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24

第24章 黄泽易学探微 (2)

黄泽具体的治经方法,在其治《易》与《春秋》方面得到真实的体现,成效也最为显著。他主张"先以经证经,又其次引他经证,又其次以经证传,又其次以传证经,展转相证,亦复出入诸书",对经传烂熟于心,使其自相证明,同时又旁及群书,功夫扎实,考据严密。清儒朱鹤龄更以此为"从事圣经,成一家之学"的必由之路。然而,对于黄泽而言,这仅仅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更需要的是独立思考,自有所得。他说:"凡说《周易》、《春秋》,既看传注了,须要换却精神心术方可。若有所得,自然触机而悟。其机栝亦初不离经传中,但人自不见尔。正如《周易先天图》,在康节(邵雍)看,自然生出许多道理,在他人看,只是见得伏羲布置亭当而已。故凡读书为最难,世人只是通其训诂文义,于妙处实无所契。泽于《周易》、《春秋》是苦思之功,思虑既极而鬼神通之,非妄言也。"换却精神心术,既是苦思自得之需,也在于传注难于全通,只能作为阶梯。

黄泽指出:"说经欲全通甚难,如《易》、《春秋》须要全通诸家传注,最好者只是藉作梯级,更于传注之上别用一种工夫,虚心以求,勿忘勿助,以俟理熟,到得确然不可移易处,则固滞始化,方是真得。然后可以旁及余经,不然则固滞未化,不可旁通也。"他的这种由经传注疏而兼及他书的做法,实乃推究先儒之失,而补其所未至而得。黄泽认为"大抵先儒非是不晓大意,止是推测本原未尽",因此,于传注中选其精者为主,"却更加精思,别用一种工夫,上溯其源,下沿其流,游心既广,冀有触悟,如此而后,庶几真有所得",最终达到"本意之浑全","大义始明,而凡旧说之迂僻固滞,浅陋怪诞之说,不辩而自破"。也正是因为黄泽重实务,讲求训诂考据,读书研理,贵在自得,所以连以考据著称于世的阎若璩也对他膜拜有加,一方面爱其注经,"于先儒旧说可从者,拳拳尊信,不敢轻肆臆说,以相是非",另一方面又因黄泽"圣经兴废,上关天运,苟有悟,辄自以为天开其愚,神启其秘者"之言,而"有感黄楚望之经学以积思自悟为主,以自然的当不可移易为则"。

应当指出的是,黄泽治经综合了汉宋之法,而又力求自悟,不仅没有门户之见,而且不依门傍户,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心,治经目的十分明确。宋濂称:"先生之志,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其学,以积思自悟、必得圣人之心为本。"也正因为如此,黄泽"雅自慎重其学,未尝轻与人言,以为其人学不足以明圣人之心,志不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则虽与之言终日,无益也"。

黄泽治经之法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他突破了自宋末以来因循守旧、诵习程朱之说而谨守勿变之习,而主张自出所见。黄泽之时,普遍流行宋代大儒"明理以释经,而天下之能事毕矣","以大儒先生竭其心思所极,而犹有弗得者焉,则亦末如之何矣",主张"先儒所未尽者,终非后人思虑可及,不如谨守其已言者之易为功"。黄泽不赞同此说,以为"以吾所见,正恐其所已言者或不容遽知,其所未言,初未尝不可通尔",主张对待先儒之说,"如以为未当,则固学者所当致思也。思之思之,而又思之,而终有不得焉,则阙之可也,以俟后之人亦可也。一或思之而有得,则知先儒之所未及者,或有时而可通。

此今未尝用一日之力,而遽诬以为不可更通,且訾他人之用力者,是殆以己之无目,而欲废天下之视也"。他甚至嘲讽当下谨守诸儒,以为他们"殆如富人子兼其田畴,惰其作业,徒抱其遗契之齿而日数之,以为能不坠其家尔"。勇于承担,敢于挑战,而以明经为志,这当是黄泽优于宋末至明初大多数儒者之处。马宗霍称黄泽"所资较博,不为朱学所囿",正在于此。张高评先生对比黄泽、朱熹之说,以为"黄泽因朱子'致知论',而有得于'致思之道'",固可见黄泽对朱熹思想的继承,但却隐没了黄泽在新时代条件下,在蜀学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清钱培名称:"盖其学以明象为主,不取汉儒之穿凿,亦不尽宗宋儒,惟玩索经文,彼此互证,意在贯穿脉络,而不屑为支离破碎之说,殆所谓好学深思者与?"是为的论。

二、黄泽的易学思想

黄泽以其独到的"理明义精之学,博物考古之功,加以精思"之法治经治《易》,并因《春秋》而悟《易》,于易学多独到之见。《元史》称他"于《易》以明象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栝,则尽在《十翼》,作《十翼举要》、《忘象辩》、《象略》、《辩同论》"。不过,黄泽多作简要的提示,"引而不发",未能展开来细加论述,尤其是晚年所著《易学滥觞》一书,自称乃"指其大义,含蓄颇深,比类与象学相迩","发明旷绝之学,而更隐其义,盖事大体重难以直",所以理解、融会起来并不容易,以至"及门之士鲜能信从领会者,而当世君子,亦莫克知之"。

(一)论《易》与《春秋》

《易》与《春秋》是两部非常特殊的经典,按照今文经学家的说法,"《诗》、《书》、《礼》、《乐》是普通教育或初级教育的课程;《易》、《春秋》是孔子的哲学、孔子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思想所在,非高材不能领悟"。欧阳修也说:"五经之书,世人号为难通者,《易》与《春秋》。"不仅如此,二者还有尤为特殊的内在关联。司马迁说:"《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史记索隐》引虞喜《志林》曰:"《春秋》以人事通天道,是推见至隐也;《易》以天道接人事,是本隐以之明显也。"故班固本刘歆《三统历》及《谱》,称:"《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黄泽对《易》与《春秋》的论述则建立在他对二经的精深研究与切实体会上,上继宋儒,多有新见。

1.皆有常变经权

黄泽对《易》、《春秋》之性质加以考察,以为《易》是讲变易法则之书,而《春秋》则是讲权处变之书。他说:"《春秋》皆是处变。常者易处,而变者难处,故《春秋》非圣人不能作。"又说:"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此是看《春秋》之要。......《春秋》兼正变,然大抵变多于正,多是从权,故非圣人不能作,非孟子诸大贤不能透彻。公、穀费尽心思,无大益也。"

黄泽的常变思想,以《易》"巽以行权"为据,认为"巽顺而后其权可合于正,若先不巽顺,则其所谓权者乃乱耳"。孔子作《春秋》是行权,但孔子之心本极于巽顺,其创作目的在于"济世道之不通"。如果孔子执常不变,"因循顾忌,视天下之沉溺与己不相关,则亦非圣人之心矣"。因为孔子巽顺,所以天下莫敢议其非。即便如此,孔子还要说"罪我者《春秋》",可见圣人巽顺之至。黄泽此说,实际上综合《易》与《春秋》二经,为孔子以臣民而行天子之权作理论合法性论证。他又说:"盖二书虽不同,而圣人之心,精妙则一。《春秋》方严而有温厚者在,《易》通变而有典常者存,圆融以求之,则理可得矣。"此说分析二经之旨,富于思辨,颇得二经之微义。

2.皆有绳墨规矩,当依例而求

黄泽认为《易》与《春秋》都有绳墨规矩可寻,而《易》在于明象,《春秋》在于明书法。得此二者,二经可通,圣人之旨可明。他说:"《周易》、《春秋》是有绳墨规矩之文,不比他经。学二经者,若知其有绳墨规矩,则始可。学此二经者,若能探其旨,知其绳墨,识其规矩,则虽不下注脚,而经旨亦明。""《周易》、《春秋》有绳墨之书,不可不学,而实未易学也。《易》当明象,《春秋》当明书法。"《易》与《春秋》有绳墨规矩可寻,其绳墨规矩就在易象与书法之上,有得于此,甚至可以抛弃传注,独究圣人本意。

黄泽批评当时不讲义例的学者,认为讲例方有规矩可循,不至无章法而乱套,但又要看到有变例,要适变用权。他说:"《春秋》如正例、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三传》皆用例,虽未必尽合圣人,然不中不远。近时说者则以为夫子《春秋》非用例,若如此,则夫子作《春秋》止是随事记录,止如今人之写日记簿相似,有何意义?惟其有正例、变例,方可推求圣人本意。......又尝见近世作宰相者,用人之际不肯拘例,曰若用例,则一堂吏亦可为宰相。此说固是,然亦偶遇可以不拘例之人则可,若一切皆不用例,则有司又何所守乎?《春秋》之不可无例,亦犹是也。"他区别史书之例与笔削之例,以及鲁史《春秋》之例与诸国史之例的不同,对于研究《春秋》颇有启发意义。门人赵汸得其说,于《春秋》多有发明。

3.大旨皆失传,经传中可寻端绪

黄泽认为《易》与《春秋》在传播过程中,圣人本旨都已失传,不过《易》失在象学,所失于教义影响甚微,而《春秋》则自孔子之没而微言即绝,后传害教义者多。他说:"象学久已失传,故《易》尤难焉。然自辅嗣(王弼)以来,玩其辞,解其义,所失亦未远。唯《春秋》当据事以求书法,说者往往不察事情,而辄以己意窥圣人,由是众说迭兴,而夫子之志荒矣。"《周易》象学虽失传已久,但通过玩其辞义,也能得其大概,而《春秋》必据事求书法,不察史事,则圣人之意不明。他又说:"《春秋》、《周易》二书,大旨皆失传。然《周易》于教义虽未甚明,亦未甚失。......《春秋》虽具存,而本旨既失,遂无以识圣人维持世教之实,而其谬说足为世教之害者不少焉。"象学乃《易》义理精微之渊源,而《春秋》书法则是伦理纲常之本,故二者大旨虽失,而于世教的后果不一。

黄泽认为尽管《易》、《春秋》大旨失传,但用心于经传,深加考索,仍可寻其端绪。他说:"《周易》虽失象学,《春秋》虽失书法,然经传中未尝无端绪可寻,但人自不曾精探力索耳。若寻见端绪,自然合得经旨,不患人之不从。故《周易》、《春秋》废坠,尚有复之理。若《礼》则本残阙之文,遇有疑难,更难考据。"黄泽不仅如是说,而且通过他的亲身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他说:"泽于二礼甚费考索,《周易》颇复象学,然犹不敢自以为能,亦不敢多议先儒;唯《春秋》一经,先儒乱说,遂使圣人本旨几二千年而不明,故不得不以斯文为己任也。"可见,黄泽对《易》之象学、《春秋》之书法皆有考索,而于《春秋》尤有所得。

4.诸经难易有别、事体不同,当融通经传注疏,力索深思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礼仪常识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礼仪常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礼仪常识:社交、日常生活、办公事务、服务业、商务等。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人杰的抒情志

    人杰的抒情志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挪威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挪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佛说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

    佛说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塔盛世

    斗塔盛世

    2005年,一位dota选手声称自己获得了一种能改变dota英雄技能效果的能力,其他人称这种能力为“imba能力”,称这位发现imba能力的选手为“始祖”。随后,始祖的弟弟声称,他找到了能让所有人都拥有imba能力的方法,人们称他为“亚祖”。当时最著名的一场比赛是在北城的一座高塔上。那次比赛后,那座高塔便被世人称为“斗塔”,而那个时代,就被人们称为“斗塔盛世”。而这盛世却因为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戛然而止,而imba能力的比赛也隐入地下。2012年,几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北城的街道,他们有的背负着过去,有的憧憬着未来,他们是否能挣脱自己的宿命?他们是否能成为强者站在斗塔之上俯视众生?他们是否能重启那尘封已久的斗塔盛世?尽在本书《斗塔盛世》!
  • 何不归去

    何不归去

    最后的大世,最后的绚烂,如烟火照亮夜空。不过是繁华落幕,不如归去。
  • 妖华志

    妖华志

    一个少年在采雪莲救父亲途中,碰到了一只妖狐,然后自己也意外采莲成妖,长妖丹,修妖术,历经千年,终于重化人身,自名姚华,是为妖华志。这时,故事才刚开始······人畜花草积功德,仙佛神道修因果,妖灵精怪凭机缘,凶煞恶魔炼欲望。有些些小温情的仙妖人魔的故事,请支持,谢谢。
  • 剑围

    剑围

    自幼失双亲,一念便成魔,少年多坎坷,忍辱负重十余载,只为复仇活!!!
  • 护你余生无忧

    护你余生无忧

    初见,你那张倾国倾城的脸透过玻璃窗闯入我的眼,一眼就是万年,再见,你那悠扬悦耳的琴声穿过千里映入我的耳朵,那一刻,我决定停车闻声走近,上天让你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从此我决定再也不要让你在我面前有逃脱的机会,于是,我把你划入我的世界,我想给一个避风港湾,想到和你共度余生的画面我对余生充满期待。余生很长,等你愿意又何妨
  • 炮灰

    炮灰

    年轻时候犯的错,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十倍补偿;被人用金钱衡量的尊严,可否用十倍的金钱买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暗前行

    黑暗前行

    深深沉浸于黑暗的悲伤,静寞环绕孤寂的大地,有一种力量让他醒来。于是他踏上了旅途,追寻起昔日不为人知的传说。千年的诅咒斩破了命运的枷锁,让不屈于可悲命运的人们走在了一起;千年的悲伤承载着渴望新生的梦想,于时间的轨迹中,往复轮回。这是一个充满迷一样的故事,这是一段血与泪的征程。**********************************************************新人新书,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支持!
  • 慕仙大道

    慕仙大道

    三星镇中离奇的杀人案,竟牵扯出一段心酸的往事,少年再次面临亲人的离开,竟无能为力,血海深仇竟无能为力,直至深山幽谷中少女偏偏身影凭空闪现。少年陈闱得魔教惊人真诀,睥睨天下傲视苍穹,身怀真诀却引来无数道、佛、魔三路人马觊觎。一路的孤单,竟不知身后那一道影子的黯然神伤,且看少年如何逆天改命,武盛苍穹………
  • 从记者到教练

    从记者到教练

    作为名记者,程狐周游列国,遍访名帅,对足球各流派了如指掌。作为名中国球迷,他对中国足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重生了,能否带领中国足球涅槃重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