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但丝毫没有体会他人的感受,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反而自以为是地期盼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难道最终的结果不会适得其反吗?寂天菩萨曾说过:“人人都不想吃苦,但却自作吃苦;人人都向往幸福快乐,但与自我为敌,破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如果我们能把握到每一刻的当下,且保持觉醒、珍惜拥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围的一切的话,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在我们的心间,成就在我们的掌中。
快乐和幸福来自真理。真理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然而,内在的真理,并非人人都能靠自己得到体认,而是要依止有缘的善知识,才能体认到内在心的本来面目。我们具备追求真理的条件,若不追求真理的话,失去了生为人类的高级思维的价值,岂不是非常可惜的事?这跟其他的动物有什么两样呢?
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却忙个不停地向外寻找快乐,反而离快乐越来越遥远。这好比,从前有一个人天生头上就长出一颗珠宝,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头上有珠宝,也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件事,他就不停地往外寻找珠宝,最后连自己头上的珠宝都被强盗取走一般,我们多么的愚痴啊!
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终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无著菩萨也说:“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于自乐他痛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如今大家从生到死一直忙个不停: 幼年时为玩耍和游戏而忙;中年时为感情和工作而忙; 晚年时为养老和治疗而忙。然而, 最终除了满脸皱纹和精神空虚外,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所谓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指什么呢?我们忙的意义又在何处?
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常,终会衰败,应当舍弃自私,无私奉献;名气无常,终会失去,应当舍弃我慢,传递爱心;亲人无常,终会离散,应当舍弃报怨,和睦相处;身体无常,终会衰老,应当舍弃贪执,勇猛精进。无常的观念里诞生永恒的真理,生活的点滴中发现觉醒之道。
财富再多,总有用尽的时候;地位再高,总有衰败的时候;名誉再大,总有失去的时候;亲人再多,总有离散的时候;身体再好,总有衰老的时候。只有内心的觉醒才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至高无上境界。
每个人都愿意享受快乐,不希望遭受痛苦。然而,人人选择快乐的标准和目标却大不一样。凡夫为了追求暂时的快乐而失去长久的快乐,而行者为了长久的快乐而选择暂时的苦行。真正的修行人绝不会沉迷名利,更不会羡慕金钱和权威。因此,修行者的选择是积极的,心态是乐观的,精神是充实的,人生是灿烂,且光明的。
世上唯一能给我们带来长久快乐的事,就是内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无论高官厚禄,还是家财万贯,都无法保持永恒长久的快乐。这就是我们追求精神解脱的充分理由。
如果我们紧紧抓住此生的名利不放,表明我们还根本谈不上是修行者;如果我们深深地被轮回所诱惑,表明我们仍未踏入解脱之道;如果我们不能舍弃对自我的珍爱,表明我们还未生起菩提心;如果我们不彻底断掉对生命和宇宙所起的假相之见,表明我们心中并没有树立正知正见——缘起性空。
很多人盲目追逐钱财,却很少有人去体会钱财是一把“双刃剑”。懂得善用钱财,钱财就是修行的助缘,钱财越多,就越会帮助到更多的众生,种下广大的福田;若出于自私而滥用钱财,钱财就是造恶的工具,钱财越多,就越会伤害更多众生,种下让自己堕落地狱的种子。人如果缺乏善良,最好还是不要成为一个富裕之人!
我们只是拥有钱财,福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具有善用钱财的智慧,否则钱财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就像有些人,没有钱财的时候盼望得到钱财,得到了钱财又觉得烦恼,既不知道如何管理,又不懂得如何善用。所以大多数人的最终结局就是“人财两失”。
当你住着宽敞舒适的房子,开着豪华昂贵的轿车,身着华丽时髦的美衣时,你是否想到过偏远山村的孩子们没有钱读书,路边可怜的乞丐还不能享有足够的温饱,很多穷人看病、买药都很困难……我们的确不该自私、贪婪,也不该过度地享有奢侈、浪费, 而应该怀着爱心和利他之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感恩您!
现代社会有很多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拥有多处房产却只能住在一处,买了数辆车子却只能开一辆,准备许多衣服却只能穿几件,有很多钱财却不懂善用,有大学问却缺乏道德,有高的地位却很少做得到无私,学佛后却不能真正修行,修行佛法的人中有成就的人却少之又少。
有几个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们竭尽全力游向岸边,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却怎么也游不快。岸边的同伴问他怎么啦?那人说:“我腰上缠着千金,太重了!”同伴着急道:“命都快没了,扔掉吧!”但这人坚持不扔,结果被淹死了。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置于生命之上的人,必然葬身其中。
从古至今,凡夫俗子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求金银财宝和名闻利养,最终却没有一个人是满足于荣华富贵而死亡的。因为心的力量是无限的,欲望也是没有限制的,因此对于物质的贪欲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少欲知足非常重要,轮回中的痛苦及生死疲劳都来源于贪欲。譬如你一直想要得到更多的财富,这表示你心里一直不满足,有了还要更多,多了还要更好……结果会达到一个极限,最后你就会变得和现实抗争。如果你的抗争失败了,你就会跌入失望的深渊,变得沮丧不已。这就是欲望最可怕之处。
对于智者而言,钱财是积功累德的一种资粮;对于凡夫而言,钱财是诱惑,是迷惑,成为流转轮回的因素。古人云:“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我们需要用一颗觉醒的心来看待物质与钱财,善用钱财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为了钱财和名利而引发亲人之间的纠纷、朋友之间的背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些人为了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善用钱财、广结善缘,忍让和包容。你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你自己。
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一种极度扩张的欲望,根植于不切实际的期盼。想要矫正贪婪,只能从内在的满足开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无有疲劳,还会获得身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