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28

第28章 彭端淑的《雪夜诗谈》及其诗歌发展观 (1)

彭端淑的《雪夜诗谈》及其诗歌发展观

郑家治

内容提要:彭端淑为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之一,工诗善文。其《雪夜诗谈》三卷体例明晰,宗旨清楚,独抒己见,以具体鉴赏为主,以综合论述为辅,评述得当。其论诗持诗以代变、诗以代进的诗歌发展观,且在具体论述中以时代为序评价了260多个诗人与诸多的诗派,其主导思想的明确性、具体评价的系统性与准确性都是突出的,可称一部简明的诗歌发展史。

关键词:彭端淑;《雪夜诗谈》;体例;宗旨;发展观;发展史

彭端淑(1699-1779),字仪一,号乐斋,清代四川丹棱县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吏部主事,后曾任吏部郎中、顺天乡试同考官等职。清乾隆十九年(1754)任广东肇罗道员,为官以"清慎"自矢,清积案,救灾荒,倡教育,政绩突出。乾隆二十六年(1761)因看透官场的黑暗和倾轧,辞官归蜀,随即主讲锦江书院,李调元等即出其门。他与其弟彭肇殊、彭遵泗以文知名当时,时有"丹棱三彭"之称,又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彭端淑工诗善文,张维屏《听松庐诗话》称:"二百年来蜀中诗人以船山为最,乐斋五七言律不及船山,至五言古诗,苍健沉郁,大有杜意,似非船山所及。"彭端淑一生著述很多,但大多已经散失,有《白鹤堂文稿》、《白鹤堂晚年自定诗稿》、《白鹤堂时文稿》、《粤西杂草》、《曹植以下八家诗选》、《国朝蜀名家诗选》等行世。其诗论主要保留在《雪夜诗谈》中,今存乾隆四十二年刻本,计有上中下三卷,另附有《明人诗话补》一卷,《国朝诗话补》一卷,后者署名彭氏著。因为篇幅关系,本文拟先评述其《雪夜诗谈》,再探讨其诗歌发展观。

一、《雪夜诗谈》的成书经历

关于《雪夜诗谈》的成书经历,彭端淑的自序说:"京师仲冬大雪三日,风寒凛冽,不能出户。因与友人易之燻炉煮酒,促膝谈诗。上下千古,纵横百家,兼采古人名评及所摘佳句。言之既长,不觉甚多。爰是闲谈,未暇修饰,不忍弃也,作《雪夜诗谈》。"这篇短序对成书的经历说得很清楚:时间是乾隆十六年仲冬,地点是彭端淑的京师寓所,当时连续"大雪三日,风寒凛冽,不能出户","因与友人易之燻炉煮酒,促膝谈诗",最后编辑成这部《雪夜诗谈》,后来又由彭端淑自己补充了作为附录的《明人诗话补》一卷与《国朝诗话补》一卷,二十六年后刻印成书。当时彭端淑与蔡长耕二人谈诗,其对象十分广泛,所谓"上下千古,纵横百家",除了直接评论诗歌之外,还"兼采古人名评及所摘佳句"。

蔡长耕的《〈雪夜诗谈〉弁言》说得更清楚。《弁言》称:"余在京师与乐斋先生游。先生以古文时艺名震一时,而于诗晚好,乃才高意远,着笔便工,尤精持论。是年冬,大雪三日,余于先生拥炉煮酒,取汉魏迄近诗,穷流溯源,弃瑕录瑜,披沙拣金,处处见宝。竟数日夜,娓娓不倦。余领其论,心旷神怡,谓此足以大启性灵,宏益后进。于是手录成编,釐为三卷。昔自唐逮明,著诗话者毋虑百余家,各持私见,争取舍于浓淡间,若冰炭不相入。先生非之,谓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各家)著作各不相侔,奈何轻易轩轾?又云:必别千家乃能订一家。余尝以为至论。今阅斯编,兼收并蓄,勿令遗珠。盖亦谈诗家之集大成云。时乾隆十六年仲冬之望也。"

这篇弁言首先赞扬彭氏先精通古文与时艺,后来又善于诗歌,还"尤精持论",即既长于诗文、时艺的写作,又长于诗歌的创作与评论,这与彭氏传世的著作是大致相符的。其次叙述当时谈诗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即所谓"取汉魏迄近诗,穷流溯源,弃瑕录瑜,披沙拣金"。再次是他对彭氏论诗的感觉与总体评价,即"领其论"而感觉到"心旷神怡",认为彭氏之论"足以大启性灵,宏益后进",即能启发人们诗歌创作的性灵,有益于诗坛后进。再次是简述彭氏论诗的总体宗旨,即认为"自唐逮明,著诗话者毋虑百余家,各持私见,争取舍于浓淡间,若冰炭不相入。先生非之,谓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各家)著作各不相侔,奈何轻易轩轾?又云:必别千家乃能订一家。余尝以为至论。今阅斯编,兼收并蓄,勿令遗珠"。即彭氏论诗的宗旨有三条:一是不持私见,不卷入派别之争;二是认为古今诗歌各有所长,不能轻易轩轾;三是在广泛阅读欣赏比较的基础上评论,即所谓"必别千家乃能订一家",义近乎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应该说彭氏的这种评诗宗旨与方法是较为持中而高明的,与整部诗话是大致相符的。最后他总体评价彭氏的《雪夜诗谈》,认为这部诗话是"谈诗家之集大成"。

二、《雪夜诗谈》的体例与宗旨

《雪夜诗谈》的体例与宗旨,一是纵向评论从汉魏至今的诗歌,即"上下千古,纵横百家"。

《雪夜诗谈》正文三卷之第一卷从传为李陵、苏武的诗歌开始至盛唐杜甫结束,第二卷从中唐刘长卿开始到晚唐结束,末尾五则评论北宋的梅尧臣、苏舜钦、杨大年、钱文僖、王安石、黄庭坚等人,这五则应该属于下卷,大约是为了平衡篇幅,所以编入了中卷。下卷从宋初诗歌开始一直到彭氏自己的诗歌止,评论了宋、明及清代彭氏之前的诗人与诗歌。后面从"诗被管弦"一则到"晚唐七律"止是对诗歌的总论,主要论述诗歌审美与创作。最后附录了《论文数则》,这八则既适合于文,也适合于诗,应该是彭氏的诗文创作论。因此《雪夜诗谈》三卷的体例是先历时性地纵向评论汉代至清中叶的诗人及诗歌,后面则是专门的总体的诗文审美论与创作论。

《雪夜诗谈》附录了《明人诗话补》一卷,《国朝诗话补》一卷。《国朝诗话补》署名为"丹棱彭端淑乐斋氏著",当是他后来补充的有关清代诗人及诗歌的论述,是对《雪夜诗谈》正文下卷有关清代诗歌评论的补充。《雪夜谈诗》附《明人诗话补》注明:"此从沈尚书别裁选本中采出。"即从沈德潜的《明诗别裁》中选取一些诗歌进行评价,是对《雪夜诗谈》正文明代诗人及诗歌评价的补充。因此《雪夜诗谈》正文三卷与附录二卷实际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以主要篇幅纵向评价汉至清乾隆时期的诗人及诗歌,后面总体论述诗歌的审美与诗文的创作。根据正文及附录,彭氏共评论了汉魏六朝诗人29人(包括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涉及2人;唐代诗人86人,涉及元稹、白居易,但没有提到初唐四杰与张若虚、刘希夷;宋代诗人11人,人数最少;正文评论了明诗人15人,还有若干僧人,附录《明人诗话补》又评论35人,共约50人;正文评论清代诗人19人,其中有亲友7人,附录《国朝诗话补》又评论了清代诗人约75人,共约94人:整部诗话共评论涉及了诗人约260人,可称一部简要的中国诗歌史。

二是以己见与具体鉴赏为主,以综合论述为辅。既为"诗谈",当然该以自己的评论为主,因此《雪夜诗谈》不仅卷下的总论部分全是彭氏自己的评论,前面对各个时期诗人及诗歌的评论也多为自己较为独到的见解。创新离不开继承,所以彭氏在评论诗人时"兼采古人名评"作为自己观点,当然也在古人确评的基础上生发新的观点。彭氏对古人的诗论进行择取,选用最多的是最为权威的钟嵘的《诗品》、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对于其他人如皎然、高仲武、杜牧、司空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蔡宽夫、杨万里、刘辰翁、许彦周、袁中郎、杨慎、王士禛、沈德潜等人的诗话也间有采摘。《雪夜诗谈》是典型的欣赏型诗话,所以便多"摘佳句"作为评论的对象,或者先摘佳句而后评论,或者先揭橥宗旨而后列举佳句,使评论有具体的对象,也有简洁的评论,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与一针见血。

《雪夜诗谈》与附录以四卷半的篇幅来鉴赏具体的诗歌,画龙点睛地评赞诗人的风格美与写作艺术。其中有少量是总体评论的条目,或评论一个诗人的总体风格及成就,或评论一个时期的诗歌发展趋势,或评论一个诗人对后世的影响;更多的是以评鉴一首、一联诗歌来评价该诗人的主体风格及成就。但彭氏的批评也有综合评论,少量出现在前面对具体诗人及诗歌的评价中,往往是通过"穷流溯源",前后比较来表现的。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谜语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化艺术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的文字游戏,也是中华民间语言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山野奇葩。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源远流长,凝聚着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好情趣。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传统文化与当代宁夏

    传统文化与当代宁夏

    本文所说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内容完全一致、完全契合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从伏羲谈及中华文化》、《伏羲身世考》、《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女娲神话》、《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等。
热门推荐
  • 常伴吾身

    常伴吾身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对疾风吧!!!”
  • 老鼠仓

    老鼠仓

    在股市里,庄家经常扮演股民的上帝,其实只是魔鬼。庄家让股民进地狱的办法,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先让大家嗨起来,跟上他的步伐,但就在大家望见天堂的那一刻,他会釜底抽薪,让一切美景瞬间崩塌。资本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屠宰场,看起来一团迷雾,但想赚钱并不难,因为一切纷争皆起源于人的欲望。
  • 绿绿的小蚂蚱大嘴巴小气鬼

    绿绿的小蚂蚱大嘴巴小气鬼

    绿绿老师出了个谜语给小蚂蚱猜——“小蚂蚱加苗老师,打一部电影的名字。”小蚂蚱说是《绝代双骄》,可绿绿老师却大笑道,是《花样年华》。现在你知道绿绿老师和小蚂蚱的关系有多铁了吧?他们一起表演情景剧:《螳螂的爱情故事》,小蚂蚱演雄螳螂,绿绿老师演雌螳螂,小蚂蚱冲着绿绿老师亲爱的亲爱的乱叫,绿绿老师忸忸怩怩地做可爱状,全班同学都笑疯了。小蚂蚱鼓励绿绿老师去相亲,说你去相亲了,就会有老婆,就会有一个像我这么聪明又伟大的儿子-好臭美的小蚂蚱哦!
  • 盾击天灾

    盾击天灾

    末日中挣扎艰难中求存,当不可抗拒的末日天灾降临,你是选择勇敢战斗还是在强者的光环下苟活偷生?
  • 黑白物语

    黑白物语

    [花雨授权]一个自童年以来就一直出现的神秘梦境,一个八年以来无法忘怀的心结,黑魔王的复活、传说中封印的力量、黑白两族的明争暗斗渐渐浮上水面,她在这一切的混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故事从圣特洛伊学院开始了——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国女人,操着蹩脚英语,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自己的过往。她对父亲的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最终,治疗无果而终,女人继续远走他乡。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成为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
  • 恶魔来袭,丫头别想跑

    恶魔来袭,丫头别想跑

    一次偶然的相遇,将她和他紧紧的被一条无形的缘分困在了一起,“臭丫头,我总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出现,你难道就这样对我”“臭丫头,我饿了,你赶紧去做饭”“臭丫头,快过来,我要么么哒。”某个恶魔勾了勾嘴角。
  • 信仰之剑:本源

    信仰之剑:本源

    《信仰之剑》系列的首部曲。讲述在两个中世纪王国之间与人和怪物周旋的异端教徒的故事,宏伟史诗的开端。他们,是手持战剑的骑士;他们,是跪地祈祷的信徒;他们是充满野心的阴影;他们,是明日世界的主宰。神明之所指,即他们之所向。
  • 错嫁弃妃

    错嫁弃妃

    十五岁的她,成为一个宫中弃妃,被贬谪北方寒地。与风雪相伴三年,本以为自己一生的日子就这样过去。可是,一个雪日,带来了她,他,他还有他和他。霸道的天之骄子,邪意的罂粟花瓣,冰冷的夜里寒星,风中的轻盈落雪——纠纠缠缠,不知谁是那半世的牵绊,谁又是那一生的相守。
  • 逆行中的缘分

    逆行中的缘分

    一段奇缘,在现实中突然间的幻想,竟然有一天会像幻想中一般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现实与幻想中有点差别。刚开始她还不相信这一切的到来,最后她深信不疑......