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23

第23章 黄泽易学探微 (1)

黄泽易学探微

金生杨

内容提要:黄泽是元代最深于经术、最长于覃思的学者。他终生研讨经义,学问广博,于诸经皆有论辩,尤长于《易》与《春秋》。黄泽的易学,立论基础扎实,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引而不发,坚持思考,极富启迪意义,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备受推崇,值得研究。

关键词:黄泽;象学;经学;《易学滥觞》

黄泽乃元代与吴澄并驾齐驱的大儒,于《易》、《春秋》尤有所得。其治学方法及其学术思想都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但黄泽仅有《易学滥觞》一卷传世,故学界多失之察,而少有论述者。今综考史籍,而发其覆,望方家教焉。

一、黄泽及其治《易》经历

黄泽作为元代大儒,在经学上用功甚勤,其于《易》,终生董理,勤于钻研,方法独到,著述宏富。

(一)黄泽其人

黄泽(1259-1346),字楚望。唐末,长安人黄舒艺知资州内江县,卒葬资州,次子师明留居,子孙遂为资州人。师明长子知权知丹山县事。知权长子延节,北宋初年以德行道艺闻,拜宣德郎,通判渠州,以讨寇功召,除大理寺评事兼监察御史,乃黄泽十一世祖。其子德润、德全官稍显,而其季德柔即黄泽十世祖。黄泽五世祖拂与二兄播、揆,同年登进士第,蜀人荣之,为赋诗称美其事。黄泽父字仪可,以孝友闻,累举不第,随兄骥子官九江,蜀中乱,不能归,于是家于九江,为九江人,而居家日贫。

黄泽生有异质,十二三岁即通进士经义论策之学。入元,以明经学古、笃志力行自励,尝见邵雍天地自相依论,因践履之。年二十余,始旁通古今史志、别集诗文,不习而能诗。其后于理学诸儒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之书有得,作《颜渊仰高钻坚论》以自勉。

大德(1297-1307)中,江西行省相臣闻黄泽名,授以江州景星书院山长,使食禄以施教。又为山长于洪之东湖书院,受学者益众。但黄泽考满即归,闭门授徒以为养,而不复仕。在教学过程中,黄泽认识到儒者解经之非,"以为去圣久远,经籍残阙,传注家率多傅会,近世儒者,又各以才识求之,故议论虽多,而经旨愈晦;必积诚研精,有所悟入,然后可以窥见圣人之本真。乃揭《六经》中疑义千有余条,以示学者。既乃尽悟失传之旨"。黄泽好覃思苦研,屡以成疾,疾止复思,于诸经皆有论说,而于《易》、《春秋》尤所用心,所著二学之书为多。

黄泽是一代清贫的经学大师,其学博而少传,识高而名不著,均与此有莫大的关系。年近八十的黄泽,"贫无置锥之地,食指所需,朝不及夕",但却"严毅清苦,介然以居","终不为一日降志以谋温饱,唯以圣人之心不明、经学失传若己有罪,用是为戚",而"听其言者,莫不爽然自失也"。

黄泽以明经学道为志,好学苦思,于诸经、百家之学均有辩论,著有《十翼举要》、《忘象辨》、《象略》、《辨同论》、《三传义例考》、《元年春王正月辩》、《笔削本旨》、《诸侯娶女立子通考》、《鲁隐公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丘甲辩》、《易学滥觞》、《春秋指要》、《经旨举略》、《稽古管见》、《六经补注》、《翼经罪言》、《易春秋二经解》、《二礼祭祀述略》、《礼经复古正言》、《经学复古枢要》等书。不过,黄泽并不自傲,而"雅自慎重其学,未尝轻与人言",终因"荐经寇乱,故宅为墟,遗书之存者鲜"。

(二)黄泽的易学经历及《易学滥觞》之成书

黄泽在易学上研索时间颇长,自称"泽于《易》、《春秋》,自束发即有志","年十七始熟复《系辞》,既又读《左传》,疑于《艮》之八及诸占法,盖探索之劳积四十余年"。黄泽"中岁尝为《易》、《春秋》二经作传",多徇旧说。在担任书院山长,从事教学期间,他对旧学有了更深的体悟认识,以为"典籍残阙,传注家率多傅会",只有"积诚研精,有所契悟,而后可以窥见圣人本真",在易学上有所精进。黄泽自己回忆说:"大德三年(1299),于《易》始有所悟。又积十数年,大概得其五六,由是始具稿。又积十年,乃稍得其节目。然所悟深者,大抵不入稿,而存诸心。

"又说:"泽自早岁读(《周易集解》)而病焉,磨励积思凡数十年,年五十始默有所悟。若阴有以启之者。又积思十年,大抵十通五六。然构思既深,立例亦异......延祐五年(1318),东平王子翼始为刊《六经辩释补注》既成,重惟《易》、《春秋》二注未能脱稿,而骎骎老境,事不可缓,若必待完备,亦贫者最难。"因此,他指示大义,于延祐七年(1320)著成《易学滥觞》一书。无疑,《易学滥觞》是在前此诸书上的改进与提高,认识有所发展。综括黄泽一生,其于《易》之研治,大体有三个阶段,"始者之艰难,中焉有得于仿佛而未备,最后则若亲见圣人提耳而面命之"。

黄泽《易学滥觞》之作源于东平王子翼刊刻黄泽《六经补注》一书,黄泽想借此将其《易》、《春秋》之学传出,因未成书,故急就其大义为之。原因有二:一是年龄渐老,时间有限,留待细研深讨以著完书的机会不多;二是家庭贫困,即使以个人力量能著完全书,也未必能传于世,反不如借王子翼刊书的机会先行著其学之大概为好。吴澄为《易学滥觞》、《春秋指要》二书作序,亦称:"楚望夫子之注疏,其志可谓善矣。《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法,盖将前无古,后无今。特出其所得之大概示人,而全注未易成也。每以家贫年迈,弗果速成其注为嗟。世亦有仁义之人,能俾遂其志者乎?予所不能必也。道之行与,命也,爱莫助之,永叹而已。"四库馆臣所言更为明晰:"泽垂老之时,欲注《易》、《春秋》二经,恐不能就,故作此书及《春秋指要》,发其大凡。"吴澄序称"书于《易学滥觞》、《春秋指要》之卷端",则是二书实并为一部。故四库馆臣言:"据其(吴澄)所言,二书合为一帙。"朱彝尊《经义考》载录此书,注言已佚。

《易学滥觞》流传至今,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库全书》本、清小万卷楼丛书本、别下斋校《涉闻梓旧》本、《经苑》本、闽刊本、复性书院丛刊本等。除此之外,黄泽的著作大多已失传。不过,其门人赵汸撰《黄楚望先生行状》,"略其行而详著其言",于其学术思想及著述多撮其要,《十翼举要》、《忘象辨》、《象略》、《辨同论》诸《易》著,借此可以考见大略。此外,赵汸所著《春秋师说》论《春秋》而及于《易》,基本以黄泽之口吻记述其学,故"径谓《师述》所述,为黄泽之《春秋》学,自然无可怀疑"。

(三)黄泽的治经方法

黄泽治经,有一套独到的方法。这套方法,乃是综合汉儒博物考古的名物制度之学与宋儒理明义精的义理之学,再加以深思力索,以例探求,而重在自悟独得。赵汸称:"先生乃欲以近代理明义精之学,用汉儒博物考古之功,加以精思,没身而止。此盖吴公(澄)所谓前无古而后无今者也。"

时蜀人研治经学,以古注疏为先,学风素朴。黄泽于名物度数,考核精审,而于义理宗主程颐、朱熹。他以义理为指导,善于考古,重视汉唐注疏,认识深刻。黄泽说:

唐人考古之功,如孔颖达、贾公彦最精密,陆德明亦然,但音切未善。宋氏诸儒经学极深,但考古之功却疏。若以宋儒之精,用汉、魏、晋诸儒考古之功,则全美矣。去古既远,不先效汉、魏诸儒之勤,却便欲说义理,祗愈疏耳。大抵生于后世,既不获亲见圣贤,又不获在两汉、魏晋间,则去古日远,考古之功自然不及。如名物度数,汉儒犹有目击者,今却皆是索之纸上,岂不疏乎?

正因为黄泽力探古义,补宋儒之不足,故对古代学术认识深切,如礼学,于郑、王二家各有评判,"谓郑氏深而未完,王肃明而实浅",又辩感生帝之说,辩宋儒胡宏以社为祭地,辩唐儒赵匡禘义,辩说《诗》之失等,虽未必尽然,却颇有识见。

黄泽以"复古"为志,不蹈宋学"舍传求经"、"以意说经"、"虚辞说经"之弊,而以博物考古为先,"尽悟传注之失","尽究诸经于阙塞之余"。在博物考古基础上,黄泽能独识经学之弊与疑,得"《六经》百氏传注疑义千余条,离析辨难,以致其思";"其纂释之目千余条,皆《六经》传注中疑义,先儒所未言,或言之而未究,与夫聚讼不决者"。这样的识鉴能力,则绝非单单的博物考古所能得。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黄泽于此,可以说超越了古今诸儒,尤为难得,更发人深省。

在博物考古基础上强调深思力索,则是赵汸治经的最大特色。赵汸称:"先生于经学以积思自悟为主,以自然的当,不可移易为则。故其悟也,或得诸幽闲寂寞之余,或得诸颠沛流离之顷,或得诸疾病无聊之日,或得诸道途风雨之中,及其久也,则豁然无不贯通。"这样的积思自悟,也就是所谓"虚心静定涵养"的功夫,但其冥思自悟建立在通达经传、注疏基础上,而非禅家的以静为主,没有先决条件的空想冥思,因为"不尽悟传注之失,则亦不知所以为思也","非尽悟传注之失,虽欲投契其道无由"。明黄道周辨析二者之异,称:"元时有资川黄泽者,每每教人致思。近来罗近溪(汝芳)只教人打坐。致思之去仲尼犹觉未远,打坐之去释子其间几何?新安赵汸尝问黄泽致思之法,泽云:'如经传中难解处,自为一例,致思之久,连类旁通耳。'"可以看出,黄泽的积思自悟是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默会,融通经典大义。对于所思所得,黄泽也沉潜反复,不轻以示人。他告诫赵汸一思之得,以为"《六经》疑义若此者众矣,当务完养而慎思之,毋轻发也",颇重涵养功夫。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我是地球领主

    我是地球领主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PS:绝不种马,感情线会比较慢,有狩猎异兽、寻宝赚大钱的惊喜,有武者异能战斗的激情,也有神秘势力风云涌动的事态诡谲……不虐主。求收藏和推荐,拜谢。)
  • 无尽人域

    无尽人域

    一个考古专业的高才生,无意中进入一个远古洞穴中发现一把黑色长剑,却被黑色长剑带入异界中,从此成就一个属于自己的异界传奇!
  • 星域奇缘创世纪

    星域奇缘创世纪

    爱丽斯看到俊将斑虎成功引诱走后姐弟俩来到母亲身边快速拿出草药和麻布条为母亲处理伤口。伤口处理很快,虽然伤口很深但没伤到筋骨,看到母亲已无大碍爱丽斯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转到俊那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俊的机智和勇敢深深触动爱丽斯最柔软的神经。一个没有星元力的男子竟然单独面对猛兽毫不退缩。这份胆识说明这个男人有担当,舍身救了母亲有恩于自己,自己又岂能辜负和怀疑跟自己差不多大的男人呢。这一刻俊收获了一个和生命一样重要的女人。
  • 恋爱甜甜圈:少爷,帮帮忙

    恋爱甜甜圈:少爷,帮帮忙

    “你跟着我干嘛”“你是好人”在穆玄儿被眼前这个男生救下时,她就下了决心,以后就跟着他混了!……他肆意指使她做任何事,她一一顺从。他故意当着很多人的面羞辱她,她忍痛承受。他带女人回家过夜,她躲在房间哭了一晚上。终于,她打算不在纠缠他,独自离开。他拦住她:“讨厌我了吗,那我喜欢上你了,怎么办?”
  • 寒落今生雪无缘

    寒落今生雪无缘

    他们,是五灵的守护者,本是最亲密的伙伴。却在一昔之间,成为宿是仇敌,爱与恨在纠结。他总是梦见那一抹白色的身影。她轻笑。如果你知道后悔我会为你保留最后一次机会。而她只是留给她一个背影。而一年后,他却忘了她。在高楼上。她唇角轻启‘我给过你机会了,只是你放弃了’。碧月现形,她微拉箭弦。只需一箭,她就会与这个伤她至深的世界同归于尽,但箭从她手中滑落,她轻笑全身开始凝成冰雕。而他望着她轻喃‘我后悔了’
  • 异世无双之火神

    异世无双之火神

    一个废材的火族少年,实力卑微,在嘲讽和屈辱中生存,但这些张旭阳却都毫不在意,“老子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这是穿越者张旭阳的心声。且看这穿越之人如何搅动这异世风云逆天成神。
  • 佛说佛大僧大经

    佛说佛大僧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娘子爱淘气

    娘子爱淘气

    等了这么久,终于见到叶家小姐,也好让他的完美计划展开第一步。谁知她是个人前贤淑,人后搞怪的淘气包,满肚子奇思妙想直叫他拍案惊奇又应接不暇。而她不按理出牌的告白直叫他满心欢喜,只想把她宠溺在怀。不想他的淘气小娘子真实身份竟是……
  • 刃中途

    刃中途

    混沌年间天下分:仙、人、冥、狱四界,由于狱界魔王想一统四界抓了仙界女娲娘娘,引发了仙魔大战。维系女娲性命的天地之石亦是维持四界结界之石,魔王欲杀害女娲毁坏天地之石。好在仙界之首的至尊菩神及时赶到用神域之术将魔王包裹自身体内,但还是无法镇压住魔王几次欲要突破而出。至尊菩神怜悯苍生便散了元神化作无尽符文削弱并封印狱王,用不败金身将其镇压坠至人界。望着满目疮痍的人界,女娲用体内的生命之石照亮了苍茫大地。福泽天地人间。世间又恢复平静。历经数载,大概到了足以让四界都忘却这件事。镇压魔王仇白帝的菩神金身,已落地尘埃,变成了当下人间界赫赫有名修仙圣地—玉峰山。故事从这里开始。。。
  • 麒麟区

    麒麟区

    一个运气男儿,会一生的好运下去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说他运气比较好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