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2700000024

第24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上) (2)

李世民18岁怂恿父亲李渊发难,他手下的“智囊”又多,唐高祖的事业,大都由他策划,并且他自己作战时身先士卒,10多岁时已经能指挥10万人以上的部队,担任独挡一面的军事政治工作。说他毫无差错,未免过当,但是从各种资料看来,他筹算周密,并且自己经常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例如有次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率大军前来,而李世民的部队还没有赶到,他竟然能够单身前往,与之对答如流,镇定自若,结果敌军退去。这种作风,无疑树立了他的个人威望。

关于这一段历史时期的背景分析,黄仁宇先生说,7世纪初期是帝王将相树立功业的黄金时代。“第二帝国”的粗胚胎,胡汉混血,以小自耕农做基础的范畴业已创建就绪。即算杨隋将之滥用,从技术的角度看来,其高压政策仍在长期历史上有组织的功效。况且经过炀帝末年及唐高祖初年的厮杀,人心望治。李世民在这时候勤于听政,勇于就谏,是以彻底的运用了机缘,而达成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据称“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最为历史学家艳称。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皇帝向来批评的多,但是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几乎一致地恭维。

以今日眼光看来,公元7世纪,欧洲进入中世纪旧称“黑暗时代”的期间不远,日本也刚受大陆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全盘照搬的“大化改新”;贞观之治牵涉的组织力量,当日在世界上无出其右。然则这种组织,没有确切的法治根底,到底不能持久。

至于李世民杀兄屠弟之事,历史上的观点很多。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他与长兄建成、三弟元霸、四弟元吉同为正室太穆皇后所生。元霸早死,建成和元吉也参加了唐初平定中原的战事,只是功劳与人望,都不及世民。李渊称帝立建成为太子,元吉和他接近,这样就造成两方的隔阂与猜忌。很显然,天无二日,皇帝操生杀予夺的大权,使得他的宝座成为一个极危险的位置。彼此争斗,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用传统道德观念阐释这段历史,常有不得要领之感。例如司马光创作《资治通鉴》时,就指斥李渊不对,李建成不对,而李世民也不对。并非他的见解谬误,只是这种意见,在今日看来,已算卑之无甚高论,用不着历史学家著书辩说。而且这“玄武门之变”业已发生,太宗李世民自己尚不整个掩盖事实,几百年后,万历皇帝还要避免贞观一朝的往事,真是不着边际,况且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更不能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黄仁宇先生运用西方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认为唐太宗及贞观之治,最便于用这种心理分析的方论解释。他是一个容易性情冲动的人物。他曾要卢祖尚任官,卢祖尚已答应就任,回头又向皇帝推辞,李世民邀请再三,卢祖尚坚辞不受。李世民一怒之下说,我对你还不能驱使,如何能够驾驭天下,当时斩卢祖尚于朝堂。可是他既有弑兄逼父的行为,又曾读圣贤书,不能无愧于心,且受良心谴责,因此更要表彰他的种种行为,无非自卫;既登九五之尊,则更要表明他之不得已卷入悲剧的漩涡,只因为他有做尧舜之君的才华和能力。

李世民与魏征是一对中国古代标准的“君圣臣良”。魏征系前太子洗马(秘书及顾问),据说有教唆李建成图世民的策划,李世民也将魏征接收过来,倚为顾问,以表示他始终宽宏大量。以后魏征在贞观一朝向皇帝诤谏二百余事,多时违犯太宗意旨,反被优容。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正在玩弄一只非常喜欢的小鸟,结果魏征到来,李世民明白魏征一旦知道这件事,肯定又会劝谏他不能“玩物丧志”,于是只得将小鸟藏在衣袖里。哪知魏征那一天故意和他说了很长时间的话,等魏征走了以后,李世民发现小鸟已经被憋死了。还有一次,由于魏征的“劝谏”太过头,气得李世民回到后宫,还不停地说,“一定要杀掉这个田舍翁(种地的老汉)!”结果皇后则祝贺他得此忠臣,可喜可贺,李世民才转怒为喜。

但是,太宗之受谏,不一定是以受谏为目的,而是表扬自己虚心明察作好皇帝的门面。而魏征也说太宗“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也与这追逐名誉的动机有关。魏征自知处境的危险,所以才会对太宗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因为忠臣没有好结果,良臣则“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彼此共存共荣。

正是由于有了以上背景的分析,使我们知道唐朝之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仍去三权分立之理想甚远(三省与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合称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权机构。它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与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订、审核与贯彻执行)。太宗仍是大权独揽,而且下层机构不能构成选民区,皇权凝聚于上,中国亦无分权之可能。唐太宗正好赶上了好时机,7世纪之初第二帝国之组成时,既有北魏以来的均田、租庸调、府兵,又有隋朝开设的南北运河和考试制度,上下都是草创,内外的威胁既除,行动比较自由,太宗在执行专制皇权时,又能稍微参酌众议,因此他的皇权比较合理化,对唐宋间保持其继续开放、继续增长的趋势,有真切的贡献。只是这种作为,并不能加以制度化。

同时,黄仁宇先生借李世民与贞观之治,分析了道德的作用。他说,李世民的事迹,也使我们了解以道德作执政标准的危险。这也不是说道德本身不好,可以不要。只是人类性情复杂,道德名义后面的真象不可捉摸。这种情况与民国初年的军阀发通电相似,无不以拯国民为志,其重点则是“我”为其拯救者,要是反对“我”,则是叛国殃民。西方的政治思想,坦白的承认人性本恶,反能造成政治体系的“制止与平衡”,尤其值得我们反省。

史学家的为难处:武则天

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也令修撰国史的为难。

——黄仁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父亲原是山西的一个贩卖木材的商人,因与李渊有交往,李渊起兵后,追随至长安,得到了重用,曾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她在十三四岁之间入宫为太宗才人。太宗去世后,她就被发付感业寺当尼姑,在这里她邂逅唐高宗李治。此后她由高宗的昭仪进为宸妃,于655年立为皇后,据算应当已在30岁左右。

高宗于683年去世,武则天初立她的儿子李显为皇帝,她自己仍临朝称制,不出两月,她废李显为庐陵王,而另立儿子李旦为帝,依然独掌大权。公元690年,她“革唐命”,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如此以女主称帝约15年,到705年春天,她生病后,才由李显复辟,是为中宗。那年年底武则天与世长辞,活了81岁。

中宗之后为睿宗,也是武则天的儿子,而且此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然武后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也令修撰国史的为难。他们既不敢褒也无法多贬,因此也更造成机会,使好多人可以以传闻混为史实。

黄仁宇先生说,如果仅短距离地观察武则天,我们很难看出她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她在有些地方,很像王莽,根据《周礼》及其他原因和个人爱好,将政府机构和各种事物频繁地更换名称。可是任何人以为唐朝的太后变成了大周皇帝,仅在装饰门面,在各种事物上加入比较鲜明的女性色彩和美术情调,则是绝对低估了武则天的“革命”。

中国史学者通常以为唐高宗李治软弱无能,才引起这段“女患”。但黄仁宇先生分析说,《旧唐书》云“帝自显庆以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现在看来,他所患的好像是高血压,也妨碍其视力,有多年历史,所以倚赖武则天判断文书,又让她“垂帘听政”,坐在皇帝宝座之后了解大臣的谈吐,已分别开始于650及660年间进行,除此之外,现存史料也不能证实他在长期做傀儡皇帝。

况且李治的好动好改变,与武后也不相上下。武后执政期间改年号16次,高宗就改了14次,最后在位5年,每年年号不同,为前所未有。他曾决定率兵御驾亲征高丽,因武后苦谏而罢。他又与武后相随幸东都,游曲阜,封泰山,到临死的那一天还准备登则天楼。他又建造蓬莱宫、合璧宫、九成宫和镜殿,都具有打破传统的样子。通常历史学家以武后时期进行的殿试,是中国考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其实早在公元659年,高宗就“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而且高宗在位34年,已经一再自称“天皇天后”,时人谓之“二圣”,所以他生前就已经替武则天留下了一个合法的地位。

他一去世,太子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已经有了皇帝一般的力量。高宗过世之后不久,首先发生问题的,是儿子李显。他虽被立为皇帝,未有实权。在这时候他封皇后(即后来的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但管重要任免的中书令不肯同意。这不仅是官衔禄位问题,还因为侍中是举足轻重的官职,如果将它任命给皇后的父亲,势必会与太后冲突。这件事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成为废他为卢陵王的主要原因。

武则天控制政权,成为她本人和亲信安全的惟一保障,她只有一步逼一步。李显与韦后既被流放而受拘禁,一有使者,就很惶恐地以为是母后要赐他自尽的诏令。另一个儿子(所谓章怀太子贤),很可能被她亲信所杀。还有一个儿子早死,剩下一个儿子李旦,纵要他做皇帝他也不敢出面了。以后她清算唐朝宗室,越做越紧,也逼得很多李家亲王造反,因此才将他们诛杀殆尽,只有一些年轻的孩子因为流窜到岭南,才幸免于难。

这类事情固然可以表示她的凶狠性格,一方面却也是很多复杂因素一时聚集所致。她的特务政治和恐怖政治也是此时的产物,其目的就是要让朝中人物于逆顺之间分别去留,以至于对她忠心耿耿的狄仁杰,也一度被她判处死刑(天授三年(692年),酷吏来俊臣由于与狄仁杰有矛盾,对他进行诬陷,下狱判死刑。后来由于获得面见武则天申诉的机会,才得以免死,不过,仍由原来的地官(户部)侍郎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贬为彭泽令。)

武则天能够制造她的理论。她发觉自己为唐朝的皇太后,已经不能控制眼下局面,即使是让儿子做傀儡皇帝,也仍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决定“革唐命”,自称武家源出于周文王,本身为“圣神皇帝”。

同类推荐
  • 新中华1873

    新中华1873

    穿越到1873年的台湾,建立义勇军,剩下的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 世家下兄弟

    世家下兄弟

    对于这个世界,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对于自己的兄弟,我愿化身为石,为你承受所有伤害。对于自己爱而不爱自己的女人,若无事,相安无事,我不打扰;若有事,便是我事,千里驰援。对于相爱的人,跨越千山万水,可以一无所有,也不会错过。有时候,这个世界,武力并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 红楼之帝王

    红楼之帝王

    水清带着三国系统到了红楼位面,发现自己是废太子唯一的儿子,知道新皇帝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怕个毛,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作者非红楼高手,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写,不喜勿喷,直接点X。
  • 戏红颜

    戏红颜

    白天,他是街坊间最巧言谄媚的布衣百姓,夜晚,他摇身一变,成了贪官污吏闻风色变的金牌神偷,这样完美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以史明智,文明的产生有时需要冲撞和摩擦。本书将为你揭示停滞的帝国。
热门推荐
  • 非自愿之婚

    非自愿之婚

    自兄嫂意外去世后,程忻洋就担负起养育小侄女的责任。她和小侄女无话不谈,感情好得就像亲母女一般,然
  • 消逝的武者

    消逝的武者

    不知什么时候,人类出现了一种新的修炼的体系,名叫魂术。以灵魂沟通天地之力激发一种或多种能力。这种修炼体系十分的容易,渐渐取代了武者法师等修炼方法。久而久之古老的修炼传承已经消失。魂术是怎样诞生了却无人知晓。偶然间,一个落魄的少年得到了武者的传承,重现当年的武者神威,逐渐揭开了当年武者消失的秘密。
  • 佛说菩萨睒子经

    佛说菩萨睒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他和她的修仙之旅

    他和她的修仙之旅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我们女主顾南荀穿越到了古代,而这的人们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他们生下来有了意识后无需指点便能使用他们身体内的异能,当然也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一个人没有任何能力,而南荀就穿越到了这么一个人的身上,你认为会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仙人看中她,显然她没这么好的运气。更让顾南荀悲剧的是,她家似乎没!有!钱!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名黑衣人找到了她......
  • 魔法老师之恶魔哭泣

    魔法老师之恶魔哭泣

    一个完成复仇的复仇者所剩下的只有空虚……然而复仇者再次找到了想要守护的东西,发下誓言宁愿化身恶魔也要守护再次找到的希望……………………这里说的是一名漫无目的的复仇者为了新生活而努力的故事…………………新人练笔文,不喜右上角
  • 行刑日

    行刑日

    未来,我们的世界迎接了时空对我们的惩罚——人类以及其他智慧型生物几乎全灭。末世的容纳舱中,十五个意识到自己力量存在的宇宙,改造出新生的三个时空——图苍、祖格尼奥、修罗神殿,给予人类记忆中的秩序,规律以及生命和智慧。他们花了很久,跨越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时间,”神明“中时空掌管者永世的父母亦为此支付了代价——以自己仅存的生命,维持容纳舱中时间循环带来的损耗。创世之初,永世与剩余其他神明之间产生分歧,十二神明堕落,进入三个世界的信仰中,永世独自面对他们的封印······如今,三个世界中时间已过去千年,封印松动······改造时空的身世亦等待着解答。——悼念,那个堕入星海的男孩。
  •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一朝成定国公府的二姑娘,人人道她心狠手辣,五行缺德,口是心非,坏事做尽的毒莲花!亲娘爱打扮,整日不着调。亲爹太懦弱,带着妾室儿子躲清闲。大伯母自私狡诈难对付,堂姐貌美如花心机深。前边是狼,后边是虎,董徽瑜扶额叹息,穿成小说中的恶毒炮灰女配,实在是伤不起。女配,永远是男主真爱下的炮灰!女配,永远是女主光环下的陪衬!女配,永远是歹毒阴狠的代名词!女配,永远是手段用尽却一场空!董徽瑜握拳,谁要让我成炮灰,我就把谁炮灰掉!女主?您一边歇歇去吧,整日演戏累不累啊?男主?出门右拐阳关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哎哎,别拉我,你的真爱不是我,男主大人擦亮眼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色苍茫

    白色苍茫

    万年转瞬,人类文明已经迈向了宇宙;而一个孤儿,再访古星,却坠入了一场旷世大战。大战寂灭,人皇泯,少年降临荒古,于是,拉开了苍茫的序幕。少年,在情中挣扎,斩苍茫之天骄,一步步,踏上了道途,而后,要开这一片天地。
  • 两个坏女孩

    两个坏女孩

    这是两个大人眼中所谓的坏女孩,她们叛逆,孤独,却又假装坚强,两个人相互依偎的故事
  • 易烊千玺之恋恋天琴座

    易烊千玺之恋恋天琴座

    他是自卑胆小,不敢和任何人说话的黑框眼镜丑八怪,还是万人瞩目琴键上的天琴座公主?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