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96900000070

第70章 72.尚关的来历

水寨集北五六里地、沙河西岸有个村子叫尚关,村里如今居住着张、王、周、高、杜、窦等姓,却没有一户姓尚的。该村为什么叫尚关呢?说起来和符姓有关,话比较长。

鲁国,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十九年(前261),楚伐鲁取徐州。顷公二十四年(前256),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楚国迁顷公于下邑,封于莒。后七年(前249)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国灭。

鲁倾公有个孙子名叫雅,流落到秦国做官,任符玺令。所谓符,是指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或木等材料先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便可检验真假。所谓玺,无论国君、官员的官印,私印都称玺。符玺令就是掌管发放“符”和“玺”的官职,地位很重要。其后人引以为荣,便以祖之官名“符”为姓,尊雅为得姓始祖,敬称符雅。后世子孙多为高官。

东汉符季真,曾任陈留国相国,其后裔子孙有一支分居于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到了唐、五代、宋时期,符姓成为当地望族,其中以符存审官职最高,战功最卓著。

符存审(862-924),原名存,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其先人多为能征善战之勇将,唐代有符敦敏为节度使;符璘击破寇边西蕃,战功卓著,入朝为辅国大将军,封义阳郡王。其父符楚是陈州牙将,到符存审年幼时家世衰微。

唐乾符末,河南盗起,生逢乱世的符存审先追随李罕之,后追随武皇李克用,一生经历大小战役百数次,从未有败绩,以计退朱温,击退契丹最为精彩,为光复唐室立下汗马功劳,终成就一番大业,为五代之良将,与勇而多谋军功赫赫的周德威齐名。历任检校左仆射,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蕃汉马步副指挥使,检校司徒忻州刺史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检校太保充蕃汉副总管,检校太傅横海军节度使兼领魏博马步军都指挥使,平章事内外蕃汉马步总管,检校太傅兼侍中,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食邑千户,赐号忠烈扶天启运功臣,最后授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封秦王。诏未至卒于幽州官舍,时年六十三。四十年间,识机知变,行军出师法令严明,决策制胜从无遗悔,位极将相。

符存审因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史册又载为李存审,到后晋时其子符彦饶复归本姓。在欧阳修所撰的《新五代史·义儿传》里,符存审是列传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获授国姓的众人皆被记载为李姓。

符存审生子九人,分别为符彦超、符彦饶、符彦图、符彦卿、符彦能、符彦琳、符彦彝、符彦伦、符彦昇,均为名将。其中以四子符彦卿最为知名。

符彦卿(898─975),字冠侯,五代、北宋宛丘(今淮阳)人。十三岁就能骑射,二十五岁当了吉州刺史,后成为五代及宋初名将。先后在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后周恭帝柴宗训、宋太祖赵匡胤殿前为臣,曾多次与辽朝军队作战,屡立战功。周太祖封中书令、魏国公、太保、淮阳王、大名尹、天雄军节度,进封卫王。世宗封行营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太傅,改封魏王(诸王中爵位最高者)。恭帝加守太尉。宋太祖加守太师。开宝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谥“忠宣”。

《宋史·列传第十》载:“彦卿将家子,勇略有谋,善用兵。存审之第四子,军中谓之‘符第四’。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或马病不饮龁,必唾而呪曰:‘此中岂有符王邪?’晋少主(石重贵)既陷契丹,(耶律)德光之母问左右曰:‘彦卿安在?’或对曰:‘闻其已遣归徐州矣。’德光母曰:‘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其威名如此。”

符彦卿门庭显耀,其父兄多封王拜将,其父符存审受封秦王;长兄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卒赠太尉;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兄弟九人均为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其子侄各领兵一方,出任中央及地方军政要职者多人。其女分别贵为周世宗柴荣宣懿皇后、宋太宗赵光义懿德皇后,可谓母仪天下。其中宣懿皇后一度垂帘听政。《宋史·列传第十》谕曰:“五季之乱,内则权臣擅命,外则藩镇握兵。宋兴,内外廓清,若天去其疾,或纳节以备宿卫,或请老以奉朝请。虽太祖善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彦卿一门二后,累朝袭宠,有谋善战,声振殊俗,与时进退,其名将之贤者欤?”

符彦卿有三子,长符昭愿,次符昭寿,三符昭信,皆知名。

符昭愿,字致恭,谨厚谦约,颇读书好事。周广顺年间,以荫补天雄军牙职,不久领兴州刺史。宋开宝中,改领恩州刺史。彦卿养疾居洛阳,入补供奉官。四年,改领罗州刺史。七年,迁西京作坊副使。不久授尚食使,出护陈、许、蔡、颍等州巡兵。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巡检使。到进攻幽州时,命与定****节度偓率兵万余,置砦城南。师还,真拜蔡州刺史,知并、澶二州。不逾月,复移并门兼副部署。丁内艰,起复,为本州团练使,连知永兴军、梓滑二州。咸平初,又为天雄军、邢州二钤辖。三年,以疾求归京师,诏遣中使、尚医驰传诊视。既还,帝赐以名方御药,拜本州防御使。四年,卒,年五十七。车驾临哭,赠镇东军节度。子承煦,为左千牛卫将军。(《宋史·列传第十》)

符昭寿,初补供奉官。开宝七年,改西京作坊副使。历迁六宅副使、领兰州刺史。雍熙二年冬,命与刘知信护镇州屯兵。命遣将北征,又与知信为押队都监,转尚食使,真拜光州刺史。端拱二年,知洪州。淳化四年,改定州。咸平初,迁凤州团练使、益州钤辖。昭寿以贵家子日事游宴,简倨自恣,常纱帽素氅衣,偃息后圃,不理戎务,有所裁决,即令家人传道。多集锦工就廨舍织纤丽绮帛,每有所须,取给于市,余半岁方给其直,又令部曲私邀取之。广籴黍稻,未及成熟者亦取之,悉贮寺观中,久之损败,即勒道释价之。纵其下凌忽军校。因此引起军人愤恨,为神卫卒赵延顺等八人所谋杀。子承谅,娶齐王(赵廷美,太祖四弟)女嘉兴县主,至内殿承制。(《宋史·列传第十》)

符昭信,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显德初卒,赠检校太尉、阆州防御使。

因为符昭寿不法被杀,其子符承凉携家人溯沙颍河而上,返回故里宛丘。某日,渡沙颍河游玩,至今尚关一带,发现这里土地肥沃,地势甚高,东靠沙颍河,风水不错,周围环境很优美,遂在此定居。生子符惟忠等。

符惟忠,字正臣,符彦卿曾孙也。以外祖母贤靖大长公主荫,为三班奉职,后擢阁门通事舍人、勾当东排岸司。三司使寇瑊绳下急,漕米数不足纲,吏卒率论以自盗。惟忠争曰:“在法,欠不满四百者不坐,若以自盗论,则计直八百即当坐徒矣。”瑊怒曰:“敢抗三司使邪?”惟忠曰:“职有当辨,非抗也。”瑊益怒,惟忠争愈力,如所议乃已。以西染院副使权提举仓草场、提点开封府界县镇公事。开封主簿乐诰,宰相王曾外孙也。或风使荐之。惟忠不从,曰:“诰无善状,安可以势使我。”既而诰果以赃败。时吴奎为长垣尉,惟忠厚遇奎,白府共荐之。惠民河与刁河合流,岁多决溢,害民田,惟忠自宋楼镇碾湾、横陇村置二斗门杀水势,以接郑河、圭河,自是无复有水害。陕西用兵,除泾原路兵马钤辖兼知泾州。三司使郑戬奏留都大管勾汴河使,建议以为渠有广狭,若水阔而行缓,则沙伏而不利于舟,请即其广处束以木岸。三司以为不便,后卒用其议。再迁西上阁门副使。契丹遣使求地,惟忠副富弼往报使,迁阁门使,至武强县,疽发背卒。赠客省使、眉州防御使。(《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符惟忠在《宋史》中虽列为外戚,但人们视为正臣,后人祀于淮宁乡贤祠。

后来,金兵入主中原,宋室南迁,符氏亦随之南迁,离开了这里。

符承凉、符惟忠父子初来此居住的时候,当地百姓就把他们居住过的村庄叫做“上官庄”,“上官”意为大官,“上官庄”意为大官居住过的村子,简称“上官”。当符氏追随宋室南迁以后,因“上”与“尚”同音,“官”与“关”同音,同时“尚”还有“尊崇”的意思,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们父子,便把“上官”改成了“尚关”。

尚关没有尚姓,这原因清楚了吧。

当地人尊崇符氏父子,不光是尊崇他们官大,还因为他们父子在这里做了一件大好事。上官庄这一带,地方西低东高,西边几里之外(今后李洼一带)为一大坡洼,经常积水,对居民生活、出行极为不便,符惟忠秉承其父符承凉的意愿,拿出自己的俸禄,亲自率领本地父老乡亲,箕畚叉锸并用,经营数月,开挖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十里长沟,从而解决了水患问题,因而得了到人们的尊重。因为符惟忠的父亲符承凉曾娶齐王赵廷美的女儿嘉兴公主,当地人认为他就是帝王的女婿,便尊称他为驸马,为纪念符惟忠的义举,便把这条十里长沟称为“驸马沟”。这才是驸马沟得名的真正原因。

有人说驸马沟名称来源于“傅八口”的谐音,也许是事实,不可否认,因为《淮宁县志》之《灾异志》和《河渠志》里边都提到“傅八口”这个名称,出现时间在明崇祯八年到十三年。从行文看,更多像地名,而不像河名。至于是不是这样,如有兴趣,不妨看看本书《驸马沟》、《傅营傅姓的辉煌》两篇文章,对比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情合理。

“尚关”一名从何时就有了呢?《项城市地名志》说“据传:该村原上官氏居住,村名‘上官’。又据《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历,祖籍山西洪洞,于明初移民于项。三子张英在此落户,村名沿用。因‘上’、‘尚’,‘官’、‘关’同音,演为今名。”这个论述说得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因为符氏父子做高官,就说成原上官氏居住,是不恰当的。但该书编著是经过调查而形成的,或许是被调查人口述有误,编者就以讹传讹了。但符氏父子确实做过高官,称他们为上官并不为过,不过需要把“氏”字去掉才对。而说“因‘上’、‘尚’,‘官’、‘关’同音,演为今名”,这是合理的。但是,村名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变的,该书没说,就是访问当地人,也未必能说得清楚,因为从符氏父子来此定居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史书是很难记载一个村庄名称演变的。但根据《张氏族谱》“村名沿用”一语可以推断,上官一名至少在宋代已经存在了,尚关一名应在明朝时期。

同类推荐
  • 琦清天下

    琦清天下

    2012世界末日终究降临...天翻地覆,风云变色...人类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惨遭横祸,几乎灭绝...不料他一个无名小卒,不知何世积德,竟逢高人相救...神奇穿越东汉,结识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更与荆州公子刘琦结作莫逆,从此纵横天下,风生水起...不知英雄年代,将是谁家天下...
  • 搅动

    搅动

    人家是穿越到一个空间就不走了,可程乂成了时空的旅行者。他亲手废了多尔衮,杀了忽必烈;向戚继光学兵法,赵匡胤学搏击;见过杨贵妃,认识貂蝉;骑马参加过征高句丽,坐船随军执行过杀胡令。累了,累了,干脆跟着位面小王子干得了。可是程乂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老板,位面小王子给自己洗过脚,这梁子可结的有点大。
  • 男人大逆袭

    男人大逆袭

    讲述一个男人顶着天,立着地,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 和悦洲,小上海

    和悦洲,小上海

    本书介绍了和悦洲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帮派历史等。和悦洲位于长江中下游,抗战前被称作“小上海”,非常繁华,抗战后被炸毁了。这个地方称一江三镇,统领中心的镇叫大通,一共三镇,解放前是江南最大的盐的集散地,又是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咽喉,被称为“大九华山头天门”。
  • 炎黄氏族

    炎黄氏族

    商末神起,四位少年的出现是商朝重兴崛起,是神舟的覆灭还是一个新国度现身?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一次次看到胜利曙光,又一次次用鲜血换来胜利,究竟是象征着胜利还是群雄末路,是新时代的来临还是旧社会再一次的胜利?一次次在战场上挥洒鲜血,无数的牺牲,无数的奸臣,无数的忠臣。叛变、失败、投降、曙光,让着四位少年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斩杀一切目标,践踏敌人的尸体,极端的行为使这四位少年迷失自我。战场上的咆哮,书信中的斗智斗勇,天下大乱,兄弟分离,是强将还是匹夫,成王?称霸?落寇?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何去何从?我的QQ号:2297979367群号:297355498
热门推荐
  • 寻芳记:少爷哪里逃

    寻芳记:少爷哪里逃

    一个是黑心的贵族少爷,一个是扮猪吃老虎的俏丽丫环。一对腹黑男女,一场风云变幻。但凡感情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少爷与丫环之间,大抵也是如此......
  • 小镇生活

    小镇生活

    她和男友恋爱了7年,可是,有一天男友突然不告而别,从此杳无音信,而当她和摄影师恋爱时,她的前男友,却突然回来了。但,于她而言,过去的永远已成为过去,而值得珍惜的,是自己身边的人。
  • 戏游记

    戏游记

    古龙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不能和自己真心喜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就算将世上所有的荣耀和财富都给了他,等到夜深梦回,无法成眠时,他也同样会流泪。爱情算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吧,总的来讲这部小说,写的是三界动荡下少年男女的风月,讲述了神魔,仙妖,人鬼之间错乱的感情纠葛。两位男主角有着离奇的身世,各自都背负了不可推卸的重担,为了自己的亲人爱人与朋友战斗不止。MM我不想将他们拿来划分正与邪对与错,人生的种种决定与选择无非都由时事所迫,红尘中的摸爬滚打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许多应得的东西,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后终于成了灭世的魔头或者救世的英雄。
  • 虚世界之天迹银痕

    虚世界之天迹银痕

    虚,一个存在了几亿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未央、罗多、南星、万陵四块大陆被海洋包裹着。在未央大陆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区:那里有一个身藏结束噩梦钥匙的少年那里有两个谋划了十五年的阴谋那里有三个势力在以力量和计谋角逐那里亲情、友情和爱情互相交织在希望和绝望中,谁会握着这把关系着未来的钥匙,又会打开一个怎样的世界。
  • 握不住的流沙,握不住的手

    握不住的流沙,握不住的手

    假如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你还会爱我么。一天早晨,我,竟然狗血地接到偶像胡夏经纪人的电话................
  • 迷踪宫

    迷踪宫

    第一人称小说,全新题材哦,不容错过,或者进来看一眼,
  • 留意天皇

    留意天皇

    混沌异境分,洪荒起风云。乱世群雄起,枭雄定乾坤。一
  • 红色半面妆

    红色半面妆

    叶姗从快递员手里接过那封快递时,心里很是疑惑。她思虑了很久,还是签了字。可当她看到那封信的内容时,一下就傻了眼。因为信上的字有些古怪,不像是现代人的普通书信。首先,上面的字基本都是用毛笔写的,而且都是古体字其次,这种字体有些怪异,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但又俊美飘逸。
  • 乘风破浪之张狗蛋传

    乘风破浪之张狗蛋传

    美食江湖,人生百态,家国外史,乘风破浪。
  • 咖扉

    咖扉

    在那个咖啡店里,她第一次遇到了他,那是一张完美无瑕的脸,光泽白皙的脸庞,轮廓分明的五官,高挺的鼻梁,略带笑意的眼角。就是那张完美的脸,连带祸害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