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500000046

第46章 律诗的起来 (1)

由古诗到律诗的途径——六朝风尚的总结账时期——律诗的成立——绝句与排律的同时产生——沈宋时代——沈宋律诗的成功与其影响——沈宋的绝句——沈宋的排律——沈宋的生世——同时代的诸诗人:苏味道、李峤——杜审言、崔融——崔湜、崔液——上官婉儿——乔知之、刘希夷——陈子昂

由不规则的古体诗,变为须遵守一定程式的律诗,其演进是很自然的。自建安以后,诗与散文一样,天天都在向骈偶的路上走去。散文到了“四六文”,是走到“骈俪文”的最高的顶点了。辞赋到了“律赋”,也已是走到“骈俪赋”的最高的顶点了。诗也是同样的,发展到“律诗”的创作的时候,也便是无可再发展的了。在这个无可再发展的时代,便起了几种转变。“绝诗”因之起来,词也因之起来。同时,便也有人回顾到古体诗的一方面,欲再度使之复活。

在这个进展的途中,也颇有些“豪杰之士”奋起而思有所改革。然究竟像以孤柱敌狂澜,无损于水势的东趋。由建安(196年)到嗣圣(684年),快五百年了,这个趋势还是不变。变动时代的到来,是要在安史之乱(755—763)以后。那时,水势是平衍了,是疲乏了,尽有分流与别导到沟渠里去的可能。

许多人都以为初唐时代是改革六朝风尚的开始,却不知道六朝风尚,到了初唐却更变本而加厉。在唐代的初期的近一百五十年间(618—755),无论在诗与散文上都是这样。尽管有人在喊着“复古”,在做着“尚书”体的《大诰》,但他们的声音,自行消失于无反响的空气中了。文风还是照常的进展。特别是诗体一方面,这百余年间的进展更为显著,对于后来的文坛也最有影响。

在嗣圣(684年)之前,是初唐四杰的时代。他们禀承了齐、梁的遗风,更加以扩大与发展。在五言诗方面,引进了更趋近于“律体”的格调,在七言诗方面也给她以极可能的发展的希望。这在上文已经说到过了。在嗣圣到安史之乱的七十几年间,便是“律诗”成立的时代了。五言的律诗是最先成立的。接着,七言的律诗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文体之一了。接着,别一种新诗体,即所谓“五绝”、“七绝”者,也产生了。接着,联合了若干韵的律诗而成为一篇长诗,即所谓“排律”者的风气,也开始出现了。在这短短的七十余年间,诚是诗坛上放射出最灿烂的异彩的时代,诚是空前的变异最多而且最速的时代。

这七十余年的时代,又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律诗”的成立时代,也可以名之为沈、宋时代。第二期是“绝诗”与“排律”盛行的时代,也可以称之为开元、天宝时代。现在本章先讲第一期。

第一期从嗣圣元年到先天元年(712年),为时不到三十年,却奠定了“律诗”的基础。这时代的两个代表人便是沈佺期与宋之问。《唐书·文艺传》说: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沈佺期、宋之问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

这一段话颇足以表示出“律诗”的由来。又胡应麟云:“五言律体,兆自梁、陈。唐初四子,靡缛相矜。时或拗涩,未堪正始。神龙以还,卓然成调。沈、宋、苏、李,合轨于前,王、孟、高、岑,并驰于后。新制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革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这些话也可略见出律诗的历史。盖自沈约以四声八病相号召,已开始了律诗的先驱。嗣圣时代,沈佺期、宋之问出现,便很容易地收结了五百年来的总账,“回忌声病,约句准篇”,而创出“律诗”的一个新体来。大势所趋,自易号召,自易成功。所谓“声病”云云的讨论,自此竟不成为一个问题了。

“律诗”中的“五言律诗”,“四杰”时代已是流行。例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已是“律诗”最完备的体格了。唯大畅其流者,则为沈、宋。如沈佺期的《送乔随州偘》:

结交三十载,同游一万里。

情为契阔生,心由别离死。

拜恩前后人,从宦差池起。

今尔归汉东,明珠报知己。

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都是示后进以准之作。但沈、宋对于律体的应用,不限于五言,且更侵入当时流行的七言诗体范围之内。七言诗开始流行于唐初,至沈、宋而更有所谓“七言律”。“七言律”的建立,对于后来的影响是极大的。沈、宋的最伟大的成功,便在于此。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颇为有声。宋之问所作的七律,今传者甚少,姑引《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一首:

高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

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

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

在这一方面的成功,沈、宋二人似都应居于提倡者的地位。他们的倡始号召之功,似较他们的创作为更重要。《旧唐书·文苑传》云(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宋之问传》):“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择朝中文学之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等首膺其选。当时荣之。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唐书·之问传》亦叙其陪奉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后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宋尤袤《全唐诗话》云:“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篇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

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退,惟沈、宋二诗不下。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之,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豪举。’沈乃伏,不敢复争。”像这样的从容游宴,所赋诗篇,传遍天下,又加以典贡举,天下士自然的从风而靡的了。何况“滚石下山,不达底不止”,这风气又是五百年来自然的进展的结果呢。同时,“绝诗”的一体,也跟了“律诗”的发达而大盛。绝诗的起来,与律诗的产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汉魏古诗六朝乐府中,五言的短诗为最多,类皆像王台卿所作的《陌上桑》:

令月开和景,处处动春心,

挂筐须叶满,息倦重枝阴。

般的以四句的五言成篇。“律诗”“约句准篇”,每篇句类有定,不适于写作这一类短诗之用。于是律诗作者们同时便别创所谓“绝诗”的一体。这维持了短诗的运命,且成为我们诗体中常是最有精彩的一部分杰作。宋洪迈至集唐人绝句至万首之多,编为专书(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有明万历间刊本。王士有《唐人万首绝句选》,有原刊本,又商务印书馆有铅印本)。可见此体爱好者之多且笃了。胡应麟谓:“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古,杂见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体,实所从来。七言短歌,始于垓下。梁、陈以降,作者坌然。

第四句之中,二韵互叶,转换既迫,音调未舒。至唐诸子,一变而律吕铿锵,句格稳顺,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遂为百代不易之体。”(见《少室山房笔丛》后附之《诗薮·内篇》六,《笔丛》有原刊本,有清嘉庆间翻刊本)胡氏的话,对于“绝句”,已尽赞颂之极致。但他又颇以“截近体首尾或中二联”以成绝句之说为非。此则,缘昧于诗体的自然演进的定律,故有异论耳。沈、宋之前,固有类乎“绝句”之物。唯“绝句”之成为一个新体之物,且有定格,则为创始于沈、宋时代。未可以偶然的“古已有之”的几个篇章,便推翻了发展的定律。

沈、宋的五七言绝句,佳作甚多。宋之问贬后所作,尤富于真挚的情绪,凄楚的声调。像《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即应制之作,也还不坏。像《苑中遇雪应制》: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沈佺期的五言绝句,今传者甚鲜。其七言绝句像《邙山》: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是颇具着渺渺的余思的。若仅以“典丽精工”(胡应麟语,见《诗薮·内篇》四)视沈、宋,似乎是太把他们估价得低了。

为唐代文坛重镇的一个新诗体,所谓“排律”的,也起于沈、宋之时。胡应麟谓:“排律,沈、宋二氏,藻赡精工。”排律为较长的诗体,非运之以宏伟的才情,出之以精工的笔力不可。沈、宋创造了“律诗”,同时并打开了排律的一个新的局面。王世贞谓:“二君正是敌手。排律用韵稳妥,事不旁引,情无牵合,当为最胜。”(见其所著《全唐诗说》。《学海类编》本,即《艺苑卮言》的一部分)沈、宋的排律,五言最多,也最好。如佺期的《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铒下,贪得会无筌。

之问的《初至崖口》:

崖口众山断,嵚崟耸天壁。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

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

怅惆情未已,群峰暗将夕。

状物陈形,已臻佳境。在排律中,气度虽未若杜甫的阔大,波澜虽未若杜甫的澎湃,然已是不易得的东西了。

沈、宋并称,而沈、宋的诗也往往相混杂,可见其风格的相近。沈佺期(?—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及上元二年(675年)进士第。由协律郎累除给事中考功。与张易之等烝昵宠甚。易之败,遂长流獾州。后得召见,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寻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宋之问(660?—710),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人。之问伟仪貌,雄于辩。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与佺期、阎朝隐等,倾心媚附易之。易之所赋诗篇,尽之问、朝隐所为。及败,贬陇州。之间逃归洛阳,匿张仲之家。武三思复用事,仲之欲杀之。之问上变。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中宗时,下迁越州长史,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流布京师,人人传讽。睿宗立,流之间钦州,复赐之死。

同类推荐
  • 晋江海港琐记

    晋江海港琐记

    本书关于晋江古港的历史掌故和文化随笔集。《晋江海港琐记》凡20余万字,60则,分为“海港形胜”、“海交贸易”、“海上屏障”、“海峡对渡”、“海滨风习”5个部分。作者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与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互相印证,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或物华天宝、或风光绮丽、或波澜壮阔的画图。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名家散文:真性情,小写意

    名家散文:真性情,小写意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作者主张写作要“是真心,有真情,说真话,叙真事。”并身体力行。其作品除了“四真”以外,在写作技巧、行文风格、叙事视野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加上良好的文字基础、理论背景、洞察能力和生活积淀等,从而使其作品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并颇受追捧。本作品集是在对作者近几年已经发表的散文进行筛选后的精编结集,既保持内容丰富而不繁杂,又力求散文形式多样化。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既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中学生读者!”
热门推荐
  • 上古穿越

    上古穿越

    作为一名标准的宅男,我不清楚穿越这种好事居然遇到我身上。但我以为的我以为,在实际穿越后实际并不是这么回事······
  • 《网王同人之校界雇佣兵》

    《网王同人之校界雇佣兵》

    顾晓作为一枚穿越人士表示很苦逼,毕竟她手下还有一个佣兵团数个产业,本来的土豪瞬间变成一枚穷屌,还附身到被人弄死的长相一流的少女身上,但是,她现在二十二正直大好年华就特么的穿了,呵呵呵,也是醉了。但是她的手下们也在是几个意思?是让她看着他们继续在自己面前搞基是么?她是腐女没错,但是她现在也单着呢!本人小白一枚,有可能会爆更什么的,更新时间不定,如果对本人有兴趣可以去晋江找找我什么的2333嗯,其实打算写耽美来着,再等等吧2333
  • 剑桥西游史

    剑桥西游史

    剑桥西游史序言:剑桥西游史专题研究,系大唐礼部、大唐宗教民族文化局支持下的中西部课题研究系列成果。该历史研究为西天—大唐联合重点建设课题,主要是研究“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的各种高级生命形式,或者说是神仙和妖怪的故事。该历史研究大概分类为:妖精分类学、传统文化国学研究、民族体育武术研究。项目来源于:南部瞻洲大唐宗教民族文化局、东胜神州花果山孙大圣名人故居文化研究所、西牛贺洲野生猿类、灵长目生命皇家达尔文研究所。项目主持人:剑桥大学荣誉博士、著名剑桥西游史专家、本科生导师嘉哥。
  • 皇后清穿

    皇后清穿

    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有谁知道长孙的遗憾,又有谁来满足这种遗憾?文案无能,内容就是题目。两年半前挖的坑,现在终于有时间来填了。虽然大纲已经写完。但写文仍属于新手。一切不尽之处,还请大家多担待。
  • 桐花:我们的童话

    桐花:我们的童话

    青春辗转,已过七年,今天,是春季开学的日子,一路上桐花渐渐开启,散落一地,一个脸上有着疤痕的少女卑微的走在路上,后面跟着一个男孩,朝着前方走去,渐行渐远......
  • TFBOYs

    TFBOYs

    年少时的夕阳,美得像他们一样。他们唱着歌手牵手行走,以为能走到远方。男神不再是梦,因为她们的改变。
  • 英雄联盟:无极剑圣

    英雄联盟:无极剑圣

    郭毅是地球人,却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更是传承了高原血统(R)。在觉醒仪式当天,他觉醒了阿尔法突袭(Q),冥想(W),无极之道(E),三大本命技能。他要离开村落,返回高原部落寻找一个公道。PS:新书《末世:轮回重生》已上传,希望各位多多前去捧场!
  • 花开似云槿

    花开似云槿

    一曲江山长卷,一个倾城美人。那时的她,曾以一舞艳惊全场,北周皇帝将她作为和亲公主,送到北齐。她,曾以为再也见不到心中所爱。然,老天有眼,她,所嫁的郎君,正是所爱之人。却,奈何失去了记忆。冥冥之中自有缘分,当他苏醒过来时,他深情一拥,温柔地说:“亭儿,今生今世,来生来世,朕都要许你倾世芳华。”……
  • 爱是修行

    爱是修行

    爱很简单,爱是一种向往,爱是一种关怀,爱是一种忍耐,爱是一种依恋与陪伴。这个世界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在这个路上,你会遇见与你同行的人。
  • 太上灵宝

    太上灵宝

    盘古开天辟地,以五色石炼太上五灵宝,相传,如果能齐集五灵宝于一身,则能激发先天混沌灵根,羽化成神。生于楚国江东娄邑万丈潭边的梦生,因其母在梦中生他而得名。一日,楚威王巡视娄邑,途经万丈潭,梦生自威王处得太上五灵宝之一玄天珠。后误食五行仙果,激发五行杂灵根,得以进入惠灵门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