的许唯一。“你不觉得那是犯罪吗?你难道没有负罪感吗?!”“我爱他。”“他可是你亲哥哥!”“可是,我爱他呀。”我悲哀地说。哥,为了爱你,我已经与世界为敌,你呢,可不可以抛下一切和我走?如果,不能上天堂,那,我们就一起堕落地狱吧!
  • 清宫妃子传

    清宫妃子传

    清,康熙年间,嫔妃众多,后宫争斗不断,谁又能笑到最后。是外表贤惠,内心狠毒的钮祜禄皇后;还是体贴豁达的佟佳贵妃。又或者是爱耍小聪明的惠妃;攻于心计的荣妃,。还是恃宠而傲的宜妃,或聪敏贤良的德妃……
  • 刺客狂潮

    刺客狂潮

    一个胖宅的穿越历。众所周知,刺客类的职业是当不了统领一方的领导人士的,而李昂不但要当,而且还得当一个敌占区领地的领主。众所周知,一本书的女主角必定是美丽漂亮的,可李昂的天命老婆却是丑陋而强悍的。众所周知,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而穿越人士李昂,却带着异界人民对抗着几千年以后的地球人类。其实呢,刺客狂潮,会玩就好。
  • 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时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作新的尺度。中年时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时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