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4000000071

第71章 《周易》卷之三 (2)

吉凶悔吝者,《易》之辞也。失得忧虞者,事之变也。得则吉,失则凶,忧虞虽未至凶,然已足以致悔而取羞矣。盖吉凶相对而悔吝居其中间,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向凶也。故圣人观卦爻之中,或有此象,则系之以此辞也。

[是故节]惟刚柔相推不已,变化相生不穷,吉凶悔吝从此备具,宜圣人观之,以系词矣。是凡人作事逆理为失,失则凶,顺理为得,得则吉。《易》词之吉凶,乃人事失得之象也。凡人事既不善而忧虞,于是悔悟之心生焉,而自凶趋吉也。事将不善而忧虞,于是羞愧之心生焉,而自吉向凶也。《易》词之悔吝,乃人事忧虞之象也。所谓观象系词者,不甚明哉?

《存疑》此明首节圣人设卦观象系辞,以明吉凶之意。象是失得忧虞之象,词是吉凶悔吝之词,忧,虑也,犹烦恼也。虞,度也,犹商量也。此与首章天尊地卑一节相表里。《易》书本准人事造化而作,故吉凶悔吝变化,刚柔,六爻之动,皆造化人事之象。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柔变而趋于刚者,退极而进也。刚化而趋于柔者,进极而退也。既变而刚,则昼而阳矣。既化而柔,则夜而阴矣。六爻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动即变化也,极至也。三极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极也。此明刚柔相推以生变化,而变化之极复为刚柔,流行于一卦六爻之间,而占者得因所值,以断吉凶也。

[变化节]然《易》词固有,以类天下之情,而易变又有以体天人之撰,是故盖取卦爻刚柔之未定,则为变化,柔变而趋于刚,即造化人事消极而渐长者,为进;刚化而趋于柔,即造化人事长极而渐消者,为退;进退之象也。变化之已成,则为刚,柔既变而刚,即阳明,用事而象昼;既化而柔,即阴晦,用事而象夜;昼夜之象也。至若六爻一刚一柔,变动不居,此即三极之道也。盖太极具变化之理,三才各一太极。五上之刚柔变化,即天道一阴一阳之迭运,天道一太极也。初二之刚柔变化,即地道一刚一柔之变易,地道一太极也。三四之刚柔变化,即人之仁义之并用,在人一太极也。其变无常,周流六虚,则卦爻因以立吉者,得因之以断吉凶也。

《大全》胡云峰曰:此曰三极是卦爻已动之后,各具一太极,后曰《易》有大极,则卦爻未生之先,统体一太极。《蒙引》动字最重,即刚柔之变化,周流于六爻之间,而无少滞者也。后章以配属言柔刚,实指六位,此以变化言柔刚,则实指九六。《存疑》此明上节刚柔相推而一生变化意,变化泛言造化人事,刚柔专言昼夜,欲见循环之意。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咸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易》之序谓卦爻所著事理当然之次第,玩者观之详。

[是故节]圣人观象系词,造化人事之理已备,其无容不学矣。是故君子身所持循而安固不摇者,在于刚柔变化之《易》序大卦,又之序分,明事理当然之次第,事无定而理则有定。以此为居身之资者也。心所美乐而玩味不厌者,在于吉凶悔吝之词。夫此爻词,即序之所在,言有限而味无穷,以此为悦心之资者也。而君子身心皆易理矣。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象辞变已见上,凡单言变者,化在其中。占谓其所值吉凶之决也。

右第二章

此章言圣人作《易》,君子学《易》之事。

[是故节]君子之躬行心得,皆《易》也。讵以动静间其功乎?是故居而未及卜筮也。《易》之变隐为象,而占列为词。观象玩词,而居安乐玩无间于静焉。动而谋及卜筮也。《易》之象形为变,而词决为占。观变玩占,而居安乐玩无间于动焉。夫《易》之道,一天之道,君子动静不违乎《易》,则动静不违乎天,是以自天祐之有吉,而无不利。《易》非圣人不能作,亦非君子不能学也。

《存疑》上言君子之所学者《易》,此承言其动静皆学乎《易》也。居则观玩,是静而安居乎《易》序也。动则观玩,是动而安居乎《易》序也。占不外词系之卦爻之下者,词也。占得此卦此爻,是占也。君子之观玩趋吉避凶,正欲求其吉无不利,非泛泛说得天之祐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彖谓卦辞,文王所作者。爻谓爻辞,周公所作者。象指全体而言,变指一节而言。

[三章全旨]首章以画卦言,次章以系词言,此章则合卦爻词而释其通例。

[彖者节]此承上二章,兼论卦爻词而释其通例。盖《易》卦虽画于伏羲,精蕴尚合于奇偶,文王系彖言乎卦之象也。凡卦自有奇偶,纯杂之形,象乎物宜。《彖》则统言之以曲尽其全体之蕴。周公系爻言乎爻之变也。凡爻自有刚柔当否之异,趋乎时变,爻则折言之,以旁通其一节之理,举卦爻之词而分析之,其通例如此。

《演义》二者皆有象变,夫子分属言之。特取其尤切者耳。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此卦爻辞之通例。

[吉凶节]试为合卦爻之词观之,卦爻之词有曰吉凶者,所以言乎象变之失得也。有曰悔吝者,所以言乎象变之小疵也。有曰无咎者,所以言乎象变之更新改图,而复于无过也。合观卦爻词之通例,有如此。

《蒙引》:其字指卦爻言曰:失得小疵善补过,都是卦爻所具悔吝,均属小疵者。悔未至于吉,而犹有小疵,吝未至于凶而已有小疵也。《存疑》此卦爻词之通例,是以卦爻之词言:曰《彖》、曰爻、曰吉凶,悔吝,无咎,皆词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

位谓六爻之位,齐犹定也。小谓阴,大谓阳。

[是故节]是故爻言乎变,而变之所示,有贵贱焉。内外来承,不可混也。兹欲列之截然有等而不淆,则存乎六爻之位。卦言乎象,而象之所陈有大小焉,阴阳定体不容乱也。兹欲齐之整然有条而不紊,则存乎卦,至于贵贱大小,纷然杂出,斯有失得之报,而吉凶以生。卦爻之词有吉凶,固言其失得矣。兹欲辨其孰为吉,孰为凶,而趋避之不爽,则存乎词。有卦词而全体之失得明,有爻词而一节之失得明也。

《演义》首二句爻卦通例,申爻言乎变,彖言乎象意。《存疑》上二节专就卦爻之词说,此不分卦、爻词三件说。

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介谓辨别之端,盖善恶已动而未形之时也。于此忧之,则不至于悔吝矣。震,动也。知悔则有以动其补过之心,而可以无咎矣。

[忧悔节]卦爻之词有悔吝,固言乎小疵矣。《易》有预忧其小疵之失,而求免于先,则存乎卦爻之介焉。盖介者,阴阳消息,居位当否之间,即人心善恶初分之顷,于此忧之,使人充善遏恶,自不至致悔而取羞矣。卦爻之词有无咎,固言乎善补过矣。《易》有震起其补过之心,而改图于后,则存乎卦爻之悔焉。盖悔者时势已极,居位既穷之机,即人心天良萌动之会于此,震之使人舍旧图新,自不至遂非而有咎矣。

《大全》丹阳都氏曰:忧悔吝者,必思患豫防于始,震无咎者,必恐惧修省于终。《蒙引》忧震是易忧之震也。与上列贵贱一例。介字悔字,皆《易》中所有。《存疑》此与上辨吉凶一句,再申上节吉凶言乎其失得三句意。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小险大易,各随所向。

右第三章

此章释卦爻辞之通例。

[是故节]然卦爻词原是合一的,非卦是卦、词是词也。卦随消长,而有小大,词分安危,而有险易。词也者,各指卦悄之所向也。卦之小者,其词艰险,而指人,以所之之失且凶也。卦之大者,其词平易,而指人,以所之之得且吉也。知卦文以象吉,则观见天之易者,可以得意忘象。知爻彖以情言,则观后天之《易》者,可以得意忘言矣。

《存疑》上二句卦与词分说。词也者句,卦与词合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书卦爻具有天地之道,与之齐准,弥如弥缝之弥,有终竟联合之意,纶有选择条理之意。

[四章全旨]《存疑》:此章欲说圣人用《易》穷理尽性至命,故先说《易》书具有天地之道,以见圣人所以用《易》也。《因指》圣人穷理尽性至命,不尽由于用《易》。此特言其理,以赞《易》道之大耳。然圣人既由穷理尽性至命,以作《易》,则其用之,自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也。

[易与节]《易》之为书,作于伏羲而备于文周,凡天地所有许多道理,《易》上都有。莫大于天地,而《易》书之大,与之齐准,故于天地之道,自其外而统观之,能弥之而合万为一,浑然无欠。自其内而细观之,旦纶之而一实万分,灿然有伦,足以待圣人之用之也。

《大全》朱子曰:天地有许多道理,《易》上都有,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而圣人用之也。虽是弥得外边无缝罅,而中则事事物物各有条理,弥如大德敦化,纶如小德用流。《存疑》上句当虚说,下句始实说,天地间万有不齐,不过阴阳二端而已,圣人作《易》只设阴阳两画,则举天地间万物皆有以模仿之而无遗漏者矣。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此穷理之事以者,圣人以《易》之书也。《易》者阴阳而已。幽明死生鬼神,皆阴阳之变,天地之道也。天文则有昼夜上下,地理则有南北高深,原者推之于前,反者要之于后,阴精阳气,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而为变,鬼神之归也。

[仰以节]《易》能弥纶天地之道,而道之散殊于天地万物者,谓之理,圣人用《易》以穷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知夫昼与上南与高者,明也,便是阳之变。夜与下北与深者,幽也,便是阴之化。而幽明之所以然,以《易》而知之矣。推原始初之所以生处,回看终竟所以死处,始得气化之疑,便是阳之变后,缘气化之尽,便是阴之化。死生之说,以《易》而知之矣。观物之阴精,附于阳气,合相凝聚,而成物之形,便是阳之变气之魂,离乎精之魄,倏然游去,而成物之变,便是阴之化,鬼神之情状,以《易》而知之矣。《易》洵圣人穷神之书也。

《大全》胡云峰曰:上文言《易》具阴阳之理,此言圣人用《易》以穷阴阳之理。朱子曰:始终死生,以循环言,鬼神以聚散言,其实不过阴阳两端而已。《蒙引》死生就人物言,鬼神就造化言。鬼神是人物之所以死生者。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此圣人尽性之事也。天地之道知仁而已。知周万物者,天也。道济天下者,地也。知且仁则知而不过矣。旁行者,行权之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既乐天理,而又知天命。故能无忧而其知益深,随处皆安而无一息之不仁,故能不忘其济物之心,而仁益笃。盖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故其相为表里如此。

[与天节]道之禀受于人物者,谓之性。圣人以《易》尽性,高明配天,博厚配地,原与天地相似,故以此参彼,而不违。天之道轻清,而为知,地之道重浊,而为仁,圣人知之周详,足以周乎万物,而仁之兼济,能使天下各得其所。有仁以实其知,而知不失于空虚,此知仁之见于处常者乎!圣人知之,达权者,虽迁就于一时,不得已之计,而仁之守经者,实未尝背乎万曲典礼之宜。有仁以正其智,而智不至于流汤,此仁智之见于处变者乎!至优游于天理之则,而不惑于气数之常,所得深,而利害得丧,一无所动,又何忧乎?知益深矣。至从容于随处之安,而敦笃乎中心之德,推恩有本,而博施济众,一无所遗,非能爱乎!仁益笃矣。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者如此,《易》,洵圣人尽性之书也。

《大全》朱子曰:上言《易》与天地准,此言圣人之道与天地相似。下数句是说与天地相似之事。《存疑》:此言圣人之知仁一节,深一节周物道济以处常言,旁行不流以处变言,处变深于处常也。乐天知命,安土敦仁,则与天为一,处变又不足言矣。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此圣人至命之事也。范如铸金之有模,范围匡郭也。天地之化无穷,而圣人为之范围,不使过于中道,所谓裁成者也。通犹兼也。昼夜即幽明死生鬼神之谓如此,然后可见至神之妙,无有方所,《易》之变化,无有形体也。

右第四章

此章言《易》道之大,圣人用之如此。

同类推荐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二重论

    二重论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热门推荐
  • 仙人掌没有刺

    仙人掌没有刺

    钟夏在高中遇上了从前的学霸同桌陆离,一误终身,她母亲知道后,百般阻挠
  • 寻梦硅谷

    寻梦硅谷

    小说着眼于一批中国人在硅谷高科技领域的奋斗历程。其中既有商战的金戈铁马,又有青春的缕缕柔情。既描写个体细微的喜怒哀乐,又体现留学生群体昂扬的家国情怀。
  • 企业创新的组织基础

    企业创新的组织基础

    本书从组织与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组织背景(要素)对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主要的组织背景因素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探讨了研究开发人员的组织激励及其实施和产品创新中组织设计与变革问题。
  • 美女的贴身守护者

    美女的贴身守护者

    从小在少林寺长大的李墨轩学成归来,决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想到却惹来校花,寡妇,美女总裁……的纠缠,石榴裙下,他决定满足这些女人的需求!从此,他纵情都市中,一代英雄热血来袭!
  • 女扮男装:公主陷入爱情连环计

    女扮男装:公主陷入爱情连环计

    她------冷墨妍,有着极致的容颜,显赫的家世,年金17岁的她就掌管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世界第一大宫‘魔魂’。可又有谁曾想到,一个看似高贵的公主,小时候因为上天不公,本来可以成为世界七大家族中萧氏的继承人。可一出生下来脸上就长有一个蝴蝶胎记,家里人都以为这是厄运的象征,不承认她。在学校,她饱受同学们的嘲笑和欺负。连唯一的妹妹都和自己的继母联合起来算计自己。冷墨妍被妹妹推入海里,妈妈正好发生了车祸。还好,上天垂怜,冷墨妍死里逃生。误打误撞的成为世界七大家族之首冷氏的接班人,与此同时,小墨妍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萧美静,你们所以萧家的人,等我回来之时,你们就离死期不远了······
  • 成功人士不说

    成功人士不说

    短跑比赛,只差0.01秒,结果就会差很远。人生中,每天不起眼的细微差别,决定着一辈子的成败!本书从30种微小细节入手,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用知名人士如马云、史玉柱、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的亲身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只要抓住平常日子中被忽略的机会,就能做出惊人的成就
  • 小乖乖无敌:天才治愈师

    小乖乖无敌:天才治愈师

    什么?她被xo又xo之后扫地出门,还带着五岁儿子在要饭?靠!去你娘的要饭,坑你爹的xo又xo!她可是天才治愈师,凭着一技傍身,还怕饿死不成?看他们母子如何玩转玄风大陆,收服顶级萌宠!可是,就在这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时,身后何时多了一群身价不菲的花花美男子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封血尊

    冰封血尊

    前世--他是穷小子,他是孤儿,他风流倜傥。她是普通人,她是单亲,她倾国倾城。可她红颜薄命。她死了,他为了她也死了……今生--他是普通人,他走正义,他依旧爱她。她是高贵人,她走邪恶,她也依旧爱他。但是,命运不允许!然后,她为了他,死了。他呆了,他痴了,他的正义之气消退了,化身冰封血尊!他斩了魔道,灭了神道,再自废武功。因为曾经她说过:“如果这个世界和地球一样,没有法力,是不是就会好一点?”他隐居丛林,直到有一天……“林天是吗?我是承萱儿,你未过门的妻子,简称--未、婚、妻!”
  • 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

    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

    上一秒方清颜还是娱乐圈背景强大的花瓶女演员,下一秒就回到了19年前,成为了跟自己有着相同名字的另一个人。还要重新参加选秀节目出道,方清颜表示很淡定。竟然在选秀节目见到了未来的影帝……年轻的时候。嗯……方清颜表示一定要多向他学习,多多观察他。林天奕:她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两人在一起很多年后,有多人爆料:“方清颜比赛的时候就喜欢林天奕了”“只要有林天奕在的地方,方清颜就眼神不离”方清颜:我真的只是在观察他……ps:这是一部娱乐圈背景的甜宠文。暂时设定女主难入戏的女演员,性格脱线。男主天才型男演员,有自闭症。
  •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