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900000037

第37章 聘英记 (11)

鄙人敢再括中堂之意,以告我英人曰:整顿关税一层,实为中国目下最亟之事。英国视华为良友与否,惟于此事征之。然料英国必与中国心心相印。且沙侯与老夫神交有素,必将曲意允许,以增耄耋之辉光。岂料事与愿违,只博沙侯嘉奖之虚词,而又曰“按理确不宜峻拒”耳。中堂当爽然若失之时,释之者曰:沙侯今发此言,他日必行此事。所惜中堂不能久待,中国又值急不可解之际,望梅岂能止渴?故稽迟之与阻格,两意几无所区别矣。呜呼!中国之情形,我英人固未尝须臾忘者也。况凌夷以至于今,厥有理财经武两大端,尤宜熟审其端倪,而烛知其改弦更张,实属万难再缓。

乃就理财言,仅李中堂愿助之,且能助之。就经武言,练兵必先筹饷,饷源端在税关。今既指关税以质偿金,岁入之余无几;仍借以筹兵糈,水陆均有坐废之忧。中国耿耿于心,不得不以理财为经武。顾财之所生有限,断难任意诛求。则曰:“其地丁钱粮乎?”中国摊丁于田,先皇子惠元元,定制永不加赋;今即暂增零款,已恐不洽舆情。况乎银米并征,不能悉抵度支,岂可借充质押?又曰:“其坐贾捐输乎?”铺面等捐,偶一为之,已有胥动浮言之明证;何堪悉索,致启驿骚?舍此言财,其惟税、厘二大宗矣。

夫关税之能否加征,其权操诸英国。(榷税为本国自有之权利,乃竟操诸英国,不得不为中国叹也!)英而能允,财即倍增,司农不兴仰屋之嗟,将军可免量沙之诳。英而不允,无财患中于无兵。然而有厘金焉,英国而忘诸乎?税不能增于关,厘尚可增于卡。英商受累,既不胜言;华业就衰,更多可虑。是故即此以观华事,欲图治理,非钱不行;欲策富强,非英奚赖?英则欲以保华者自保,莫善于速允关税之增。以较中国增厘,日后致肇衅端,始无奈而允其增税者,相去不可以道里计矣!况乎英人之素愿,在于中国之免厘,今奈何以靳税之私心,反予人以增厘之藉口哉?

若就李中堂言之,中国实宜视为向导之大臣,西人亦久信其历练有年,而为鼓舞群材之领袖也。中堂心灵手敏,善能兴利除弊。今正乘轮船而回华海,默溯泰西有进无退之气象,必觉中国之不可苟安。且中堂尝有言曰:“某当辞华赴俄之日,自知前半生行事,于此已作一大结束。今游于各大国者四阅月,忽经新气之感动,此心竟一往而深。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者,诚为某今日咏矣。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然华人难于图始,欲假数年之心力,遽奏万祀之肤功,不得不求助于大英,而望化难为易也。”仆聆其言,不禁肃然起敬曰:矍铄哉是翁也!其志克成,其道大行,岂徒中国安,天下万国举安矣!

抑又思之,中堂求助于我英,冀成诸葛之大名,即以佐觉罗之郅治。英人爱之重之,且更深怜之,曷不速允之?夫使英而速允中堂以增税也,不但来日无多之贤相,可藉手以告成功;且来求此事者此人,能缘此事以成他事者亦即此人也,英其尚有后言乎?况此本秉公当求之事乎?仆以为,事有决然无可疑者。中堂惟望英廷之允增关税,庶几言返北京之日,缘大荣而生大力,俾抗拒新政之朝士,不敢妄肆讥评;然后中国日新又新,与各西国携手偕行,相视莫逆。天下大同之局,实即于是基之。藉非然者,华人疑忌多端。中堂断难复其前权。中国即不克跻于隆轨,而我英无形之受损,不知其何自始,亦不知其何自终也,岂不大可惜哉!

○伦敦《每日电报》(亦喻其速)云:李中堂商增关税,我英必先计别无窒碍,始可允行。不然,不啻自扼商吭而绝之食也。尝读英人新著《富国策》中有云:货之有税,非制货之人所付也。付税者,运货之人也。然运货之人特暂付之,而仍取偿于收税之国之人。执是以观,又进一解:中国名虽增税于英货,实则仍敛财于华民,英奈何而不之许哉?惟欲求商业之广,必先求税则之轻。苟充类而至于暴敛横征,甚至需货之人嫌价贵而皆缩手,必致害贻运货之估客,累及制货之厂商。

沙侯知其然也,故迟疑而不遽许。惟其意若曰:倘中国能以筑路、展电、开矿诸利,及事涉通商之益者,俾英商乐利均沽,区区关税之增,未尝不可通融办理也。鄙人(电报馆自谓)于宜许不遽许两端,未能骤决从违。因以李中堂在华之权,访诸商华而返者,则皆曰:华人仰望中堂本多,如泰山北斗;及至一战而败,声誉渐不如前。成败论人,古今同慨。且溯其久任北洋大臣之岁,常与外人酬酢,多联缟纻之欢,因时制宜,具见才人作用。乃京中且食蛤蜊之老物,将律以“人臣无外交”之义,谤书竟达于朝廷;迨至战败入都,益复藉为口实。其权日替,自不待言。今垂老远游,而有商增关税之举。意者,得请而返,不啻奏凯而还,昔日之权,或即由之而恢复矣。

鄙人又遇商局中人,即踊跃迎宾者,其言曰,中堂得复大权,中国外交自可无虞丛脞。惟就内政而论,中堂来英而后,未遑而考吾英之善政,而惟留意于船台枪炮与夫铁路电报之属,未免逐末而忘本。且工厂为便民之大要,中堂既恝然于心;而于财源辐辏之区如汇丰银行也者,则乐与周旋晋接;见成衣机器(俗呼为“铁裁缝”)则视为玩物,而不知为救苦之良材。此皆仆等之所不甚佩服者也。

其出聘也,罗观察(丰禄)实随之。观察向为英书院高才生,英人相视莫逆。又有中国名人曾侯之令子(广铨),在英垂二十年,言语威仪,俨然英产。中堂象胥妙选,得此二人。吾知贵使之令名,将长垂于我国矣。

○有旅华二十五年、素稔李相且熟谙中华国政商情者,言于路透电报新闻馆主人曰:李相来英,志在增收关税,而因以探吾英之意旨,冀藉手以告成功。若谓兼操立约之权,则殊误矣。夫欲审李相之分地者,必先明中国之情形。中国败于东瀛,纷纷归咎李相。虽议和一局,如北门锁钥,非准不可;太后更知人善任,恩眷不衰。然谤书既满于朝端,相权即忧其中落。吾辈惟望皇上深知李某之才堪肆应,诸臣僚莫与比肩,而不任其置散投闲,斯入赞丝纶者,或更出膺节钺矣。惟就今日而论,北京显要之辈,无不妒而谮之。其幸而免于放归田里者,特目之为郑当时之译,而藉以通中外之交耳。

其来欧洲也,先赴俄国。闻其在俄之日,颇似沆瀣一气。我辈固不能窥其底蕴,亦料其未必让地于俄。外间谣传,或曰已订约章,或曰已让海口,要皆不足信也。惟俄国鲜卑大铁路,甚愿与中国将筑之铁路彼此相连,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者也。然俄亦第托空言,李相或亦仅代皇上允之,初未尝形诸笔墨。乃人言籍籍,又疑华将任俄入内自治路工,则误会亦深矣。

要之,中俄日后之事,必曾互相商酌。其已定者,惟知加税一层,李相言之,俄国愿之耳。既而李相商诸德国,德人亦颇首肯,惟谓须视英之迎拒以定德之从违。及至法都,重提增税。法人曰:“此宜先问诸敝国驻华公使,以审商情,如曰可行,断无不许。”鄙人(言者自谓)窃谓法国驻华公使施大臣,为法人所倚赖,自必能斟酌情势,而索中国西南各省之利益,以抵关税之倍增。

惟李相则喜于三国之未有违言,因而就商于我英,冀英亦同此季诺。而不知英之素志,惟愿兴商以强人之国,非如俄之争权以弱人之国也。故沙侯不能一诺无辞者,理也,亦势也。然仍自明之曰:英实愿助中国,以裨库储而苏辙涸也。李相虽失望于一时,俟其回华,必深信英人之足恃,而甚慰于心矣。犹未已也,李相必见伦敦各大报,一切主持平议;且所以索报于中国者,如筑路以通道,开矿以富民,凡皆为益华计也,其何疑之与有?李相于报馆之外,更承各大臣之优待,主持工厂商局诸贵绅之礼遇,必皆钦其秉心之公。他日薄游美国,美人恭迎敬待,亦必与英无异。李相若问及加税事,美亦必以待日者待华。李相当之,必更恍然大悟矣。(按:美许日本增税事,具录《万国公报》。)

其人复曰:若论增税一层,英宜乘目下之机,速许李相,而索中国即日广通内地铁路以作报琼,此诚彼此皆有大益者也。且又有进焉者,再越数年,中国与各国所订之通商条约又届满期,中国必以某某等条必须修改为言。增税一端,自必亦与其列,他国自亦断无峻拒之理。然即就关税言,英允之,各国从之,犹之可也;顾独不肯先允数年,以冀中国之速兴,此何故欤?况届期而英仍不允,他国自亦必不允,是必令中国再迟十年或七八年而始有更新之望也。试向英商损乎?益乎?

呜呼!我英今允华增关税与否,关乎李相一身之荣辱者,尚其浅焉者也。李相之来我欧洲也,沿途躬亲目击,而深知欧洲工商之盛,实缘于铁路之多。故在英公宴之时,尝扬觯昌言曰:“以余观之,中国若再无铁路,即使孳孳矻矻,再过一世,亦不能兴。”此语也,实从心坎中流露而出,非漫焉谦逊已也。故其他日回华,必以增筑铁路为第一义。且皇上已早鉴及此,复得贤相之辅助,当能相与有成。然使李相不复其赫赫之名,又恐守旧诸大臣此阻彼挠,必致汔用无成而后已。吾辈设身处地,深知铁路之求集事,在于李相之能得名,更知李相之求得名,在于英国之许增税。藉非然者,人多物富、天下莫与比隆之地,窃恐其终莫之兴也,岂不大可惜哉!

○伦敦《特报》录英名流宓鸽之论云:中、东交涉诸事,一似人甚近而心甚远也者。今姑不暇穷其究竟,惟追溯两国舍旧谋新之始,大抵岁月同而法制亦同,譬诸农家,比邻同此良田,分秧同此嘉种;他日由苗而秀,宁有大异焉者乎?乃由今思之,之两国者,初立学塾,讲求格物,参考方言,更选幼童,就学外洋,分班肄业,骤观外貌,岂曰两歧?而不知细察内心,竟有相悬天壤者也。

日本之心乎实学(或曰西学,或曰新学,或更曰时务、洋务,皆不通之尤者也。质而言之,实学而已矣。然而知之者谁欤)也,全国皆意兴郁勃,甚至枋国之大臣,亦皆有一鼓作气之概。中国不然,其兴高采烈者,不过主持此议之数人。质诸舆评,不谓然也。甚至垂绅搢笏之显官,诵诗读书之儒士,类皆深恶痛绝,斥为“用夷变夏”;而于他国之良法美意,非闭目而无所见,即掩耳而不欲闻。

是故日本则自以维新名其朝,新气一吹,如春风之来广陌,衰黄全退,嫩绿丛生。中国则一傅众咻,偶有见明识卓之新人,悉遭地下陈人之沮尼;虽以贲获之猛,不能曳潜蚪以附青云。似此两两相衡,后来之收效何如,盖不待智者而始决矣。

同类推荐
  • 将星纵横

    将星纵横

    本书讲述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共八位著名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等。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热门推荐
  • 天道总纲

    天道总纲

    无尽大陆,万族林立,争霸不休,然人族羸弱不堪,尽成各族盘中血食,处境艰难。人族自强,有大能之人,钻研各大族群,终成变化之道,弥补自身不足,在这大千世界,得以自保。我们的故事,要从一片极其偏远的小村说起,一个叫蝴蝶的男孩子,和他伴生的一块破碎玉蝶,在其为了尊严活下去的那一刻,终究产生了奇特的融合……
  • 魔妃重生,仙君追妻路漫漫

    魔妃重生,仙君追妻路漫漫

    仙魔之战,将两人分开千年。那么千年后的现在两人在人间再次相遇。不同身份,一个将军府嫡女、一个令人一见误终生的五皇子;不同性格,一个冷艳+扮猪吃虎、一个腹黑到连他爸爸都畏惧几分。段一:某女:“夫君~~把你的千年冰蚕丝给我当琴弦呗,好不好嘛”(撒娇状)某男:“不要再扭了,扭伤了腰,夫君会心疼的,嗯?”(作者第一次写文,哪里不对请多多包含。)
  • 寂寞的公因数

    寂寞的公因数

    年轻的因纽特人尤利克离开了终年白雪的部落和他心爱的呐娃拉呐娃,前往陌生的大都市。他在那里三天遇见的人,比在家乡一辈子认识的人还要多,但,却是第一次,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人,这些人不管有没有爱人,都时时刻刻流露出孤独的悲伤。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疯人世界,让这么多的人被遗弃在孤独里?
  • 一朝为妃

    一朝为妃

    天南国丞相叛国被发现,为赎罪将唯一的女儿童颜送入宫中为妃,被临星国太子流肆劫持而受伤,皇上将怒气发在童颜身上,百般折磨凌辱,并将其打入冷宫。童颜宁死不屈,为家人与皇上达成协议。皇上被童颜的坚强所动容,但身边很多男人对她很好,皇上怒火横生,更加折磨童颜……
  • 无尽之珠

    无尽之珠

    偶获至宝宿慧转生无尽大陆至高空间纵横八方机智低调武道极致唯我称雄神秘的无尽之珠衍生的无尽之塔新奇的重心之护新颖的打斗场景艰难的晋级之路精彩的越阶挑战尽在无尽之珠
  • 她和俏书生不能说的秘密

    她和俏书生不能说的秘密

    相传南陌的人个个善于伪装,也许我会在你最放松的那一刻在你的背后给你最致命的一刀。直到那个人说:善于伪装的人背后都会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 天际囚

    天际囚

    当世俗的险恶灰飞烟灭,我便能挣脱世间的囚牢,化作一只年老的鹰,翱翔在辽阔的天空,向永恒的太阳飞奔,直到死去。
  • 黑暗道客

    黑暗道客

    本书主角范慎,凭证着自身的前世记忆,在一个迷茫而又精彩的异界星球。大发另一精彩。
  • 灰姑娘的陷阱

    灰姑娘的陷阱

    《灰姑娘的陷阱》是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早期代表作,结构环环相扣,极尽精巧,法国黑色小说大师蒂埃里·荣凯从本书汲取灵感,写下不朽杰作《吾栖之肤》,后被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改编为电影。小说的主人公兼叙述者名叫米歇乐·伊索拉,也有可能不是这个名字。“我现年二十岁。我讲的故事是一桩谋杀案。我是办案人员。我是证人。我是受害者。我是凶手。我集这四人于一身,可我是谁呢?”
  • 我从无限来

    我从无限来

    闯无限失败的宅男被投放在平行位面的生活,拍戏,治病,黑科技,想到哪写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