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500000045

第45章 隋及唐初文学 (3)

盖已具有死志了。像《羁卧山中》的“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云云,盖还是虽疾而未至绝望的时候所作,故尚有“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云云。

骆宾王(?—684?)(《骆宾王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善于长篇的歌行,像《从军中行路难》、《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帝京篇》、《畴昔篇》等,都可显出他的纵横任意,不可羁束的才情来。《畴昔篇》自叙身世,长至一千二百余字,从“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说起,直说到“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不应白发顿成丝,直为黄河暗如漆。”大约是狱中之作吧。这无疑是这时代中最伟大的一篇巨作,足和庾子山的《哀江南赋》列在同一型类中的。所谓在狱中,当然未必是指称敬业失败后的事,或当指武后时(684年)因坐赃“入狱”的一段事。

故篇中并未叙及兵事,而有“只为须求负郭田,使我再干州县禄”语。这样以五七言杂组成文的东西,诚是空前之作。当时的人,尝以他的《帝京篇》为绝唱;而不知《畴昔篇》之更远为宏伟。宾王,婺州义乌人。与子安等同是早慧者,七岁即能赋诗。但少年时落魄无行,好与博徒为伍。初为道王府属。尝使自言所能。宾王不答。后为武功主簿。裴行俭做洮州总管,表他掌书奏,他不应。高宗末,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后,署宾王为府属。军中檄都是他所作。武后读檄文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语,大惊,问为何人所作,或以宾王对。后道:“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死,宾王也不知所终。有集(《骆宾王集》有《四部丛刊》本)。

在这个时代,忽有几个怪诗人出现,完全独立于时代的风气之外;不管文坛的风尚如何,庙堂的倡导如何,他们只是说出他们的心,称意抒怀,一点也不顾到别的作家们在那里做什么。在这些怪诗人里,王梵志是最重要的一个。王梵志诗,埋没了千余年,近来因敦煌写本的发现,中有他的诗,才复为我们所知(王梵志诗,有《敦煌掇琐》本)。相传他是生于树瘿之中的(见《太平广记》卷八十二)。其生年约当隋、唐之间(约590—660)。他的诗教训或说理的气味太重,但也颇有好的篇什,像: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

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

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

邀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这样直截的由厌世而逃到享乐的意念,我们的诗里,虽也时时有之,但从没有梵志这么大胆而痛快的表现!

梵志的影响很大,较他略后的和尚寒山、拾得、丰干,都是受他的感化的。寒山、拾得(寒山、拾得诗,有日本影宋本,有明刊本,《四部丛刊》本)、丰干的时代,不能确知,相传是贞观中人。但最迟不会在大历以后。寒山诗,像“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逾好”云云,和拾得诗,像“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但自修己身,不要言他己”云云,都是梵志的嫡裔。顾况和杜荀鹤、罗隐诸人,也都是从他们那里一条线脉联下去的。

隋与唐初的散文,也和其诗坛的情形一样,同是受梁、陈风气的支配。杨坚即位时,有李谔者,尝上书论文体轻薄,欲图纠正,他以为:“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惟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他便主张应该:“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缙绅,参厕缨冕。”还要对于那一类伪华的人,闻风劾奏,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但那一篇煌煌巨文,却如投小石于巨川,一点影响也不曾发生过。文坛的风尚还是照常的推进,没有一点丕变。李德林、卢思道、薛道衡诸人所作散文,也并皆拟仿南朝,以骈偶相尚。至于由南朝入隋的文人们,像许善心、王胄、江总、虞世基等更是无论了。

唐初散文,无足称述。四杰所作,也不殊于当时的风尚。六朝之际,尚有所谓“文、笔”之分;美文多用骈俪;公牍书记,尚存质朴之意。至唐则差不多公文奏牍,也都出以骈四俪六之体,且浸淫而以“四六文”为公文的程式,为实际上应用的定型的文体了。

这时期可述者唯为若干部重要史籍的编纂。岑文本与崔仁师作《周史》。李百药作《齐史》。姚思廉次《梁》、《陈》二史。魏征编《隋史》。思廉、百药之作,皆为一家言。又有李延寿者,世居相州,贞观中为御史台主簿,兼修国史。本其父志,更著《北史》、《南史》二书。同时,又有《晋书》百三十卷的编撰,则出于群臣的合力,开后世“修史”的另外一条大路。自此以后,为一代的百科全书的所谓“正史”者,便永成为“合力”的撰述,而不复是个人的著作了。

佛经的翻译,在这时代仍成为重要的事业。但从鸠摩罗什大举翻译后,能继其轨辙者,唯唐初的玄奘法师。玄奘(596—664)(玄奘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伎传》;又见慧立《大慈恩三藏法师传》,有支那内学院新印本),姓陈氏,曾往印度求法,遍历西方诸小国及印度各地而归,赍回经典极多。他离国十七年,艰苦无所不尝。曾以其所身历者,著为《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有《大藏经》本,商务印书馆石印本)一书。(书题辩机译;当是玄奘口述由辩机写下者。辩机为当时最有天才的和尚,玄奘最有力的帮手。相传他因和太宗女高阳公主私通,事发被杀。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玄奘的译书,如永远得他的帮忙,成绩当不致限于今日之所见者。)此书的价值绝为宏伟,是一部最好的散文的旅行记述。前者宋云、法显游印时,并有所记,然持以较玄奘之作,则若小巫之见大巫。这部《西域记》大类希腊人朴桑尼(Pausanias)所著的《希腊游记》(The Description of Greece)。朴桑尼之作,在今日,其价值益见巨大。《西域记》亦然。今日论述印度中世史者,殆无不以此书为主要的资料。而其中所载之迷信、故迹、民间传说等,尤为我们的无价之宝。更有甚者,经由了这部伟著,无意中有许多印度传说乃都转变而成为中土的典实;像著名之《杜子春传》,便是明显的系由《西域记》中的一个故事改写而成的。这将在下文里再详说。

玄奘自贞观十九年归京师后起,直到龙朔三年圆寂的时候为止,这十九年的工夫全都耗费在翻译工作上面。他所译的共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传称:“师自永徽改元后,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日自立程课。若昼日有事不充,必兼夜以读。遇乙之后,方乃停笔。摄经已,复礼佛行道。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拟明旦所翻。”像这样的一位专心一志的翻译家,只有宗教的热忱才能如此地驱迫着他吧。在他所译经中,尤以《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为最重要。其灌溉于后人的思想中者最为深厚。

他还译《老子》为梵文,又将《大乘起信论》回译为梵文,以遗彼土欲睹此已失之名著者。他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是尽了说不尽的力量的!在玄奘以前,译经者不是过于直译,为华土读者所不解,便是过于意译,往往失去原意。玄奘之译,却能祛去这两个积弊,力求与梵文相近。《玄奘传》云:“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以他那样精通梵文的人来译经典,自然要较一般的译者们为更高明的了。再者,也以他处在鸠摩罗什诸大家之后,深知其病之所在,故也易为之治疗耳。

玄奘西行的经历,其自身不久便成了传说。他自己也被视作佛教圣人的一个。自唐末以来,便有种种的《西游记》,以记述这个传说。像这样的一位重要的人物,一位伟大的宗教家,其成为传说的中心,当是无足讶怪的事吧。

参考书目

一、《隋书》 唐魏征等撰,有《二十四史》本。

二、《旧唐书》 晋刘昫撰,有《二十四史》本。

三、《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撰,有《二十四史》本。

四、《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辑,医学书局铅印本。

五、《全唐诗》 扬州诗局原刊本,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六、《唐百名家诗》 席氏刻本。

七、《艺苑卮言》 明王世贞撰,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八、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华书局)卷六十《佛典之翻译》,又卷六十一《翻译文学与佛典》,又卷六十二《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

九、《敦煌掇琐》 刘复辑,中央研究院出版。

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辑,有黄冈王氏刊本,有医学书局石印本。

十一、《全唐文》 有扬州诗局原刊本,有广东复刻本。

同类推荐
  • 晨窗集

    晨窗集

    符江的杂文和随笔我几年前就读过,但作为一本结集领略其全貌,还是在这次他将《晨窗集》交付出版社出版之前。尽管对他的作品风格并不陌生,但通读全文,仍为他的杂文、随笔、小品所显示出的内容的丰富性,多方面的知识性和健康的趣味性所吸引。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亲、可感、可读的难得的杂文、随笔、小品集。我想,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业余作家,能将如此丰厚、适合各种年龄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更令人感到可喜。
  • 吃茶去!

    吃茶去!

    闲情雅致、风俗人情、体悟生活、闲情逸致,诸如此类和茶有所关联的词汇琳琅满目,其实,这些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吃茶”,一个“吃”字,是何其潇洒地把茶的语境体现的酣畅淋漓。历来的文人墨客们几乎无一不对茶情有独钟,在他们的笔下更是把吃茶的意境描绘的美奂绝伦。在这本书里,编者精选了一些名人的文章,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茶语,读之如品茶,意在其中,或许读罢会张罗一声:吃茶去!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 洒笑世态

    洒笑世态

    幽默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智慧,如果说美能拯救世界,那么幽默便能拯救美,让人与人,让整个世界在欢声笑语李祥和美满。
热门推荐
  • 神厨太子妃

    神厨太子妃

    一代神厨,女扮男装,只为了保住“天下第一厨”的牌匾,保住家族的颜面,放弃了一个女孩儿应该得到的所有的一切的故事。在赢得厨神大赛后,蓝小白成了龙朝首席御厨。天啊,地啊,老天还嫌他活得不够精彩吗?夙敌的暧昧不明,又与小太监纠缠不清,这又多了美少年的倾慕,连温文儒雅的哥哥都跑出来掺合一下!好,好,还有什么?要来一起来吧!什么,蓝小白哀号!连女人也抢他回去做押寨夫婿!
  • 我,既是虫群

    我,既是虫群

    (本文含有大量二次元内容,虫群大军会在后期出现,慎入;已登场火影、亮剑、绣春刀、DOTA2等各种游戏、影视剧中的角色)在玩星际争霸2的时候突然昏厥的彭邈穿越到异世,获得了两个能力,一个是只要有血肉就可以获取其中部分基因信息,并且将有益的基因写入自己的身体,来改造自己。第二个能力便是用自己已拥有的基因库来创造新的生命,如同虫群的主宰。(主人公前期用基因来不断强化自己和创造少量动漫角色作为自己的随从,虫海要到后期才能出来。)
  • 总裁追妻之落跑甜心

    总裁追妻之落跑甜心

    她与传说中的冰山总裁一夜惊喜,之后便被牢牢圈宠。他以为他需要她仅仅是因为她有着和旧爱相识的样貌,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那么遇见她,到底是上天因他的痴情给他的眷顾,还是又安排了一场虐?
  • 嫁给傻王:王妃别想逃

    嫁给傻王:王妃别想逃

    片段一:你喜欢她吗?沐梓晴心抽痛着“是”凌浩轩冷漠的说“那好,我决定放手”沐梓晴转过身离去,一滴泪顺着脸颊滑落。片段二:“你背叛我!”他吼道“我没有,为什么你不愿意相信我?为什么!”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骑在纸背上的心灵:《意林》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

    骑在纸背上的心灵:《意林》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

    激励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让温情点亮生活,让细节打动人心,分享人生感悟,传播幸福哲学。本书是《意林》超人气作家的精华文萃,体裁有散文、杂文,期待广大读者的阅读、欣赏。
  • 长风辞

    长风辞

    寸心眉间清明雪,为君策马辞长风。前朝后宫、沙场江湖,花姜就这么陪着少年在这乱世一步步搅弄风云,看遍崎岖山水、识透反复人心。惟愿此生我能消融你眉间积雪,求得与君策马山水间,再换来岁月温暖、爱如长风。(ps:其实就是一个在乱世中复复仇外加好好谈恋爱的故事~)
  • “满映”电影研究

    “满映”电影研究

    《"满映"电影研究》是根据我在北京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今天能够出版这《"满映"电影研究》,心里颇为高兴。有幸结识从前的李香兰——山口淑子女士是我长期从事伪满研究的最大的推动力。关于《万世流芳》等一些宝贵资料是她亲自提供给我的。
  • 金醉情迷

    金醉情迷

    准情侣会是准夫妻吗?恋爱的时候用心去爱?结了婚以后用脑子去爱?什么样的男人才算真正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才算真正的女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生活?为了生活我们错过了什么?放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这一切就是生活吗?就是人生吗?
  • 金书铁券

    金书铁券

    建筑世家林幼龙为找到父母工地事故证据以及丢失的金书铁券与保住老屋地皮,进马近原公司与张老鬼斗智斗勇,发现自己被利用且当年事故另有蹊跷,张老鬼并没有拿走金书铁券,那是谁拿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