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900000036

第36章 聘英记 (10)

外人优待李中堂,一则敬其为中国之大臣,久代总督,掌理外交,政府咸识其姓名,天下共钦其勋烈;今既远道而来,上宾自有体制,本国亦自有仪注。二则中堂去拘谨之习,乐与远人相近,彼此自相视莫逆。三则中华为亚东大国,中堂恭膺简命,皇上倚之以尊国体,各行省赖之以显声名;各国既敬皇上,所谓敬其主以及其使也。而中国之体统威严,籍籍然遍于四海矣。实言之,中堂熟于各国之人情国势,深知外人之来中国,非有隐图祸我之心,故遇事每多曲许。然又非畏葸不振者比也,深信不疑,自慨然乐许也。各国每措一事,得行其志于中国,无不称中堂之明决。今此之致敬于中堂,即中国声名施及之初阶也。侧闻京师有无识之流,反以中堂见信于外人,妄加疑忌。此等井蛙之见,岂足为大雅道哉!——乐知附记。

○《白腊窝德大月报》云:李中堂之衔命而西也,实为贺俄之专使,顺道历聘各国,类于牵连得书。欧人乃妄冀其购器订船,一若各制造厂之生涯可借以鼎盛也者,殊自惑耳。

特是我客戾止,亦不但修寻常聘问之仪也。当陛辞请训时,中国大僚正筹日债,纷纭建议,筑室道旁。中堂奋然曰:海关所定税则,实属太廉。今若借还债之名,收增税之利,商诸各国,度无不从。语闻于莞度支者,无不喜动颜色。

赫鹭宾榷使独语中堂曰:“各国自保其商,自谋其利,无端增税,心必不甘。中堂纵善说辞,恐不能扼馋夫之咽喉而噎其实。且即以竟许倍征而论,西商知牟利之不易,出入口货仅半于前;有增之名,无增之实,中国其何取乎尔?以仆之愚,莫若遍开内地,尽许通商。西人知商利之大开,辐辏而来,捆载而去,海关税项,自必倍增。而又避厚敛之恶名,示睦邻之雅意,计似彼善于此,中堂盍善图之。”然而中堂不以为然也。

我辈西人久知中堂于富国养民之学,素未究心。(华人动言通商以来,金银外溢,中国贫乏,实由于此。此不知富国养民之学者也!天下之善营商务者,莫若英人。乃其本境之出口货价,常年不足敌入口之半,而又薄其税敛,甚至有全免征税之例,以广招徕。及问其闾里之盖藏,则日富一日也。此其故可深长思矣。)故只能计及目前,不愿谋诸永久。且值百抽五之易为抽十也,事异更张,不必通盘筹画。是以星轺远迈,遂持本意历劝各邦。各邦以英国为辞。中堂至英,自必持之益力。然而今将回国,议尚未成。窃窥老臣利国之深心,当必有愀然不乐者。仆则谓(《白腊窝德报》自谓也)中堂如力排欲速见小之众议,而以遍开内地、尽除阻阏为通商扼要之关键,即理财新辟之机缄。吾知不数月间,区区许偿日本之数垓金,屈计必无不足。

英相沙侯亦即本此以立论,且明告中堂曰:“贵国倘照此议,敝国即愿纳倍税。责敝国以隐谋抵制,固亦不辞。然为贵国计,向之征税五分者,今岂特增至十分哉?各处大通大彻,出入口货价定倍于前;从而照例增科,实共收二十分之关税矣。”(丙申年海关征收各项税钞及洋药厘金,合关平银二京二兆五亿七万九千余两。若如沙侯之言,计可征九京零三亿一万七八千两。是一年中所增者,凡六京七兆七亿三万八千两。核诸许偿日本之二垓三京两,约需三年零三个月始可清付,《白腊窝德报》乃谓数月中即可清付,未免失辞。)中堂闻之,似已默会于心,顾尚踟躇不决。(窃谓此议陈诸黼座,诸大臣必共阻挠。中堂不免踌躇,厥惟是故。惜哉惜哉!)故欲问中国之得以增税定在何年,吾欲测之,孰从而测之?

沙侯闻中堂增税之议,即曰:必先于中国内地推广商途,始可照办。骤观其外,未免以通融济固执之私。其实,内地通,而入口货可增一倍。重以税许倍征,是海关岁税五分增至二十分;中国之利源,竟已倍而又倍也。或犹以外人觊觎内利为疑,无论内地华人自有厚利之可图也,且人若一无所利,我岂能独享其成乎?酌盈剂虚,是在当轴。——蔡尔康附志。

英轺后论

李仪叟傅相之通聘欧洲也,以上相之尊,膺特使之重。各国君臣,欢迎恐后,自郊劳至于赠贿,礼仪优渥,情致缠绵。宾至如归,三生有幸。洎持节而莅英,晤宰相兼外部侍郎〔尚书〕沙士勃雷侯,会商时局。傅相以万国通例,征收进口货税或轻或重,皆得操自主之权;中国今将援例增科,惟念与英敦睦有年,破格先行关白。乃沙侯辞以“权非我属”,言外有不允之意。英国各报馆援笔纪述,并代录送来论稿,洋洋洒洒,累牍连篇。〔本章原在卷末,今移置于此。〕

○《泰晤士报》则录名人(或即向在津门之宓鸽欤)之说曰:李中堂初来吾英之日,余作一书,略言中国外交于英最昵,且官商来往密如梭织,其互相维系之故,大莫与京。中堂既至欧洲,不得不来英国,且将以增收关税之事,探问英廷意旨,未识能悯其苦况而还其利权否也?此书曾蒙录报。今中堂去矣。濒行之际,复举其命意之所在,嘱余代述之曰:

“某既莅英,凡向所倾慕之端,皆得身亲目击。且上而皇家,次而政府大臣,又次而通商局董,竭诚尽敬,出人意表,令人永远不忘。夙闻英人雅善留宾,某幸身受之,愿得亲证之;所惜行程匆促,不克久居耳。然回华之后,必将敬告我皇太后、皇上及诸大臣曰:英国优待远人,必诚必信,实驾各国之上;且能将一切生料制成熟物,造诣日益精进,遂成天下无双之大制造局,而全国之强盛亦即由是基之。深冀吾华能自得师,庶几远在大东者,亦成既富且强之大国。与英交相益,即交相助也。”——此皆中堂之说也。

余观中堂中心欢悦,故其措词并无分毫假借。凡冀中堂之辅佐中国蔚成中兴之业者,又冀其火速回华,星飞奏绩。否则岁不我与,精力渐颓,所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者非欤?然余窃有说焉。

中堂航海西来,目睹夫财产之雄,耳熟夫威权之盛,类多镂肝 肾,永志弗谖;然酬应纷繁,尚似青山乱叠耳。今舍陆地而登海舶,篷窗欹枕,将越三旬。尔时心静身闲,度必次第安排,预谋下手之先着。吾辈身居海外,固未能预料及之也。第论其心,则实思整顿朝纲,一变至道。且曾明语英人曰:“某道出各国,今来英国,绿杨眼见,红烛心知,他日东归,得参枢密,明师益友,左右逢源矣。”寥寥数言,虽不能悉窥其蕴蓄,然于理财、通商二事,窃料其志在必成。若夫行政之大纲,则其意若曰,前二事利有攸往,后一事自迎刃解也。职此之故,中堂乃税意以筹岁入之款,遂展铁路以通商利,兼广新工以振商情。中国自强之基,实在于此。

若其予人以可见者,厥维来英而议增榷税之一端,英人亦备知之矣。然与沙侯密商之语,仍未宣示于外。外人多凭空揣测,不免啧有烦言。以余所闻,中堂初晤沙侯,即与倾忱请益。沙侯曰:“鄙人心甚愿之,贵国理亦宜之。惟须先问诸上海等处英商总会之意见,始定进止耳。”中堂曰:“商局固有参谋之责,君侯实操定议之权。且明明有近事之可援者,日本请改税章,贵朝廷独执国权,不崇朝而定议。英商寓日岂无总会?未闻有一语之下问,于意云何?”沙侯曰:“日约非仆意也。藩部金伯伦(或译作铅不灵)尚书贸然允许,大拂寓日英商之意,遂致谤书盈箧,金尚书亦深悔于厥心矣。”中堂曰:“此贵国之内政,诚非仆之所敢知也。就外貌言,惟知贵国之让日人,不闻日廷之谋琼报也。今贵国不肯移待日之道以待敝国,又惟知英人之歧视东土,而任华人之憾抱向隅也。”中堂清辨滔滔,沙侯喜盈眉宇,且益重中堂之伟略,然仍犹豫不敢决者,则鉴于金伯伦之前车也。中堂心知之,而又不肯先许之曰,英诚让我增税,我亦让英某事也。其心曰,此事公平正直,华人自宜向索。英若还索酬报之价,亦惟任其自行启齿,然后权轻重而量长短,可许则许而已。

余敢质言之曰:今日华关之税则,固曰值百抽五,如约征收也。而不知金价日贵,银价日贱,英商货值,不啻倍增银数;而关税则依然故我,是特值百而抽二五耳。中堂意谓“英廷许日本之增税,大抵即缘此故。(按:日本向亦以银为币,今则改用金币矣。)今中国援以为例,而独不能利益之均沾,华人丛怨于英,亦固其所。余甚愿振兴中国之商业,一切解羁释缚,兼尽辟海滨诸口岸,任人奔走偕来。特非借此以赂英,而冀英之许增关税也。且英于谊所当尽之事,故靳不许;而默待华之先开利薮以待英商,交谊何存?道心何在?”

中堂又语人曰:“熟察英国之舆情,多冀吾华急起直追,绝尘超轶。似此命意,具征公道。然冀华之集事,而顾塞其足以集事之源,非欲其食而扼其吭乎?中国今征关税,仅堪抵日本之偿金,安有余资供筑路兼谋兴利?万不得已而筹增税,又念英国往来商货实居华关十分之八,是以先商诸英。英而愿华之兴,即以自顾其商利之兴也,宜必一切允行,庶几不失公心,抑且顿恢大业。鄙人区区之私愿,窃谓中国海关税则诚能增至值百抽十,大抵续借英金五京镑(求货英金五千万镑),以之为质而有余。于是就此巨金,以筑铁路,以造铁舰,以铸各种铁机器,而永不忘英国玉成之德。且愿独显其实有进境之铁券,不啻为质于英,英人其许我乎?”

余谓中国为销流英货之第一市集,他国无能望其项背。历年以来,几为英商垄断之区。然内地盈京累兆之民人,尚有终日埋头,英货无从入目者。英诚欲一切通流,不得不望京师之允许。今诚以增税为市惠之地,中国即如其所索而予之,皆所谓惠而不费者也。乃英于持平应让之事,靳惜至此!中国大臣以及译员,皆所不解,且曰:英苟幡然悔悟,自明日起,速允华关之增税,即可博得中朝之明谕,而俾沿海诸口岸皆有英商之车辙马迹焉。其余别有阻商之小事,亦可冀其从速铲除。至欲以略增征税之故,要华以蠲免厘金,悉如日本成规,则蚁力尚有未逮也。夫厘金为病商之秕政,通人类能言之。苟能力予蠲除,不但有益于华商,实亦大裨于洋货。特为中朝计,必先能弥补此款,始敢议及免厘。万一英廷竟许华关逾于值百抽十之数,或即如洋药运华,税、厘并征故事,中国何敢不从?特为华英通商言之,英货运华,必先经过海关;关税定于先,卡厘始可议于后。天下事循序渐进,大抵如此。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 谋位

    谋位

    本书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 一代圣贤——杜甫

    一代圣贤——杜甫

    本书对杜甫这样一位唐代伟大诗人的一生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这位伟大诗人的曲折成长道路,以及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
  • 诸葛亮

    诸葛亮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热门推荐
  • 腹黑索爱:老婆,爱上我没

    腹黑索爱:老婆,爱上我没

    他,高高在上,等了她十八年,这一刻,他不想等了!他现在就要拥她入怀,让她爱上自己!她,说好听点是千金,直接点就是平民,她的生活,遇到他之后,就彻底乱了!被那个男人拐回家,还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和自己扯证!她气晕~“爱上我没?”“爱!~你个头。”
  • 念知

    念知

    两个世界的人,阴差阳错的结合在一起。是命运安排还是宿世轮回的偿还……两颗孤傲的心终究是去是留……
  • 唐施宋辞原曲

    唐施宋辞原曲

    高中三年,唐施最擅长的学科是地理,最喜欢的老师是地理老师,最喜爱的昵称是我们家原老师,最爱听的一首歌是《你知道我在等你们分手吗》,最爱看的一部小说是《你是我的学生又怎样》,最讨厌的一句话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些都和一个叫原曲的人有关,然而以上的一切在高考一结束就伴随着唐施的消失而消失了。后来有一次,唐施在宋辞面前感慨她那段暗恋开始,不能恋和苦恋交杂,最后失恋收场的单向爱恋时,宋律师双眸低垂故作淡定的说了三句话“第一,你没学识;第二,你没知识;第三,你没常识。”唐施不服,宋律眸光潋滟看了眼炸毛的某人,提供三句佐证“第一,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唐诗宋词才是一家;第二,有知识的人都知道恋爱并非单人游戏而婚姻则是双人游戏;第三,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暗恋定伤、早恋必亡。”唐施同学完败。
  • 陪伴十年爱你一生

    陪伴十年爱你一生

    本小说纯属虚构,四叶草切勿相信,不喜勿喷,如有雷同,请谅解
  • 首席的独宠辣妻

    首席的独宠辣妻

    第一次见她,她便用刀抵住他的喉咙!然后便节节败退!她顽强抵抗:“想靠近我,干一架先!”他温柔一笑,揽住她的腰肢:“老婆,这是热身运动吗?好的!马上!”温暖又火辣,腹黑又甜蜜。
  • 凶剑

    凶剑

    上古凶剑吸走其一魂一魄,被迫沉寂十六载当家族即将没落衰败之际,他不在沉默,平地崛起,举世皆惊他成为了理论无敌的魔法学者,最年轻的宗师级铸剑师,更成为了让贵妇小姐为之癫狂的吟歌诗人他暗地里,积累财富,打造异世的商业帝国,培养人顶尖才,试图与整个大陆的巅峰势力叫板,修习五行阴阳之法,注定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金钱,权力,美女,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个半吊子剑仙,带着上古凶剑,纵横异界的故事有点小暴力,有点小YY,希望大家喜欢…………
  • 你是我的心语

    你是我的心语

    一个专情的富家大少,一个备受瞩目的花心校草。是你,你选谁?
  • 樱火学院

    樱火学院

    这是一篇特狗血的小说,女主人公拯救学院的故事。
  • 废柴嫡女斗夫记

    废柴嫡女斗夫记

    睡觉都能穿越,还被摸光吃光,说我三无小姐,看我不打你爪牙.....夫人、娘娘看你不爽,后妈、知书达理的姐姐、蛮横的妹妹,明目张胆的羞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反击!家事国事天下事,各方利益的层层冲突,且看桑雨如何从声名狼藉的废柴嫡女,一步步的走向逆袭之路。
  • 武装姬神

    武装姬神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有的人因兵器闻名,有的兵器以人闻名。所谓神器,是因为用过的人,才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能够操控神器之人,被称为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