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摇摇头。“下次把露背的深V反过来穿就行了。”
戴军说。李静一听,转而破涕大笑。王朔写过一篇文章,李静看后真的是心有戚戚焉。文中提到了王朔自己搞公司的经历。她简直太能体会那种感觉了:没有共同语言也要和客户在饭桌上相见恨晚。临走还要目送着客户的车远去,在风中摇着手,其实心里想的是,哥儿们快给我钱吧。这些经历对李静来说非常重要,她越来越明白客户究竟要的是什么,而自己要的又是什么。以前自己总是在被梦想折磨,现在却是在被现实撕扯,其实理想和现实从来都不曾单独存在。李静也隐隐地感觉到,有些弯路可能是自己必须要走的,为了公司,为了节目,就暂且把尊严装裤兜里吧。这时候有个广告公司找上门,说可以给李静两百万,然后把一年的广告时段都包下来,他们有一个广东的大客户。李静觉得这样挺好,自己可以专心做节目了。但李媛有些担心,这么大个广告公司连台车都没有,每次都坐地铁来,怎么看都像骗子。李静说,没事,这叫勤俭。于是就把合同给签了。谁知道合同一签对方就开始磨叽了,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李静就成天追着人要钱,得到的答复却总是“再等一等,客户还没给我们打钱呢”。又过了一阵子,李静觉得不能再这么不清不楚下去了,就决定去跟对方摊牌。结果到那公司一看,傻眼了。办公室都找不着了,一帮子人全跑了。李静的心都凉透了,当时她已经为节目欠了一屁股的债,这时候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却折了。李静知道,自己已经连傻眼的时间都没有了,必须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她带上助理,风尘仆仆地赶到东莞,找到了广告公司背后的那个客户。客户说:“我没跟你签合同,是他们把钱卷走了”。李静说:“是这样,他们卷了您一半的钱,还有另一半您要给我们。节目全都播了,您也看了,是不是?”这些广东老板喜欢喝功夫茶,天天都喝,李静就连着一个星期每天坐在对面看他们喝。人家说:“你喝点茶。”
李静说:“我不喝茶。”
人家说:“你回去吧。”
李静说:“你给我钱,我就走。我还要回去做节目。”
最后,客户说:“就十万块钱,你回去吧。”
李静很难受,但还是接过钱,走了。她想,有总比没有强,而且节目还要做,不能在这干耗着。回去以后,她心里憋屈,就问戴军:“我是不是特傻,把人都想得那么美好?”戴军说:“没有,不好的一堆儿被你赶上了。咱们诅咒他们,明天公司就破产!”“对,太缺德,铁定要遭报应!”于是两个人一起把这帮“孙子”骂了个痛快。这之后到了发工资的日子,竟然没有一个人要钱。戴军也不要,还反过来请工作室的大家吃饭。其实在李静最难的这段日子,也是戴军最难的时候。而说到“傻”,他比李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戴军正在和经纪公司闹解约。经纪公司的人还给全国各个电台打电话,“戴军的唱片约在我们手里,你们如果敢请他去唱歌,我们就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