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000000014

第14章 封王拜将 (4)

作为当时众多诸侯中的一员,刘邦心里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安于现状、偏安一隅?还是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呢?这是任何领导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所有战略举措都需要战略目标来驱动,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体系就存在逻辑断层;而缺乏战略导向的管理体系必然存在致命隐患。

韩信的这两个判断都得到了刘邦的认可。面对韩信提出的问题,刘邦的回答很干脆:“当然。”这实在没啥好隐瞒的。

两人明确了各自的问题后,自然就谈到了第二个问题:谁是挡在我们面前的的拦路虎?

明确对手,需要智慧,同时也需要敏锐的眼光。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敌人,不一定就是自己的真正对手。

就如同曹操没有将袁绍、刘表、孙策等当时看上去很强大的对手放在眼里,却对刘备非常关注一样,项羽“西楚霸王”的地位也不是刘邦将其作为竞争对手的原因,刘邦是对项羽的“个人魅力值与管理技能”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得出将其作为关键竞争对手的结论。

至此,刘邦与韩信就“最大的敌人”问题达成共识:与项羽争夺天下!

第一个问题解决后,韩信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您估计,在勇猛、强悍、仁厚、兵力这些系数上跟项羽相比,谁厉害?”

作为下级,韩信提出这样的问题需要勇气,但又很有必要。这个问题也确实让刘邦不好回答。

作为领导,承认自己的个人素质不如对手,自是感觉有失面子。但是,作为领导,真实地向下属表达自己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又很必要。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是制定作战计划的基础。

刘邦很矛盾,但还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默然良久,最后不得不承认“不如项羽”。

刘邦的坦率使韩信得以快速切入主题:“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不过我曾经也在他的帐下呆过,对他的为人也略知一二。”

韩信开始阐述何为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成功要素,并分析、比较了刘邦与项羽在这些关键成功要素上的表现。

韩信很明确地界定了个人魅力与管理技能的区别,并阐述了这两个技能对于组织竞争能力的影响。

在分析项羽时,韩信对他的个人魅力做出了充分的肯定:“项羽确实威猛过人,震怒一声吼,下边千八百的兵没一个敢动的。”

这也正是刘邦不如项羽的地方。但韩信话锋一转 “但却没魄力,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直指问题的核心。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如果仅凭个人魅力而不掌握选贤任能的管理技能,就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沦为“匹夫之勇”。能够准确地识别人才并安置到恰当的岗位上,是领导者带领团队的关键成功要素。

而对于刘邦的用人之道,韩信则予以充分的肯定:“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

刘邦能够仅凭萧何推荐而找出一位自己根本没听说过的人来担任大将,足见其用人的魄力。刘邦亲自带兵打仗,屡战屡败,几无胜绩,自己的手下却攻城掠寨、驰骋天下,凸显刘邦使用人才能力的高超。

关于对领导者激励人才能力的分析,韩信既表达了自己对项羽的判断,也向刘邦传递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

韩信说:“项羽对人态度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

项羽是个贵族,也很亲民,对下属温和,关心他们的疾苦。话说到这里,至少项羽在将士关系管理方面,应该是一位称职的领导者。能够得到大多数普通士兵的认同,这也是很多个人英雄主义领导者的共同特点。

但是,到了对关键将领进行激励时,项羽的方式就出了问题——“可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对占据重要管理岗位的将领的激励,领导者仅仅是摆出亲民的姿态肯定是不够的。关键将领更需要的是领导对其能力的认可,并给予与其战绩相匹配的奖励。

在这一点上,项羽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在实际待遇上,都做得不够。这应该与项羽对这些岗位,对组织的价值贡献的判断有关系。

勇冠天下的项羽或许认为,带兵打仗的将领多一个、少一个,对自己的团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不了自己可以亲历亲为。

同时,项羽管理团队的公平性也受到了韩信的质疑:“项羽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都愤愤不平。”

项羽没有根据将领的贡献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给予封赏,违背了以技能与战绩表现为核心依据的激励原则,必然引起部分将领的不满。

最后,韩信对项羽的激励能力的总结明显带着个人情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妇人之仁啊。”

刘邦在这方面的技能显然是远远高过项羽。他的奖励手段可谓是既简单又有力度,用韩信的话说,就是“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还有谁会不服呢!”刘邦的这个激励策略可谓屡试不爽,最终刘邦也借此让韩信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事实上,韩信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作为一个在血雨腥风中打拼的王位追逐者,刘邦怎会“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呢?在刘邦看来,功臣只是天下城邑的暂时保管者,刘邦会保留在适当的时候收回的权利。

所以,如果在前面加上“如果”则更为恰当。这也说明,韩信本人对刘邦以及当时游戏规则的判断存在失误。

事实上,韩信的需求是刘邦不可能满足的,韩信是在追逐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这也使得后来的悲剧结局成为必然。

刘邦与韩信的话题从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了战略要旨,探讨两支团队应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是否满足民众需求的问题。

韩信说:“项羽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

项羽过于关注每次战争的胜利,力求每次战争都赢得酣畅淋漓。破城之后又要屠城,不能够从民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如果将夺取天下作为战争的目标,则必须考虑这一点,因为满足民众的需求是真正实现统一的基础。

也正是由于项羽的这一愚蠢的行径,导致了“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的局面。

韩信的最终判断是“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项羽这种缺乏民众基础的“强大”,必然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刘邦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则更为冷静——韩信的恭维也并不为过:“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刘邦明白获取人心的战略意义,这种做法符合追逐王位的定位,是在按照游戏规则办事。

事实上,在人性方面,刘邦和项羽都有着表里不一的一面:刘邦在落魄的时候,能够两次将自己的孩子推到车下,足见其冷酷无情;项羽身处垓下绝境,却仍然惦记着自己的宠妾、爱驹,足见其侠骨柔情。而到了两人争雄天下的时候,刘邦的表现极其“专业”,完全按照游戏规则来制定竞争策略,最终胜出;而项羽则任性而为,作为一个管理者表现得相当“业余”,结果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韩信向刘邦阐述了自己对赢得竞争的关键要素分析后,即提出了实施方案第一步:“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

韩信这一番肺腑之言把刘邦说得心花怒放,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指日下关东。

虽然韩信并未对作战细节问题侃侃而谈,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高度认同韩信的战略分析,并由大将韩信担任第一执行者。

刘邦根据韩信的建议迈出了楚汉争雄的第一步。在后续的一系列关键战役中,韩信则始终扮演着“终结者”的角色。

田家大哥

走了张良,得了大将韩信,老天这么帮刘邦,不当皇帝简直没天理啦!再说说张良这边的情况,韩王成因为张良跟随刘邦的缘故,项羽心里一直不爽,不派他到封国去,一直拴在身边。一看张良回来了,便拐弯抹角地问刘邦的情况。张良早有心理准备,就说刘邦烧断了栈道,准备一心一意地在蜀地安家。这还不算,怕项羽一时找不到对手,顺便还把齐王田荣造反的事说了。

不管项羽是否真的相信刘邦死了心还是别的什么,反正张良的一番话算是替远在巴蜀的刘邦解了围,受苦的倒是田家哥儿几个了。

田荣为何造反呢?这事得从田荣的堂哥田儋说起。

田儋是狄县人,是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同族。田儋的堂弟,也就是田荣的弟弟田横(至今也是比较有名气的人物)是当地有势力的人物,而且宗族强盛,很得人心。

在陈涉开始起兵自称楚王的时候,曾派遣周市攻取并平定了魏地,向东打到狄县,狄县死守县城。田儋也是个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假意绑了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说要在拜见县令之后处死有罪的家奴,等拜见时便一刀宰了县令,然后召集有势力的官吏和年轻人:“各地诸侯都已经反秦自立,齐地是古代封建的诸侯国,而我田儋,是齐王田氏的同族,应当为王。”于是,田儋自立为齐王,并且起兵攻打周市。周市的军队撤走以后,田儋乘机带兵东进,夺取并平定了齐国故地。

秦将章邯带兵在临济围攻魏王咎,情况紧急,魏王派人到齐国来求救。齐王田儋带领军队援救魏国。章邯在夜间让兵马口中衔枚,趁夜幕的掩护进行偷袭,把齐魏联军打得大败,在临济城下杀死田儋。田儋的堂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逃跑到了东阿。

齐国人听说田儋战死的消息之后,于是就拥立前任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丞相,田间为大将,以此来抗拒诸侯。

田荣在败逃东阿的时候,章邯进行围追阻截。项梁听说田荣情况危急,于是就领兵来到东阿城下,一举击败章邯。章邯往西逃跑,项梁则乘胜追击。

田荣对齐人立田假为齐王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就带兵回去,攻击追逐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间在此以前已到赵国求救,也就留在赵国不敢回去了。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

项梁追击章邯以后,章邯的军队反倒日渐强盛,于是项梁就派遣使者通报齐国和赵国,要两国共同发兵攻打章邯。

田荣说:“如果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那我们才肯出兵。”

楚怀王觉得,田假是自己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怎么能杀了呢?赵国也不愿意用杀田角、田间来和齐国作交易。

楚国和赵国都不肯依从齐国,齐国也非常生气,齐国人认为:“手被毒蛇咬了就要砍掉手;脚被咬了就要砍掉脚。为什么呢?因为倘若不这样的话,就要危及全身。而现在田假、田角和田间对于楚国和赵国来说,并不是手足骨肉之亲,为什么不杀掉他们呢?况且若是秦朝再得志于天下的话,那么不仅我们要身受其辱,而且连祖坟恐怕也要被人挖呢。”

最终齐国也不肯出兵援救。章邯果然击败了楚军,项梁也因此丧命。楚军往东溃逃,章邯也就乘机渡过黄河,围攻赵国的巨鹿。项羽前往救援。项梁已死,在项羽看来,是齐国间接害死了项梁,由此非常怨恨田荣。

后来项羽保全了赵国,又降服了章邯等秦朝将领,西向入咸阳进行杀戮,灭了秦朝,分封诸侯王。

他把齐王田市改封为胶东王,治所在即墨。齐国将领田都因跟随项羽共同救赵,接着又进军关中,因此项羽立田都为齐王,治所在临淄。前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他在项羽正渡河救赵的时候,接连攻下了济北城池多座,然后带兵投降了项羽,项羽因此立田安为济北王,治所在博阳。

田荣因为违背项羽不肯出兵援助楚、赵两国攻打秦朝,自然封王没他的份儿;赵国将领陈余也因为失职,没有被封为王,由此项羽一下子结了两个仇家。

等到项羽回到楚国,各诸侯也就各自回到封地,田荣便派人带兵帮助陈余,让他在赵地反叛项羽;自己也发兵打跑了前来称王的田都,田都逃到了楚国。

田荣扣留了齐王田市,不让他到胶东去。田市的手下人教唆道:“项羽那么彪悍凶猛,而您作为齐王,应该到自己的封国胶东去,若是不去的话,一定有危险。”田市本来就胆小,经这么一吓,赶紧逃跑去了胶东。

田荣得知后勃然大怒,急忙带人去追赶,在即墨把他杀了。这一下济北王田安自然不能幸免,也惨遭毒手。于是,田荣就自立为齐王,全部占有了三齐之地。又把将军印授给了彭越,让他在梁地反楚。楚派萧公角去攻打彭越,被彭越打得大败。

这一反动事件自张良煽风点火之后传到项羽耳朵里,自然没有好结果,火冒三丈的项羽重披铠甲,起兵北伐齐国。

和许多反秦义士一样,张良最先欲投奔楚假王景驹,路遇也去投楚假王的刘邦,二人谈得很投机,张良就留在了刘邦军中。但张良并不是要辅佐刘邦,他想借助一个强大的力量来达到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恢复韩国,以报韩王对张家的重用。

但项羽最终还是不肯派韩王成回韩国,不仅把他贬为侯,后又在彭城杀了他。因为韩王的死,张良的复国计划就此付之东流。旧恨新仇一起涌上心头,悲愤交加的张良抄小路秘密回到了刘邦身边,从此一心辅佐他夺取天下。

此时的刘邦业已完成平定三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封建礼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批小资产者贫困、破产,无产阶级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即宪章运动,给予狄更斯很大的影响,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做讲道德有良知的人。一起来翻阅《狄更斯》吧!
热门推荐
  • 师叔等一等

    师叔等一等

    一只芦花鸡引发的修仙路!!!*其实这是一本正经的虐恋玄幻文,看作者严肃脸!
  • 十一娘的发家史

    十一娘的发家史

    富二代的许初夏遇到个渣男,好不容易让渣男净身出户,结果却遭到小三的报复,车祸过后,她以为自己死了,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灵堂之上……
  • 迪迦奥特曼之光影一瞬

    迪迦奥特曼之光影一瞬

    如果加坦杰厄是靠大古一人消灭的呢?继加坦杰厄以后大古还能继续变迪迦,地球上出现了更可怕的怪物,太空宇宙也不得安宁!露露耶、光之国等地又会发生什么呢?
  • 雏鹰计划二之寻找地球之轴

    雏鹰计划二之寻找地球之轴

    一群素不相识的少年,因为一次集训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中诞生了著名的”三虎七鹰“集训为他们带来前途跟荣誉的同时也让他们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当中突出的几人更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局中。这个开始于民国时期的迷局一直未被解开,纳粹进入西藏是为了什么,军统十三太保之首为何突然失踪,而被选中的少年们又与此事有何种历史渊源。神秘的生物,削铁如泥利刃,刀枪不入的盔甲,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超古代遗迹,一个被几十吨黑火药包围的古墓,几个发疯的前辈,这所有的所有到底隐藏着什么?一支由基层军官组成的小组,强大的情报网络,以及暗藏的大国博弈。
  • 溺宠绝色小狂妃

    溺宠绝色小狂妃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一个手雷把她炸到了以武为尊的万瑶大陆,她成了将军府的废材三小姐。说她是废物,草包!呸!逆天重来,天赋异禀的废材三小姐,虐的这些得罪她的人渣都不剩。
  • 假如人生不曾遇见

    假如人生不曾遇见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又怎能知道,世上还有如此美好的你。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依然是我,只是错失了最绚丽的奇遇。此时献给同样穷得只剩下青春的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倾尽所有做一次置于死地的赌注,青春燃尽时是一无所有还是风光无线我们不得而知?只要当成长终于被时光之火淬炼为长成时,依然笑面如花。
  • 萨科萨科

    萨科萨科

    故事总共有五部曲,分别是《萨科萨科》《提莫队长》《诸神后裔》《石中之光》《黑夜》本部故事主要内容是:故事开始于诅咒之地上,众神地的人类发动“秩序战争”诛杀神的十年后,众神地的人类经由战争后,流离失所,一切文明都被毁灭,而管理人类的诸神,似乎也被消灭殆尽。这时,众神地之外的南部地区里,刚晋升为约德尔的木兰西因为自己的冲动害死了自己的青梅竹马的同伴狄迪莫,并由此走上了找寻杀害狄迪莫的人类的自我救赎的复仇之路,期间他遇见了只有动物本能的年轻人类男子“萨科”,和一个被人类视为罪犯的七岁疯女孩。从而发生了很多不可描述的故事。本故事严瑾根据各英雄身世出处改编,是属于各英雄的真实故事。
  • 慈星密码

    慈星密码

    本书以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10年的发展为研究蓝本,解读慈星股份从新星到明星的倍增奇迹聚焦孙平范董事长从平凡到模范的企业家品牌关注慈溪“创二代”从创业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从相对优势到绝对领先的异军突起。
  • 坏笑的男人

    坏笑的男人

    “你就是凶手,李克先生,提示有三点:房间内的弹壳、死者也就是你妻子马晓月脸上的表情。“我,我是冤枉啊,陈警官。”李克哭丧着脸。“我说奇智啊,如果出了事,你可是付不起责的。”陈恩胜一脸严肃的说道。“笨蛋,你还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李克说凶手在门外给他妻子胸口一枪,那弹壳应该出现在门外,而不是屋内,这是其一。其二马晓月脸上的表情那种不相信的表情,不相信是因为最亲的人会下毒手,还有一点。”“什么,是什么?”陈恩胜急切的问。奇智坏笑着指了指李克的右手说道:“呵呵,李克先生,难道你没有发现你开枪后手上留下的灰黑印记吗?”“什么,我明明洗干……。”话还没说完,李克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手,是的,什么也没有。“是不是明明洗干净了,笨蛋,我只是诈诈你而已,哈哈。”新人新作,希望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密室杀人,无头女尸,神偷被捕,欲知谜底,一起走进主人公的推理世界吧!
  • 魔王道

    魔王道

    欲想成仙,造化弄人,偏偏只能修魔。踏入修魔之路,只为复仇。一本功法,一柄魔刀。一个万年魔魂,一身特殊体质。脚踏敌人的尸体,一步步的走向大陆的巅峰。我若成魔,佛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