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7000000007

第7章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 (5)

德谟克利特是色雷斯阿布德拉地方的人,据推测黄金时期大约是公元前420年左右。他曾经周游列国,据说还到过埃及和波斯,最后回到阿布德拉,死在了家乡。策勒尔就称赞他的学识和思想,认为他强于大多数哲学家。

按照哲学的编年史来说,德谟克利特应该放在后面介绍,但是鉴于他与留基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将他提到了前面。他的哲学当时在雅典不被人了解,而亚里士多德对他却很熟悉,因为他们是老乡。柏拉图的书中从来没有提起过他,有人认为柏拉图不了解他,更有人认为柏拉图恨他。希斯很崇拜他,不过是以数学家的身份。

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两人在哲学上共同成就的出发点来自留基伯,但是在这个学说的发展过程中两人的作用是相当的。这之前,关于世界万物的构成有巴门尼德的一元论,还有恩培多克勒的多元论。留基伯在研究这两派的过程中得出了原子论。这种极具科学性的观点避免了希腊哲学走入歧途。

关于原子论,他们两人是这样认为的:世间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是最小单位,不可分割;原子自古至今,到未来都在不停运动;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形状也有无限种。

亚里士多德认为,依据原子论者的观点,原子按照不同热度也可以分无限种,构成火的便是其中最热的一种。至于原子有没有重量,则一直存在着争议。

原子被认为是永远处于运动状态的,但具体是怎样运动的则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原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那就是下落。下落过程中,那些较重的原子就会赶上较轻的,并发生碰撞,然后被反弹回去。但是在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看来,原子是在做一种杂乱无章的运动。重量不是决定因素。

由于冲撞,众多的原子便汇成了一个漩涡。在当时,用科学的而不是神学来解释这种漩涡,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在古代,原子论者相信世间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留基伯有一句名言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万事万物总有一个因,都是必然的。”他认为世界自从建立之日起,就在遵循规律发展,这些规律是上天注定的。亚里士多德等人曾经指责过原子论者太过臆想,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学说在当时是最科学的。

原子论者与他人不同,没有用“目的论”来解释世界。面包师为什么要做面包?是因为人会饿,这就是“目的论”。就是一件事情未来的目的是它的发生原因。但是这个概念多适用于人为事件。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可能是问“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还可能是问“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前一种可能就是目的论,后一种是很机械的问题。原子论者所问的是机械性的问题,并给出了机械性的回答,这种做法是科学的。可是后人们却误入歧途,到文艺复兴为止,他们一直在用目的论看待这个问题,科学因此被误导。

原子论者当初提出原子论并不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的,原子论在近代化学领域开始被重新提及,而当初的原子论者并不懂化学。在古代,理论往往来自于实践与推理的结合。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理论中有很多的假设和形而上学,但是很少有人会怀疑,直到近代。原子论在最初被提出时是缺乏证据的,是典型的先提出理论后发现证据。

当时的哲学家都认为盈满的状态中不能有运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盈满状态中可以有循环运动,但是这种运动必须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件事物运动就需要从自己的位置跑到另一个位置,而盈满状态中没有多余的位置,因此这种运动只能是循环运动。

关于盈满状态中是否存在“虚空”的空间,当时人们争论很大。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原子论者并没有否认存在,而是避开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后来。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将物质同它所占据的空间分离。这样看来,空间就类似于容器。这样,虚空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没有被物质占据的空间。牛顿坚持这种观点,并肯定存在一个绝对空间,并提出了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的概念。

笛卡尔的理论与古希腊哲学家类似,认为物质无处不在,充斥着任何空间。莱布尼茨也认为物质充满空间,但是他认为空间只是种种关系中的一个体系。为了这个问题,他与牛顿展开了一场著名的争论。最终这个争论止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认同莱布尼茨的观点。

近代物理学家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不相信没有物质的空间存在其他东西,比如光波。在人们眼中,物质不是如巴门尼德所说的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物质是原子按照不同排列的集合。爱因斯坦与量子论产生之前,当时的人们都是站在巴门尼德一边的。

近代人对于空间的认识是站在莱布尼茨一边的,空间既不是牛顿、留基伯、德谟克利特认为的那种实体,也不是笛卡尔眼中的形容词,而是一个体系。两件事物之间存在着距离,但是这个距离中又不包括任何事物。人们的这种认识不能被物理学证实。爱因斯坦改变了其中的概念,他认为距离只存在于事件之间,这种距离是一种综合,既包括时间,又包括空间。这种概念只能以微分方程式的形式表现,因此古希腊哲学家是不会懂的。

我们知道德谟克利特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不相信神学的谎言,认为人的灵魂由原子构成,宇宙不是谁创立的,宇宙的存在也没有什么目的。他认为世间只有机械运动着的原子。他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获得快乐。他仇恨女人,重视友谊,还喜欢民主。

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影响了他之后的所有哲学家。哲学家们总是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并乐观地认为这并不难。是这种乐观让他们大胆地去假设、论证。他们的态度使得他们充满朝气,并敢于冒险,对自己好奇的一切东西都勇往直前。

德谟克利特之后的哲学,失败之处就在于把人看做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宇宙。当时的哲学家研究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而不是“如何去知道更多的知识”。后来的苏格拉底突出了伦理的重要;接着柏拉图又否定现实,沉溺于自己创造出来的理想世界;再之后的亚里士多德把目的论引入科学,认为科学研究必有一个目的。尽管这些人都是天才,但是他们的思想结出的都是虚幻的、迷信的、唯心的果实。天主教神学是他们学说的最大受益者,直到文艺复兴,哲学才恢复到苏格拉底之前的那种状态。

普罗泰戈拉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人反对希腊当时的哲学体系。这些体系在我们后人眼中是伟大的。在这场怀疑运动中,普罗泰戈拉是最重要的人物。他还是智者的领袖,“智者”就相当于今天的老师。当时没有学校,所以青年就交给智者学费,跟他们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注定传授的知识是主观的、带有偏见的。加之当时希腊的政治局面,在许多大城市民主制获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触动富人的利益。在雅典这样的大城市里,穷人们都仇视富人。人们认为富人在信仰方面不虔诚,在政治方面又阻碍民主制。

雅典的民主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在有的地方却比今天还要合理。人们抽签选举法官和行政官,并且任期很短。每个公民都可能当选法官,因为他们不是职业的,所以难免有偏见。当时没有律师,原告和被告都是亲自出庭,一群法官在下面认真地听案子。当时胜诉者大多为能言善道、演说有感染力的人。当时可以花钱雇人写法庭上的演说词,还可以花钱学习法庭上的演说技巧,教他们的人就是智者。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富民强,没有战争,贵族执行民主宪法。到了阿那克萨哥拉时期,反对伯利克里的民主反动派开始行动,一个个攻击伯利克里身边的朋友。公元前431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并发生大瘟疫,雅典人口剧减。伯利克里也于公元前430年下台,他被150名法官组成的审判团判定私吞公有财产。

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容易被贵族攻击的人都希望掌握辩论术。当时被指控道德败坏的人可以为自己进行辩护,这一点比今天做得都好。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智者受到一些人的欢迎,却受到另外一些人的仇恨;这些智者中有许多人从事哲学。柏拉图竭尽全力诋毁这些智者,这无疑是片面的。柏拉图的书中有智者戏弄别人的故事,两个智者用简单、幼稚的逻辑和文字游戏去戏弄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他认为智者是在无中生有地想象出矛盾,并喜欢花言巧语和玩弄文字。

普罗泰戈拉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生于阿布德拉。曾经两次到过雅典,还曾为徒利城编订过一部法典。

柏拉图曾经在书中略带讽刺地描写过他第二次到访雅典时的情景,还讨论了他的学说。普罗泰戈拉最出名的观点是:“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存在的事物以人为尺度,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尺度。”人们对此的理解是,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标准,因此出现矛盾时很难说谁对谁错。这是一种怀疑主义。

普罗泰戈拉在一本《神学》中怀疑神是否真的存在,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崇拜神。因此他走上了捍卫道德、保护法律的道路。他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同时又很讲逻辑。

普罗泰戈拉在希腊各国游历,并且教人知识。他教人提高效率和更有修养,并以此为生。柏拉图不屑智者传授知识还要收费。当然了,柏拉图本身很富有,体会不到没钱的痛苦。可笑的是当下的教授,一边拿着薪水,一边学着像柏拉图那样去讽刺别人。

当时的智者与哲学家是不同的。哲学家会创办一座学校,学校里实行的是类似于僧侣院的规矩,并且学院之间各自有自己的神秘学说。对于智者来说,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他们传授的知识都是法庭上的辩论技巧,类似于今天的律师培训。这与道德和宗教是不相干的。这也引起了那些认为宗教与哲学有密切关系的人的指责。

某种程度上说,智者引人指责是出于嫉妒,因为他们太聪明了。他们不顾道德约束,大胆追求真理。无论是否有用,智者总是锲而不舍地根据论证推导出真理。他们逻辑能力超强,这让对手感到害怕。柏拉图总是企图让别人按照他定下的标准去生活;但是他一点儿都不诚实、不客观,他不是根据论证推导真理,而是歪曲论据,推导到自己事先想好的结论上。这个坏习惯也被他带到哲学研究方面,之后的哲学家在伦理学的研究方面,也是根据假设进行推导,这是错误的。

公元前五世纪,那时雅典城内的学说即使拿到今天也不能说是道德的。柏拉图书中记载,当时有人论证强者的利益是最正当的,法律是为政府服务的。这些学说经过几千年发展,得到了更多人的赞同。但在当时,智者并不教授这些知识。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地位经历了大起大落。先是在世纪初领导诸城邦打败波斯,取得盟主地位,世纪末又被斯巴达打败。之后在政治上地位尽失,但是在文化方面,雅典的重要地位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这个世纪对于雅典来说至关重要。世纪初打败波斯,十年后第二次希腊波斯战争中,雅典仍旧是海上霸主,但是陆上战功主要归功于斯巴达人。斯巴达代替雅典成为希腊的首领。斯巴达人非常狭隘,他们只肯消灭欧洲的波斯人。最终解放亚洲部分还有被波斯人占领的岛屿的,还是雅典。雅典迅速繁荣昌盛起来,财富和贸易增加了,道德和信仰必然就衰退了。

这个时期的雅典人才辈出,三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与欧里庇得斯,每一个都个性鲜明。还有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雕刻家菲狄亚斯,等等。当时雅典的人才主要是在艺术方面,知识方面则只有苏格拉底。

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从此由盛转衰。斯巴达人一度攻到雅典城外,加之瘟疫,雅典人损失惨重。公元前414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公元前406年雅典征服梅洛斯岛,展开了一场大屠杀。

最后的征战中斯巴达人打败雅典人,在雅典建立寡头政府。后来斯巴达在雅典又恢复了以前的民主制;但这个民主制与以前的民主制大相径庭,政治家由于大赦无法直接攻击对手,于是在政治之外找借口对对手进行控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就是这种情况。

同类推荐
  • 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本书以问答加链接的特殊形式,讲述了孔子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孔子的生活与追求、孔子的思想魅力、孔子的教学奥妙及孔子的深远影响力等知识。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毋庸置疑。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热门推荐
  • 四圣典

    四圣典

    吴国太子,一朝成丧家之犬;政变之后,又有何惊天阴谋?历史沧桑,掩埋了多少真相?恩怨情仇,可有人说的清楚?富者弄权,贫者又何以生存?世人皆醉,有几人还在清醒?真道圣典,记载的可是真道?圣典现世,是天意还是人为?真道若存,蜉蝣亦可化龙!真道何存?真道就在你我心中!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传奇外挂

    英雄联盟之传奇外挂

    “沃日这蛮子开挂了,999级MDZZ!”“卧槽,对面这么大的亚索啊,有毒”妈的还不能举报……
  • 微光暖人心

    微光暖人心

    他是计算机系的天才校草,她是法律系的冰美人。一场辩论赛让本无交集的两人在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用他的温暖融化了她那颗冰冷的心,她本以为心中再不会有波动,她学会用冰冷来掩饰自己,没曾想到,遇见了他,他让她逐步卸掉伪装,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想;‘他是她心中的亮光,他想;她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
  • 一见倾心:斯人若彩虹

    一见倾心:斯人若彩虹

    心直口快的菜鸟助理遇上寡言少语的当红偶像,她有意避让却发现每走一步都在向他靠近,本无心闯入他的世界却越陷越深;鬼马腹黑的娱乐记者杠上绯闻缠身的影视巨星,他生性凉薄,不易与人亲近,可最终输在她的死缠烂打下……你相信命运吗?我始终相信,两个人的相遇是上天的精心策划。若非相欠,怎会相见?
  • 侯门贵女:嗜血王爷天才妃

    侯门贵女:嗜血王爷天才妃

    生母被父亲亲手毒死,弟弟被后母活活烧死,自己更是顶着宁国府三小姐的名号却从未抬起过头来,最后更是被杖毙在自家庭下,这是梅清竹上一生的真实写照。匆匆一生,唯有"凄凉"二字。重生归来,决不再懦弱可欺,定要负我之人加倍偿还!此生此世,只愿能寻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无巧不成宠

    无巧不成宠

    林瑶发誓她这辈子最后悔玩的游戏就是大冒险。整人不行,反整一把,偏偏那男人还在临走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拉着你不肯放。乔以烁:“妹子别跑啊,你男朋友掉了。”楼主:才认识一天的高富帅让我跟他回家见父母怎么破?!
  • 我喜欢你而你也恰好喜欢我

    我喜欢你而你也恰好喜欢我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真正的爱就是你喜欢我而我恰恰也喜欢你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霸道:别惹暴脾气少东

    霸道:别惹暴脾气少东

    娶她,只为将她绑在身边,而她现在,还没有资格当他的正牌妻子…………寒冬冽,寒家九代单传的唯一根苗,二十七岁的炙热年龄竟然从未碰过女人,传说他是……gay!真假?被父母逼迫去参加一个“选妻宴会”,却遇到了消失十五年的未婚妻!该死的女人,她不是已经死了吗?为什么又活生生的站在他的面前??那晚,她搞砸了他的宴会,还泼妇一般宣布,“我要跟你解除婚约!”什么?想断绝关系?门都没有……抓她!逼她!耍她!威胁她!不怕她不乖乖就范!直到某一天,他愤怒的掐着她的脖子,逼问:“说,这十五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死而复生,为什么要回到我的身边?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可是,当他离真相越来越近的时候,却发现她其实是…………欧浅浅,神秘组织的一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因为一个承诺,她就使用各种手段诱|惑他,设计他,甚至……可是忙活了半天,竟然发现他是一个……gay!她秉着“不认输”“不低头”“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对他穷追猛打!试图让他转“性”但是,当她被吃干抹净,再吃,再抹的时候,她才发现,这个男人他……————————————————————畅畅新文:《总裁专属:情人十八岁》http://novel.hongxiu.com/a/2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