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25

第25章 黄泽易学探微 (3)

黄泽辨析六经难易,而议其治经之方。他说:"凡诸经最难通者,《周易》象学,《春秋》书法,二礼祭祀大典,三者其难实均。以精微隐赜言之,则《易》难于《春秋》,《春秋》难于《礼》;以历代事体言之,则《礼》难于《春秋》,《春秋》难于《易》。然皆圣人精神心术所寓,所以三者之中,但通其一,则余二者可以触机而悟也。"诸经有相互融通之处,通其一经,即可触机而悟其余诸经,可见黄泽将诸经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思想联系的整体。

黄泽认为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看,《易》难于《春秋》,而从历代事体看,《春秋》难于《易》。若从历代传注疏解来看,黄泽认为《春秋》还是要比《易》难一些。他说:"《春秋》自《三传》已错。去古近者尚如此,况去古远者乎?大抵《春秋》由先儒各执所见乱说,故最难识本意。......故《春秋》为最难,而《易》次之。非《易》果易学也,吉凶消长、进退存亡有一定之理,大意可得而推设,令不能精微,其所失未远。若《春秋》则事理差讹,谋王断国者遂从而舛错,为害不小。如《春秋》复九世之雠,圣人曷尝有此意?而汉武帝执此一语,遂开西北边祸。及平民殚财丧师,流血千里,然则《春秋》果可易言哉?"就历代经学角度考察,之所以说《春秋》难于《易》,原因在于《易》之义理可以推求,虽不精微,而无大的偏差,不甚害于世教,而《春秋》事关伦理纲常,一有偏差,纲常紊乱,危害社会甚大。黄泽此说当然很有道理,但就整个国家社会来看,一旦统治思想、指导方针出了问题,或许危害更不小。虽然易学在历史上未必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无论是董仲舒的天人观、还是程、朱、陆、王的心性说,都与《易》有密切关系,亦未必不能作如是观。

黄泽不仅认为治经学当融会贯通诸经,而且还强调注疏及史志、百家学的重要性,从而将经学看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学。他说:"诸经如《诗》、《书》大意亦可见,其古注及近注不可偏废。《周礼》关系古今时俗,若不识古今之变,则此经实不易学。泽虽先从事于《易》、《春秋》,然所得实自《周礼》始。凡近世疑《周礼》处,必竭尽其愚以发明之。既用其诚,是以神明亦若有默相之者,其后稍悟于《易》、《春秋》,盖以《周礼》为之先也。"黄泽还反复强调说自己"因《春秋》而悟《易》","泽说《周易》所以较易者,盖是先于《春秋》已用过精神心术,所以触机易悟"。黄泽于《易》、《春秋》用功尤深,而其所得悟此二经,乃从《周礼》先入之故,至其易学,又源于《春秋》之悟。这样的治学经历,悟经先后,的确发人深思。

黄泽认为《易》与《春秋》都应当从注疏入手,然后换却精神心术,深思力索,自然会有所领悟,既不可离却注疏,又不可拘泥于注疏,只有以注疏为本,重加独立思想才会在注疏中领悟机栝。他说:"凡说《周易》、《春秋》,既看传注了,须要换却精神心术,方可若有所得,自然触机而悟。其机栝亦初不离经传中,但人自不见尔。正如《周易先天图》,在康节(邵雍)看自然生出许多道理,在他人看只是见得伏羲布置亭当而已。故凡读书为最难,世人只是通其训诂文义,于妙处实无所契。泽于《周易》、《春秋》是苦思之功,思虑既极,而鬼神通之,非妄言也。"邵雍能从一幅《先天图》看出先天易学,这对于黄泽是个莫大的鼓励,所以他以苦思而求《周易》、《春秋》之旨。

黄泽还对诸经的性质作了综合性的考察,其结论则颇似今文经学家说。他说:"《易》与《春秋》皆夫子作,然二经事体又自不同。《易》则文王、周公已有全书,《春秋》却是古所未有。二帝传授精一执中心法,百圣所同,唯《春秋》一经乃是夫子所独。盖夫子之精微缊奥皆具于《易》,而所以立教则在《诗》、《书》、《礼》、《乐》,其拨乱反正,制事之权皆在《春秋》。二帝三王皆有事功,夫子之事功则在《春秋》也。故曰'吾志在《春秋》',岂不信乎?删《诗》《书》、正《礼》《乐》、系《易》是述,唯《春秋》可以言作。"将《诗》、《书》、《礼》、《乐》作为孔子立教之本,归为一类,而将《易》、《春秋》又归为一类,一则为哲学思想,一则为制事之权,经过这样的分析,黄泽自然能把握六经研究的轻重缓急及其先后次第。他重点研究《易》、《春秋》二经,而先《周礼》,次《春秋》,后《易》的研究之序也均依据于此。

宋儒最重《易》、《春秋》二经,对二者的关系已作过广泛的论述。李石认为:"《易》者,《春秋》之天;《春秋》者,《易》之人。天人合统而皇极立矣。......以《易》而读《春秋》,则严而理;以《春秋》而读《易》,则洁而通。""《易》治天道,《春秋》治人事。"李杞以为"《易》示其理,《春秋》纪其事"。徐氏《易传灯》更以《易》、《春秋》"皆圣人言人事之书也。《春秋》言人事于已然,而有褒贬诛赏之旨;《易》言人事于未然,而有吉凶悔吝之文。其体虽异,其为世教同也"。朱熹则继承传统之说,以为"《易》以形而上者,说出在那形而下者上;《春秋》以形而下者,说上那形而上者去"。朱熹再传弟子阳枋,又以为"《易》与《春秋》相为体用,《易》便是《春秋》之体,《春秋》便是《易》之用。明得《易》则晓得《春秋》,明得《春秋》则《易》在其中矣"。黄泽对《易》、《春秋》二经的认识,较宋儒而言,不单有继承,更有深刻全面的发挥,且多补其不足。不仅如此,他将六经作综合性的考察,对诸经性质、相互关系、内在联系、治经方法都有宏观系统而融通式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研究易学无疑有启发意义。

(二)《易》以明象为本

黄泽明确主张"学《易》者当明象,此确然不易之论"。究其原因,黄泽一方面以先验式的话作为回答,以为"世之学《易》者皆知《易》当明象"。另一方面,黄泽又从学理上加以深刻的阐释。他就《易》之存在状态而论,卦形即象,因象而有数,研究易学,只能专事于此,说"其形有分,隶于卦者,自古通谓之象,有象则有数,故说《易》者只专从事于象数焉";又从《易》之生成而论,"以为《易》起于数,因数设卦,因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并据孔子"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得出"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易》不可废象明矣"。

易学发展至元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黄泽提出明象,还在于历代诸儒不明象学。他考察历史,以为"象数之废,自周末至今千有七百年",大体上分成了两汉、魏晋隋唐、宋代三个阶段。其中"自汉诸儒至虞翻,是欲明象",但其时"去圣已远,象学不易明",于是汉儒"流于烦琐,或涉支离诞漫",故未能明象;魏晋隋唐,王弼因学者厌弃汉儒烦琐之学,而阐发得意忘象之论,尽弃诸儒之说,"学者宗其说,与象相忘";两宋时,程颐"主于理",朱熹"主于占",而"象数稍远"。

总之,"自汉魏诸儒以至近代邵康节(雍)、程先生(颐)、张横渠(载)、朱晦庵(熹),各以所见发明",虽"义理之说,最为详备,惟象学则犹未复古";"于所谓象学,自虞周至两汉,汉至今,寥寥千七百年,诸儒非不精思力索,而竟未有得其仿佛者,故象学遂废,而说《易》者率皆蹇浅支离牵合"。黄泽虽然没有全盘否定前儒对象学的贡献,但他认为易象,"其间固有易知者,亦有虽难知而先儒所说已暗合,但大体既未能明,则虽总谓之未能复古,亦非过也";"《易》象学迷失一千有七百余年,汉儒及近代诸儒所说颇细碎,虽不可废,然于大体未明,终无益也"。黄泽的易学论著,大多也针对易学史上诸儒不明象学立论,如《忘象辨》之作,乃"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弼)忘象之说兴,至邢和叔(恕)则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巨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夺也";《象略》之作,乃"李鼎祚缀辑于王氏(弼)弃掷(玄)之余,朱子发(震)后出而加密,丁易东继之而愈详,圣人立象之妙终不可见"。黄泽综合考察历代易说,以为"诸儒明象,僻而迂,王氏忘象,决而野",汉儒"亦各自以所见求象,而非文王、周公之本意"。

黄泽主张明象,还在于他将象学作为衡量诸儒之说的准则。他说:"所贵于象学者,可以辩诸家之得失。凡纷纭杂错之论,至明象而后定。象学不明,则如制器无尺度,作乐无律吕,舟车无指南,自然差错。"他举例批评朱熹解《损》上九"得臣无家"为"惠而不费",认为其说"若以象求",则相去"太远"。

黄泽从象学与义理的关系角度,对明象之说作阐释。首先,黄泽认为象学是义理的先决条件,是窥见圣人之道的必由之路。他说:"盖《周易》所失者象学。象学不传,则无以窥见圣人精神心术之妙,而《易》之所谓不测之神者,不可得见。"其次,黄泽认为象学又是义理之根基,不本诸象,则所谓的义理乃自由发挥,与《易》无关,"若舍象而求,则人自为易,不期于异而自异"。不过,黄泽并不以易象为最终归趣,他仍讲求识《易》之大意,主张"象学既明,则因象以得意,因意以得辞",而"所谓得大意者,如玩《易》必须晓卦象、爻象,使之透彻。及识其变处,则《易》之辞自然易晓矣"。他著《十翼举要》,也就是主张"以明象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栝则尽在《十翼》"。他所主张的《易》"崇阳兮抑阴,福善兮祸滛"之理,实则同于朱熹之说。朱熹称:"象数乃作《易》根本。""读《易》亦佳,但经书难读,而此书为尤难。

盖未开卷时已有一重象数大概工夫,开卷之后,经文本意又多被先儒硬说杀了,令人看得意思局促,不见本来开物成务活法。""程先生说《易》'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固是如此。然泝流以观,却须先见象数的当下落,方说得理不走作。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也。"黄泽以象学为义理之基础与先决条件,明显继承了朱熹之说,而又将其强化,强调明象为先,而将明义理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不过,黄泽认为《易》虽难学,但"吉凶消长,进退存亡,有一定之理,大意可得而推设,令不能精微,其所失未远"。"象学久已失传,故《易》尤难焉。然自辅嗣以来,玩其辞,解其义,所失亦未远"。《周易》大旨虽失传,"然《周易》于教义虽未甚明,亦未甚失",也就是说,虽因象学不传,不能窥见圣人精神心术之妙,《易》之不测之神,但"于世教未甚害也"。黄泽以为通象学能得《易》之精微,不通象学也能明其大义,而所失不远,这虽肯定了传统易学的成就,但却淡化了他所强调的明象的重要性,而更倾向于讲求义理。黄泽这一主张,表明朱熹而后,象数、义理合流,彼此融会,难于取舍的历史现状。

同类推荐
  • 寻淮洲故里

    寻淮洲故里

    本书是作者编著的一部有关社港地区方面的书,据科学考察,11亿年以前,这里和长沙同时是一片海洋,沧海桑田,如今野生桂花成林、风景如画;有许多没听说过的稀奇故事;有你很难听懂的社港方言;……还有你没看到过的物件!
  •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为什么说要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年幼未嫁之前她是要在家里的,当然从父,这个好理解,她是跟从父亲,总不能自己过生活,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既嫁从夫,听从先生的安排,这个有些人就起逆反了,为什么我得听他的?他得听我的才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客观的原因来讲,在古代男子接受教育比女子机会要多,然不能说女子就没有机会受教育,也不是,曹大家就是出生名门,她受到了教育。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的精神文化具有理想信念与务实相复合的总体特征,更具有复合屡次性的特点。这种特色民族精神文化既来自于保安族的发展历程,反过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指导、激励着一代代保安族人努力奋发,终将和其他民族一同走向兴旺发达。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四位公主和王子

    tfboys之四位公主和王子

    四个性格不同的公主和王子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神葬天绝

    神葬天绝

    天绝岛九天十地,封印之始。一个少年,走了出来。一切就这样开始
  • 造化仙府

    造化仙府

    九重月宫,重现地球。神话时代,再度来临!原本悬挂于天空之中的月亮忽然不翼而飞,一座从地球看去远比月亮还要庞大数倍的神秘宫殿出现在原本属于月亮的位置上,犹如磨盘一般大小的悬挂于天空之中!月宫便是地球上的人们为这座宫殿所起的名字。而每月十五日月宫都会从地球上摄取十万人进入其中。于是,故事开始了。。。
  • 时光停滞岁月静好

    时光停滞岁月静好

    逝水流年,在花开的季节,时间也许会淡化我们的关联,但是淡不掉那曾经的回忆,岁月像一张华丽的青春明信片,就让祝福把所有悲伤通通瓦解。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
  • 幽谷小院

    幽谷小院

    这是我第一篇恐怖惊悚文章,内容绝对精彩,希望大家会喜欢。题材来自一个幽古小院,具体我也不必多说,赶快点击进入我的恐怖世界。
  • 苦命相依的姐弟

    苦命相依的姐弟

    姐弟的命运如此落魄,从小死了爹又死娘,在贫穷家境里,只有六岁的姐姐照顾小自己两岁的弟弟,成天流落街头,捡垃圾维持生计,住在桥下度过漫长岁月……然而这残酷的命运,却落在姐姐身上,姐姐患了白血病,临死前最不放心的是弟弟,含泪的对弟弟属托他要照顾好自己!之后她含泪离开了世界。这残酷的命运,弟弟怎样坚强活下来呢,就一幕幕揭开命运……
  • 彼岸却相知

    彼岸却相知

    当代乡村与城市小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上部以潮汕地区桑浦山下林家村人林志勇勇敢的走出村子到他乡闯荡的故事,期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人性的蜕变与沉沦。再到最后的醒悟,给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发出最严厉的拷问。下部以林志勇的儿子林岳的故事开端,讲在改革开放后的背景下沿着父亲的路寻找梦想,其中揭发了当今时代下九零后的迷茫与困惑,与现实成为共鸣。
  •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云谷和尚语录

    云谷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了,北上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别了,北上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高校毕业生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如何在求职过程中占据主动?在求职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主要障碍?遇到这些障碍如何克服?这是高校毕业生非常关心的问题。本书作者以自己研究生毕业一年多的求职经历为线索,提出了获取求职成功的30个基本法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它不同一般泛泛而论的求职指导书籍,而是在作者的真实经历基础上对毕业生求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度分析,这使本书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意义。★30条求职胜经,字字见血,条条管用。★ 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自杀,我深深同情他们,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一年之内,我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超过了过去的二十年的总和。★ 本书总结的大学生就业胜经30条,是我用血泪换来的,是对自己求职得失深刻反思的结论。已红,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作家。追求善与美。格言:真的不美,美的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