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25

第25章 黄泽易学探微 (3)

黄泽辨析六经难易,而议其治经之方。他说:"凡诸经最难通者,《周易》象学,《春秋》书法,二礼祭祀大典,三者其难实均。以精微隐赜言之,则《易》难于《春秋》,《春秋》难于《礼》;以历代事体言之,则《礼》难于《春秋》,《春秋》难于《易》。然皆圣人精神心术所寓,所以三者之中,但通其一,则余二者可以触机而悟也。"诸经有相互融通之处,通其一经,即可触机而悟其余诸经,可见黄泽将诸经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思想联系的整体。

黄泽认为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看,《易》难于《春秋》,而从历代事体看,《春秋》难于《易》。若从历代传注疏解来看,黄泽认为《春秋》还是要比《易》难一些。他说:"《春秋》自《三传》已错。去古近者尚如此,况去古远者乎?大抵《春秋》由先儒各执所见乱说,故最难识本意。......故《春秋》为最难,而《易》次之。非《易》果易学也,吉凶消长、进退存亡有一定之理,大意可得而推设,令不能精微,其所失未远。若《春秋》则事理差讹,谋王断国者遂从而舛错,为害不小。如《春秋》复九世之雠,圣人曷尝有此意?而汉武帝执此一语,遂开西北边祸。及平民殚财丧师,流血千里,然则《春秋》果可易言哉?"就历代经学角度考察,之所以说《春秋》难于《易》,原因在于《易》之义理可以推求,虽不精微,而无大的偏差,不甚害于世教,而《春秋》事关伦理纲常,一有偏差,纲常紊乱,危害社会甚大。黄泽此说当然很有道理,但就整个国家社会来看,一旦统治思想、指导方针出了问题,或许危害更不小。虽然易学在历史上未必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无论是董仲舒的天人观、还是程、朱、陆、王的心性说,都与《易》有密切关系,亦未必不能作如是观。

黄泽不仅认为治经学当融会贯通诸经,而且还强调注疏及史志、百家学的重要性,从而将经学看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学。他说:"诸经如《诗》、《书》大意亦可见,其古注及近注不可偏废。《周礼》关系古今时俗,若不识古今之变,则此经实不易学。泽虽先从事于《易》、《春秋》,然所得实自《周礼》始。凡近世疑《周礼》处,必竭尽其愚以发明之。既用其诚,是以神明亦若有默相之者,其后稍悟于《易》、《春秋》,盖以《周礼》为之先也。"黄泽还反复强调说自己"因《春秋》而悟《易》","泽说《周易》所以较易者,盖是先于《春秋》已用过精神心术,所以触机易悟"。黄泽于《易》、《春秋》用功尤深,而其所得悟此二经,乃从《周礼》先入之故,至其易学,又源于《春秋》之悟。这样的治学经历,悟经先后,的确发人深思。

黄泽认为《易》与《春秋》都应当从注疏入手,然后换却精神心术,深思力索,自然会有所领悟,既不可离却注疏,又不可拘泥于注疏,只有以注疏为本,重加独立思想才会在注疏中领悟机栝。他说:"凡说《周易》、《春秋》,既看传注了,须要换却精神心术,方可若有所得,自然触机而悟。其机栝亦初不离经传中,但人自不见尔。正如《周易先天图》,在康节(邵雍)看自然生出许多道理,在他人看只是见得伏羲布置亭当而已。故凡读书为最难,世人只是通其训诂文义,于妙处实无所契。泽于《周易》、《春秋》是苦思之功,思虑既极,而鬼神通之,非妄言也。"邵雍能从一幅《先天图》看出先天易学,这对于黄泽是个莫大的鼓励,所以他以苦思而求《周易》、《春秋》之旨。

黄泽还对诸经的性质作了综合性的考察,其结论则颇似今文经学家说。他说:"《易》与《春秋》皆夫子作,然二经事体又自不同。《易》则文王、周公已有全书,《春秋》却是古所未有。二帝传授精一执中心法,百圣所同,唯《春秋》一经乃是夫子所独。盖夫子之精微缊奥皆具于《易》,而所以立教则在《诗》、《书》、《礼》、《乐》,其拨乱反正,制事之权皆在《春秋》。二帝三王皆有事功,夫子之事功则在《春秋》也。故曰'吾志在《春秋》',岂不信乎?删《诗》《书》、正《礼》《乐》、系《易》是述,唯《春秋》可以言作。"将《诗》、《书》、《礼》、《乐》作为孔子立教之本,归为一类,而将《易》、《春秋》又归为一类,一则为哲学思想,一则为制事之权,经过这样的分析,黄泽自然能把握六经研究的轻重缓急及其先后次第。他重点研究《易》、《春秋》二经,而先《周礼》,次《春秋》,后《易》的研究之序也均依据于此。

宋儒最重《易》、《春秋》二经,对二者的关系已作过广泛的论述。李石认为:"《易》者,《春秋》之天;《春秋》者,《易》之人。天人合统而皇极立矣。......以《易》而读《春秋》,则严而理;以《春秋》而读《易》,则洁而通。""《易》治天道,《春秋》治人事。"李杞以为"《易》示其理,《春秋》纪其事"。徐氏《易传灯》更以《易》、《春秋》"皆圣人言人事之书也。《春秋》言人事于已然,而有褒贬诛赏之旨;《易》言人事于未然,而有吉凶悔吝之文。其体虽异,其为世教同也"。朱熹则继承传统之说,以为"《易》以形而上者,说出在那形而下者上;《春秋》以形而下者,说上那形而上者去"。朱熹再传弟子阳枋,又以为"《易》与《春秋》相为体用,《易》便是《春秋》之体,《春秋》便是《易》之用。明得《易》则晓得《春秋》,明得《春秋》则《易》在其中矣"。黄泽对《易》、《春秋》二经的认识,较宋儒而言,不单有继承,更有深刻全面的发挥,且多补其不足。不仅如此,他将六经作综合性的考察,对诸经性质、相互关系、内在联系、治经方法都有宏观系统而融通式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研究易学无疑有启发意义。

(二)《易》以明象为本

黄泽明确主张"学《易》者当明象,此确然不易之论"。究其原因,黄泽一方面以先验式的话作为回答,以为"世之学《易》者皆知《易》当明象"。另一方面,黄泽又从学理上加以深刻的阐释。他就《易》之存在状态而论,卦形即象,因象而有数,研究易学,只能专事于此,说"其形有分,隶于卦者,自古通谓之象,有象则有数,故说《易》者只专从事于象数焉";又从《易》之生成而论,"以为《易》起于数,因数设卦,因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并据孔子"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得出"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易》不可废象明矣"。

易学发展至元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黄泽提出明象,还在于历代诸儒不明象学。他考察历史,以为"象数之废,自周末至今千有七百年",大体上分成了两汉、魏晋隋唐、宋代三个阶段。其中"自汉诸儒至虞翻,是欲明象",但其时"去圣已远,象学不易明",于是汉儒"流于烦琐,或涉支离诞漫",故未能明象;魏晋隋唐,王弼因学者厌弃汉儒烦琐之学,而阐发得意忘象之论,尽弃诸儒之说,"学者宗其说,与象相忘";两宋时,程颐"主于理",朱熹"主于占",而"象数稍远"。

总之,"自汉魏诸儒以至近代邵康节(雍)、程先生(颐)、张横渠(载)、朱晦庵(熹),各以所见发明",虽"义理之说,最为详备,惟象学则犹未复古";"于所谓象学,自虞周至两汉,汉至今,寥寥千七百年,诸儒非不精思力索,而竟未有得其仿佛者,故象学遂废,而说《易》者率皆蹇浅支离牵合"。黄泽虽然没有全盘否定前儒对象学的贡献,但他认为易象,"其间固有易知者,亦有虽难知而先儒所说已暗合,但大体既未能明,则虽总谓之未能复古,亦非过也";"《易》象学迷失一千有七百余年,汉儒及近代诸儒所说颇细碎,虽不可废,然于大体未明,终无益也"。黄泽的易学论著,大多也针对易学史上诸儒不明象学立论,如《忘象辨》之作,乃"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弼)忘象之说兴,至邢和叔(恕)则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巨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夺也";《象略》之作,乃"李鼎祚缀辑于王氏(弼)弃掷(玄)之余,朱子发(震)后出而加密,丁易东继之而愈详,圣人立象之妙终不可见"。黄泽综合考察历代易说,以为"诸儒明象,僻而迂,王氏忘象,决而野",汉儒"亦各自以所见求象,而非文王、周公之本意"。

黄泽主张明象,还在于他将象学作为衡量诸儒之说的准则。他说:"所贵于象学者,可以辩诸家之得失。凡纷纭杂错之论,至明象而后定。象学不明,则如制器无尺度,作乐无律吕,舟车无指南,自然差错。"他举例批评朱熹解《损》上九"得臣无家"为"惠而不费",认为其说"若以象求",则相去"太远"。

黄泽从象学与义理的关系角度,对明象之说作阐释。首先,黄泽认为象学是义理的先决条件,是窥见圣人之道的必由之路。他说:"盖《周易》所失者象学。象学不传,则无以窥见圣人精神心术之妙,而《易》之所谓不测之神者,不可得见。"其次,黄泽认为象学又是义理之根基,不本诸象,则所谓的义理乃自由发挥,与《易》无关,"若舍象而求,则人自为易,不期于异而自异"。不过,黄泽并不以易象为最终归趣,他仍讲求识《易》之大意,主张"象学既明,则因象以得意,因意以得辞",而"所谓得大意者,如玩《易》必须晓卦象、爻象,使之透彻。及识其变处,则《易》之辞自然易晓矣"。他著《十翼举要》,也就是主张"以明象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栝则尽在《十翼》"。他所主张的《易》"崇阳兮抑阴,福善兮祸滛"之理,实则同于朱熹之说。朱熹称:"象数乃作《易》根本。""读《易》亦佳,但经书难读,而此书为尤难。

盖未开卷时已有一重象数大概工夫,开卷之后,经文本意又多被先儒硬说杀了,令人看得意思局促,不见本来开物成务活法。""程先生说《易》'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固是如此。然泝流以观,却须先见象数的当下落,方说得理不走作。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也。"黄泽以象学为义理之基础与先决条件,明显继承了朱熹之说,而又将其强化,强调明象为先,而将明义理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不过,黄泽认为《易》虽难学,但"吉凶消长,进退存亡,有一定之理,大意可得而推设,令不能精微,其所失未远"。"象学久已失传,故《易》尤难焉。然自辅嗣以来,玩其辞,解其义,所失亦未远"。《周易》大旨虽失传,"然《周易》于教义虽未甚明,亦未甚失",也就是说,虽因象学不传,不能窥见圣人精神心术之妙,《易》之不测之神,但"于世教未甚害也"。黄泽以为通象学能得《易》之精微,不通象学也能明其大义,而所失不远,这虽肯定了传统易学的成就,但却淡化了他所强调的明象的重要性,而更倾向于讲求义理。黄泽这一主张,表明朱熹而后,象数、义理合流,彼此融会,难于取舍的历史现状。

同类推荐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年画

    年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陕西古籍總目·陕西省社會學院分册

    陕西古籍總目·陕西省社會學院分册

    作爲中华悠久灿烂文明栽体的文献典籍,尤其是其中的古籍善本弥足珍贵,是前人遣留的宝贵精神财富。陕西乃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十三个封建王朝建都之地,着名的丝绸之路之起点。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热门推荐
  • 霍乱

    霍乱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经典。《霍乱》作者却另另辟蹊径,将传播于淮河流域的灾星进行历史与文化的拷问,让美与丑的东方人性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对比昭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审美是现代的,美联社向的思维和反叛的表达成为《霍乱》的价值所在,独行客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作者是写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贯穿者,他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手法将极其普通的社会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带着思考进入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另类作家。《霍乱》荟萃了作者近年来最有影响的中篇精品。
  • 科学奥秘丛书-月宫探秘

    科学奥秘丛书-月宫探秘

    "地球有一个忠实的伴侣,名叫月球。古代传说中有许多关于月球的动人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之一。现在我们知道,月球上既没有嫦娥,也没有桂花树和玉兔……“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使科学家首先想到地月之间的距离问题。月球是个怎样的星球?请说说月球概况。"
  • 邪魅鬼夫生个娃

    邪魅鬼夫生个娃

    平凡的我,遇上了一只鬼来还债,还债就还债,你嘛脱衣服啊,哎,不对,你脱你自己的就好,嘛还脱我的。“爷,家境贫穷,无以为报,若娘子,不嫌弃,为夫愿以身相许!”“我不同意…不同意…同意…”笑看平凡孤女,如何被一只腹黑鬼拆骨入腹。
  • 踏血寻神

    踏血寻神

    众多神迹,如何解?谁陪我?一条血路,终破迷!共巅峰!
  • 美女的护花使者

    美女的护花使者

    普通人叶枫被玄幻至高神龙傲天附体,获得可升级的非凡实力,保护喜欢的女生,守卫心中的女神,拳打邪恶,脚踩不平。十佳青年,威武霸气,无所不能!
  • 玩火之情海商途

    玩火之情海商途

    毒女老板潜规则而被扫地出门的苏羽,在离开G城的最后一天,在酒吧邂逅了一位神秘女郎,一夜缠绵。之后苏羽来到F城决定开始崭新的人生,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神秘女郎的艳遇,似乎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艳遇不断,职场生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道破苍武

    道破苍武

    玄武大陆,武道为尊,强者为王。强者能一挥手就可以代替腥风血雨,而弱者却只能俯首为臣。在这里没有公平二字,只有残酷与血腥。弱肉强食本就是这世界的最高法则。人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在这里不同的命运,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天赋,可他们的最终,目标,那就是成为强者。为什么要成为强者?哪有很多理由。想要保护亲人,想要自力更生,想要争霸天下,想要享尽天下美女。道为何物?道义又是什么?武道是否有尽头?且看我如何【道破苍武】
  • 你的天堂有花吗

    你的天堂有花吗

    有人说,爱情是玻璃。碎了,就再也拼补不回来了。而我,却把一地的破碎.狠狠的揉进胸口。当某天,疼到麻木了。恨到累了。也许,就不再爱了。他就像一颗钻石无意间来到我的眼里,也在不经意间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如果你有看到黑色头发,唇边有着浅浅笑容的男孩,请告诉他,夏凉在找他,一直一直在找他。还在原地等他。我在大街上闻见你身上的味道,我愣了几秒,鼻子有些酸,我回头拼命找你,我再也不要错过。你在哪里起风了你还不回来吗……
  •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谈恋爱这回事,大家并不陌生。古往今来,最不缺的话题就是爱情。从情窦初开时,那如小鹿撞般的砰砰心跳,到暗送秋波你的情意我尽收眼底;从患难相依,甘苦与共的感动到生死缠绵,天人永隔的凄惨,偶用一张键盘,尽述天下爱情传奇,嬉笑打闹间的可爱单纯;感天动地的断场肠情史;说不清道不明的另一番悲情滋味;新鲜另类独特的爱情缠绵,尽在您的眼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