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100000033

第33章 教育即生长

1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依据于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2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3

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4

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智力素质的一个检验。

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5

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毫无疑问,一个人唯有人性健全才能够真正幸福和优秀,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也才能够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

这本来是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

应该结束这种大规模的愚昧了,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

6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7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8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9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动物唯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当理性面对未知时,会产生探究的冲动,要把未知变成知,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理性觉醒和活跃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万物,于是有了哲学和科学。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10

一般来说,好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那些能够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啻是幸存者,而人类的伟大文化创造多半出自他们之手。唯因如此,教育必须十分小心地保护好奇心,为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我相信,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其强大的智力禀赋足以战胜任何不良的外部环境,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种坏的教育制度的杀伤力几乎是摧毁性的。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这颗嫩苗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摧残,后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11

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

情况本来不该是这样的。人有智力禀赋,这种禀赋需要得到生长和运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倾向。学生之所以视学习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于,应试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压抑智力活动的,本质上是反智育的。

12

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也是我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学习,做知识的主人。相反,如果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13

我一向认为,在学生阶段,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看是否拥有了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喜欢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是好的智力素质,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否考进名校,将来都会有出息。

14

工作的快乐与学习的快乐是一脉相承、性质相同的,基本的因素都是好奇心的满足、发现和创造的喜悦、智力的运用和得胜、心灵能力的生长等。一个学生倘若在学校的学习中从未体会过这些快乐,在走出学校之后,他怎么可能向工作要求这些快乐呢?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为将来快乐地工作打好基础。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这是精神上优秀的征兆。

15

一个人仅仅有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或者有了某个领域的知识,他还不能算是知识分子。依我之见,一个人唯有真正品尝到了智力生活的快乐,从此热爱智力生活,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一辈子也改不掉了,让他不学习不思考他就难受,这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

16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17

我不主张对少年人隐瞒社会的实情,让他们把一切都想象得非常美好,这会使他们失去免疫力,或者陷入幻灭的痛苦。但是,我更反对那种一味引导他们适应社会消极面的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少年人的精神面貌决定了社会明天的面貌,我期望他们成为珍惜精神价值的一代,珍惜爱和善意的一代。

18

所谓青少年期的叛逆,我想应该不是突然发生的。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是很可爱的,内心敏感,开始独立思考,家长要善于细心观察,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多和孩子谈心,孩子就不会叛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同类推荐
  • 发菜姑娘

    发菜姑娘

    《发菜姑娘》为回族生活风情类民间传说故事专辑。这些故事或幽默风趣,或浪漫奇幻,或凄婉深沉;故事主题单纯素朴,表述生动感人,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对真、善、美、洁、圣的崇尚与追求。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由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选注,选录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选词面广,力求体现词家之风格与词之发展。注释精当权威,尤其重视对词作真义的揭示和用语源头的发掘。是唐宋词的权威选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读物。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年少起步正当时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年少起步正当时

    在众多作家里,柳萌先生是不可以忽略的。他的散文,于时下斑斓的散文林地,犹如皎洁的白桦,清健自然而以本色擅长。作者以本色的文字,表现出一派天然的率真。与其说是读散文,不如说是读他的人生,读他独有的性灵。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热门推荐
  •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师弟俏师姐

    腹黑师弟俏师姐

    懵懂时,你是我的师弟,而我却不知你爱我。明了时,我确定我是爱你的,而你却与我相隔天涯。你入魔道,我不知,犹自苦苦修仙,只为有一天想见。只是,当所有的欢乐背后,那阴谋的浮现,不是你变了,竟是我忘了!我们当真回不去了么?拔剑相对,谁会最先把剑刺入对方身体?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网游剑客之王

    网游剑客之王

    沉寂了王者心的聂寒混迹于繁华都是当中,然而突然出现的全虚拟网游“世界”却让聂寒沉寂的王者之心觉醒,在血雨腥风中,聂寒能否踏上神坛......
  • 死神:拘魂者

    死神:拘魂者

    你只听说十殿阎罗黑白无常,忘川河边曼珠沙华似火,却不知那个叫做死神的白袍少年。------------------我是普通的中学生,我的生活因为一块石头和一只黑猫而改变,从此拘魂灭鬼,守望世界。——我是死神【热血、战斗向,非同人,每晚7点左右两更,欢迎收藏和各类吐槽。官群:小鹿的次元界611071821欢迎大家来扮萌卖腐】
  • 言书

    言书

    一言草木枯,一言众生笑,一言渡苦海,一言破天道......白凡:诸天万道无我道,一道一言踏苍天!
  • 忘记你,我做不到

    忘记你,我做不到

    她,只是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一个女孩儿。而他却是大名鼎鼎的慕容家族的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她对他说,忘记你,我做不到…
  • 许你一世离经

    许你一世离经

    万花的花海没有变,还是一如既往的美,纯阳宫上的白雪也还是如旧,只是不知,雁门关的他是否还安好?这个时候,雁门关怕也是细雪纷飞了吧?战乱之世,民不聊生,好想,为你一辈子春泥护花,为你施针,离经易道……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乡村高手在都市

    乡村高手在都市

    乡村小子叶枫,无意间得到一本武林秘籍,从此之后金钟罩铁布衫、无影脚、一阳指……那些只有武侠小说里才有的功夫,他全都会!身怀绝技的他,走出大山,混迹都市!仗着有武功,他是打得了流氓,斗得了恶匪……
  • 我是大先知

    我是大先知

    九层祭坛,一层比一层神秘,一层比一层危险。各个空间被召唤而来的契约者,为了攀爬,为了活着而活着。对?错?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