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500000016

第16章 疯狂的资本市场

最需要自由配置资金的市场,通过行政之手使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政府属意的企业,政策市的标签,贴到了资本市场的内里。

撕不掉的政策市标签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脱困的工具。股改前后的事实还证明,资本市场不仅是国有企业脱困工具,还是货币调控的辅助工具,宏观经济的调控工具。2007年,沪综指一路向上,最后高悬于6 124点,中国股市处于“一泡独大”的恐惧症中,股市大涨被视做通货膨胀的元凶罪首,其时,作为大宗商品的风向标的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价格上窜至破天荒的每桶120美元,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防过热、防通胀”,打压股市成为冷却经济的必然之举;到2008年下半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在美国道指、标普、日经、香港恒生等指数大跌的背景下,沪综指下跌到2 000点左右止跌,再次成为稳定经济的定海神针,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与积极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交相辉映,股市的宏观调控作用再次走到前台。

如果仅仅把政策市理解为国有企业脱困,显然过于狭隘,在国有企业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脱困目标基本完成之后,资本市场有了更为高远的目标,即通过资本市场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走上市场之路。

资本市场作为改革的重要工具,正在试走一条前人从未奢望能够走通的路,在不改变控股关系和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股权多元化,建立公司制度,建立信托责任体制,这是渐进式改革之路体现到极致的表现,不希望伤筋动骨,不希望改变产能,却希望得到市场的竞争体制与产权明晰的成果。虽然百余年前的招商局等国有招股公司并未取得成功,但历史轮回中,我们再次选择了同一条路。以政府信用为上市国有企业托底,而后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注入市场信用,获得高额溢价之后反哺政府。

投资者只能采用妥协手段,在股改之后的牛市阶段,他们不仅欢迎,而且强烈呼吁国有大型企业在A股上市,或者从海外资本市场回归,这并非投资者愿意与市场化作对,而是基于以下事实:目前中国的主要经济资源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手里,如果这些公司都在海外上市,A股市场被边缘化势不可免。

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痼疾,投资者与监管层心知肚明,他们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欢迎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回归,另一方面又忧心忡忡指出国有大型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非市场化倾向—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6):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作序,该报告罕见地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指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三强五弱”:强政府,弱市场;强内部人,弱董事会,弱外部股东;强审批,弱监管,弱执法。“三强五弱”现象,严重阻碍了公司治理改革进度,也降低了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和监管效力。因此,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尽快完成从形式到实质的跨越,其核心是公司治理的现代化。这份报告的潜台词很清楚,从公司治理结构上来说,目前的国有企业控股公司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公司。

而李荣融等国资派代表坚持认为,国有企业能够通过上市实现市场化。2004年6月,李荣融在新加坡访问时表示,国企的未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董事会是最核心的问题。央企外部董事要占一半以上,不能内部人占多数,要独立公正发表意见,要能独立承担责任,落实经济责任”。在中国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大国有企业宝钢、建设银行都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聘用了深孚众望的外部董事,希望能够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这些鲶鱼在初期确实起到了作用,比如有国际上著名的银行家在成为中国某大型金融机构的外部董事后,要求参加党组会议,因为他听说“党组会议非常重要,决策往往影响股东利益”。这让银行方面哭笑不得,同时不得不正视习以为常的问题,打起精神以正确而不影响邦交的理由回复国际友人。

监管层和投资者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矛盾心理的体现,正是中国经济矛盾的体现。从长期看,如果国有股一股独大不能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就不可能真正市场化。有人担心,大非解禁、国有股的抛售会引发严重的市场问题,如果设想国有股抛售之后,上市公司估值大幅下挫,由此找到市场主人,未尝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幸事,前提是低价股只能抛售给国内股民。

是资本市场改造上市公司?还是国有控股公司改造资本市场?取决于国有上市公司能否接受资本市场的约束。

股改前的第一个回合,国有控股公司完胜,证明资本市场的软约束性质从未更改,股市跌到998点的惨痛记忆,正是资本市场定价彻底扭曲的代价。股改后的第二个回合到笔者写作时为止,正在进行中。随着国有资产体量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祈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能够与资本市场同步完成改革,否则将是中国社会无法承受之重,一句话,大众与市场都已经被绑架。

历经艰辛奠定股改成功基础之后,政府力推大盘蓝筹股上市、培育国有控股的机构投资者。这些国有企业与机构天生具有利用政府信用的癖好,在上市之前,政府以剥离注资等方式、或者以赋予专营权的方式提供这些企业上市条件,是政府信用的第一次透支。

以巨大的体量与市场长子地位成为股市定海神针的大盘蓝筹股,背后赖以支撑的正是政府的信用,不仅在上市之前向市场各方展示的优势暗藏了政府信用,上市之后的定海神针架势同样展示了这一点。资本市场的技术依赖于对人性的把握,当优惠与偏袒给予了投资者强烈的心理暗示,投资者难免形成对于政府信用的无所不在的依赖,一旦这些大盘股与机构有些风吹草动,投资者当然不会以市场方式寻求解决之道,转而诉诸于政府监管部门。以往股市中常见场景已经上演,无论急涨、暴跌全都要求政府“维持稳定”,一些认沽权证的购买者集合到一起,通过行政部门的行政复议、法律程序,在2008年走到了北京监管当局门口。

政府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父爱主义”贯穿始终、泛滥成灾。

为了让大型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行市场化,A股一级市场结构畸形,中石化境内上市发行的公众持股不到5%,股改后全流通发行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信银行等进一步降低到只发行2%~3%的公众股,即使根据我国《证券法》对大企业大大放宽的规定,公众持股比例的下限也是10%,这些特权企业公众股之低已经超出了法律所许可的范围。这些巨无霸企业稍有减持可获大利,而流通股股东却对公司很少有置喙余地,矛盾一旦爆发,冲突便趋激烈。因此,这些大型公司即使有了上市公司的躯壳,但投资者根本不具有管理权甚至红利权,到底是否属于公众公司,是可以打上一个大问号的。把境外流通的部分也算成公众持股量,这是对A股投资者利益的蔑视。

正因为大蓝筹乃人为制造而成,导致股市发行制度不可能有根本变化,虽然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表面上是有所放松,事实上仍处于严格控制之下。由此,带来联动的负面效应,上市公司退市不畅,除主板市场外其他市场发育迟缓,再融资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本应成为主要投资市场的债券市场由发改委、央行、证监会三分天下,严格实行铁板一块的审批制度。

虽然很多人希望我国资本市场实行“上市宽进”与畅通的退市相辅的制度,尽快实现市场化,但由于新股发行实行事实上的审批制,创业板的新股上市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客观上造成中国资本市场的质量直接由行政审批的质量决定,中国资本市场不诚信、业绩变脸,有关的保荐、发审要负很大的责任,而拥有准司法权的管理层未尽严厉处罚之责,也难辞其咎。如果新股发行机制不改革,不驱除股权投资暴利,无论新股IPO还是推出创业板,都难免一地鸡毛的命运。监管部门避实就虚,以其他理由撤销立立电子首次发行的审核决定,但他们终将面对新股发行机制改革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一级市场先天不足造成二级市场畸形,市场交易股票与投资品种的人为稀缺状态,造成无股不牛、大盘股即大蓝筹股的虚假繁荣。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盘蓝筹股的上市使股指掩盖了股市的委靡不振,股指牛气十足再冲上千九,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却在股市中惨淡经营,二八现象说明资源弃“八”不顾拥“二”自恃,股价不涨反跌,用股指进行自我安慰的鸵鸟做法是信用匮乏的表现。如果说在前股改时代,股市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那么在后股改时代,股市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人为控制的投资品种稀缺、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与民间投融资渠道不畅的矛盾;如果说前股改时代是机构坐庄时代,那么后股改时代则进入大小非、大小限坐庄时代。

股改后隐形政策市依然存在

股改开始之后,持续两年半牛市的短暂成功让一些人忘乎所以,以为股市改革大功告成,坐视股市后遗症浮出水面。

垄断型公司寄生在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企业身上,中国制造企业通过向全球源源不断输送产品而四处扩张,垄断上游资源的企业获得了花团锦簇的良好收成。国有产业资本获得双重溢价,一是在实体领域占据产业链中上游,获得国内实体经济领域的定价权,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缺失通过国内市场的盘剥得到弥补;二是资本市场的垄断溢价,通过减少流通股比例、通过制造一二级市场价格落差,大型产业资本尽享金融资本红利。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许多人误以为如此溢价是市场化改革的丰硕成果。但另一种刻薄的解释获得了更多追捧:经济景气周期的国有垄断上市公司,哪怕是一头猪做老总,市值照样能增长。市值增长并非因为公司拥有良好的治理结构,以及被证明有经营能力的管理层的辛苦,而是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赐,拜没日没夜工作的低薪工人所赐,拜中国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所赐。有能力借用政府信用的一些企业的机构未改恶行,一些机构投资者在特殊时期,如在大盘股上市之时执行命令托市之余,坐庄抬价不亦乐乎,在整体上市并购子公司过程中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中石化,是明显的例子。金融危机后,国资委动用预算资金重新给大型国有企业注资以避免技术破产的做法,揭掉了这些企业经营能力提升的面具。

要给透支的政府信用消毒,首先,要收回被借用的政府信用,由市场价格和独立的中介评级机构来替所有的企业说话;其次,不管政策怎么调整,有关部门显然应该给市场各方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所要重塑的是一个有法可依的健康的市场,而不是直接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有固定的价值观与符合价值观的方法,才能给人明确的预期,才能树立长久的信用,政府也罢,个人也罢,莫不如此。

十分遗憾的是,政策市在股改之后变本加厉,随着大型国有企业的上市,随着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在股市的地位增加,随着股市财富效应对货币、消费、宏观经济的影响,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股市不行还有关闭的可能性,股改之后船到江心,绝无可能。

因为政策股市,调控出手也就更加频繁,管理层担心股市为通胀助威,常常采取抑制手段,而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妙时,股市又被视做信心之源,被维持在一个狭小区间内运作。“神秘资金”常在尾盘出没,“石化双雄”和金融大盘股时常遭遇神秘资金拉抬,只要对资本市场稍有了解者就难以忘怀。

中国股市很难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反而成了中国经济的反向指标。自2003年中国加入WTO找到庞大的出口市场后,直到2008年年中,中国经济一直沐浴在高增长、低通胀的幸福之中,但上证指数在2001年6月冲至2 245点的高位后,接踵迎来的却是长达近5年的漫漫熊市。受到国有股减持等政策牵制,以至于全球皆涨我独熊。2008年11月之前半年,A股市场受到国际市场明确的牵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向型企业一片肃杀,奇怪的是,上证指数从此开始在2 000~2 400点的狭小区间内徘徊,常常有向上突破的迹象,股评家们发出上涨4 000点的呐喊。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说白了非常简单,政府允许股市急跌,是因为宏观经济让他们心里有“挤泡”的底气;而为股市托底,实乃实体经济深不见底,不知何时复苏。

2007年5月,房价还没下降,股市热到极致,通胀担忧弥漫市场,而货币政策犹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不讨好。政府在资产价格、物价与货币政策之间坐跷跷板,常常按下葫芦浮起瓢,加息反而使房价、物价上升。房价是通胀期的保值品,而物价上升则是国际市场异常,大宗商品成为被金融寡头垄断的产物。

此时策士横议,意见纷出,很少有金融界人士提出加息正是通胀的结果,反而把股市当做替罪羊,有人主张抑制过热的股市,有人主张发展股市抑制楼市,有人主张两者一起抑制。最常提起的例证是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20世纪末的日本与东南亚资产泡沫,举例的人警告政府,再不摧抑资产价格,将引发实体经济崩溃,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同类推荐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
  • 私营公司高效控制实务必备手册

    私营公司高效控制实务必备手册

    本书从私营公司的组织机构、员工管理、考核与薪酬、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八个方面,通过最新的案例,讲述了高效控制的理论知识和私营公司高效控制应注意的事项和有效方法。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过数年的起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四次审议,于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弥补了劳动法制的空白,进一步健全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利剑,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热门推荐
  • 圣斯黎亚樱花开

    圣斯黎亚樱花开

    此坑一停,此书已经作废,详情请搜索《傲娇同桌:环球寻宝不要逃》感谢大家的支持
  • 资本帝国

    资本帝国

    风云突变的二十一世纪,罗斯柴尔德的延续,摩根帝国的重生,是谁控制了美联储,挟持了华尔街,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一次又一次创造财富的神话,借助人民币的崛起称雄世界,又是谁制造了反物质,令各国政府头痛不已,末日武器将怎样改变世界,资本帝国,现实与想象,金钱的战争,贪婪,是个好东西!
  • 笔下亿千万

    笔下亿千万

    人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欲望使然。而我的欲望只是为了有趣。
  • 新星崛起:最强校园女神

    新星崛起:最强校园女神

    莫羽然是一枚活了十五年的小透明,是班级里那种存在感很低的人物,她懦弱渺小,浑浑度日。然而在她上了高中后,一切,都改变了……她把握住机遇提升自己,改变自己,从校园红人到国名女神,从普通学生到绝密特种兵,莫羽然一步一步向上,走出了一道让人不可思议的强者之路!这里面没有重生,没有系统和随身空间,只是一名外表高冷面瘫,内心狂野吐槽的傲娇女生成长记!
  • 三国汉少帝

    三国汉少帝

    刘辩很无辜地被电,很无耻的穿越了,然后很无奈地当起了三国里的弱势群体——皇帝“我是汉少帝,献帝刘协他哥,灵帝刘宏大儿子。”且看如何闯出一片天,收尽天下英豪。定天下,抚蛮夷,开丝路,平海疆。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为不世之君王!
  • 热血首席:宝宝去盗墓

    热血首席:宝宝去盗墓

    读者群:253654054看那粉嘟嘟的小脸,就让人忍不住吧嗒的亲一口。唐小雨刚把嘴凑过去,就听见娃娃音。“你这个女人想干什么?我可不是你外甥……”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就会说话了呢?“我是来自大明朝的盗墓师,你不能通过亲我吸取我的灵魂力量……”阿姨我才懒得吸取你的灵魂力量呢,不过我倒是对盗墓感兴趣,快点儿说,怎么才能盗宝藏啊?
  • 毒女妖娆:傲世狂妃

    毒女妖娆:傲世狂妃

    【加群239785364疑问逸然会在群里解答哈】穿越异世,沦为废材,以狼为母,与狗争食,卑微到尘土里!像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妖孽张扬如他,却将这样的她捧到了天上!九死一生,冥域归来!昔日废材,今日毒女,驭兽而来!百姓,与她何干?天下,与她何干?她的眼里心里,只他一人,为他,屠尽天下人又何妨?【1V1,慢热,绝不坑】
  • 透视仙医在都市

    透视仙医在都市

    王者归来!纵横都市!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斩天传奇

    斩天传奇

    别人修武我修仙别人修仙我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