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500000013

第13章 先秦的散文 (1)

先秦散文坛的盛况——哲学家的天下——儒道墨的分道并驰——老子——孔子和墨子的积极的救世的精神——“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孟子与荀子——庄子——韩非与吕不韦——诸历史家——《战国策》——《春秋左氏传》——《穆天子传》

上古文学,在诗歌一方面,不过有《诗经》与《楚辞》的两个总集,伟大的作家也只有几个人。但在散文一方面,作家却风起泉涌,极一时之盛。或为哲学家,或为政治家,或为辩士,或为历史家,或为专门的学者。各有所长,各有所见,各有所执持。他们是抒达自己的意见而无讳避的。他们没有什么传统的信仰与意见的束缚,他们各欲为开山祖,也各有他们的信徒。这个时代,论者每以为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

虽然他们并不以文学为业,但他们的文章,却也是光彩焕发,风致遒美,其结构的严整,文句的精粹,都为汉以后散文作家所少见。他们每能以盛水不漏的严密的哲学思想,装载于美丽多趣的文字里,驱遣着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活泼而有情致的文辞,为他自己所应用。因此,他们的作品,便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

他们都是生活在从公元前570年(周灵王时)到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时)之间的一个时代的。这一个时代,即所谓春秋战国的时代。这时,中国的各地,尤其是黄河流域,都继续陷在局部战争的情形之中。争战不休,兵戈时举。一切的传统的道德与思想都已被打得粉碎。政治上社会上的纷纭也已达于极点。于是新创的哲学思想与政治观念便应运而出。有的人表白出消极的厌世的破坏思想。有的人还要努力地维持古代的传统思想,保存古代的一切良好的制度,积极地与社会相争斗。有的人欲以仁爱及实用之学,来挽救这种扰乱与民间的疾苦。有的人则更欲以严明的政治及法律来统辖这种纷扰的局面。

这些都是由社会的自然的趋势里,酝酿出他们的哲学来的。重要的派别有三,即所谓儒、道、墨者是。道家抱消极的厌世思想,儒家则主张保守与用世,墨家则以救天下博爱为己任。更有持极端的个人主义,虽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肯为的杨朱,以严刑峻法统治一国的商鞅、韩非,以诡辩伏人而自喜的公孙龙、邹衍等。但他们的影响究竟没有儒、道、墨三家那么大,他们的跟从者也没有儒、道、墨三家那么多。这三派的哲学家,各有其开山祖,儒家为孔丘,道家为李耳,墨家为墨翟。这一个时代,恰好也是希腊哲学的黄金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诸人相继而起。我们没有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似的大悲剧家,然而我们却有许多的哲学家,足以与希腊哲学界东西相辉映。

在这些先秦哲学家中,最先出来的是老子。老子(老子见《史记》卷六十三),姓李,名耳,字聃(据《史记》),楚国人。关于他的神话甚多,有的说他活了二百余岁,有的说他出关仙去。于是更有《老子化胡经》,《老子七十二变化图》之作。道家也以他为他们的宗教的始祖。于是他便成了与释迦牟尼的三身如来佛相配当的“三清”(所谓“老子一炁化三清”)。孔子曾与他相见过。因为他做过周守藏室之吏,所以孔子向他问礼。大约他的生活时代与孔子相差不远,其生当在公元前470年(周元王时)以前。老子所代表的思想是消极的,厌世的。他的书有《道德经》(《道德经》刊本极多,以明世德堂《六子》本为较好,有石印本)上下二篇,共八十一章,文字极简直。

他因为当时政治的龌龊,言治者纷然出,而天下愈扰,于是主张无为,主张无治,以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治无欲”。鸡犬之声相闻,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他的理想国的景象。他不主张法治,以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不喜欢贤能与强力,而以谦下与柔弱为至德。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他的悲观,极为彻透。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种悲观的消极的思想,在当时极为流行;一部分的人,以生为苦,于是唱着“知我如此,不如无生”,一部分的人则流于玩世不恭,讥笑一切仆仆道路的以救民救世为己任的人,如《论语》中所载长沮、桀溺诸人都是。老子便是他们的代表。

因为这一派厌世的消极的思想的流行,于是孔子便起来反抗他们,宣传尧、舜、文、武之治,努力维持理想中的传统的政治的与社会的道德,以中庸的积极的态度,始终不懈地从事于改良当时的政治,以复于他所理想的古代清明的政治状况。他在当时的影响极大。跟从他学习的有三千多人,主要的弟子有七十余人。他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见《史记》卷四十七)。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他的事迹与言论,许多书上都有记载,但以《论语》(《论语》刊本极多,有《十三经注疏》本,有朱熹注本)所记者为最可靠。他曾做过鲁国的司空及司寇。后来去官周游列国。到了六十八岁时,复回鲁地。专心著述,编订《尚书》、《诗经》、《周易》及《春秋》,还订定了《礼》与《乐》。卒时,年七十三。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是积极的。《论语》虽为曾子的门人所记,文字虽极简朴直截,却能把孔子的积极的思想完全表现出来。

老子主张无治无为,孔子则主张有为,主张政刑与德礼为治世者所必要。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是极力欲维持理想中的道德的。所以齐陈恒杀其君,孔子三日斋而请伐齐。季氏舞八佾于庭,孔子说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时的人常讥嘲孔子之仆仆道路,而无所成。但孔子则不悲观。“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欤?’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这种精神,真足以感动一切时代的人!

较孔子略后,而与孔子具有同样的积极的救世的精神者为墨子(墨子见《史记》卷七十四)。墨子主张博爱,非攻。他的势力,在当时也极大。老、孔、墨三派的思想,几乎三分天下。墨子名翟,或以他为宋人,或以他为鲁人。他的生活时代约在公元前500年(周敬王时)到公元前416年(周威烈王时)之间。关于墨子的书,有《墨子》(《墨子闲诂》,孙诒让著,有自刊本)五十三篇。但未必为墨子所自著。一部分是墨者记述墨子的学说与行事的,一部分是后人加入的。墨子有孔子的积极救世的精神,其救助被损害之国的热情,且较儒者尤为强烈。孟子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数语,即足表现他的精神。楚国使公输般造云梯欲攻宋。墨子走了十日十夜,赶去见公输般,说服了他,使他中止攻宋。但同时,他与儒家有好几点相反对。儒者主张王者之师,并不反对战争。墨子则彻底地主张非攻。儒者主张爱有等次。墨子则主张博爱。儒者不信鬼而信天命,重礼乐,重视丧葬之事。墨子则主张明鬼而非命,提倡节葬而非乐。

儒、道、墨三派,各有其信徒。然他们的学说传世既久,便又起了分化。韩非子在《显学篇》里,将儒、墨二家的分化,说得非常详细。他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子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汉书·艺文志》著录道家为三十七家,除伊尹、太公及老子经传经说之外,自文子、蜎子、关尹子、庄子、列子、老成子、长卢子、王狄子,以至公孙牟、申子、老莱子、黔娄子等不下十余家。他们既各自著书立说,则当然又各有他们的见地与主张了。这三大派的分化,一方面使儒道墨的学说互相影响,互相采纳,一方面使儒道墨的学说益为分歧迷乱,不能有截然的分野。分化的结果,遂陷入不可避免的衰落途程中。又他们既“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韩非子·显学篇》)自己一派的互相争论的结果,又使后来者目迷五色,耳纷八音,有无所适从之苦。这都是迫促他们以就于灭亡的。

墨家之书,存者仅《墨子》一作。儒家之书,于《论语》外,存于今者,在《礼记》中有《大学》、《中庸》二篇,《大学》相传为曾子及其门人所作的。《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又有《孝经》,相传系孔子为曾子说的,由后人记载下来。还有其他各书,但都不甚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且最有影响于后来的文学作品,为《孟子》和《荀子》。

孟子(孟子见《史记》卷七十四),名轲,邹人。生于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四。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见过齐宣王、梁惠王,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孟子》坊刊本极多)七篇。”(《史记》)有的人颇疑《孟子》,以为系后人所伪作,有的人则以为《孟子》一书未必为轲所自著,而是弟子所记述的。大约以后说为较可靠。当孟子时,天下竞言功利,以攻伐从横为贤。孟子乃称述唐虞三代之德,痛言功利之害,宣传仁义之说,努力维持儒家的道德。是以时人都以他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但他一方面却也染了战国辩士之风,颇好辩难,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因此,《孟子》一书较之《论语》及《孝经》诸书,其文辞更富于文学的趣味;词意骏利而深切,比喻赡美而有趣。他和孔子相差不过一世纪多,而作风之不同已如此。

同类推荐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梦向北川

    梦向北川

    此书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如画。那里,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那里的风景是美丽的,是生动的。每一处,你都是美妙的音符,我们聆听着动听的音乐。每一处,你都是精彩的图画,我们欣赏着恢宏的画卷。这里给予了我们美丽多彩的视觉盛宴,也给予了我们丰美的精神盛宴。
  • 诗路

    诗路

    米成洲是一位活跃在网络诗坛的著名诗人,其诗作注重意象的铺陈,托物言志,独树一帜。诗人关注现实,用诗歌提炼生活的情感,哲思凝重,开阔大气。米成洲自始至终坚守内心一方纯净的土地,用灵魂滋养着诗歌的根须,用勤奋、执着的笔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诗歌画卷。关注现实,是《诗路》的主要特点之一。诗人米成洲用细腻的目光观察生活,拒绝思想上的庸俗、低俗、媚俗,在诗歌创作中坚守文学的高雅,给人带来了一道清新的风景。
  • 谁解茶中味

    谁解茶中味

    这里有的是茶和人的故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居于九天之上,视之绰约神仙中人,只能仰望之、嗟叹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挣扎在泥土之中,简直不在是茶,而是菜、是饭、是药,是穷人续命的东西;还有很多茶,和我们一样,泯然众人,不能飞黄腾达,也不能羽化成仙,只能在俗世浮沉中给自己添一点味道和情趣。有的人讲故事,像陆羽;有的人听故事,像蒲松龄;有的人就是故事里的人,像你我。茶本性凉,皆因经受春雨之寒,虽然挨过烈火烹油之热,不改本性清凉。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在炽烈红尘中,能感受到如饮茶的一股凉意。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热门推荐
  • 青云志之厉瑶绝恋

    青云志之厉瑶绝恋

    【青云志之凡月迷情火热连载中,青云粉可以移步阅读】青云正魔大战,鬼王宗和青云门两败俱伤,鬼王之女碧瑶为救爱人挡下致命一剑,重伤在诛仙剑下,青云弟子张小凡眼睁睁看着爱人为他挡剑,万念俱灰下,加入鬼王宗,化名鬼厉,后为救碧瑶,踏上了危险重重的复活之路......【紫凝慕染书友群:596128461】
  • 破道独行

    破道独行

    一本神秘之书,一场平凡的血祭,带来了无尽的力量。行走在死亡边缘的少年,与死神做着交换;一路历经坎坷,却总能化险为夷。当生命能够换来一世为尊,张陵大笑着前行!
  • 废材逆天邪宠王妃

    废材逆天邪宠王妃

    一场无情的背叛让他万劫不复。一场不可思议的穿越让他涅盘重生。他相府的嫡长女天生丑颜天生废材一朝惨死,在姨娘手上。再睁开眼他已是现代特工毒姬女王。当热情如火的毒姬。遇到寒如冰的他一场倾世绝恋一世一双人。
  • 动物一锅

    动物一锅

    一群动物的故事,主角是两只兔子,芸是个打酱油的。
  • 逆天邪君

    逆天邪君

    人若不仁,我便杀之;天若不仁,我便逆之!一个十年之约,龙天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偶然拜得魔神蚩尤为师,一个小镇少年从此开始了逆袭之路!踏九幽,入幽冥,寻挚爱!一段惊心动魄的修真之旅开始了!
  • 伸出钢铁的臂膀

    伸出钢铁的臂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混沌古魔决

    混沌古魔决

    混沌而来,古玄而走。身怀无上血脉,修习逆天功法。红衣少年,青铜古剑,一段血染九天的王者传说……一曲不败传奇的鸣鼓战歌……“丹药?地位?实力?美女?不好意思,我都不缺,所以不管你是谁,看你不爽,那么你就去死吧。”苏敌剑指一宗之主,不屑的说道。
  • 千金诱爱:野蛮小新娘

    千金诱爱:野蛮小新娘

    她是一个富家千金,从没想过爱不爱那个指腹为婚的他,却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他是一个叱诧商场的俊酷总裁,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想法,也心甘情愿地娶了她;她小他九岁,有着让他着迷的名字——“九儿”,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人,有了两个宝贝弟弟和一群“无良”家人的推波助澜,爱情终究会如何呢……
  • 为你,改了天下!

    为你,改了天下!

    重生前,她当他是哥哥,他却当她是恋人,她死了,他替她报仇。重生后,她想不负他,却再无机会。如今,她嫁衣如火,新郎官却是个草包,当他们相见于她的大婚之日时,他有会怎么做?是再续前缘?还是无关到老?他到底是为天下而放弃她,还是为她,改了天下?
  • 裂变型创业

    裂变型创业

    本书是作者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裂变型创业企业和扎根理论方法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供读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